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与选择”——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活动
2019
好好学习 再接再厉
2019年4月1日上午,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共50位学生,在黄喜珊副教授的带领下,到我校展开主题为“价值与选择”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活动。活动旨在提高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认识,为今后当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打下良好基础。
01
课程介绍
课程名为《我想要的人生故事》,以价值与选择为主题,介绍了终极型价值观、工具型价值观,引导高一学子从自己的选择中剖析价值观。课堂伊始,以电影《我不是药神》片段,对主人公程勇两次选择进行分析,引入主题。而后让同学们设计有开场、有转折、有意外、有结尾的人生故事。故事的开场,同学们选择四件现在拥有的、最重要的“装备”,帮助学生关注当下;故事进一步发展,同学们对自己最想经历或实现的三种人生情节进行选择;接下来出现了转折,同学们失去所有的装备和情节的其中一种;当然,也会有意外之喜,同学们可以从八个惊喜中选择三个;突然闪电击毁了装备槽,大家需要留下最重要的五样物品。最后,大家对自己的选择的“人生故事”进行了分享,授课老师对课堂进行总结。
课堂瞬间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02
点评与分享
我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的三位老师,对本次授课进行了点评。首先,林佩珠老师对两位授课老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教容教态给予了肯定,同时提出在引导同学们分享的时候要注意跟教学主题相符合。
其次,陈艺彬老师也给完善教案提供了一些思路,例如可以在升华的部分剖析程勇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己选择的过程中舍弃了什么、为什么舍弃、留下了什么、是否满意等等。
最后,李之宁老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入学生的生活,也要注意课堂活动能让学生收获到什么知识,深挖作出怎样的选择可能具有怎样的价值观。
在三位老师的基础上,黄喜珊副教授补充课堂活动需要独立完成的时候,需要和学生们强调,并且说明会有讨论的机会,确保课堂活动达到预想的效果。
03
感悟与总结
同学们的感悟
1
听完这节课,深刻感受到,上好一节课对老师的教师素养要求很高,尤其是控场的能力;学生思维敏捷,尤其奥数班的学生更是如此,如何带领他们深入交流是一件很考究教师功力的事情。
2
在我们认真备课,设计思路能吸引到学生时,学生会更加主动地投入进我们的课堂中。我感觉在课程的设计上要给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也要深挖,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多了一双眼睛去看待自己人生中的各种选择。
3
心理课是一门生成课,要试着设计一门课,让学生在这节课之后掌握多一双眼睛去看待事物。同一堂课,不同的老师,不同风格的学生会碰撞出。我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课内容的重要,以及对课堂时间的把控必定是经过更多课前的准备与演练。我们的上课风格应与课程题材相切合,让学生分享时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感受,一切以尊重为主。
4
我觉得听的两节课一个是铺垫,最后华附的老师以及黄喜珊老师的提问、点评给我很大启发与感动。我听课时模糊的感受,她们都很精准地指出问题所在,也给予很专业的意见。让人感觉如沐春风,一个全新的境界,这是我当学生的时候没有感觉过的。
本次教研活动顺利进行,华师大心理学院的同学们热情好学。课程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备课小组的创新性和对课程主题的深入挖掘。大家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团队协作的精神让人印象深刻,充分展现出了教师应有的良好综合素质和饱满的精神风貌。
图文:胡玮欣
编辑:陈建成
审核:李之宁 林佩珠 陈艺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