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精神错乱还是抢人饭碗?日本机器人竟将小说写成这样

2016-03-31 萨苏 老萨有发现

我的任务是端起枪,和恐怖分子交战。我得一直战斗到能量耗尽为止,当然,如果这时候有人给我补充能量,那我就会在前线继续放枪。外面大雨滂沱,而且今天热得要命。不过,天气是什么样的与我无关,我只需要知道任务是什么就行了。现在你知道什么叫机器人了吧?


冷却系统工作不正常,我估计是疯狂奔跑导致电源有些松脱。不过旁边这些家伙状态倒不错。


在打仗的同时还可以琢磨点儿别的事儿,我的周围还围着三个家伙,都长着同样的面孔,因为他们都属于同一个型号的。他们中的一个正在和我说话。


“嗨,今天又杀掉不少敌人。”


“我根本就没有数,首先,敌人里面也有很多不过是机器人而已……”


“哦,你真是个乏味的家伙。”


…………


“不好,战况好像出现变化了。你,冲出去诱敌。”


“为什么是我?!”


“我们是按照三胞胎设计的啊,如果冲锋的时候死了可是个新闻,全国的媒体都会骂政府的,像你这样的,死就死了吧,没人会因为你悲伤啊。”


幽默还带点儿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上面这段文字,引自日本短篇小说《我的工作》,主角是一台机器人,讲述了从机器人角度对“人生”的理解,作者署名“蜜柑爱”。


这部小说今年参选了日本星新一文学奖,而且备受瞩目。其原因是它的作者并非一个人,“蜜柑爱”是“任性的人工智能之我是作家”团队编写的一段程序,能够在人类指导下进行文学创作,说到底,这是一部机器人所写的小说。


“任性的人工智能之我是作家”是日本公立函馆未来大学为了研究人工智能潜能而设立的研发团队,由该校教授松原仁为首,他们今年向星新一文学奖送交了两部小说参赛,除了《我的工作》以外,还有一部《机器人开始写作之日》,描述一台家务辅助机器人如何忽发奇想,将自己变成电脑作家,并把一群联网的机器人都变成文艺青年的过程。


“蜜柑爱”肯定不会感到孤独,无独有偶,这一届星新一文学奖共有四部机器人写作的小说参赛。除了以上两部外,另外两部入围作品来自东京大学的团队“人狼智能”,分别是《你是机器人之E型》和《你是机器人之S型》。星新一文学奖要通过四次选拔决定获奖作品,其中第一次选拔会淘汰一半左右的作品。这四部机器人作品中至少有一部通过了初选——也就是说,有一半人类作者写的东西还不如机器人的能看,这不知道是机器人的胜利,还是人类的悲哀。


星新一文学奖,是为了纪念日本微型推理小说作家中的佼佼者星新一,在他逝世十六周年之际由《日经新闻》设立,目的在于鼓励“具有理性思维的短篇小说”,至今已经举办了三届。不知道是不是具有特殊的敏感性,该大奖设立之时,规则中便允许非人类作者,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AI)的作品参加评比,当然,按照该奖评选规则,如果是宠物之类的能写作,也可以参赛,奖金和荣誉则由其监护人受取。


应该说,星新一文学奖对于机器人来说,颇有量身定做之感。首先,它是一个提倡理性的奖项,而机器人从来就不是以感性见长的;其次,这是一个针对短篇小说的奖项,以今天机器人的发展现状而言,让它去写长篇小说还是勉为其难的;即便如此,机器人“作家”们也只敢参加未成年人,即“初级组”的评选,可算颇有自知之明。


机器人进行写作并不是完全的新鲜事,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有人研究这一课题,并诞生了第一部由机器人写作的小说《盲法老》。不过读过此书的读者评价并不高,认为其语言乏味,逻辑混乱,“不知所云”。此后,我国也曾经诞生过会写诗的机器人“薇薇”,但所写内容同样令人有脑洞大开之感。尽管人类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机器人在写作方面的进展,还是比较有限的。


不过,这一次入围星新一文学奖的几部作品,得到了评委们的较高评价。东野司,向井千秋等名家评委都饶有兴味地“拜读”了这些古怪的作品。评委作家长谷敏司对此的评论是:“最初第一感觉,认为可能会是类似精神错乱的癔语,但读来发现远远超过想象,是可以看得懂的作品,虽然水平还不高,但至少说明机器人写作是可行的研究方向。”


作家们评价,“我是作家”团队的作品比“人狼智能”团队的似乎更具备可读性。但这背后正反映了人类参与程度的不同。两个团队机器人编写小说的逻辑流程是不一样的。“我是作家”团队的小说,人类的工作占了大约80%,会提供故事线索和人物设定,由机器人完成其他部分,准确地说,机器人只是人类的助手。而“人狼智能”团队的想法比较超前。他们本来是研究用机器人人工智能打电子游戏的,所以便使用两台机器人在网络游戏中互为对手,而由第三个机器人记录它们之间交手时的有趣片断,最后组成小说。


不幸的是,机器人认为有趣的内容,人类看来还是比较索然无味的。


长谷敏司等评委尽管对机器人选手颇多鼓励,但也承认,机器人要写出真正有水平的小说来,五年之内是不用想了。而且,从“用机器人写小说”到“由机器人写小说”,中间还有很多技术问题。


随着AlphaGo在比赛中战胜李世石,很多人开始担心机器人会不会超过人类,甚至给我们带来威胁,从这次评选的结果来看,在创作和艺术的领域,这种担心目前还是多余的。


在评奖会上,松原仁等还针对机器人写小说背后的研究工作,以及前景等作了报告。他如是评价对机器人写小说的未来预期:“想要机器人写出传世名作恐怕是不太现实的,但创作一般性的有趣小说,未来应该不是问题。”


我是作家项目负责人松原仁教授在星新一奖评比中代替机器人作者发言


[完]



 ◆  ◆  ◆  ◆  ◆  



往期精华阅读:

历史|民国名人跨界:孙中山接生,蔡元培下毒

文化|总不能坐看一个文明死去,我是它的子孙

日本|美人赠我蒙汗药:女大学生竟是催眠强盗

图集|独家披露:赵四小姐幽禁期间罕见照片

历史|敢不敢像蒋经国一样当父亲?

连载|最后一个惯匪[1-30]全文目录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直接关注订阅萨苏 

萨苏原创,版权所有

商务合作请联系后台助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