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林曦02 | 在海量信息等于没有信息的时代,我们如何读书?
本集 ASK
“都说要好好读书,提升修养,但经常读不进去,读了也不记得书里说了什么。是我不适合读书吗?我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怎么读进去呢?”
ANSWER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27chijng&width=500&height=375&auto=0
◼︎
内容摘要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读书吧。
这个问题呢,是“都说要好好读书,提升修养,但经常读不进去,读了也不记得书里说了什么。是我不适合读书吗?我该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呢?怎么读进去呢?”
我觉得这可能是好多人的问题吧。上周我刚回来,教室开始上课,那这个寒假布置了一本书,是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这本书确实偏理论那么一点点,也被同学说是最佳催眠书籍什么的。就有一位年纪比较大的男生,上课的时候说,没有看完。我就说,那你讲讲为什么没有看完。这位男同学就说,老师,我都快50岁了,我真的没有养成读这类非娱乐书籍的习惯,一看书,我才翻三页就睡着了。然后大家当然是哈哈哈哈使劲儿笑。
我觉得谈到读书,首先就是现在我们的阅读总量并不少的,大家把看微信、看微博的时间加起来,差不多一个星期看完一本书也没有问题。关键是我们所有的时间已经被手上的电话完全占满了,因此如果要系统性地来读一些不那么实用的、关于一些学问和审美的书的话,就变得比较困难。
我因为当老师,还是会接触到很多的有不同读书习惯的人,如果简单粗暴地把人分做两类,那一类人会占到人群里的大多数,就是喜欢被动地接收信息,喜欢听聊天,喜欢用口头描述的一类人。另外一类则是喜欢主动地接收信息,这一类人就比较少见一些,他们会比较喜欢书面的表达,喜欢形成文字,也喜欢阅读。从效率上来说,我觉得确实是主动接收信息的效率会高很多。
我们大概都会有写作文或者写文章的经验,你会发现口头的表达有它的魅力在,会非常放松,能省略很多过程,直接拿到结果和答案。但是如果自己要形成一段文字,就要经过一个比较缜密的思考,要符合某种逻辑,去讲清楚一件事情,那这时候,一段文字其实是浓缩了你思维的过程的。
因此如果能够习惯把这种被动的听跟说,变成读跟写的话,首先生命的质量和密度会提高。因为即便把徐复观先生或者把写书的这些个大学问家,请到我们面前来,也不见得能够保证他们能把书里的体系和内容完完整整再讲一遍,说一句玩笑话,得是谁才能做到这一点。
所以如果没有养成这种读一些比较有质量的书的习惯,所有的时间都变成碎片式的,我们在手机上把阅读的时间度过了,从这个角度来讲是非常可惜的。
怎么读书?
我们在安排阅读的时候呢,当然可以从喜欢入手。但其实我们会喜欢一个东西,往往是因为对它的了解够多,背景知识够多。所以如果一本书你看了两页,觉得不感兴趣,客观讲也许不是这本书有趣或者无趣,而是你对这个领域的知识储备可能少了。因此最开始当然可以由喜欢入手,喜欢就会带来好奇,好奇就会带来问题。
本着解决问题的这个角度去看书呢,其实就会慢慢引领你从一个问题走到另一个问题,走到那些可能你之前不太喜欢,但是又产生了好奇的领域,这样才能拓展我们读书或者认知的范畴,不然永远就只是对自己喜欢的那点东西感兴趣。所以喜欢的书要看,好奇的书要看,不喜欢的书也要看,什么样的书都尝试着看一看。
如果是针对一个领域的问题,可以先从名家著作读起,然后就这个问题进行一圈地毯式的阅读。比如我以前非常喜欢中医,对中医感兴趣就一定会读《伤寒论》,就可以先由一个名家注的《伤寒论》看起,自己会产生一些问题,然后基本上就可以开始读一圈关于这个问题的书。
其实脑子就跟刀一样,越磨越快,看书也是这样,越不看就越看不懂,多看一些,慢慢慢慢看书的速度会快起来。快起来之后,比如说能快速地看完一个领域里的十本书,古今中外都来十本书,就会抓到一些在这个领域里大家反复谈的问题,这往往就是这个学科的一些关键点和枢纽,你再针对这些问题,看能不能得出自己的答案,如果你能得出自己的答案,以及能够简单地把一个问题说清楚的话,往往就已经有所得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读书真的不是简单的读得多就好的,当然读得多是一个基本的量,但最终还是要获得答案,也就是说如果读书仅仅变成了一种知识的攫取或者一种概念上数量的增加的话,它助长的反而会是某种傲慢。真正会读书的人常常是把书越读越简单了,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用简单的话,三两句得出某些结论性的东西,能够说出比较肯定的答案了,其实就是学明白了。
我觉得中峰明本禅师非常厉害,他说有一种学生他不太喜欢,这种学生会“渔猎见闻”。其实正好跟这里说的读书相关。“渔猎见闻”的意思就是说,一个人面对自己的见闻,面对每天崭新的所知,是一种打猎的状态,是一种求得证据的状态。就像有时候我们跟一些人聊天,会发现彼此并不是真正在交流,彼此之间的沟通是无效的。这是因为很多人在聊天的时候,他是想要胜利。确实往往有的时候有一些人读很多书,不是为了得到答案,而仅仅是在做一种知识的加法,它带来的可能是更多的傲慢和禁锢,也就是佛教讲的所知障。
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人,我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让他的小我胜利,就承认他是对的,不要陷入一种争执当中,因为这个很浪费时间。
所以中峰明本禅师说的这个“渔猎见闻”四个字,就蛮狠的,说到了一些人在心智运作上比较本质的东西。
读了记不住怎么办?
