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地区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的发展现状、成效与对策

李宪振 北京科学学 2022-07-1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哦!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哦!

摘要

本报告以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北京地区 20 家开放平台的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结果,以案例为佐证研究分析了北京地区开放平台的基本现状,开放平台在调资源、补短板、创生态、促改革等方面的主要成效,以及开放平台发展在政策支持体系、专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等对策建议。

全球新一轮技术经济范式的变革直接催生了新型创新创业活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在北京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背景下,一批资源聚集度高、服务模式新、专业化特点突出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应运而生,凸显活力。基于其专业性强、开放度高、辐射面广、主要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活动的特点,我们称这类平台为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简称“开放平台”)。 

本报告基于课题组对北京地区 20 家开放平台开展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的工作基础上,以案例为佐证研究分析了北京地区开放平台发展的基本现状,在服务创新创业方面的主要成效,以及在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开放平台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开放平台发展进一步服务双创事业,提升双创质量和水平,更好支撑科技强国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

基本现状

开放平台的总体发展时间并不长。课题组所调研的北京地区具有典型 代表性的 20 家开放平台中(图 1),最早的成立于 2013 年,最迟的成立于 2016年。因此,开放平台属于新生事物;但是,其与生俱来就有融合、协同、 共享的基因,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服务业态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 活力令人惊奇,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总体来看,北京地区的开放平台发展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图1    开放平台建立时间分布

第一,经济效益初显。尽管发展时间不长,但开放平台的总体经济效益比较可观,2016 年实现总收入 101.94 亿元,同比增长 59.7%,其中科技服务收入85.92 亿元,实现利润 9.93 亿元,实现税收 3.93 亿元。
第二,契合北京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需求。当前,北京正在聚焦中关村科学城、突破怀柔科学城、搞活未来科学城、打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发展前沿阵地,“三城一区”将成为首都创新发展的主平台。调研发现,20 家开放平台在地理分布上主要集中在“三城一区”范围内(图 2),将在服务“三城一区”建设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图2    开放平台所属区域分布

第三,服务手段的技术含量高。开放平台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新兴技术,面向企业创新创业活动链条的一个或若干环节,围绕技术、产品、产业链等,提供专业化或综合化服务。如恒冠网络是一家基于大数据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它主要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从上亿条数据资源(包括专利信息数据库、商标数据库、技术需求数据库、技术成果数据库、专家数据库等,仅专利数据库就包含世界 103 个国家的 1.3 亿条专利信息)中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查询、科技查新、智能化在线申请代理、战略咨询、国际知识产权运营等一站式服务。
第四,运营主体类型多样。主要包括:(1)民营企业。如拉勾网是一家专为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互联网从业者提供工作机会的招聘网站,建立了科技型创新企业人才管理服务平台。(2)国有企业。部分国有企业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成立了完全市场化运作的独立平台,如中航联创科技有限公司建立的中航爱创客平台。(3)部分转制科研院所。如北京市计算中心依托自身工业云服务基础,整合了上级主管部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内部技术资源及市场供需资源,建立了基于北京工业云的创新设计云服务平台。


2

主要成效

(一)调资源
调资源是指开放平台按照市场化机制配置创新资源。开放平台完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行,充分发挥了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极大的提升了创新资源供给和创新服务的效率。
一是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从世界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只有在企业成为研发投入主体的时候,其才可能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承建单位对开放平台的研发投入具有极大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真正地愿意投入研发,这改变了过去由政府为主导搭建平台的做法。初步统计,2016 年 20 家开放平台研发投入达到30 亿元,占总收入的 30% 左右,远高于目前北京 6% 左右的研发投入强度。
二是完全按照市场化运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有的开放平台利用自有仪器设备、数据、技术、平台等资源,吸引上下游企业及开发者开展技术及商业模式创新,如大唐网络的资源型移动互联网孵化平台、航天云网科技云双创服务平台。有的开放平台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资源,提供工业设计、检验检测、专利标准、中试生产、产品推广等研发、制造、销售相关服务。盈利模式方面主要包括客户直接与供方签合同,支付费用,供方反馈平台折扣;或是客户直接与平台签协议和支付款项,平台以折扣价给供方。2016 年 20 家典型开放平台中已有14 家实现盈利,目前仍有很多建设中的平台正在积极探索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
三是带动了社会资本投资。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有效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资本紧密结合一直是北京市级及区级科技部门努力推进的工作。开放平台打通了民间投资与国有资本的合作渠道,如大唐网络发挥无线移动通信等领域优势,构建资源型移动互联网孵化平台,通过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引入外部股东增资 2.24亿元,截止到目前已累计孵化科技型企业 60多家,这些孵化的企业再进一步获得融资,累计已获得融资 7.4亿元。据不完全统计,这 20 家开放平台自身已获得融资额 6.4亿元。

