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3月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从给作家方方改病句说起

雅美之途 雅美之途 2020-09-16

方方日记的英文版本。

 

有篇文章称方方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从程序上讲,诺贝尔奖的提名不应该这么快,这点我是明白的。我还是将那帖转朋友圈并且这样留言:应该颁方方诺贝尔文学奖?如果诺贝尔文学奖变成勇气奖,可以考虑。从文字的表现力和优美程度,方方离诺贝尔奖远着呢

 

我以为是个普通的留言,没有想到我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老同学这样跟帖:文字鉴赏跟美食鉴赏差不多,个人喜好决定一切。但你若判断方方能否得炸药奖,就不能完全站在个人喜好上了。至少要一下所谓客观标准是什么。我的猜测是:方方文字的表现力,洗尽铅华接近地震海啸等自然力;而且极尽优美,形式和内容貌似琐碎,细品真的像爱因斯坦质能方程一样简洁优雅。啰嗦一下:优雅是科学术语,不优雅肯定不科学。方方每一篇日记,都从青萍之末,层层推进到滔天巨浪,有人心惊,有人更心惊,最遗憾的是有人无心可惊

 

我自定规则,在我朋友圈的留言,我可以自由匿名引用。

 

我读了几遍才明白他的意思,便告诉他:谢谢留言,只是我改了不少方方的病句啰,他要求看我怎么改的,我就去找来这些:

 

大家要注意了,这是今年二月份的事,我不是吃饱了饭沒事做专找方方的病句的,我在一篇文章里找了这么多病句,让我有些吃惊。另一篇是她早年写屈原的文章,说明她这不注意语句的毛病早就有了。这也是我告诉学生的,少读近期中国文人的书,应该主要读英文的原著,那些注释都占四分之一的精品。见到我提供的证据,这位在国内颇有影响力的行家同学说:你牛🐮。诺贝尔奖给高行健的中文颁奖词,也语病不少,你找了瞧瞧。看来没语病就不是诺奖一伙的[捂脸]”

 

看见我戏称他会提名方方时,又有欧洲同学跟帖:不只是得诺奖才是好作家好科学家,得不到诺奖的好作家好科学家是不计其数的!方方的文字确实是看似平淡无奇却非常有直击心灵的感染力的!家长里短的字里行间是透着思想光亮的那种真实,质朴,生动和鲜活的优雅!你去读苏东坡的诗/词就会发现他的诗/词里从来都是用的非常非常普通和一般的字/词,而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却是流传千古的佳作!

 

我则回应:我对方方在这次灾难中的勇气与精神还是肯定的,文学性就不说了,与苏东坡完全不能类比,个人观点。

 

欧洲同学又说:并不是要拿她和苏东坡比,只是想籍此说明不能以文字是否普通平淡来评判文学。我看过你给她改的一些所谓的错误,感觉很多都应该只是笔误,属于没有仔细校对一类的错误而已,因为她只是随性的记录,并没有把日记当成文学作品来发表。

 

我则讲了不少故事:

 

我们求不了古人那般精辟的文字,但是表达意思与想法一定要清晰。她可是职业作家,每天就写一个短日记,她文章那么风传后确实应该注意。我们都沒有好的国学教育,我还是一扫眼看出她的病句,如果细究会更多,因为我实在看不下去了,读起来费劲。我每篇博文成文后,帖出前规定自己proofread三遍,直到我认为沒病句为止。错字存在与否是水平的问题,思想的深刻与文笔的流畅是首要的追求目标。

 

流传这么一个真实的笑话,阿肯森教授在20年前有个博士研究生,他一向的风格是让学生写论文,打印出来给他改。那学生是读了华大PhD后又从华大法学院毕业的Rebecca,我不知道是否为他们那篇登上J. Clin. Invest.封面的论文,那封面还有阿肯森的真精子,这好玩的故事留给以后讲。阿肯森几乎不打字,一辈子辛苦养俩秘书为他服务,他每次改是用他的笔在手稿上逐字逐句操刀,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Rebecca也有耐心奉陪,她却有个心眼,把每个版本的手稿都堆放在桌子旁。直到文章可以投稿时秘书意外发现,那篇文章的手稿叠起来足有桌子那么高,他们浪费了多少木材。

 

阿肯森早年曾经与华大首任遗传系主任Donald Schreffler密切合作过,SchrefflerMHCIII基因簇的发现者之一,补体C4也在那区间里。阿肯森和他的年轻伙伴们,最恨的就是Schreffler那根把手稿改得面目全非的笔,大家感叹:这家伙怎么在Caltech能学到这么好的英文?。有次一位博后的手稿经自己学文的老婆改过几遍后,再让Schreffler过目,又是大改,那博后可是暴跳如雷。

 

欧洲同学这次认同:这点上同意你的看法,她确实应该proofread几次后再贴出,特别是在日记受到广泛关注后。但我没有觉得她的日记读起来很费劲,虽然她的日记不是每一篇读起来都觉得很好,但是有很多篇读起来是很流畅很直击心灵很触动很欣赏的!

