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寻找幽灵01-02:冰河上的人皮面具 | 萨苏探案系列

2016-03-21 萨苏 老萨有发现
还没关注萨苏?快点“老萨有发现”↑↑↑



1

前些日子和老尹等几位老警官聊天,说起这一两年来积累的关于法医和痕迹相关案件也有六七十起了,大多是北京技术警官们的得意之作,侦破过程至少是极有特色。虽然老萨生长在北京,有些案件曾略有耳闻,但还真不知道侦破过程中曾经有过如此众多斗智的情节。


不过,几位老哥都比较策略地提醒老萨对法医学和痕迹学多做一点实际的研究,否则案情虽然描述大致不差,但人家法医的工作难免被你俏眉眼当瞎子看的。


好吧,老萨自知这块儿属于知识盲点,于是下了点儿功夫。


这种功夫有时候是“非人”的,比如,某次去过法医室,出来吃饭,见到自助餐里的黄桃罐头当时就喷了——这玩意儿也太像人体的皮下脂肪了吧?不但是黄的,而且趴在盘子里,周围还带点儿汁,活脱脱的就是组织渗出液嘛!

这么联想还让人怎么吃啊


老萨这几天表现不正常,被另一位也是干过刑警的老朋友,哈尔滨铁路公安系统的前政委老丁发现了,问清之后感慨万千,说北京的专家厉害啊。


怎么,老爷子,您不是在东北工作吗?还和北京的专家合作过?


老爷子点点头又摇摇头,说一块儿工作过,只有学习的资格,可不敢说合作,北京的专家,人家真有水平。


看我半信半疑,第二天就拿来一叠照片,老萨一看,又差点儿喷了——这都是什么案子啊,连个囫囵尸首都没有,这么多遗体,几个案子的?


哪儿那么多案子啊,一个案子。


一个案子,怎么这么多碎尸呢?死了多少人?


三十三个。


多少?!


三十三个,列车爆炸案。


不能不承认东北这地界儿就是豪横啊,在首都死一个人如果手段残忍都能构成“特大凶杀案件”,这一个案件就死三十三个?!


要不是三十三个,我们还没机会接触北京来的专家呢。就是因为死人多,惊动了公安部,才紧急从北京派了专家来——这么大的案件,部里是要直接。


后来我才知道,这次大案因为死伤一百多人,案情特别严重,而且发生在列车上,涉案人员情况复杂,破案压力大,当时涉及的部门都调人员去增援,加上公安部从北京空降的专家,这一案的侦破力量空前强大。算起来,老丁他们外省调来的铁路警察只是外围,也就是做做身份鉴定这类工作,但是,做身份鉴定得涉及遗体,这才和北京来的法医在工作上有所接触。


此案公安部的确十分重视,八大金刚(首批八大特邀刑侦专家)来了两个,一个大案处副处长老乌,一个中国当时的一号爆炸勘查专家老高。严格地说,这两人的工作虽然涉及法医,但主要都是从事痕迹学侦查的高手。


老丁回忆,那次案件尽管是列车爆炸案,但铁路警察出动的不如林业警察多,他甚至看到了林业部公安局的常局长。


“这不但是因为发生爆炸的是一列森林列车,”老丁说,“而且,红石林业局的副局长一家子都死在车上,他是死者级别中最高的,也是死在爆炸的中心点上。”


说实话,是听到这段话,才对这个案子真的产生了兴趣。


此案,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曾经轰动全国的“森铁202次列车爆炸案”,1986年2月15日发生在吉林省敦化市黄泥河镇的十里铺大桥上。因为作案时间,此案也被称为“2·15特大爆炸案”。


这起案件虽然残忍而离奇,但新闻界早有报道,今天也可以在网上找到此案较为详细的记录 ,只要查“1986年吉林森林铁路旅客列车爆炸案——黄泥河列车爆炸案”,便可以找到其基本情况。从这些信息里,也可以找到老乌和老高的真实身份。


然而,老丁的讲述,却让我们知道了此案侦破中若干没有充分公开的情节,尽管配备了精兵强将,这起案件的侦破也曾经一波三折。


耐人寻味的是,老丁在介绍案情之前,先说了这样一段话:“人的命啊,其实是个场,这场存在呢,就是个人,要是散了呢,那就什么也不是了,剩下的这个皮囊啊,跟人已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了。”


这段半文半白的表达让老萨莫名其妙,听下去,才知道老丁是在感慨案件侦破中的无常。


他告诉我,此案第一个被进行尸检的,是一个生前十分漂亮的姑娘,即将新婚之际在这场爆炸案中死于非命。老丁见过她的照片,“非常非常漂亮”,当地人称其为林业局的“局花”。然而,解剖现场给老丁留下的印象,却是仅有凄惨和难以忍受的异味。


“为什么先对她进行尸检呢?”


