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方达张坤最新18个问答:有些企业会涨成相当大的市值,之后很可能不会跌回去

用心的小雅 投资人记事 2021-02-24

小雅说


下周一,张坤的新基金限量80亿发行。小雅毫不犹豫地相信,这是一个需要配售的爆款基金。


6月10日晚,张坤在某代销渠道对客户经理们路演答疑,非常真诚和坦率。


不少内容是之前小雅访谈文章小雅深访 | 易方达张坤最完整投资思路:至少应跟全市场对抗过两三次中提到的,有些经典值得回看,有些新的内容值得围观。


对,知道还欠着你们张坤的访谈手记,还欠着张坤写过的手记。欠债要还的!明天就还。


小雅看到这些“亮点”,既能看到张坤的为人处事,也能看到他的方法和逻辑。


1,这辈子只要富一次就行了。所以,我们非常关注股票的长期复利增值,它的复利一定要可以持续。


2,最重要的是复利的持续方式,在每一轮市场下跌当中,能够保证企业股价下跌相对是有限度的。


3,巴菲特说过,我最好的三个主意(股票),可能和大部分投资人差不多,可能我最差的三个主意(股票),要比大部分投资要好得多,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4,易方达中小盘历史上持仓和盈亏比例,最终大概是个9:1的比例。就是说,我们最终买10个股票,可能在我们卖掉的时候,大概有一个股票会出现亏损。


5,做盈利预计的时候,要避免把情况想得过于乐观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希望在悲观情形之下,我们的投资也能够做到全身而退。


6,重仓股里,连续持有10个季度以上的公司有10家,我们有充足的耐心陪这些优秀企业一直成长下去


7,相对在熊市里面,我们的方法是会比较有效的;在牛市里,在估值扩张的市场里面,我们这个方法很可能是要阶段性跑输市场的

 

8,对于价值投资这件事情,你要么是在5分钟之内就会接受它,要么可能一辈子也很难接受它,我可能属于5分钟之内就接受它了。


9,就像芒格讲的,你跟一个40岁以下的人去聊天,收获可能会比较少,它靠时间去慢慢磨,慢慢积累。知识和投资体系的积累,也是不断积累复利的过程。


10,在医药、食品饮料和互联网这三个行业里面,企业相对比较容易做出差异化来,比较容易获得跟竞争对手的显著优势,这三个板块肯定还是会去战略性重视的。


11,就像巴菲特讲的,“其实无知才是最大的风险”。因为你不了解这个企业,哪怕只买了1%,或者买了10个你并不了解的企业,买了10%,这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其实风险是更大的。


12,把研究做扎实、做透,认真地把idea(想法)从1排到20,回头来看,我们还是说,最后,排名前5、前10的idea还是要配足够量。


13,投资还是要勿忘初心,最终不是为了持有这个公司而持有这个公司,你持有这个公司,是因为你从内心对这个企业有很强的信心,愿意陪企业一起走下去。


14,企业还有很多短期的经营困难,但任何一个企业的困难,就像人的成长一样,不可能一生都是一帆风顺,。你不会说一次考试、一次求职、一次工作的不顺利,就把一个人否定掉了,你还是要看到一个人主要的矛盾,它到底是不是足够强。


15,大部分情况下,当市场对于短期因素赋予了过高的权重,这时候是可以对抗市场的。但是当一定程度上认为企业的中长期出了问题,或者说它的逻辑上有些问题的时候,市场其实是对的。


16,我希望渠道在介绍客户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是闲钱投入,毕竟这个产品要封闭三年,就是说,三年之内没有任何流动性的。


17,从10年、20年的周期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时代。我们会看到很多优秀企业会跑出来,而且会涨成相当大的市值,之后很可能不会跌回去,会站在很高的市值上。


18,香港市场还是有非常好的性价比,在人民币资产可以触达的范围内,港股通的优质股权资产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预期收益率相对在所有资产也是比较高的,(配置比例)中枢应该会比较高。


以下是张坤的路演记录。


这辈子只要富一次就行了
“最差的主意,要比大部分投资人好得多”

我2008年加入易方达,一开始是地产和建筑行业的研究员,然后是基金经理助理;2012年开始担任易方达中小盘的基金经理,2014年担任易方达亚洲精选的基金经理,2018年担任易方达蓝筹精选的基金经理。
 