 

我回答:她日记的意义当然是重大的,并且值得尊敬,这点我从来沒有否认过。我当时也转发过她的段落,因为那是我们焦虑心情中的一道希望。我只是说她的文字方面,虽然是武大中文系的科班,但是不敢太恭维。当然现代文学已经像建筑那样退化很多了,为建筑现代主义或快餐文化的产物,其实是很可悲的。

 

武大校友还是有些傲气的,这是在武大还没有衰败的时候毕业的留美生物系校友给我的留言:方方确实不应该授权国外发表,相信她并没有预谋写这些,但这一定被政治家烂用,达到她自己不愿看到的效果。没她写的书,日记一般看看可以,文学/文字上没有什么水平。我到是觉得她在国内不能出版,当然可以在美国和德国出版。在世界其他地方写出来的东西,有人征稿,出版是顺理成章的。

 

我对这位也是几十年老朋友的武大校友这样调侃:方方的文字可能是武大中文系毕业生的平均水准,武大要加油啰[偷笑][呲牙]”,没有想到他不仅觉得这评价太高,因为这位喜欢写诗词的生物学家这样说:至少日记不过武大生物系中文小学水平的人[微笑]”

 

有人对方方日记英文版的副标题不满:“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the Original Epicenter”,我没有觉得这副标题有什么错。与我说的还是蛮相似的,我在上篇文章中这样形容华南海鲜附近的汉口:“The Ground Zero of the World’s Pandemic”。在压力下似乎副标题会改为:“Wuhan Diary: Dispatches from a Quarantined City”, 懂英文的人去自我解释吧。

 

有些人又会说我立场摇摆不定了,很难定义我是左或右,我只根据我的判断说话,沒人付我一分钱说假说。我在这里仅是讨论作家方方的文字水平,讲故事的技巧,那些驾驭文学的能力。她几乎每篇都流水账似的谈天气,这不知是否是在武汉大学学的?她仅凭日记是得不了诺贝尔奖的,她的其他文学成就我就外行了,不作评论。诺贝尔文学奖与它的科学奖相差十万八千里,并且马克吐温、乔伊斯和托尔斯泰这些诺贝尔奖覆盖时代的作家都沒有得过。我写过十几篇诺贝尔奖趣闻和几十篇关于诺贝尔奖得主的文章,我还是有资格评论诺贝尔奖的。

 

她的日记之所以成为一景,是因为她能给读者她在那封闭环境里的真实感受,让我们判断那些动态变化的人和事。她以一臂之力安抚了很多关心武汉的人,特别是海外的人,我们是需要感激她的。方方日记在黎明来临前或新鲜空气稀少时珍贵,换句话说,如果是在外面的世界,或者中国男儿有担当的话,方方日记就不会那么火了。

 

附录:我不懂文学,也沒读过方方的长篇,听她的《软埋》实在听不下去而关了音频,还是把文艺范校友对她的赞扬评语放上:方方的作品不是一般的好,每一部都能打动人心,绝对经得起时间和空间的检验。她对各种题材的驾驭都是得心应手,文笔既朴实又生动,内容平常中见深刻。如果中国文坛再有人得诺贝尔奖的话,个人认为没有谁比她更qualify了。她的日记远远没有反映出她的整个功力,建议你读读她的万箭穿心,软埋,相信你一定会改变看法的。[Grin]”

 

方方日记的德文版本。

 

方方日记英文版的新副标题。

 

祝贺我们2020年度学生的录取,有失望的,但是更多的是激动人心的好消息。我数了一下,我们的学生有23人次被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相当或更好的私立名牌录取,包括MIT, Caltech, ColumbiaUPenn,我们亲爱的华大有九位之多,可惜没有HYP。我是亲自带学生的,凭一己之力对抗几十或上百人的中介,确实有种成就感。对不起了,这次没有将伯克利列在下列名单中,虽然它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至于中产阶层的孩子是否会在Penn有压力的问题,我觉得常春藤他们营造的环境是让每个学生都舒服,这个放心,我一眼望去很难识别哪个耶鲁学生来自富豪家庭[ThumbsUp][Shake]

雅美之途2020年申请私立名校的金榜提名统计:

一位,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一位,Columbia University

三位,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一位,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adena

一位,Williams College,

二位,Northwestern University, Evanston;

九位,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三位,Emory University

一位,Vanderbilt University

一位,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