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华看社会

其他

美丽至死

见过许多漂亮的女子美丽的人,但像红珍这样只有一面之交、只有一次同游经历、一次把酒言欢就感觉美丽动人的女人却是仅有。红珍说:“向死而生是共同的命运,向阳而生是个人的态度。”或许这是她美丽的来源所在?她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她容颜靓丽,气质开朗明媚;也不止因为她爱唱歌、唱得声情并茂;甚至也不仅是她对待病魔的坚韧、乐观和抗争;红珍的美丽来自她心中有爱,她生命不息追光不止的信念和情怀,她对人间美好情感的执著。她是有担当的女儿、妻子、母亲、朋友。重病在身,她仍然尽全力做她认为应该做好的事,积极生活,料理家务;外出行走,结交朋友;自立自理并鼓励病友。她不遗余力的帮助亲友、朋友、病友,发出哪怕是微弱的光芒去为他人照亮。她努力追光、求美、向善,这是感动许多熟悉和不熟悉她的人们的能量所在。之前我曾写过《那个明媚如阳光的女子》那个明媚如阳光的女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TIzNDIzNQ==&mid=2651211332&idx=1&sn=f014aa9c4a4746dbe196fbeb18587ec4&chksm=f204f490c5737d8614b41fa84bcb2f1fc43477a524335b5b208b83883d46ad9cdd8acee61cba&token=1111914319&lang=zh_CN#rd),《无论你看见多少丑陋污浊,还是要追求美好纯净》无论你看见多少丑陋污浊,还是要追求美好纯净(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1MTIzNDIzNQ==&mid=2651211405&idx=1&sn=2b56cc63272a9e52a48fd4993c3bba05&chksm=f204f459c5737d4f077145da2fff556916aa49ec4e615913df8f6e378d78127e33d47724c14c&token=1111914319&lang=zh_CN#rd)的文章,也转发了不止一篇一枚朋友号上有关红珍的文字。许多想法正是来自红珍给予我们的启发——柔弱和美丽终将不可战胜。对美的爱好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质,也是人性的根本所在。没有任何一种暴虐和丑陋能够永久地与所有人的正常要求和人性对抗、能够战胜爱和美生长的力量。人性所需的真善美是任何强大横暴的机器都无法消灭的,这或许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在并不如人意的世间,不加修饰的美好靓丽固然不少,但不加掩饰的奇丑无比似也常见,比如那个被网友称作那啥的某某。在任何社会中丑恶总会与美好相对而存在,我们只须坚持与美丽相拥,不必因丑陋玷污了自己的视听和心智。我只能以最无奈和最不足道的方式表达对红珍的爱和支持。我不知道红珍能否看到这段文字,我只能以这种方式为她祈祷祈福。希望她的生命一直美丽下去,并且期待所有朋友们都美丽至死。2024年4月26日于清华园
4月26日 下午 5:52
其他

