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熔断,原油暴跌,在经济动荡的时代里,如何不让财富剧烈缩水?
◎本文作者 | 无羽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T博士教你买保险(ID:DrTbaoxian)
转载联系 微信ID:DrTbaoxian02
这个时代的财富逻辑正在发生巨变,很多投资的收益已经不再垂手可得。
2020年以前,没有人会认为自己在一周内见到美股2次熔断,因为就连活了89年的股神巴菲特一生也只见过1次。
但现在是所有人在10天内一起见证了美股的4次熔断:
3月9日,第一次熔断
3月12日,第二次熔断
3月16日,第三次熔断
3月18日,第四次熔断
美国家庭的资产主要是股市,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的家庭资产主要是在楼市一样,如果中国的楼市崩盘了,有大量的家庭将一贫如洗。
过去我们还认为,任何产品只要跌到地板价就应该及时抄底,但这次却被现实狠狠锤了一拳。原来地板底下可能还掩盖着十八层地狱。
3月上旬沙特宣布石油降价以后,石油一桶从七八十美元暴跌到二三十美元,很多人抄底入场,购买原油期货,但就在一个星期前,这个市场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4月21日美国原油期货暴跌300%,最低价格是一桶负40.32美元。让人跌破眼镜。因为这意味着不仅要把油白白送给人家,自己还要倒贴40美元。
中国银行一款挂钩境外原油期货的产品——“原油宝”,结算价刚好是根据4月21日的凌晨2点28分至2点30分的均价计算,最终是负37.63美元。
大量的投资人不仅血本无归,而且还欠银行一屁股债。
有位富豪投了388万,现在背上了欠银行920万的债务。
据媒体报道,现在维权群里有成千上百的投资人,他们正抱团准备诉讼。
以前我们还认为,只要不碰雷,雷就不会找上门。但事实证明,很多看似安全的产品也可以让一个人倾家荡产。
原油宝本身是含有巨大风险的投资产品,只适合专业的投资人士,但中国银行在宣传原油宝时,却把它包装成了一个人畜无害的理财产品,声称适合没有专业金融知识的小白投资。
所以很多购买原油宝的人根本没有理财经验,信任它只是因为有中国银行背书。
同样的情况还有招商银行曾经合作过的钱端APP。
钱端APP本身不是招商银行旗下的,只是和招商银行合作,推荐的也并非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而是P2P。但招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却以招商银行为背书向客户推荐钱端APP,很多人以为会非常安全,结果9000多名投资人,一共14个亿的资金在这个平台上暴雷了。
这14亿里有一些是一个普通人节衣缩食省下来的积蓄。
有位女硕士,家庭很普通,自己和先生的月收入不到7000元,还完房贷以后,只剩4500元,要供养一家四口。
后来这位女士用钱端APP来理财,整整用了4年。里面除了存入自己的收入结余以外,还有母亲、婆婆的积蓄,一共是86万,最后全部血本无归。更令她绝望的是,这一切刚好发生在她先生失业的2个月后。
中国过去那个遍地都是黄金的时代已经没有了,但很多人还在用以前的逻辑做决策,结果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现在很多人所作的决策,是基于中国以前的特征,然而这些特征正在逐渐消失。
以前的中国经济增长特别快。
有个段子这么形容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的发展。
有三个人坐电梯,从一楼到十楼,一个在原地奔跑,一个在做俯卧撑,一个在撞墙。
到了十楼以后,有人问他们是怎么上来的。原地奔跑的人说是跑上来的,中间的人说是靠俯卧撑,另一个说是通过头撞墙上来的。
这个故事里的电梯指的是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其中的三个人是把原地跑、俯卧撑和撞墙当成功经验的企业家。
经济好的时候,遍地都是挣钱的机会,但是如今整个经济的电梯已经在往下坠落。
以下的图表显示了中国过去20年来的GDP增速走势:
可以看到,2011年以前,中国的经济增速一直在上升,除了2007到2008年之间是断崖式下跌,之后还是有回升,平均下来年均增速在10%以上,但是2011年以后增速便开始放缓了,2014年之后的增长率则一直在7%以下。
最近由于受疫情影响,中国第一季度GDP的同比增长已经跌到了负6.8%。
第2个特征,持续不断的人口红利。
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之所以能这么快,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享受了人口红利。人口红利是指劳动力的占比比重比较高。
一个社会的劳动人口多,生产量就高,同时因为每个劳动人口赡养老人的平均支出比较低,提高了整个国家的储蓄率,进而促进投资,经济也就不断增长。
人口红利为我们国家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每年提供了3%的贡献率。
但红利并没能一直保持下去。2010年以后,中国的劳动人口比重就开始下降了。
而且根据数据预测,到了2035年,也就是15年后,中国的老人数量将占总人口的1/4,再过15年,这个数字将提升到1/3。到那时中国人口红利的窗口将完全关闭。
第3个特征,高通胀。
