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济宁文学||她用笔墨书写那片历史的天空--吴玉泉

2017-06-02 吴玉泉 济宁看点

济宁城市生活新媒体 济宁人都在看

点击上方“济宁看点”关注,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3325183655,☎0537-2732688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165bnqynn&width=500&height=375&auto=0





她用笔墨书写那片历史的天空

--------著名书法家王莲芬印象小记

□吴玉泉

仰望天空,我会惊奇于它变化莫测的表面,时而洁白,时而泛黄……它那五彩缤纷的色彩,究竟想说些什么,想证实着什么呢……它就这样轻轻地走过,轻轻地似乎想把曾经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带走,但又轻轻地在无色的天空中留下了属于那个时代的颜色。它一路走着,纯洁的天空,慢慢地布满了五彩的颜色:有生命的红、忠诚的蓝,有神圣的白,光辉的黄.这些色彩是人生理想的再现,是生命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象征。她,一位髦耋老人,用她手中那多情的笔墨,把那天空的颜色描绘得越发多彩。         ----题记


初识王莲芬

认识王莲芬,纯属偶然,也可以说有点“被”。那是2014年6月,她看到了我在《湖畔》笫24期上刊发了一篇题为《历史告诉未来, 往事并不如烟》的习作,她慧眼识珠,竟四处打听:“吴玉泉何许人也?”我很被动地通过作家协会告诉了我的联系方式,包括联系电话、服务单位、邮箱号码和我旳大致简历,这就算是她认识了我。但我对她却一无所知。直到有次我在夏阳联谊枇杷园采访孙振明老总,才知道这里刚举办过一期《王莲芬诗书画艺术展》,透过手中拿到的《王莲芬诗书画作品选集》,才粗略知悉了一直在关注着我的她。


她,山东莱州人,1930年出生,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党委统战部部长、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中华文化联谊会副会长,教授级文化专员。她自学写作诗词和书法,成绩卓著,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韵文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北京中山书画社顾问等。现任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暨该会文学委员会主席。



她深谙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一岙兼擅诗、书、画三绝。其作品多书自作诗词。她的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周总理纪念馆等重要纪念场所收藏。全国一些历史文化名胜地也留有其墨迹或刻石,还流传到海外,她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积极贡献。一个立体的、多彩的王莲芬,就这样鲜活地逞现在了我的眼前。这算是我也认识了她。


再识王莲芬

今年8月17日中午,我意外地收到了王老打来的长途电话。一通寒喧后,通话直奔主题,仍是全国人民关注的抗战甠利70周年-----我算是笫一次听到了她的真声,略带山东口音的普通话,仍是那么宏亮,清脆而有力,声音完全不象发自一位髦耋老人之口,钦佩之情油然升起。9月6日,作协凌耕主席送来了王老的新作《王莲芬诗词书法作品选》,这是她刚为纪念抗战甠利70周年,抱病赶制出来的新作,还散发着油墨的芳香。随书还附有王老的亲笔信:“-----今送上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诗词一份,内书法作(品中有)二件是摘引阁下的那篇文章-----。”透过满满爱意的文字,完全象是久未相见的“相知恨晚”的老友


当我拿着这本厚重的大书《王莲芬诗词书法作品选》时,我不敢相信这是一位髦耋老人抱病完成的。这本书凝聚了她的心血、精力、智慧;我不敢有丝毫的懈怠,认真地拜读学习,欣赏了书法的尽美和文字的精准。看着封面漂亮的装帧,嗅着书页淡淡的墨香,心都醉了,这时真的是爱不释手啊。夜深人静,在略带剌眼的灯光下,郑重地翻开它,细细地品味上几小时……整部作品中笔走龙蛇的书法,以及颇见文学底蕴的诗词,令我这位长期与文字打交道的所谓文人,也有点汗颜。整部作品用一根纪念抗战甠利的红线,贯穿其中,一气呵成,令我振奋无比。读着一首首清丽的诗词,一幅幅精美的书法,我仿佛在聆听一位慈祥的老者,在讲述近百年来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以及她自身的心路历程。有艰辛、有困苦、有磨难,也有太多的无奈,然而这里没有消沉、没有动摇、没有怀疑。《作品选》自始至终都洋溢着一种积极向上的昂扬的斗志、一种战胜困境的自信、一种革命必胜的信念、一种乐观进取的勇气、一种爱党爱国的激情。这就是《作品选》的灵魂所在。同时,《作品选》也是一首爱的赞歌。不管是对祖国、对大好河山、对自然风物的爱,还是对家乡、对亲人、对友人以及对生活的爱,都毫无保留的诉诸笔端,通过生花妙笔真诚地流露出来,感人至深。


感悟王莲芬

在这历史的天空里,我爱这坎坷沉重又不乏轻盈、满怀慈悲又冷酷无情、繁杂纷争又和谐圆融、瞬息万变又义无反顾、亘古不朽又勇往直前的生生世界……一本书,就好像一个朋友在对你履行承诺,他让我得到他想给我的东西。爱看书。看了各种书,看了几十年的书,包括动笔之前也在看书,看过之后,突发感悟,信手几笔,成就了以下的随感