从投资理念来看,我们还是以防范组合的下行风险作为首要出发点,收益主要来自于分享优秀企业的业绩增长,实现长期比较稳定的回报。
 
从投资风格来看,我们非常关注企业是不是真的优秀,我们很看重企业的竞争力,包括它的护城河、商业模式和创造自由现金流的能力。
 
我们会选择一些成长确定性比较强的企业,这些企业不一定要成长速度很快,但是它的确定性是比较强的。

我们在有比较强的估值安全保护的情况下买入,实现中长期的持股,并且是集中持股,集中持有我们认为最好的企业。

市场上,投资方法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我们的方法是纯粹的自下而上,深度研究优秀企业,去获取持续稳定的业绩增长。
 
一定程度上,我们判断企业,不太喜欢去讲到底是价值还是成长,我们更为关注这个企业到底是不是很优秀。
 
也就是说,过去的5年、10年,它在历史上是不是交出了比较好的成绩单,有没有较高的ROIC水平,是不是有比较强的产生自由现金流的能力?财务状况是不是非常健康?

它的资产负债水平最好比较低,这样,能够经历住各种经济周期的考验;是不是对于它的上下游企业有比较强的议价能力?它的管理层是不是有比较明智分配剩余资本的能力?
 
对于所有人来说,其实这辈子只要富一次就行了。所以,我们非常关注股票的长期复利的增值,它的复利一定要可以持续。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复利的持续方式,就是在每一轮市场下跌当中,能够保证企业股价的下跌是相对有限度的。
 
这样,随着经济增长,它的股价能够一轮一轮创新高,让我们整个的组合净值一轮一轮创新高。
 
从这个角度说,股票投资的风险其实不在于波动,而在于本金的永久性的损失,希望不要有本金的永久性损失,就可以实现复利的有效积累。
 
另外,因为投资是做组合,组合中一定有表现比较好的公司和表现比较差的公司。

就像巴菲特说过,其实我最好的三个主意(股票)可能和大部分投资人差不多,可能我最差的三个主意(股票),要比大部分投资人要好得多,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希望通过一套比较严苛的标准和深度研究,能够把组合里面表现最差的三个主意,让它可控。
 
从易方达中小盘历史上持仓和盈亏比例来看,最终我们大概是个9:1的比例。就是说,我们最终买10个股票,可能在我们卖掉的时候,大概有一个股票会出现亏损。
 
从头到尾,我们希望以比较严格的标准去选上市公司,不会因为自上而下的市场风格等等其他的考虑,放松我们选企业的标准。
 
避免把情况想得过于乐观
剔除行业景气度对业绩波动的影响

我们对公司的估值也很关注,相对于企业业绩增速一两年的快慢,我们更看重企业成长的持续性,以及它长期能够积累自由现金流的能力。

如果这几方面都比较强,那我们可以在估值上稍微做一些容忍。
 
在做盈利预计的时候,还是避免把情况想得过于乐观,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希望在悲观情形之下,我们的投资也能够做到全身而退,这比乐观的时候能赚很多钱,我觉得要重要很多。
 
另外,行业景气度毕竟是波动的状态,我们希望能剔除掉行业景气度带来的波动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去判断企业自身的阿尔法和本身的盈利能力。

我们希望基金赚什么钱呢?市场上有三种钱可以赚:一种是获取信息的钱;第二是解读信息的钱,第三是控制情绪的钱。
 
我们认为,在整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比之前要快很多,这种情况下,获取信息的钱越来越难,有效性在迅速下降。
 
第二种是解读信息的钱。一个信息来了,我们怎么去认知它?我们希望可以通过深度研究,去理解企业的生意模式,理解企业的长期竞争力。
 
在市场上,很多投资人很关注一年期、半年期的业绩,我们还是希望能够去解读企业三五年内到底会是什么样。这个时候,一定程度上,我们可能会和市场的主流观点发生一些分歧。
 
也就是说,可能某个事情是一年期的利空,但是我们认为在5年期,企业的竞争力并没有发生变化,这就发生了解读上的差异。
 
如果大家都是解读一年期的信息,我相信,随着现在市场的研究越来越有效,很难解读出很大的差异,去leverage时间去获取收益。
 
第三个是控制情绪的钱。
 
一方面,市场很容易低估很优秀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我们有足够的耐心跟这些企业一同成长。
 
我们相信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有很多像类似于像美国一样,可能有50年历史的企业,甚至更长历史的企业出现,他们可以在他们的生命周期中持续成长。
 
另一方面,在市场情绪出现短期过度乐观或者过度悲观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会被整个市场的情绪带着去走。

我们的方法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里相对有效?什么市场环境会相对无效?
 
