越是民族的 越是世界的(上篇)
今天晚饭后,是一对印度裔姐妹花的world culture talk,关于她们学习印度传统舞蹈的经历。姐姐从三岁就开始学舞蹈了,妹妹在边上看,后来妹妹五岁时也开始学。暑假的时候,父母就把她们送去学舞蹈,个中艰辛自不必说。晚上学生和老师来了四五十个,大家都很感兴趣。
前半部分介绍印度八种不同的传统舞蹈,她们所学的舞蹈的服饰特点以及学习经历。然后姐妹俩表演了一段舞蹈,十一分钟长。特别美。后面是提问时间。
印度的舞蹈音乐都是用印度的方言写的,而那个方言还和她们父母教的方言不一样。所以她们又得重新学。对小孩子来说,真的是很不容易。她们都学了十多年了。去年完成了一个表演,有点类似结业式的那种,整场舞蹈四五个小时。整个暑假都在排练,说后期每天光是排练舞蹈就得七八个小时,强度特别大。能坚持这么多年不放弃,都是件令人敬佩的事情。
舞蹈结束后,全场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很久很久,姐妹花站在前面微笑,特别淡定。
在美国接触了一些华人子女,ABC,多数都不会说汉语了,更不要说传统文化的东西。有时候我也理解,作为少数民族,想要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吧。但是我一直觉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保持对自己的民族的了解和文化的认同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也是一件很值得尊重的事情。
在菲律宾的时候,主任太太作为第三代华人,对古典诗词如数家珍。她除了在学校教汉语,教中国历史,暑假还在一家中文图书馆服务,在图书馆组织活动,推广中华文化。主任家四个孩子,都会说闽南方言,其中两个女儿普通话流利,孙子孙女辈也都在华校上学。
现在已经有很多bilingual的研究,表明两种语言甚至多种语言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大脑跟单一语言环境下的不一样。更直接的说,就是更聪明。海外华人子女是天生就可以有bilingual的优势,但是,父母也都替孩子做了不同的选择。
学校有不少国际生,来自波兰的女孩成立了polish club,俄罗斯的女孩把俄罗斯的芭蕾带到了学校,还有来自德国、加拿大、墨西哥等等国家的。也有中国女孩把古筝带到了校园。学校就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的文化,而多姿多彩。
反思自己,应该更深入地了解和学习我们的文化,这对姐妹花就是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