无论你看见多少丑陋污浊,还是要追求美好纯净

近日购买了一个水杯——千里江山图感温变色杯,很有意思、也有意境,让人心生联想:迄今见过的十分有限的艺术品纷纷从眼前划过,同时产生美好带来的欣喜。本非艺术中人,也不是美学研究者,对于艺术欣赏纯粹是外行,但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偏偏喜欢丑陋怪异的恐怕也不乏其人),行走不同地域不同国度时,每每也尽量不错过重要的艺术馆、博物馆。虽然不同的文明化过程中各有其美,但中国古典美学的卓越超群、传统艺术创作的风华绝代还是令人叹为观止。以下是与艺术品相遇的一些随记:《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清明上河图》都是中国十大名画中的传世杰作。(图片来自网络,经Ai编辑)《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18岁时作品,也是这位英年早逝的天才画家唯一传世的作品。其以长卷画面展现了山、峰、峦、坡、川、谷、林、泉等壮美自然;也有村舍、楼阁、桥梁、舟船及有渔樵、稼穑、闲居、行旅等人间烟火。画作尤以青绿重彩(石青石绿)渲染山峦叠翠,江河碧波;全卷气势恢弘又精致细腻,堪称古典山水画中的巨制杰作。《千里江山图》传承至今,在2022年以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搬上舞台,其美轮美奂同样令人瞩目。《富春山居图》背后的故事更是传奇。这幅由元代著名画家黄公望完成于1350年的画卷,被视为中国古代水墨山水画的巅峰之作。该画在清初不幸因火焚而分为两段,经修补后前段称《剩山图》,流落民间,后于1956年落户浙江省博物馆;后段《无用师卷》一度被清廷收藏,半个多世纪前随故宫南迁文物一起辗转赴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2011年这幅分隔两岸六十多年的名作,经两岸精心策划共同努力,6月1日在宝岛以“山水合璧”形式首展。我2011年9月恰好在台湾学术交流,有幸在阳明山下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参观了这幅旷世作品。长逾10米的巨幅《富春山居图》,笔墨清润,意境简远,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呼之欲出。展方还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多媒体技术,模拟图卷合璧后的情景再加上动态效果,通过3D技术呈现到40米长的电子屏上,效果着实不俗,令人赏心悦目。据称北宋有过两幅鸿篇巨制,一幅是《清明上河图》,一幅就是《千里江山图》。一为现实——中国古代社会全盛时期的真实写照;一为理想——中国文人理想意境的缩影。有关《清明上河图》,自不须多言,唯网上的一幅P图颇为耐人寻味,让人将历史与现实贯穿起来:(CG来了前后,图片来自网络)简而言之,国粹所在主要在于艺术传统和审美意念。你看,就连最为世俗平凡、最普通居家不过的烹饪饮食,都要讲究个色、香、味、形,厨房与厅堂原本就在同一屋顶之下。平日喜欢随行随拍,之前多使用个头儿不小的单反相机;现在的智能手机拍摄功能强大,又方便携带;于是人人可为摄影师。每当有人表扬我拍得美好拍得专业时,我总是回答:“那是风景本身够美好和很专业”。这真的不是自谦之词。如今,传统审美观念在现代/后现代世界和数字化时代发生剧变,古典之美丧失殆尽。许多造物甚至一些有着艺术品头衔的作品几近“审丑”对象,让人啼笑皆非。回想起九十年代初在有“华北第一镇”之称的民间箱包市场做调查时的经历:经常遇到些不怎么美好的趣事。当时我在课题组负责拍照记录,早期市场就是摆在土路两侧的长排铁架子,上面挂满型制形状颜色各异的廉价箱包;雨天水泥路、晴天扬灰路是很正常的,改革开放早期的农村市场都差不多如此。后来产品换代市场升级,乡镇市场和生活空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四处开工,大兴土木,各种建筑拔地而起。这时我们发现一个特点:主要街道两边的房子无论是新建的还是改建的,全都贴上了一样的白瓷砖,夏日骄阳下白光光亮闪闪地,刺得人睁不开眼;街道旁几乎没有树,刚刚栽下的树也就只有杯口粗细,完全遮挡不住阳光;树下的方形树池来不及种草或绿植,就铺上一块绿色化纤地毯。产品的商标也很有象征性,主打产品谐音命名为“白狗牌”;新建的箱包大厅前面的雕塑是一只长有不成比例的翅膀的白狗;街面上的招牌文字更令人瞠目,这边是“批发妹子”(袜子),那边是“侧所收费二角”(不知正所何在?);……那个年代的我们一点都不鄙视这样的乡镇,须知中国农村的转型即城市化进程就是从这一基础阶段起步的,我们不过是观察记录这一过程的研究者。所以大家有个共识:“不要嫌弃白沟,中国就是世界的白沟。”这是一个只能渐进提升的过程。后来的北方第一镇的产品也真的升级拓展,并走向国际市场,品牌自是高大上,也很洋气。然而发展进程中审美观念的提升却并未易事,也不一定如期而至。曾几何时,人们只认同高楼摩天、玻璃幕墙;只赞赏千城一面,金碧辉煌;只喜欢整齐划一,一模一样。人们的想象力还停留在“白狗”阶段,历时多年仍旧保持在乡镇农民企业家的美学水准。以历年评选的“中国十大丑陋建筑”为例,这些丑陋建筑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仅限于形似的想象力。(图片来自网络)Faceless(无个性)必然缺少魅力。比如,就连一些女孩子整个容都喜欢以某位明星的容貌为样板,其实千人一面又有什么意思?各美其美,自然即美不是挺好嘛。齐整,统一,宏大,坚硬,成为各行各业的普遍的追求。而当审美意识趋同之日,也即其沉降之时。我们曾经历过意识形态强暴文化的年代。野蛮和蒙昧的大一统方式几乎将一切文明之物踏入泥沼,全体国民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作品可以“欣赏”。然而即使在这种凋零和粗鄙的环境中,文艺之芽也在悄悄萌生,“音乐艺术常常能说出各人所需要的东西”,温情,浪漫,友善,爱情等生命应有的一切情愫顽强地抬起头来,弱弱地、小小地温暖着人心,让人们慰藉彼此,相互珍惜,保留住人性的温度。柔弱和美丽终将不可战胜。对美的爱好是我们的本性、我们的本质,也是人性的根本所在。人类有一种信念,一如有位作者在他的《如焉@sars.come》中所说:“一个多世纪过去了,斯大林不见了,贝利亚不见了,勃列日涅夫不见了,甚至如日中天的那个马雅可夫斯基也不见了,但是,安娜卡列妮娜的美丽还在,有些柔弱得不堪一击的东西,比那些不可一世的权势要强大得多”。“人类千万年来的生活中,恰恰是这样一些最柔弱的东西,消解着那些刚硬,粗鄙和凶残”。我们是否可以期待,没有任何一种暴力能够永久地与所有人的正常要求和人性对抗、能够消灭爱和美生长的力量。人性所需的真善美是任何强大横暴的机器都无法消灭的,这或许是我们的希望所在。(逗留南方数月归来收到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所赠作品)自在江湖有大美。所以不如相忘于庙堂,相会于江湖。在求真不能的时代,保持对美的感受和追寻,养成超然的审美的心态和能力,是生活得以持续的意义所在。无论如何,保持人性的美与善,决不可自甘落入丑恶肮脏,决不与蛆蝇同声共舞。2024年3月30日校园两幅:
3月31日 下午 7:52
其他

