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你看见多少丑陋污浊,还是要追求美好纯净
近日购买了一个水杯——千里江山图感温变色杯,很有意思、也有意境,让人心生联想:迄今见过的十分有限的艺术品纷纷从眼前划过,同时产生美好带来的欣喜。
本非艺术中人,也不是美学研究者,对于艺术欣赏纯粹是外行,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偏偏喜欢丑陋怪异的恐怕也不乏其人),行走不同地域不同国度时,每每也尽量不错过重要的艺术馆、博物馆。虽然不同的文明化过程中各有其美,但中国古典美学的卓越超群、传统艺术创作的风华绝代还是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是与艺术品相遇的一些随记:
《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都是中国十大名画中的传世杰作。
(图片来自网络,经Ai编辑)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唯一传世的作品。其以长卷画面展现了山、峰、峦、坡、川、谷、林、泉等壮美自然;也有村舍、楼阁、桥梁、舟船及有渔樵、稼穑、闲居、行旅等人间烟火。画作尤以青绿重彩(石青石绿)渲染山峦叠翠,江河碧波;全卷气势恢弘又精致细腻,堪称古典山水画中的巨制杰作。《千里江山图》传承至今,在2022年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搬上舞台,其美轮美奂同样令人瞩目。
《富春山居图》背后的故事更是传奇。这幅由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完成于1350年的画卷,被视为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该画在清初不幸因火焚而分为两段,经修补后前段称《剩山图》,流落民间,后于1956年落户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一度被清廷收藏,半个多世纪前随故宫南迁文物一起辗转赴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这幅分隔两岸六十多年的名作,经两岸精心策划共同努力,6月1日在宝岛以“山水合璧”形式首展。
我2011年9月恰好在台湾学术交流,有幸在阳明山下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了这幅旷世作品。长逾10米的巨幅《富春山居图》,笔墨清润,意境简远,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呼之欲出。展方还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模拟图卷合璧后的情景再加上动态效果,通过3D技术呈现到40米长的电子屏上,效果着实不俗,令人赏心悦目。
据称北宋有过两幅鸿篇巨制,一幅是《清明上河图》,一幅就是《千里江山图》。一为现实——中国古代社会全盛时期的真实写照;一为理想——中国文人理想意境的缩影。
有关《清明上河图》,自不须多言,唯网上的一幅P图颇为耐人寻味,让人将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
(CG来了前后,图片来自网络)
简而言之,国粹所在主要在于艺术传统和审美意念。你看,就连最为世俗平凡、最普通居家不过的烹饪饮食,都要讲究个色、香、味、形,厨房与厅堂原本就在同一屋顶之下。
平日喜欢随行随拍,之前多使用个头儿不小的单反相机;现在的智能手机拍摄功能强大,又方便携带;于是人人可为摄影师。每当有人表扬我拍得美好拍得专业时,我总是回答:“那是风景本身够美好和很专业”。这真的不是自谦之词。
如今,传统审美观念在现代/后现代世界和数字化时代发生剧变,古典之美丧失殆尽。许多造物甚至一些有着艺术品头衔的作品几近“审丑”对象,让人啼笑皆非。回想起九十年代初在有“华北第一镇”之称的民间箱包市场做调查时的经历:经常遇到些不怎么美好的趣事。
当时我在课题组负责拍照记录,早期市场就是摆在土路两侧的长排铁架子,上面挂满型制形状颜色各异的廉价箱包;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是很正常的,改革开放早期的农村市场都差不多如此。后来产品换代市场升级,乡镇市场和生活空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四处开工,大兴土木,各种建筑拔地而起。这时我们发现一个特点:主要街道两边的房子无论是新建的还是改建的,全都贴上了一样的白瓷砖,夏日骄阳下白光光亮闪闪地,刺得人睁不开眼;街道旁几乎没有树,刚刚栽下的树也就只有杯口粗细,完全遮挡不住阳光;树下的方形树池来不及种草或绿植,就铺上一块绿色化纤地毯。
产品的商标也很有象征性,主打产品谐音命名为“白狗牌”;新建的箱包大厅前面的雕塑是一只长有不成比例的翅膀的白狗;街面上的招牌文字更令人瞠目,这边是“批发妹子”(袜子),那边是“侧所收费二角”(不知正所何在?);……
那个年代的我们一点都不鄙视这样的乡镇,须知中国农村的转型即城市化进程就是从这一基础阶段起步的,我们不过是观察记录这一过程的研究者。所以大家有个共识:“不要嫌弃白沟,中国就是世界的白沟。”这是一个只能渐进提升的过程。后来的北方第一镇的产品也真的升级拓展,并走向国际市场,品牌自是高大上,也很洋气。
然而发展进程中审美观念的提升却并未易事,也不一定如期而至。曾几何时,人们只认同高楼摩天、玻璃幕墙;只赞赏千城一面,金碧辉煌;只喜欢整齐划一,一模一样。人们的想象力还停留在“白狗”阶段,历时多年仍旧保持在乡镇农民企业家的美学水准。以历年评选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为例,这些丑陋建筑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仅限于形似的想象力。
(图片来自网络)
Faceless(无个性)必然缺少魅力。比如,就连一些女孩子整个容都喜欢以某位明星的容貌为样板,其实千人一面又有什么意思?各美其美,自然即美不是挺好嘛。齐整,统一,宏大,坚硬,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的追求。而当审美意识趋同之日,也即其沉降之时。
我们曾经历过意识形态强暴文化的年代。野蛮和蒙昧的大一统方式几乎将一切文明之物踏入泥沼,全体国民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作品可以“欣赏”。然而即使在这种凋零和粗鄙的环境中,文艺之芽也在悄悄萌生,“音乐艺术常常能说出各人所需要的东西”,温情,浪漫,友善,爱情等生命应有的一切情愫顽强地抬起头来,弱弱地、小小地温暖着人心,让人们慰藉彼此,相互珍惜,保留住人性的温度。
柔弱和美丽终将不可战胜。对美的爱好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质,也是人性的根本所在。人类有一种信念,一如有位作者在他的《如焉@sars.come》中所说:“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斯大林不见了,贝利亚不见了,勃列日涅夫不见了,甚至如日中天的那个马雅可夫斯基也不见了,但是,安娜卡列妮娜的美丽还在,有些柔弱得不堪一击的东西,比那些不可一世的权势要强大得多”。“人类千万年来的生活中,恰恰是这样一些最柔弱的东西,消解着那些刚硬,粗鄙和凶残”。
我们是否可以期待,没有任何一种暴力能够永久地与所有人的正常要求和人性对抗、能够消灭爱和美生长的力量。人性所需的真善美是任何强大横暴的机器都无法消灭的,这或许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逗留南方数月归来收到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所赠作品)
自在江湖有大美。所以不如相忘于庙堂,相会于江湖。在求真不能的时代,保持对美的感受和追寻,养成超然的审美的心态和能力,是生活得以持续的意义所在。无论如何,保持人性的美与善,决不可自甘落入丑恶肮脏,决不与蛆蝇同声共舞。
2024年3月30日
校园两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