我觉得,相对在熊市里面,我们的方法是会比较有效的,我们也希望在熊市和平衡市里,能够有显著的超额收益。
 
因为这个时候大家会对企业的质量更加关注,大家会掰开了、揉碎了去找企业的缺点。
 
我们通过一套严格的体系去选择漏洞比较少的企业,在熊市里,我们认为是会有一个超额收益。
 
我们认为,在牛市里,在估值扩张的市场里面,我们这个方法很可能是要阶段性跑输市场的。
 
因为这个时候市场的偏好相对比较高,相对更多的看到企业的亮点,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的经营比较平稳,不太容易进入到主流的市场里面,在牛市里,能够跑平市场,我们就认为是一个很好的成绩了。
 
我们不可能有一个方法能够在所有市场中都跑赢,毕竟,一个方法长期有效的前提,也是短期会经常性地失灵。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然后看好你的篮子”

接下来是对易方达中小盘历史的介绍,我们管理差不多7年零9个月左右的时间,累计收益率是411%。
 
可以看到,我们主要的超额收益还是来自于2016年之后的市场,市场风险偏好相对比较低的时候,可能是我们表现相对好的时刻。
 
从持仓风格来看,有几个特点:
 
一,我们的集中度是比较高的,前十大重仓股会有60~70%左右的比例,前二十大基本上有80~90%的比例。
 
我还是很相信巴菲特说的,“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你的篮子”。当然,这个篮子的意思是我们的组合。
 
在我们组合里面也是有不同行业的分布,我们希望在行业之间的经营相关度比较低。

在某个市场状态下,有一部分股票在表现,一部分股票相对是比较沉寂;可能换一个市场、换一个环境,可能就是另外一批股票在表现,原来这批股票在沉寂。
 
二,我们的换手率是比较低的,过去三年都不到100%,是中长期的持股。

三,我们的重仓股也是持有的比较久,组合里面,贵州茅台已经连续持有了28个季度,也就是连续持有7年,连续持有10个季度以上的公司有10家,我们有充足的耐心陪这些优秀企业一直成长下去。
 
易方达蓝筹精选是2018年发行的,从投资比例和业绩基准来看,跟这次的(即将发行的)易方达优质企业(基金)是比较接近的,这个基金运作了差不多1年9个月,收益率是83%。
 
从持仓来看,它横跨了A股和H股,我们的前十大里面基本上是对半分,5个 A股和5个港股。
 
我们希望这个产品从A股和和港股两个市场里,把各行业最优秀的企业挑出来,并不是很在意它具体在哪个市场上市,关键还是看这个企业是不是真的优秀。 
 


问答环节
 
战略性重视医药、食品饮料和互联网
“企业相对比较容易做出差异化来”

问1:目前这种比较极致的价值投资风格是怎么形成的?中间有没有一些时点或者事件,对你的投资思想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张坤:我是2008年硕士毕业就加入易方达,2012年开始管基金,关于风格是怎么形成的,它不是一个跳变。
 
巴菲特也说过,对于价值投资这件事情,你要么是在5分钟之内就会接受它,要么可能一辈子也很难接受它,我可能属于5分钟之内就接受它了。他的整个体系和逻辑实际上是非常自洽的,和我本身的性格也比较匹配相符。 
 
关于投资的风格和思想的打磨,其实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没有说在某个时时刻发生一个跳变。
 
在毕业之前,我就读过伯克希尔的股东信,但是那个时候读没有太多的感觉,我工作之后,做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员之后再读,就会有很多的新体会。

做投资之后再读,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每次读都会有新的体会,慢慢地,在投资上,有些股票盈利了,有些股票最后没有兑现,去反思自己哪里做错了。
 
再回头去想,如果在类似情景上,投资大师们会怎么去想这个问题,再去反求诸己,这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而且,我认为,至少应该有10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意义上去评估投资人,其实我严格意义上也没有到10年的时间。
 
投资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就像芒格讲的,你跟一个40岁以下的人去聊天,你的收获可能会比较少,它靠时间去慢慢磨,慢慢积累,知识和投资体系的积累,也是不断积累复利的过程。

我需要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的水平,再慢慢提高自己的准确率。

问2:目前蓝筹精选的持股行业,首先是医药,其次是食品饮料、互联网、交易所等等,中小盘第一大重仓是食品饮料,第二是医药,第三是家电。

放眼三年,你的新产品是否依然会聚焦在医药或者食品饮料互联网这些板块?理由是什么?
 