感悟之一,社会需要更多的“自创体“。人常说隶书给人的感觉太张扬,而楷书给人的感觉太拘泥。而聪明的郑板桥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板桥体”。歪歪斜斜而又错落有致,实属妙哉!有人说,这王莲芬的作品有点象“板桥体,秀美中透着大气,粗旷中含有细腻,是“不可有二的自创体”,实为有理,我颇有同感。不论是书法界,还是我们的社会,最需要的就是这种独创的“板桥体”,而不是盲目的模仿。“自创体”不仅有助于社会的发展,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既不可太张扬,也不可太拘泥,要将隶书与行楷相结合,才适度、中和。要根据自身条件,打出自我的天地,勇于创新,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个性。放眼未来,希望我们的社会有更多不同的“自创体”,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轻松舞出自己的舞台。


感悟之二,文学艺术始终是历史的镜子。抗战时期的进步文学是唤醒民众、鼓舞人民奋起反抗的号角。在中国和平发展的今天,文学和艺术应该怎样更加有效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其不可或缺的正面作用。眼下,我们隆重纪念抗战甠利70周年,就是要让大家通过重读这场战争去深刻自省,去认识我们的民族责任感,促使大家的创作热情,随着笔致和油墨的深入发展而更臻于激烈。王莲芬做到了,在《王莲芬诗词书法作品选》的出版说明中,有这么一段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向为抗战流血牺牲的抗日英雄,先烈英灵敬献上的一辩心香,也是通过这些作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家仇民族恨----这是我认真的、虔诚的、严肃、郑重地想给我们的后代孩子们留下的历史纪念-----也是向他们体现我们这一代革命老人的生命价值。”我分明看出,她已经不单单为自己的写作快感而写,更多的是为自己所爱的民族而写。

感悟之三,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凝聚中国力量,为了共同梦想努力奋斗。抗日战争的历史雄辩地证明,正是有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汇集起夺取抗战胜利的磅礴力量。我们要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团结一心,捍卫人类尊严和历史正义,维护国家主权和世界和平,我们就一定能够开创崭新的未来,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七十年后的今天,王莲芬用自已的作品向全世界证明:中国永远都会站立,和平是所有人的心愿。


感悟之四,当我读完《王莲芬诗词书法作品选》时,我只想献上些许文字的问候:半夏浅唱,文字未央。当我们用文字划过青春年华时,流淌的尽是花香时令。当我们喜欢柳絮抑或杨絮纷扬的场景时,等待我们的是让时光把岁月写进风里,让风把记忆印在纷飞的柳絮里,让风吹拂额前的鬓发,不经意间流转万千年华。如果你愿意,我愿让文字的柳絮飘满天涯海角,落在这纷扰世界里,沉淀升华。或许,到若干年以后,到我也白发耄耋之年时,拾掇起一片片记忆的柳絮,想起那人、那事、那景……依然是我敬爱的王老。

在历史的天空里,曾经的辉煌,己在历史的端砚中沉淀。如今的辉煌,仍需要你、我、他(她)去书写。轻轻推开岁月虚掩的历史厚重的门扉,从载满记忆的青砖碧瓦的缝隙中走出,思绪一直摇向历史那星光灿烂的天空:垂檐飞阁、雕梁画栋、高墙府第、门庭牌坊……

亘古的歌谣,响彻寰宇;九州的风云,洒满天际;八方的歌赋,苍茫大地;历史的沧桑,遍传千古;先祖的呼唤,传遍四海。那不绝的声音,在天空久久回荡,在那尘埃落定的足迹过处,绕梁声声。历史的天空,只因有你的到来,而不再苍凉,不再寂寥,不再孤独。五彩的天空,只因有你的书写,而更加璀璨多彩。     

(于乙未年九月十日吾悦斋)








     吴玉泉

wuyuquan


作者简介:吴玉泉,1948年8月生,上海青浦朱家角人,1974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于上海朱家角中学。1985年至1994年担任上海春晖文学社指导老师。

 上海“春晖”文学社自1985年10月创立以来,得到著名作家、书法家峻青、杨臻、余之、辛笛、陈村、赵崇岫、赵丽宏、叶辛、刘一闻等亲切指导和关怀,是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文学社。作品在《人民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全国各级媒体发表,著有《走进朱家角》、《品味朱家角》、《印象朱家角》、《走进夏阳》、《玉行天下》、《珠溪素描》等书籍。






推荐阅读济宁文学|| 一缕麦香寄乡思--唐广申





爆料/投稿有奖

如果您有爆料线索,请您按照事发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包含图片和视频)详细的发至jiningkandian@qq.com邮箱。




关注丨事实丨深度 | 传播

独立视角观天下  看济宁

本期监制/宋恩学 主编/周中祥 编辑/王双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