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年前北京人的有车生活:奔驰,吉普和4S店

2016-01-04 萨苏 老萨有发现


有车,绝对是好事,不过今天在北京的有车一族,通常都是在快乐和痛苦的边缘上挪动。


堵车,索性在车上翻翻老照片,闭门既是深山,在云雾缭绕之中寻找一下老北京的影子,也挺有意思的。

这看着看着,忽然就乐了,敢情,百来年前北京的有车一族,跟今天几乎有着同样的追求和苦恼。

比如,这张,您看看是什么?


这叫出租车趴活


其壮观程度不亚于今天机场的出租车们。

那时候,淑女们出门也讲究一个宝马香车



只不过不用加油,带俩萝卜就够了



您看这香车过了一百年好像也没多大区别,还是两只大眼睛,一对长耳朵,四个蹄儿。

假如您家的车要好几匹大牲口来拉,以致达到“三套马车”,“四套骡车”的地步,比如像下边这样



那您就简直可以拔份得跟开辆大奔一样,只是,萝卜得多带几个,马力大,油耗就高嘛。



但是,并非所有女生都属于“宁可在大奔后座上哭”的类型,所以,不是您家骡子越多(有老北京说了,嘿,老萨你这骂谁呢?),车就越招人。



更有速度感的跑车永远比厚重的大奔更有第一吸引力。


所以,拥有“白色法拉利”,自有一种不同平常的傲气(报道:跑车,疑似带俩女生......)

另外,听说,那时候的车把式也有爱赛车的毛病。

至于下面这辆,得称为当时的切诺基了——特点很明显,前后轮驱动。



不像吗?您看,连用途都一样的。



前后驱动,就是越野性能好。



这种相似比比皆是,您再看,这是干吗呢?


钉马掌,就是当时的换轮胎



钉马掌的地方,就是当时的4S店



您瞧,连活儿都一样是吊起来干的。

有俩小哥们儿在什刹海开了个酒吧,上不来客人,问兄弟们怎么招揽一下,放美女在门口的招儿,肯定是不行,道上说已经过时了。

老萨建议——您栓两头驴在门口……

据说,那店后来还真火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萨书场(sashuchang2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