张坤:这三个板块肯定还是会去战略性重视的,它们还是有一些共性的:
 
第一,整个赛道足够长,它有足够长的赛道可以去供企业成长;
 
第二,在医药、食品饮料和互联网这三个行业里面,企业相对比较容易做出差异化来,比较容易获得跟竞争对手的显著优势。
 
第三,这三个行业大部分资产比较轻,自由现金流、生意模式各方面会比较好。
 
所以,这三个行业还会是我们重点考虑的方向。
 
问 3:今年年初以来,消费和医药经历了比较大幅的一轮上涨,怎么看当前估值?
 
张坤:确实是估值越高,一定程度上会透支未来的收益率,对于医药和消费未来的预期收益率肯定要降低,因为高估的部分,在作为预期收益率的时候,会平摊到你的持有区间。
 
但如果你持有的时间足够长,高估的分摊时间就会更长,企业本身的成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矛盾。

港股有非常好的性价比,
配置的比例中枢应该会比较高

问 4:蓝筹精选一季报显示,十大重仓里,港股配置比例达42%,截止到6月9号,蓝筹精选的净值增长接近83%,港股的贡献到底有多少?同期恒生指数跌了12%,如何在港股市场获取超额收益呢?
 
张坤:港股的贡献是30多个点,按比例看接近40%,在这个基金里面港股和A股的贡献率是差不多的。
 
香港市场一定程度上是一个机构为主的市场,是离岸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人可以在全球找到类似的优质企业,大部分情况下,它提供的赔率相对会更好一些。
 
因为A股比较优质的企业有稀缺性的溢价,香港相对会好一些,但我们在港股的做法和A股是完全一样的,我们是以同样一套标准去看企业到底是不是足够强,在香港市场没有一套很特别的标准。
 
问5:你从2014年开始管理港股基金亚洲精选,你对A股和港股两个市场怎么看,未来在行业的配置上会不会在两个市场上会各有侧重?
 
张坤:分两方面来说,从出发点上来说,肯定不会去做侧重考虑,但从结果上来看,会有一些侧重,这是因为两个市场的特点决定的。
 
相对来说,在A股市场,大家可能更喜欢成长性,对于高成长的股票会给予相对比较高的估值溢价,港股成长性的溢价通常相对比A股会低一些。
 
但是对于行业逻辑非常的稳固、成长性并不是很突出的企业,香港市场会更偏好,A股市场对这类公司一直都不是特别喜欢。
 
我们会配两个市场中相对没有那么偏好的、没有那么拥挤的公司,去做这个组合。

问 6:白酒行业龙头短暂超越了银行业龙头,怎么看这种现象?
 
张坤:这其实很难评价。我觉得,投资还是做好自己能力圈内的事情,我们在能力圈内去选择企业。

投资就是这样,你不是一定要去做决策,你可以选择投或者不投,当你不知道,就可以先放在一边。

对于白酒行业,我认为这是我们在能力圈内的企业,包括它的行业,包括企业的生意模式、品牌壁垒。

基本上,我们不太可能会看到20年之内成立的白酒品牌,非常有限的玩家会去分享未来消费升级的中高端白酒市场。

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一门生意,这里面也有非常好的企业。这样的企业是我们非常看好的,更多的,我们还是放在企业本身,只要这个企业我们能算得过账,我们就会一直持有下去,不太会考虑和其他东西做对比。

问 7:优质企业基金与蓝筹精选的业绩比较基准、投资比例都是相同的,这两个产品未来在运作思路上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如果有投资港股,港股仓位有没有一个大概的比例中枢?

张坤:我想,运作思路上应该是相同的,会用一套同样的标准去选(标的)。

但具体到投资比例,可能会有些差异,因为毕竟里面不同的公司,就像我说的,组合里面如果已经是盛开的花了,在优质企业里面,可能不如配一些花骨朵会好一些。所以,具体比例可能还是会有些差异的。

对于港股中枢,从我们现在研究来看,我们还是认为,香港市场还是有非常好的性价比,在人民币资产可以触达的范围内,港股通的优质股权的资产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预期收益率相对在所有资产也是比较高的,所以中枢应该会是比较高。

“无知才是最大的风险”
排名前5、前10的idea要配足够量

问 8:美国大选,中美目前的现状会不会对港股市场资金面带来影响?
 