那个明媚如阳光的女子

(春花绽放)说来似有神助,机缘巧合地认识了红珍。介绍我和红珍认识的一枚其实也是头次见面,她绕过半个地球来和我们相会。这个经历让人再次感叹:三观相同就是血缘亲情。红珍是个漂亮又乐观的人。从外表完全看不出她重病在身:爱说爱笑爱唱歌,乐山乐水乐旅游,还喜欢写作和美食。面对人生的磨难,身体的病痛,她的乐观和坚强让我们这样比她老几十岁的人自叹弗如,思忖她从哪里获得的能量。(人面如花)我们曾一起在圆明园行走,看那春天里生机勃发的动物与植物;红珍拿着手机拍个不停,一不留意在山坡上重重摔了一跤,膝盖和挺厚的裤子都摔破了;我担心感染拿75%的酒精为她喷了一下,她疼得嘶嘶吸气,让我们都替她感到疼痛。我们也曾在德式餐厅大吃大喝,老稻先生做东并详细介绍好酒好肉,大家还一起唱歌,唱的是《出塞曲》,十分开怀快意。深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完全不似初相识的新知,却好像一直熟悉的老友。分别时已经入夜,各自依依不舍,相拥而别,不知何时何地才能再聚。(红珍的手机还亮着)稍后看到她不多的文字,豁达通透,情感充沛,简洁明快,令人喜爱。红珍,好姑娘,你的朋友们都会为你祈祷,为你祝福,和你一起面对苦难,面对生命。盼你继续如朝霞般灿烂,如孩童般快乐。2023年8月10日于清华园(注意那一朵五瓣丁香,据说能带来好运)
2023年8月10日
其他