(二)补短板 

补短板是指开放平台克服了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关键薄弱环节。着力补
齐短板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点之一,开放平台有效地提升了服务水平和科技供给能力,打通了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补上了创新创业的短板,在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引领作用中发挥了突出作用。
一是补上了科技服务的短板。首先,开放平台能够实现供需对接,提供精准服务。如图灵产业链标的搜索推荐系统,促进天使投资和创业投资机构对“高精尖”领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融资的精准智能对接。人人实验应用人工智能算法对供需双方进行自动匹配。其次,开放平台促进资源开放共享。首都科技资源丰富,高校院所集中了大量的科技基础设施、科研仪器设备,但限于体制机制问题,造成科技资源闲置,利用率不高。开放平台的主要发力点在创新资源的供给端,通过聚集、整合、统筹、利用科技资源,实现了交易、共享、服务、交流的整合,如易科学开放平台将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国企等闲置科研资源进行整合,使注册用户可以在网上轻松实现所需的实验设备资源及其他服务。截至2017 年 6 月,平台共整合全国 13 万台(套)仪器设备的信息,其中高校和院所占比超过65%,极大地盘活了沉睡的科技资源。
二是补上了科技创新供给的短板。调研发现一些开放平台就是专门以提供快速的科技供给为主要发展目标。如智能制造生态服务平台是智能制造垂直领域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整合敏捷制造、协同服务,使北京地区智能硬件产品从图纸设计到形成成品的时间从原来15-30 天压缩到 3-5 天,帮
助智能制造企业实现从 0 到 1 的过程,实现产品快速市场化。
三是补上了产业链环节的短板。开放平台不断拓展服务链条,从供应链 - 产业链- 价值链形成全链条服务。如智能制造生态服务平台构建了敏捷制造、工业设计、技术方案研发、检测认证、小批量试制、协同服务、营销推广的北斗七星服务链图。再比如洛可可众创设计服务平台,构建了从创意到产品、从产品到营销、从营销到价值提升的全产业链设计服务。

(三)创生态

创生态是指开放平台实现了各项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协同、共享。专业开放平台作为主要节点,连接起了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等各方主体,将创新创业环境中的创业者、技术、资本、市场等各项创新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构建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完善创新生态。这里说的创新生态,更多是从机构建设的维度来分析的,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主要包括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体系、以及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等,开放平台对于创新体系而言是一个重要的链接点。如航天云网将集团内部的需求信息、成果信息、资源信息,与创业团队和个人、民营企业、军工企业和地方政府有效地协同在一起,形成资源、信息的互联互通,构建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二是完善创业生态。这里主要从创业服务的维度来分析的,良好的创业生态除去注重培育创业主体的多样性、产业形态的多样性、企业规模的多样性以外,更需要多种服务和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调研中发现一些开放平台提供包括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以及就某一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对完善创业生态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太阳能光伏应用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提供集标准、检测、性能评价、质量保证、室内加速测评、户外对比验证及数据采集和分析等专业化服务,已累计为600 家光伏企业、相关行业单位或其他用户提供检测服务,实现销售收入超过 2000 万元。
三是创新创业融合的生态。创新与创业密不可分,创新创业生态更多强调生态系统的共同创造和演变,多层次、多作用者的过程,创业者和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调研中发现,一些开放平台不但整合资源,而且自主研发能力本身就比较强,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这 20家平台共产生专利和著作权近 3000项。这样平台就能够将研发的技术直接通过平台进行落地转化, 例如中航爱创客平台战略定位就是联合创新、联合创造、联合创业,充分利用中航工业的研发、设计、技术、专利优势,解决源头的创新要素与创业者、创客们的对接问题,共享航空技术资源、制造资源、设计研发资源、专利、科研成果等内部资源 12000余项,已经在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物联网等十大新兴产业领域培育 113 个项目,带动投资 10 亿元以上,爱创客线下入驻10 个项目(5 个项目落地北京)。
 (四)促改革 
促改革是指开放平台建设实现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探索。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是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的关键,因此,若要在市场公平竞争、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激励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改革突破,需要构建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长效机制。开放平台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在国企改革、科技成果转化、员工激励机制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促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北京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重要任务,一些龙头骨干企业依托央企背景及优势,布局建设开放平台,为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如大唐网络成立混合所有制的运营主体,为国有大型企业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了示范。中航爱创客作为国有企业,积极带头先行先试,将企业沉睡多年的科研成果对外开放,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构建创新创业产业基金,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二是促进军民融合。一些开放平台搭建了良好的军民融合信息平台。如航天云网致力于构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为基础、以生产性服务为桥梁, 以智能制造服务为核心、以大数据服务为支撑的“互联网+ 智能制造”产品服务体系。一方面可以服务于航天科工集团系统内部,例如利用航天科工旗下科研机构的先进 3D 打印技术设备,航天云网可以对外提供在线打印服务。另一方面,作为中间平台,航天云网也能为航天系统外的供需企业搭建合作桥梁,在推动企业自身转型升级和军用技术转化民用的同时,不断推动军民深度融合。