我记得小时候,我家正好住在图书馆附近,有一个邻居据说基本上天天就去图书馆看书。我觉得他估计已经把那个图书馆的书看完了一半,但真的没有觉得这个邻居特别有学问,那个时候就在想,可能是他的学习方法有问题。因为其实娱乐性的读书,就是填充完这一段时间就好了,不需要留下来什么。书里的内容,就像吃进去的食物一样,得经过一定的转化才能成为你的养分。
这个过程是需要方法的,那我的方法比较简单,可以介绍给大家。
通常拿到一本书,如果是非小说类的理论书,一定要认认真真研究一下目录。因为一个作者去组织一本书的目录结构的时候,往往透露了他的方法论,他是用演绎法还是用归纳法,以及他是怎么看他所阐述的内容里各个部分的比重和关系的,这些都可以通过目录得出一些非常直观的判断。
在看的过程中,手里面一定要有笔,我们去买一些古书和旧书,经常都会看到书上有以前的人写的各种红点和批注,写了他们的各种问题。那么我们也一样,看到某一处有疑问的时候,把它注解在旁边。我一般会打一个大问号,或者写一两个关键词,看到触动的地方或者找到答案的话,就把它勾下来。
这样完整看完一遍之后,很容易看了后面,前面就忘了,那可以拿一张纸,或者一个本子,把这些你注解的地方先摘抄下来,就相当于积累了一些砖头,一些原材料。
摘录下来的好处是让你对这些细节又加深一遍印象,人手写一遍比看十遍管用很多,手写一遍就记住了,看十遍你觉得好像记住了,等再复述的时候不一定说得完全,但写一遍基本都能说出来,因为写的时候,人要调动的记忆是丰富很多的。
那摘抄下来之后呢,一本厚书就已经被读薄了对不对?我们还需要做一个工作,就像衣柜里的衣服,你需要对它进行分类和系统的整理,就是把它逻辑化,做出来一个类似于逻辑图表的东西,让它各个方面的关系是建立清楚的。这样一张表尽量做得简单,如果能用一张A4纸解决的,绝对不用第二张A4纸,它就不再是一本排着字的书,而变成了一个图象化的知识结构留存在你的脑子里面了。
我相信如果大家养成这个习惯,就再也不用去背书,不用去死记硬背一个内容,它就像一个纲领性的东西,你拎起来一个点,它就会自然展开成一条线一个面。
像古代的文人,他们去学东西的时候,往往会直接写一本比如说《黄帝内经》注,或者《伤寒论》注,学的态度就是一个研究的态度。那我觉得我们也一样,要把这个体系理清楚,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接收,这个学习会有效很多。
我自己读过的重要的书,基本上都做了这样的笔记。但是小说就不大会,但像以前读村上春树的小说,也会把那些好的句子摘录下来。比如我记得《挪威的森林》里,说绿子特别可爱,可爱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像一个从草地上滚下来的春天的熊,要来找你玩。所以即便是小说,包括诗词,看到喜欢的,都可以把它摘录下来,变成自己的一个小本。
这些不见得是你马上能用的东西,但因为人的记忆现在确实是比较有限,我们今天真的处在一个海量信息等于没有信息的时代,所以如果能够自行给自己精炼出来一些个人版本的、有营养的内容的话,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恰好你还从事一些跟创作有关的工作,这个功课是省不了的。
内容摘自视频
《ASK林曦:开卷如何才能有益》
- E N D -
下一周
关于如何看一幅画
以及艺术之于生活的意义
欢迎收看
😊
系列视频
ASK林曦
十二问 | 那些我们都想问的问题
2017年7月12日起 每周三晚8点30分
收看方式:微信公众号“林曦的小世界”
内容为 Lstudio 原创,皆为过心爱惜之物
合作转载等事宜,可以联系我们
Lstudio@VIP.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