今天是母亲节

在这个原本无感的节日中,心中所念最甚的是那位母亲:不知你究竟姓甚名谁?不知你来自什么地方?不知你如何度日如年?不知你心中所思所念……
2022年5月8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西安,西安,可否长安?

学术为镜,公共为本;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进步。
2022年1月7日
其他

精神病院是个什么去处?

学术为镜,公共为本;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进步。
2021年12月24日
其他

今日立冬

秋天已尽风雪交加
2021年11月7日
其他

微感

学术为镜,公共为本;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进步。
2021年10月1日
其他

教师节随想

(北师大庆祝第一个教师节,赵总理莅临,左边是时任校长王梓坤先生)
2021年9月10日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数字化生存

学术为镜,公共为本;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进步。
2021年7月25日
其他

究竟是有钱还是没钱?

751150(上表中“培养资助专项基金”是指研究生申请并获得助教、助研、助管岗位方能得到的资助,若不申请或者申请未获准则没有该项收入)
2021年7月16日
其他

再见,清华学堂

学术为镜,公共为本;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进步。
2021年6月12日
其他

“躺平”,必将在中国社会转型史中留下一笔

学术为镜,公共为本;以微薄之力推动社会进步。
2021年5月30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支配与抵抗艺术》中译本序

power)在任何社会中从来不是容易的事,更遑论作为底层的农民大众。继农民的日常反抗形式——“弱者的武器”之后,斯科特又推出了“隐藏的文本”(hidden
2021年3月6日
其他

我哥哥

哥哥和二哥我哥哥名叫郭于钧,钧字容易被错认,时常有人叫他郭于钩、郭于钓,碰巧还都和鱼(音)有关。我哥哥上大学后就自己改名郭于军了。我哥哥是我们家长子,是大哥,我还有个二哥;可不知为何我们习惯上就称“哥哥”,“二哥”,而不叫大哥、二哥。我哥哥比我大十五岁,他上大学时我还在上幼儿园。记得每到周六下午,幼儿园的孩子就迫切地等待父母来接回家,当某位小朋友的家长到来时,所有小孩子都会兴奋地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喊到:XXX的爸爸/妈妈来啦!那段时间经常是哥哥来接我,1.81米的个子,骑着一辆二八男车。小朋友们拍手喊到:郭小华的爸爸来啦!我会很不高兴地回应说:才不是呢,他是我哥哥。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坐在自行车大梁上回家了。
2021年2月20日
其他

尘肺农民工口述记录

[12]《尽快建立尘肺病国家救助基金》,来源:人民政协报,2014年8月4日,见http://cppcc.people.com.cn/n/2014/0804/c34948-25393412.html
2020年11月12日
其他

不在程度,而在本质: 阿伦特“平庸的恶”之阅读与思考

汉娜·阿伦特(1906—1975)《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中文全译本终于在2017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汉娜·阿伦特(作为特派记者)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书。《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提出了“平庸的恶”的概念。围绕着这份报告与“平庸的恶”这一概念及阿伦特本人的争论超越半个世纪之久,过去许多以色列人觉得阿伦特这本书难以接受;在美国和欧洲知识分子圈引发的论战也持续不休,并随着族群矛盾、宗教冲突和世界格局的变迁而冷却、升温到如火如荼,至今仍未消歇。平庸指的是作恶之人?还是恶本身?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平庸之恶大体是指:1、不思考;2、无个性,听命,从众;3、非政治,不参与公共事务。艾希曼被指控15条罪状:反犹太人民罪、反人类罪、战争罪等;艾对每条指控的回答都是:“不承认该项罪名”。而辩方也认为:按照当时纳粹法律体系,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他被指控的内容并非罪行,而是“国家行为”,即他是奉命行事。阿伦特以“极度好奇的兴奋状态”和一个犹太裔思想家的担当,力图探讨纳粹的罪恶与其罪恶机器上的“小齿轮”如何运作而达到灭绝的结果,并“造成欧洲文明社会道德坍塌的全部真相”。她使用“平庸”(banality)一词表达没有个性、平淡无奇、知识空洞、内心虚无,尤其是“不思考”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平庸”体现了“纳粹罪恶本身的无个性化性质(faceless
2019年12月7日
其他