张坤:这个取决于看多长,如果看一个月,肯定会有影响。类似于3月份全球市场大跌的时候,可以看到,香港市场阶段性的离岸市场属性,让它阶段性的跌幅超过A股市场。
 
但这并不太重要,因为从足够长的时间来看,企业基本面是决定公司走势的最主要因素,最终它还会回来,它只是阶段性的中途波动而已。如果企业好,最终它还是会创新高的。 

问 9:以三年维度来看,怎么看目前A股2900点,港股在25,000点的估值?
 
张坤:如果看指数的点位,整个指数的结构也在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因为它本身就有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现在的2900点和10年前的2900点,整个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但从我们投资的角度,从自下而上来说,在这两个市场当中,还是会有不少的优秀企业,包括一些未来上市的优秀企业,包括在香港二次上市的优质互联网企业。
 
如果未来它们能够进入可投资的范围,都是我们可以重点研究的对象,我们还是从入手标的上去想它能不能算得过账来这个问题。
 
问 10:你管理中小盘将近8年,在7个完整年度里面,有6年是正收益。2018年,沪深300和上证指数下跌幅度都在25%左右,中小盘回撤14%。蓝筹精选成立以来,最大回撤不到17%,在高度集中持股的风格下,你是如何控回撤的?
 
张坤:控回撤是一个结果,没法从控制回撤这个出发点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更多还是从企业质地来说吧,如果企业本身的经营非常强劲,它的周期性也并不强,它的自由现金流也很强,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也很强。

在整个行业遇到下行期的时候,它对于上下游有很强议价能力的话,在出现系统性下跌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资金去买。大部分情况下,市场还是很有效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从行业之间经营的低相关性来看,我们持有的一些白酒股和医药股,它们本身在经营周期上是有差异的。

这就会导致可能在2017年的时候,这些医药公司是相对比较沉寂的。但是在2018年的时候就轮到他们表现,可能2018年的时候,白酒公司相对沉寂一些。
 
在管理蓝筹精选之后,我们持仓有很多互联网行业个股,、交易所、机场,还有一些其他行业的个股。行业和行业之间本身经营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会对回撤有控制。
 
问11:你的持股集中度很高,在这么高集中度的情况下,怎么控制风险呢?
 
张坤:就像巴菲特讲的,“无知才是最大的风险”。
 
因为你不了解这个企业,哪怕只买了1%,或者买了10个你并不了解的企业,买了10%,这对于基金经理来说,其实风险是更大的。
 
我觉得,我们把研究做扎实、做透,认真地把idea(想法)从1排到20,回头来看,我们还是说,最后,排名前5、前10的idea还是要配足够量
 
大概率来看,从历史的回顾来看,这比我们排在前5、前20的idea长期回报是要更好的。
 
投资还是要勿忘初心,最终不是为了持有这个公司而持有这个公司,你持有这个公司,你从内心对这个企业有很强的信心,愿意陪企业一起走下去,才去持有这个企业。
 
何时卖出股票?何时对抗市场?

问 12:市场往往容易低估长期持有一只股票的难度。你在管理中小盘近8年的时间里,最长的重仓股已经持有超过7年,为什么在全市场都拿不住的情况下,你能拿得住?什么时候你会考虑卖出呢?
 
张坤:还是需要对企业有一个全方位的研究,对于历史的研究。比如,它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的?它是怎么实现非常强的地位的?
 
就像一个人在人生中找人生伴侣,不管怎么样,至少有一件事需要做,就是了解这个人过去做了什么。

当你认真地了解了一个人过去做了什么的时候,大概率你就会了解他现在为什么在这种状态。
 
体现在报表里,这个企业为什么有很强的资产回报能力和自由现金流积累的能力?很多答案其实是在历史中的。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还有很多短期的经营困难,但我觉得,任何一个企业的困难。就像人的成长一样,不可能一生的成长都是一帆风顺,你还是要抓住一个主要矛盾
 
你不会说一次考试、一次求职、一次工作的不顺利,就把一个人否定掉了,你还是要看到一个人主要的矛盾,它到底是不是足够强。有时候,看了足够长之后,这些问题就会比较清晰了。
 
你还是相信它未来能在5年、10年变得更大,变得更强,涨得更好,我们就会一直持有这个公司。
 
如果我们觉得这些逻辑不在了,这个企业未来没有办法变得更大、变得更强,能够给股东创造更多的回报,这就是该卖出的时候。

问 13:你曾经表示,优秀的投资人至少会对抗市场一两次。你什么时候会去对抗市场?什么时候又不能去跟市场去对抗?
 
