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80、90后舞者演绎70年前同龄人,谍战风云中永不消逝的是……

上海文联 上海文联 2019-06-19




什么会永不消逝?

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






大幕拉开

现场观众噙着泪水热烈鼓掌




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举行期间,参演剧目之一的上海歌舞团的舞剧新作《永不消逝的电波》让观众们感触颇深——


有电影大片既视感!

真正上海风格的舞剧!

打破了对革命题材的单一想象!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讲述了中共上海地下秘密电台发报员“李侠”为代表的革命先烈,潜伏在敌占区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历程。此剧制作人、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表示,《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歌舞团综合舞蹈的艺术形式和谍战的题材内容进行的一次艺术探索与实践。


“不发一言”的舞剧如何表现谍战题材的错综复杂?70年前的英雄故事如何引发当下观众深层次的共鸣与感动?


“难。”——这是从编剧罗怀臻到两位80后总编导韩真、周莉亚,再到上海歌舞团80后、90后舞者等主创的一致感受。但整个团队迎难而上,下定决心拂去岁月的尘雾,真实地再现曾奋战在隐蔽战线的无名英雄。



   平凡而伟大的英雄 


没有硝烟的前线,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汹涌。阴雨绵绵的天气,更突显了解放前夕笼罩着上海的压抑、阴郁;紧张的音乐节奏,雨夜中行色匆匆的黑衣人,忙碌街头情报的交接……波诡云谲、悬念重重的气氛弥漫开来,扣人心弦。



主人公“李侠”有着多层身份:报馆职员、地下工作者,同时也为人丈夫……这样一个复杂的角色,对于饰演者、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王佳俊而言,挑战很大,不能像以往的角色那样,把喜怒哀乐摆在脸上,而是需要通过细腻、精准的表达,体现这位“伪装者”忐忑、焦虑与煎熬的情绪。


从延安被派到上海建立地下电台,李侠已潜伏12年。王佳俊体会到:很多时候,他的情感是不能够释放的,是被压抑着的,说话很谨慎,每天都过得如履薄冰,仿佛快要窒息了一样。



即便是面对战友的牺牲,李侠依然是隐忍的,不能哭出声,却又要表现出内心的极度悲伤。“在挖掘、塑造这个人物时,其实是很小心翼翼的,不想塑造得太过于宏大,但又不能让他变得太平凡。”王佳俊说道,“最后一刻他决定牺牲时,我觉得他就是伟大的,因为有一种信仰的力量。”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f08611k07j7

✨ 王佳俊谈角色塑造


李侠妻子兰芬的饰演者、上海歌舞团荣典·首席演员朱洁静也有类似的感受。以往朱洁静塑造的大都是仙女般唯美的角色,但这个角色不需要那么美,更多是从人物出发。兰芬是很内敛、很贤惠的。饰演这样一个生活在上海的典型的平凡女性形象,对朱洁静而言,也是一个新的课题。“最大的变化就是克制,要沉下去,让更多的能量情感往深处走。”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t0861hu6oat

✨ 朱洁静谈角色塑造


剧中,李侠与兰芬,从假冒夫妻、共同作战的工作伙伴到相濡以沫、患难与共的亲密爱人,这份真挚的革命爱情时时刻刻牵动着观众的心。然而,即便是生离死别时,两位演员也没有用歇斯底里般的外在表达,而是很生活也很真实地展现两人的难舍难分、肝肠寸断。


✨ 李侠与兰芬生死离别


“作为妻子,她是可以留下来的;作为战友,她也有理由留下来。唯独作为一个母亲,没有办法决定肚子里的这个生命要和他们一块去赴死。所以,此时兰芬要走,这是最人性的,也是最符合当下人的情感逻辑,更容易让观众产生情感认同。”周莉亚解释道,“这个孩子其实就是指我们,我们是新中国的孩子。”



“无声胜有声”的灵魂对话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设置了九个主要人物,这也是舞剧中比较鲜见的。因为这部作品塑造的不仅是李侠一个英雄,还有社会不同阶层形形色色的革命者形象。剧中,这九个人物几乎都拥有“双重身份”,为了展现每个人物以及他们间的错综复杂,舞台上不时出现多个平行空间,跨时空的叙事,很多点和面是同时进行的,矛盾是交织着的。


✨ 小裁缝(中)


舞者只能用肢体说话,为了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剧中哪怕是虚构的人物,也都设置了前世今生。比如小裁缝,15岁,牺牲时入党三个月零七天。饰演者编了一份人物小传,小裁缝的家是被日本鬼子烧毁的,父母都没有了,他是被李侠救起的一个孤儿,当他醒来的时候,就跟李侠说:“哥哥,等我长大了,我要杀死日本人。”李侠对他说:“你杀死的不应该是日本人,是战争。”演员对人物的理解并不是脸谱化的,而是一种灵魂的对话。