5.12四川大地震11周年祭

5.12四川大地震11周年。是不是有悼念仪式不重要,是不是有纪念活动不重要,是不是赞颂灾后重建的辉煌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活在“岁月静好”中的人们不可忘却——不可忘却长眠于地下的同胞,不可忘却“我们的娃娃”,不可忘却奔走于灾区的众多志愿者们,不可忘却那无法言表的灾害种种,……5月12日也是母亲节,在感恩祝福母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失去了自己宝贝的母亲们和那些失去了母亲的孩子们。人类是大自然的造物,是自然之子。人们也喜欢用母亲比喻生养我们的土地、河流、山脉、森林;因而对自然当存敬畏之心:自然不是用来战胜的,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本条件,是用来爱护和与之和谐相处、共存共荣的。所有的灾难,无论天灾还是人祸,都不可遗忘!他们死了,死于灾难;忘记他们,就是再度杀死他们,置他们于历史的死寂;掩盖甚至扭曲灾祸的原因,就不仅是杀死他们,也是在杀死我们自身,因为记忆死了,思想死了,良知死了,正义死了,人将不再为人。
2019年5月13日
其他

童心真美

过了花甲之年,渐渐发现身边的朋友,尤其是挚友,多是童心未泯之流。无论同龄、同辈者,还是年长者,甚至不乏长辈,多是心思纯净、性格开朗、言行直率、一脸阳光的人;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大有逆生长之势。
2019年4月23日
其他

10位日本顶尖教授写的中国史,为什么卖疯了?

中国人读中国史,自然是读自己人写的了。可是为什么一套日本人写的中国通史读物在中国翻译出版,竟然卖疯了?这套书叫《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2019年4月13日
其他

“权力通吃”是性伤害泛滥的根源

郭于华:性伤害不宜简单归结为某些领域或圈子的问题。当“权力通吃”的逻辑遍及整个社会,哪个领域也不会更干净。近日各类媒体上有关性骚扰、性侵的信息可谓铺天盖地,对相关事件的讨论和争论也是众说纷纭且扑朔迷离。然而在不同观点的人们相互指责对方选边站队、落井下石、包庇人渣、魔女狩猎、网络审判、X圈真乱、民主扯淡
2018年7月27日
其他

所有女权问题,归根到底都是人权问题

郭于华:大家会觉得女性问题不那么敏感,不是政治问题。但实际上,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所有的不平等关系,其实都是权力关系。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区分对男性还是对女性。国家权力是面对所有人的。
2018年7月12日
其他

优等与劣等 都是自证的

大千世界,术业各行,众生万物,各自不同,虽是权利平等,但确有优劣之分。否则人类不会是今天的模样,世界也未必有当下之格局。有关北京建筑大学许传青老师因学生举报而遭学校处分的事件,正在网上热议,对学生、对老师、对学校支持与谴责的意见激烈争论,众说纷纭。其实,事关常识,常理,是非本是一清二楚,不需要争辩不休;只有在混沌“酱缸”里才会为此分辨不明。优等还是劣等,都是自证的,并非以是否举报、是否处分、是否政治正确、是否符合某种主义为标准。对一个人、一个老师或学生而言如此,对一个学院、一个学校而言如此,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上天有德,大道至简,公道自在人心,是非自有公论。
2018年6月3日
其他

