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培养数学思维
众所周知,显而易见,教数学、学数学,思维能力是根本,考数学、用数学,思维能力是关键。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众所周知,显而易见,在游泳中才能学会游泳,在思维中才能学会思维,一言以蔽之,要培养学生思维就要让学生脑子动起来投入到火热而冷静的思维探险之中。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数学老师关注到学生脑中的思维了吗?
据观察,尽管老师们表面上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往往没有做到或是做得远远不够。
老师是教练,却往往做了运动员该做的事,老师是向导,却往往做了行路者该做的事,老师是老师,却往往做了学习者该做的事。
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是否科学严谨高效,却往往只关注学生的作业答案是否正确;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是否轻松愉快幸福,却往往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满意。
回到核心问题:如何能让学生思考呢?
这个问题就像跑步教练想“如何让运动员跑起来”一样重要。
思考是在脑中进行的,看不见、摸不着,这个事情的难度比体育训练困难多了!
这个事情不简单,但肯定有方法。做任何一件事,要愿做、会做、能做才能做好。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愿意思考
学生本身对数学有没有兴趣老师无法主宰,老师可以通过自身让学生感兴趣,或是把数学学习变得有趣,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个性魅力让学生欣赏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先对老师感兴趣,再对老师的教学感兴趣。
品德修养让学生尊敬
老师以身作则堪为表率,负责任有爱心,学生从内心尊敬从而愿意听从老师的教导。
教学风格让学生喜欢
老师语言幽默风趣,作风民主平等,学生自然而然喜欢老师而愿意学习。
学科水平让学生佩服。
老师善于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对疑难问题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学生佩服老师从而愿意向老师学习。
把数学知识变得有趣
把数学知识用通俗语言或具体形象进行解释比喻,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把数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相联系。
把学习过程变得有趣
变换教学方法和形式,将一成不变的学习注入新鲜元素,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学生的个性展示出来。
二、总结方法-让学生学会思考
培养思维方法应循序渐进,不宜急于求成;应潜移默化,不宜灌输说教。
既要展示范例实操,又要提炼思想方法。
既要总结程序步骤,又要总结策略原则。
既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又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老师要先了解学生原有的思维弱点和不良习惯,然后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纠正不良思维习惯。
如何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呢?
总结方法时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应用方法时从通用策略到一般思路再到具体步骤。
特定问题的具体方法:这个问题可以运用哪些相关的知识方法?解决的具体程序与步骤是什么?
类型问题的一般思路:这个问题可以与哪些问题归为一类?属于什么类型?可以概括出怎样的一般思路?
所有问题的通用策略:从此类问题的解题思路可以提炼出怎样的面对所有问题的策略和原则?悟到了什么哲理?
举个例子,结合大量解题经验,可以概括出解决问题的通用策略:(1)弄清问题,(2)顺逆结合,(3)变换角度,(4)对称原则。这些原则必须在具体情境中结合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反复运用,才能真正掌握内化。
三、给予机会-让学生参与思考
抓住重点核心问题,不贪多,不求快,课堂才是思维训练的主阵地,把思考的任务留到课后是数学老师最不明智的做法。
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
暴露学生的思维弱点
展示学生的个性思维
思维培养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事情,需要不断地耕耘积累,急功近利是不可取的,也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
作为老师,要有长远眼光和坚持精神,不必在意一堂课、一次考试的得失。
站在教育的终点,看到问题的本质,不再迷惘,不再奔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