周莉亚坦言,排练小裁缝牺牲的那场戏时,她哭了整整一个下午。在排练场上,演员们潸然泪下是常态。陈飞华也难掩激动地说:“我在序幕和第三幕狠狠地流了两次眼泪,人物的颠簸命运、演员们的出色表演,真是让我内心涌动。”罗怀臻也被演员们的表演打动了,“把人真正投放进去,才会出现那些动人的表情和状态,这是超越技巧的。历史是有年代感的,而人性和信念是没有年代感的,这部剧展现出来了。”


当主创感同身受了,把自己放进角色以后,人物的情感便自然而然地从他们心头、从肢体中流淌出来,从而演绎出真正有血有肉的人物。



呈现真正的上海审美、都市气质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讲述的是上海的故事,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剧中交汇。许多极具识别度的海派元素:石库门、弄堂、报馆、裁缝店等呈现在舞台上,诗意地再现老上海的生活画卷。


✨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过二十多块可移动的景片的腾挪旋转,配合多媒体投影,实现不同场景的转换。


在《渔光曲》的熟悉的旋律中,一群穿着旗袍的上海女子摇着蒲扇在弄堂里起舞。在那时风雨交加、杀机四伏的上海,这份安宁、优雅更显得弥足珍贵。



小刘海、低发髻,上海女子温婉的模样一下子把那个时代的气质展现出来。韩真感言:我们就是想要建立一种真正的上海审美,那是浸染在她们内心深处的一种优雅古典,可以唤起观众对于真正的上海气质的回味。


陈飞华说道,曾经不少作品,包括影视剧,都把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风尘女子作为主角,但这并不是上海的主流。“当时的上海已是国际大都市,是一个很有礼仪和人文气息的城市。早上门一开,大家相互打招呼,上班的上班,买菜的买菜,很市井。要描绘上海这种中西文化交融又市井的状态,必须要有一个符号,那就是上海的旗袍。这方面韩真和周莉亚控制得很好,拿个小蒲扇,搬个小矮凳,这种节奏、感觉非常好,非常真实,尤其会让年长点的观众回想到:那时阿爷阿娘就是这样的。当都市气质准确地表达以后,作品就更真实了,有生命力了。”

  


“控制”的背后是敬畏、是责任


“控制”是《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创团队经常挂在嘴边的词。韩真表示,别看演员们动作似乎不多,但他们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一点点去产生这种人物的气质,去塑造一个新的人物。作为编导,她们不允许演员脚下有一丝的不干净,就像不允许舞台上有一丝不干净。这源于对舞台的敬畏。



旗袍店的那段群舞中,每一套旗袍的颜色都不同,连带着旗袍的花边和佩扣的颜色,包括丝袜的颜色,也都是不一样的。设计师透露:“好多料子已经买不到第二份了。”严谨、讲究渗透于创排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即使是上演后,几乎每次演出时,韩真和周莉亚都会坐在控制室里,记录舞台上演员们表演时的瑕疵。她们不能容忍演员眼神不够到位,节奏慢四分之一拍……这些问题都会在演出后的讨论会后上提出来,不断打磨提高剧目,更好地迎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a0861lmcx0u

✨ 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编导周莉亚创作谈


对舞台的敬畏背后,也是一份传承红色记忆的责任。


王佳俊印象很深的是,有次排练时编导对他们讲,在排这样的戏份时,要特别得认真,特别小心,因为天上是有人在看着的。“所以我们在表演时,是很认真、很严肃地对待的。作为当代人来讲,我也特别感谢他们所作的牺牲,换来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朱洁静感慨:“去了解之后,发现70年前他们也跟我们同龄,这批地下工作者和今天我们歌舞团这些年轻人,可能冥冥当中注定会有这样一场精神上的对话,他们的精神需要通过我们的肢体永远留在舞台上面,让所有人记住新中国成立是那么的不易。”



演出现场,观众们之所以被打动,不仅是因为精湛的表演,更是因为透过舞台上这些年轻人,仿佛看到70年前浴血奋战的那些同样年轻的生命……上世纪暗夜里发出的那微弱而坚定的“滴滴”声已成绝唱,但通过当代舞者的演绎、对话,又开始回响,并延续着上海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和记忆……


感谢您的阅读

Thank


作者 | 虹 菱

文编 | 秦 岭

美编 | 金 玲

摄影 | 祖忠人

摄像 | 金 捷



往期回顾


热播 | 上海之春开幕式爆款合唱两枚,百看不厌,不忍不转!

聚焦 | “美影人”谈“中国动画学派”

画说人生 | 季平:一机在手,百态尽收,手机涂鸦技能了解一下

现场 | 南欧名团演绎中国故事:“通过音乐我们可以很快理解彼此”

现场 | “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昂旋律中,第36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启幕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