3

存在问题

近年来,北京地区自发形成的这一批开放平台,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中最具活力、最富引领性的生力军,在创新创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有效地支持服务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但是,作为近几年来刚刚涌现的新兴事物,其发展仍然面临政策环境、专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能力等多方面障碍和制约。

(一)政策体系尚需调整和完善

国家层面对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开放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 7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明确提出要“引导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支持龙头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围绕优势细分领域建设平台型众创空间”。2017年 11月科技部发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国科发创〔2017〕353号),提出“发展科技型创新创业, 搭建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这些都要求从政府层面高度重视并推进开放平台的发展。目前,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开放平台还主要依赖自有资金的投入,政府层面的支持尚不充分。此外,在整体规划引导、税收优惠的落实、体制内资源的激活方面,非常需要政府层面的政策支持和引导。 

(二)专业服务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 

以企业为主体建设的专业服务平台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平台建设初期需要较大的资本投入。由于盈利能力还十分有限,很多平台专注于推广市场,强调“用户习惯”和“用户体验”,甚至与同行竞争中还打“低价牌”、“免费牌”,尚未形成稳定有效的盈利模式,20 家开放平台中有6 家处于亏损状态,占开放平台总数的 30%,这对开放平台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形成挑战。此外,大部分平台的市场拓展能力相对不足,对于开发新用户、发掘新市场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缺乏一些深度服务、个性服务、衍生服务、金融服务,其服务的质量、便捷性和规范性等还需较长时间周期才能实现。

(三)资源整合能力尚需进一步提升

开放平台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聚集大量创新资源的同时,由于其发展的不成熟性,还不能从资源质量、便捷性、规范性等维度进行精确分类, 中小企业与各类专业服务平台的对接尚有不足,难以便利享受到各类共享资源。国有企业及大企业资源开放共享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尚未完全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大企业资源形成有效对接与全面共享。很多优质的创新服务资源都集中于体制内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市场化平台在整合过程中还存在诸多困难。


4

对策建议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北京应深入贯彻国发 37 号文“搭建专业化创新创业平台”的精神,建立健全推进开放平台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适合开放平台发展的政策,明确开放平台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加快政策的细化落实。二是加强政策对接。加强对现有各类支持创新创业政策的梳理, 从专项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科技金融、人才、放管服改革等环节,打通现有政策体系对开放平台的接口,使开放平台能享受现有的政策优惠支持。三是寻求创新政策突破。新生事物需要大胆尝试探索,围绕整体规划引导、体制内资源激活、人才引进、新技术应用等方面制约开放平台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积极向国家层面争取一系列先行先试政策,进行试点探索示范。 

(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一是加强引导与重点支持。在现有科技服务业促进专项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按照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指引等政策开展一批开放平台的认定和挂牌,按照性质和类别对开放平台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支持。鼓励平台在专业技术领域凝聚服务资源,加强与专业机构协同合作, 充分挖掘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资源,进一步深化开放共享机制,形成各类创新要素互联互通的创业服务生态。二是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支持组建开放平台联盟,发挥行业组织和第三方机构的力量,实现开放平台的自主探索、自我管理、自律发展。三是拓展对接与合作。充分发挥已建立起来的创新
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众创空间、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内入驻企业与专业开放平台进行对接;利用已有的区域合作渠道,帮助专业开放平台向京津冀乃至全国拓展市场。 

(三)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一是扩大宣传,拓展用户。在前期对平台的认定和支持基础上,加强跟踪调研,总结经验,面向市场和企业组织宣传推广发布活动,引导更多创新主体主动了解平台、信任平台、使用平台,培育需要开放平台的客户主体,提升开放平台营收盈利能力。二是提升开放平台的专业化水平。围绕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聚焦“三城一区”主平台,发挥在京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尤其是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围绕创新创业需求,开放共享各类创新资源,建设专业化开放平台。鼓励开放平台重点在科研中试条件、技术供需对接服务、供应链平台、专业人才培训、市场渠道开拓、知识产权服务、多层次投融资服务等专业垂直细分领域布局。三是加强体制机制的创新。鼓励支持更多事业单位转型为市场化平台机构。鼓励高校院所所属的科技资源管理运营单位与企业合作建设市场化开放平台。



本报告是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自主选题《北京市科技创新创业专业化开放平台发展模式研究》(课题项目号:17910);北京市科技计划专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及环境跟踪研究》(专项项目号:Z171100004617007)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组成员:伊彤、李宪振、袁燕军、孙文静、常静、陈汝凤、杨君怡;报告执笔人:李宪振。研究过程中得到市科委高新处王金勇处长、王磊工程师的大力协助与支持,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数字时代的技术-经济新范式为后发国家提供“机会之窗”

信息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协同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中国科普网丨新加坡:逐步收紧的防控措施与大规模经济扶持计划

北科智库积极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首都应对疫情影响建言献策





【在看】

您就点点我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