张坤:大部分情况下,是不能对抗市场的,市场绝大部分情况下是非常有效的。如果说市场真的是遇到阶段性无效的时候,这其实是千载难逢的时候。
 
大部分情况下,当市场对于短期因素赋予了过高的权重,这时候是可以对抗市场的。
 
但是当一定程度上认为企业的中长期出了问题,或者说它的逻辑上有些问题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市场其实是对的。
 
在我接近8年的投资历史当中,其实也就只找到几次是可以对抗市场的(情况),但大部分情况下,市场是非常有效的。

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时代
很多优秀企业会跑出来,站在很高市值上

问 14:最近三年的上证指数,包括万得全A,这些指数的收益率其实有的是负收益,有的表现平平。假如说遇到一些极端情况或者表现不太尽人意的情况下,三年持有期产品怎么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
 
张坤:我觉得,权益资产确实在所有资产类别当中,确实是长期收益率最高的,不管在美国、中国其实都是类似的,我相信以后也是类似情况,它的代价就是确实要承受一些波动。
 
我们需要分清,这个波动是来自于系统性的市场资金各方面引起的波动,还是出现了企业基本面逻辑的波动。
 
在这个时点,我们会尽全力去把两个市场里面最优质企业,在相对合理的赔率情况下把企业选出来。

最终,资产的增值还是来自于企业的增值。底层逻辑就是,我们相信未来在中国会跑出一批优秀的企业。
 
我们现在可能看到,1000亿市值以上的公司在中国并不多,但是我相信未来随着经济体量的发展,包括行业格局的优化,这样的中大型公司会越来越多地跑出来。
 
它们跑出来的过程,其实是作为股东去分享他们的成长收益的过程。

问 15:新基金目前公告限量80亿,但市场上投资者对你比较认可,如果没有买到新基金,最后买了中小盘或者蓝筹精选,您对大家有什么建议吗?

张坤:首先,权益资产长期看收益率很高,但它同时有波动,如果你是一把买进中小盘或者蓝筹精选,这个时候就要去承受一些波动。

从我自身来说,我自己家里面的确大部分钱也是投在我自己管理的几个产品上面。

其实,对于大部分来说,工作自然会进来现金流。我觉得,保留一部分平时生活不用的钱去做定投,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包括我自己、我的家人其实也在做我自己的产品,这个挺好的。

问 16:新基金有没有定期分红的计划安排?

张坤:定期的分红计划是没有的。

但是从中小盘来看,我们在这个2017年和2019年做过两次分红,这都是基于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觉得相对机会成本比较高了,会考虑分红。

问 17:对投资者来说,三年期产品的设置会有一个什么样的优势和好处?
 
张坤:从投资的角度说,它其实减少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因为一定程度上,在应对申购赎回的过程当中,会对流动性管理带来一些难度。
 
对于投资者来说,相当于用比较外部的方法去克制住自己的贪婪和恐惧。
 
比如,在2月份或者3月份的极端环境之下,相对有外部约束去做到长期持有,因为毕竟持有的时间越长,收益更多的来自于企业业绩的解释,估值解释的占比会越来越低。

持有的时间越短,估值波动会是一个主要矛盾。但我觉得,估值波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太可测的事情。

另外,我希望渠道在介绍客户的时候,一定要强调是闲钱投入,毕竟这个产品要封闭三年,就是说,三年之内没有任何流动性的。

问 18:假如有机会向所有投资者说一段话,你最想跟投资者表达的是什么?
 
张坤:我觉得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随着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速慢慢放缓和经济结构的转型,资本市场会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时代。
 
我们从欧美可以看到,当经济增速变慢的时候,整个企业的竞争格局,包括企业的投资和企业的资产回报率是会提升的。因为这个时候企业家会更理性,优势企业会获得更大的优势。
 
特别是,我们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传递会越来越快,头部企业相比于过往获得竞争优势的时间、速度和强度会比过去那个时代更强。
 
我觉得,从10年、20年的周期来看,这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面,我们会看到很多优秀企业会跑出来,而且会涨成相当大的市值,而且它们涨成相当大的市值之后,很可能不会跌回去,会站在一个很高的市值上。
 
从我们资产管理来看,我认为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我们希望自己有幸能够选出一些企业,跟它一起成长,希望有机会一起努力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结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