个体命运与时代 ——《迷冬:青春的狂欢与炼狱》的社会学解读

知道作家胡发云,是从读他的《如焉@sars.come》开始的,《迷冬》则是多年后的又一沉重之作。评论一部小说,本不是社会学研究者的“本职”,但这部书写文革经历的作品,实在是涵纳了作者的社会关怀与对一种“红色文明”的学理解剖,这也同样是我多年从事口述历史研究的主旨与内在冲动。正如胡发云曾经对《中国新闻周刊》所说的:“当这个社会的历史记录缺席的时候,文学在某种意义上起了代偿的功能。我们应该留下一点时代的印记”。好的文学作品是人们灵魂的讲述,是历史记录和学术分析的叠加,而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
2018年3月4日
其他

学术研究不是打仗

再如,研究者购买书籍资料,除要开具发票外还要求附上写有具体书名的小票以证明购书确实与研究课题有关,但不知是否“有关”的判断如何做出及由谁来做出,难不成是由负责报账的财务人员来做?
2017年12月17日
其他

波兰尼的《大转型》与中国社会转型现实

与欧洲学者有关卡尔.波兰尼与社会主义的对话Polanyi’s
2016年10月18日
其他

今日我们如何爱国?

近日的南海问题导致爱国主义热潮再度暴涨,“抵制”运动在一些地方出现,但几个基本的老问题依然模糊:国是什么?你爱的是什么?应该如何爱国?首先,提到国家,你脑海中出现的是什么?山河大地,故乡本土,父老乡亲,吾族吾民,文化传统,文明源流;当然,也有作为政治学概念的国家:以维持秩序和安全、增进公民福利为主要目标的政治组织和统治(治理)机构。国家机器包括政府、法律、警察、军队和监狱。当我们高呼爱国时,想没想过爱的是哪一个或哪一些?你爱前一类,天经地义;你若爱后一类,我无话可说;因为也可以爱机器。其次,爱是自主的,爱是自愿的,爱是发自内心的,爱也是相互的,因而爱是不能强迫的。强迫之爱不是爱,是强奸。爱是有条件的,无条件的爱只发生在父母对孩子的爱上。我们被告知祖国是母亲,如果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它应该无条件地爱其国民,呵护他们。但现在是它要求我们无条件地爱它,同时却不怎么爱我们。好吧,即使它不爱我们,我们还是应该爱它,但应该怎么爱呢?如何才是真正地爱呢?它生了病,我们要及时发现,对症治疗,这是爱;但如果视而不见,天天喊国家正崛起全球最强大,这是害它。它长了疮,我们须赶快剜除,彻底清理,这是爱;但若是拼命赞颂,称其灿烂若桃花美好如乳酪,这是害它。国是我们的家园故土,不是统治者的江山社稷。为了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后代,我们有责任让它变得越来越来越好。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人民的,如果谁以爱国的名义害国——抢夺国民的财产,出卖国民的利益、恶化生态环境、毒化人民的精神、损害社会的健康,我们就(只能)和他拼到底。
2016年7月18日
其他

公民权利的政治学|【政治宪法学第81期】

郭于华、孙立平,“中国的机会结构与社会公正”,共识网,2011年11月,http://www.21ccom.net/articles/zgyj/gqmq/2011/1117/48934.html
2016年5月15日
其他

我与新浪微博之……

16:41系统通知【您好,我们接到用户举报,您在微博中发布敏感内容,此部分内容我们已做删除处理,请日后不要再发布敏感内容。我们将对您发布的微博内容审核一周,感谢您对新浪微博的支持与理解。】
2016年4月28日
其他

纪念小粉红

一个年轻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举报构陷公民的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社会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害人的精神。每一个中国五毛、左棍和广大小粉红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2016年4月22日
其他

参与和表达——打破僵局的希望

[美]凯文•凯利,《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陈新武等译,新星出版社,2010年。
2016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