“因为当时认为她就是最大的嫌疑人。”


2

不知是不是巧合,正在开始写“2·15”案件的时候,京港澳高速公路上也发生了一起特大爆炸案,据最新报道,遇难者的遗骸最远发现点在一百五十米开外,其惨烈几乎可以和飞机坠毁相比。


老丁曾告诉我,在“2·15”爆炸案中,那具被怀疑为嫌疑人的女尸,便是在距离爆炸发生点五十米左右发现的。


“只是一部分,还有一部分在三十米左右的地方……”老丁说。


谈到具体侦破过程之前,我首先和老丁核实了一下本案的基本情况,目前公开的资料中,关于本案的发生经过是这样描述的——


1986年2月15日,即农历正月初七,202次旅客列车缓缓开上了珠尔多河十里铺大桥,突然‘轰’的一声闷响,只见列车运行前方第二节车厢内一片火光,带着灰蓝色的烟雾直冲棚顶,第二节车厢被冲击呈椭圆形,车壁裂断,车窗、座椅被炸碎,取暖的锅炉被炸飞。第一节、第三节车厢门窗玻璃全部被震碎。铁轨被炸弯。共炸死炸伤65人,其中死33人,重伤6人,轻伤26人。公安机关立即成立了‘2·15’案件侦破指挥部。经勘察,找到了炸点,确定这是一起特大恶性爆炸案件。


老丁对这一表述没有异议,他了解到的案情也是这样的。只不过,他是比较早赶到现场的公安人员之一。由于案情重大,铁路公安系统紧急抽调警力协助侦破,老丁当时正在延边带一个小组协查一起铁路经济犯罪案件,临时接到通报,称森铁202次发生大爆炸,尚不知道是事故还是恶性犯罪。因为现场混乱复杂,仓促间地方警力人手不足,经省际协调,老丁作为铁路系统的刑侦专家也被迅速调赴现场。爆炸案发生在2月15日下午三点,他是在第二天早晨八点钟赶到黄泥河现场的,天空还飘着雪雾,下车第一眼便看到冰河上的铁路桥和桥上停着的变形列车。


这个地方属于黄泥河子林场,过桥不远便是额穆县城,附近的额穆分线厂已经被辟为侦破的临时指挥部,大量身穿棉警服的人员在出出入入,现场气氛十分凝重。


不愧为刑侦老手,当大家还在惊诧于空气中难闻的焦糊味,他却看到了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在铁路桥下方的冰河里,有一批人在举着冰镐刨着什么。


他马上抓了一个值勤的警察,问他这是什么人,在干什么,这么做不会破坏现场吗?


小警察告诉他,那是北京来的法医,正在冰面上刨遇难者遗骸呢。剧烈的爆炸把车体整个崩开,大量残骸抛入桥下十余米的河中。此时,冰层也被震裂,到了夜间,原来略有涌流的河水冻结,尸骸便被这样固定在了冰面上下。为了找到更直接准确的物证痕迹,法医们一到现场就干起了刨冰的体力活。


老丁说当时我倒吸一口冷气,马上明白了什么叫人手不足,这案子……这案子死的肯定不是一个两个的!


法医们这项工作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否则尸骸可能被流水带走,也可能发生变形和二次污染。被标为四号遗体的女尸便是在此时被发现的。据发现她的侦查员和老丁讲,四号遗体是在凌晨被发现的,地点在距铁桥47米以外的冰面上,当时情景令人难忘——搜索人员在移开附近一块车厢碎片时,突然发现洁白的冰河面上有一张朝上看的面孔,周围没有一丝血迹,只边缘一缕乌黑的长发,在风中微微飘动。


这是一种怎样诡异的场面呢?自以为已经被现场种种惨状弄得神经麻木,但看到的人还是激灵灵打了个冷颤,顿时困倦全无。他说感觉就是一个面具被朝天放在冰面上——事实上当法医来勘查的时候,发现这部分残骸的确酷似一个面具,只有一张年轻女性的面孔,连着一条手臂,却没有面孔后面的头颅。


令人惊讶的是那张面孔几乎没有破损,依稀还可以看出主人生前的美貌。


法医认为这符合爆炸发生时的常见情况,在剧烈的冲击波作用下,受害人的颈部、四肢关节等处通常会发生断裂(印度前总理拉吉夫·甘地遇刺时头部被炸得飞出便是这个原因),遗骸飞散时则因为密度和阻力不同而落在不同距离上,通常是躯干最近,四肢稍远,而头部飞得最远。四号女尸的头部还在更远的地方,而爆炸发生时其面部和头骨发生了剥离,导致面部和上肢留在了一起。


事后也有迷信的人感叹,这也许是她死得太冤,又有一张太值得爱惜的面孔,连死神都不忍心再加以伤害。


在侦破黄泥河子这起案件期间,迷信的事情发生不少,比如,开始的阶段里可以看到一些侦查员穿着黑色的棉袄棉裤,几天以后就见不到了。


据说原因是有个侦查员做了个噩梦。


[未完待续]



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网上关于此案的记录,对照老丁的讲述可以发现破案过程的另一面,另外,案件现场的照片……我想还是先不要放了吧,过一段挑一些对介绍案情有帮助,又不那么恐怖的吧。


  ◆  ◆  ◆  


如果觉得故事不错,点赞或转发朋友圈,鼓励老萨继续填坑吧



往期精华阅读:

图集|独家披露:赵四小姐幽禁期间罕见照片

历史|朱祁钰为何杀不了腹黑兄长朱祁镇?

军事|美军飞行员人手一副的“扑克牌”

文化|总不能坐看一个文明死去,我是它的子孙

日本|挤北京早高峰地铁启示录

连载|最后一个惯匪[1-30]全文目录 




长按二维码,关注老萨有发现(sashuchang201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