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与理科学习方式的差异
文科与理科有不同的特点,它们的内容性质、组织结构、思维方式都有很大差异,所以它们的学习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文科与理科的不同侧重:
科别 | 内容性质 | 组织结构 | 思维方式 | 学习目的 |
文科 | 主观性 思想性 艺术性 形象性 | 弥散、平行 | 整体、定性 直觉想像 | 重点在内容 吸收思想 和意义 |
理科 | 客观性 工具性 科学性 抽象性 | 线性、垂直 | 分析、定量 逻辑推理 | 重点在过程 掌握策略 与方法 |
文科与理科的主要学习方式:
科别 | 学习方式 |
文科 | 记忆、积累、感悟、体验、创造 注重酝酿,自然生发灵感,可以不求甚解, 要纵览全局,整体感受,以美启真 |
理科 | 理解、联系、贯通、应用、创造 注重分析,力求逻辑通畅,务必准确清楚, 要循序渐进,不留疑点,以真见美 |
长期以来,教育者对不同科目的学习方式研究不够,指导不到位,甚至是错位的。
(1)用理科的学习方法学文科:对诗词文章和语法句式进行分析解释,讲解作文的技巧方法,分析试题的答题套路等。
(2)用文科的学习方法学理科:机械记忆概念、定理、公式,背题型、记套路,大量重复训练等。
文科学习:
文科的内容是描述事实、表达思想、抒发情怀、寻求意义等,它包含丰富的感性材料和心理意象,表达的是主观意识,所以需要大量的经典阅读和生活体验,需要大量的记忆、积累、体验、感悟。如果没有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老师的讲解分析几乎是无用的。
文科的内容结构是弥散的、平行的,知识间大多没有必然的逻辑顺序,所以可以允许不求甚解,不需要一定先理解再记忆。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总编温儒敏说:“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思想和意义需要学生大量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积累才能感受体悟,不是老师给予所能达到的。我们会发现,小时候读诗文时无论老师怎么解释都不能完全理解,但当我们的经历和境界到达一个临界点时,会豁然开朗恍然大悟。
写文章也是一样,好文章不是靠老师教授很多文法技巧可以成功的。陆游在《剑南诗稿·文章》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里并不是说写文章不需要努力,是偶然从天而降的,而是说不必刻意而为,思想和经验通过积累沉淀自然生发出好的创意。陆游还对自己的儿子说:“汝果欲做诗,诗在功夫外”。作文是人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还要阅人无数,也就是要有本人真实的经历和体验。
文科学习的重点不是工具性,而是思想性、艺术性,它应该以美启真,通过对美的直接体验和感悟启发自我内在的真实,从而达到善的境地。
理科学习:
理科的内容是建立严密的理论体系,用抽象的方法定量描述和解释现实世界,它不仅包含大量的理论规则,还有自身独特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理科学习的重点不是各种理论规则的内容,而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理科知识具有科学性和客观性,要启发学生真中见美,在追求真知探求真理的过程中感悟世界的和谐之美,建立内在的秩序以达到人格的完善。
理科的内容结构是线性的、垂直的,像盖楼房一样依次建立的,所以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前面内容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下一步。当然,有些内容可能是螺旋式学习的,小学有,中学也有,这里的理解是指在当前的层次理解到位即可。理科的教学千万不能用记忆代替理解,用结论代替思考。就像盖楼房,第一层必须和地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第二层必须和第一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而机械记忆是丢失了联系的孤立知识,楼房的每一层是相互孤立的,这样的楼房倒塌是必然的。这里有一个迷惑人的地方是:短期来看结构紧密的楼房建造费时费力,而简单无结构的楼房造起来省时省力,于是很多老师和学生选择了似乎效率高的方法。很显然,长期来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理科的知识不是学习的主要目的,它应作为一个载体,通过它来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培养和训练思维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思维能力体现在对知识和方法的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在陌生问题情境中进行创新创造。目前的考试还无法有效测量思维能力,所以老师和学生都不应该只盯着考试成绩,成绩好的思维能力不一定强,思维能力强的成绩一定好,思维能力差的成绩最终一定不会好。急功近利最终会前功尽弃,固本培元必将会强势暴发。
有人用实验调查中美学生的数学能力,让两国学生解决这样一道题:
7个女孩平分2个比萨饼,3个男孩平分1个比萨饼。每个女孩和每个男孩,谁分到的更多?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学生使用了如下的常规策略:每个男孩分得1/3个比萨饼,而每个女孩将分得2/7个比萨饼。将这两个分数通分(1/3=7/21,2/7=6/21,7/21-6/21=1/21)或是把它们都转化为小数(1/3=0.33, 2/7=0.29, 0.33-0.29=0.04),就可知道1/3大于2/7。
调查显示,只有大约20%的美国学生使用了这种常规策略。相反,绝大多数的美国学生使用了如下的非常规策略中的一种。
解法1:三个女孩分一个比萨饼,另外三个女孩分另一个比萨饼。这六个女孩中的每个女孩都与三个男孩中的每个男孩分得同样多的比萨饼。但是有一个女孩没有分得比萨饼。所以,每个男孩分得的比萨饼更多。
解法2:三个女孩分一个比萨饼,剩下的四个女孩分一个比萨饼。剩下的四个女孩每人分得的比萨饼要少于每个男孩分得的比萨饼。所以男孩分得的比萨饼更多。
解法3:7个女孩有2个比萨饼,3个男孩有1个比萨饼。女孩所拥有的比萨饼是男孩所拥有的比萨饼的2倍。但女孩的人数却不止男孩人数的2倍,所以男孩分得的比萨饼更多。
解法4:每个比萨饼被分成4块。每个女孩分得1块,还剩余1块。每个男孩分得1块,也还剩余1块。剩下的1块必须由7个女孩再次来分,而另外剩下的1块只需要3个男孩再次来分,所以男孩分得的比萨饼更多。
同样解答了问题,但思维能力的强弱高下立分,美国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深度、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发散能力、创新能力都占有明显优势。而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面对复杂问题时,单一思路往往是较难走出困境的。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野蛮数学”助你野蛮生长】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作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