经济好的时候,往往通胀也很高。2008年中国通胀的年增率一度接近6%,但是随着经济下行,通胀也在降低。2014年以后通胀几乎只维持在2%左右。
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想要刺激经济,央行必定放水,只要放水,就会通胀。但是现在这些已经发生了变化。
日本和欧元区深陷通缩多年,政府为了提高通胀,实施负利率政策刺激经济,结果通胀不仅不升反而降了。
通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需求不足。
中国大部分的家庭因为背负房贷而债筑高台,需求被压抑了,同时全球化以及科技的进步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未来中国人要面对很可能不是通胀,而是通缩。
房价上涨,是几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最大的特征。
以前我们闭着眼睛买的房都能上涨,不同的地区只是涨多涨少的区别而已。但是现在你想要买房投资,还要考虑地段、人口的流入等等。
深圳的房子一平米是七八万,而东北鹤岗的房子一套两三万就能买得到。
以下的截图内容是某个公众号整理的部分粉丝留言:
有些人在几年前买了房,然后被套住了。
房子虽然具有金融属性,但本质仍然是用来居住的,一旦供给过多,需求太少,价格也会下降。
最近央行发布的报告《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情况调查》就显示,95%以上的城镇家庭拥有1套的房产,4成以上的家庭拥有1套以上。
可见现在绝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住房需求已经得到满足,今后同时伴随着新生人口的减少,在未来房子很可能还是个烫手山芋。
过去中国的经济烈火烹油,繁花簇锦。在大趋势,大风口面前,只要一个人肯努力,就可以实现躺赢的人生。随便买个理财产品,都有8%的年化收益,闭着眼睛买的房可以一直涨。很多人搭上经济红利的便车,积累了财富,改变了命运。
但繁荣也会触顶,触顶过后便是衰退。如果你以为现在随便投资也能有收益,结局很可能是折戟沉沙。
闭眼投资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投资的风险将远远超过收益。
以前的逻辑已经不适合再用到未来,我们需要转变投资思维。
现在很多中国家庭的财富配置其实是不合理的。根据央行发布的报告,中国的城镇家庭79.6%的财富是集中在实物资产,而在这之中,59.1%的资产是住房。
合理的财富分配应该是部分用于进攻,还有一部分作为防守,也就是说我们还需要配置一定的避险资产,万一发生像p2p暴雷一样的悲剧,起码不至于敲髓洒膏。
防御性产品有很多,有大额存单、国债、储蓄险等,但在这之中我最推荐储蓄险。
银行的大额存单的利率虽然比活期存款高,比如以前招商银行有款5年期的存单单利有3.73%,但是它只能锁利5年。5年以后利率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未来的利率大概率是下降的。
国债虽然也可以避险,但是它也不能长期锁利,换句话说未来的收益具有不确定性。
储蓄险和其他的产品比有什么优势呢?
最重要的一点。它可以给到我们一笔确定的钱。
未来能拿到多少钱,合同上都会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除了储蓄险,没有任何产品具备这个特点,所以十分有保障。
我以某款储蓄险的收益演示表举例:
30岁男性投保10万,连续投10年,一共是100万,30年以后每年就有15万可以领取,而且一直领到身故。
假如他想在83岁的时候退保,一共可以领取约363万,再加上退保金约89万,总共就是452万。
而这笔钱是写在合同里的。
第二点,它比银行还安全。保险公司的背后是政府在托底,比银行公司还安全。
如果银行破产了,超过50万以下的钱,有保险公司赔偿,但是超过50万的部分是没有保障的。
可如果是保险公司破产,银保监会会指定其他保险公司接管这些储蓄险保单,当初这份储蓄险显示领多少钱,换家公司一样要给我们。
第三,可以对冲长寿风险。
我们大概率是越活越久的。
以下是中国2018年平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的城市:
以前由于科技、医疗不发达,战争也频繁,一个人能活到60岁都很罕见,但现在中国有很多人已经可以活到七八十岁,甚至90岁。
但是长寿也存在风险。
大部分的人一生中只有在壮年时期是有持续收入的,老了以后只能吃老本,你年轻时积攒的储蓄能支撑你活到八九十岁吗?
而且随着中国劳动人口的减少,老年人的增加,未来我们承受的医疗开支肯定是很沉重的。
如果把钱放进储蓄险里,老了以后每年都有钱可以领取,而且一直领到身故,就不用担心人活着,钱没了。
但是我要提醒大家一点,所有的理财产品都会存在不可能三角,流动性,高收益,低风险三者不可兼得。
储蓄险虽然有以上的优势,但它的流动性比较差,把钱存进去以后要一二十,或者是二三十年以后才会回本,所以只有是保证这笔钱能这么久不动才可以投保储蓄险,比如给孩子的留学费,婚嫁金,自己准备的养老金等等。
过去的中国经济增长很快,大家赚钱很容易,但未来失败更可能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我们应该在寒冬到来之前做好准备。
“原油宝”爆仓、P2P爆雷,在经济走势扑朔迷离的未来,还有真正的避险产品吗?
扫描海报二维码,添加小助理微信报名听课。
相关阅读
入门必看:保险规划理念
理财类产品:储蓄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