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思维之本源视角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为什么首先要传道?
因为道是本源,万事皆由此源流出,万物皆由此本统率。
找到本源便可把一切事物联系起来,从而把握事物变化之中不变的规律。
不求本源而求末流即所谓本末倒置,则事倍功半,难以窥大道,见真理。
数学解题教学中若只一味分别许多繁复的类型,一味总结诸多杂乱的套路,而不去究其本质求其联系,就会导致眼花缭乱食多不化。
所有的套路技巧都是小术,它们可以有,但要求其本源以归于大道。小术繁多复杂,大道至简至易,犹如万千细流归于江河。
师者重在传道,学者重在悟道,同学们在解决具体问题时,要善于脱去表象的外衣,洞见内在的数学本质,很多问题外在的情境和形式虽千变万化,但其数学关系的本质及所用的思想方法往往为一。
例1.下面的问题虽形式不同,但其数学关系相同。
(1)n个人参加宴会,每2人要握1次手,问共握手多少次?
(2)从n张不同的纸牌中任选2张,共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3)n支球队参加比赛,每2队要比赛一场,共赛多少场?
(4)直线上有n个点,共构成多少条线段?
(5)平面内有n个点,最多构成多少条直线?
(6)平面内有n条直线,最多有多少个交点?
(7)如图,由一点引n条射线,共可构成多少个角?
(8)如图,AB上共有n个点,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9)按如下方式排列圆点,排(n-1)行共需多少个圆点?
(10)n边形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上述问题中,无论是1个人、1张牌、1支球队、1个点、1条直线、1条射线,还是1次握手、1种选牌、1场比赛、1条线段、1条直线、1个交点、1个角、1个三角形、1个圆点,它们在数学关系上都是等价的。2个人握手1次就相当于2支球队比赛1场或2张牌构成1个组合或2个点构成1条直线或2条射线组成1个角。
可以这么想,让n个人每个人都出来与其他(n-1)人握手,共握手n(n-1)次,这时每两个人都握手2次,因为A出来与B握手1次,B出来又与A握1次,所以总次数应为n(n-1)/2。
第(9)问与前面问题有什么联系?
第1行1个圆点代表2个人握手1次;第2行2个点,表示第3个人来了,他与前2人要握手2次;第3行3个点,表示第4个人与前3人握手3次……,得1+2+3+……+(n-1)=n(n-1)/2。
用ABCDE……n个点组成线段:
AB
CA CB
DA DB DC
EA EB EC ED
……
线段共有1+2+3+……+(n-1)=n(n-1)/2条。
这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与图形计数、排列组合完美统一。
注意第(8)问的三角形个数直接看AB上有多少条线段即可,因为每条线段都可以与顶点C组成1个三角形;或者直接看点C处共有多少个角,因为每个角都可以对应下面一条线段组成三角形。
第(10)问先求平面内n个点共组成多少线段:n(n-1)/2;再减去不是对角线的线段即多边形的n条边得n(n-1)/2-n=n(n-3)/2。或换个方式看,其中1个顶点可与除自身及相邻2点外的其它(n-3)个点组成(n-3)条对角线,因每1条对角线算了2次,再除以2即可,直接得n(n-3)/2。
例2.线段最值问题一般都归结为“线段最短”或“垂线段最短”。(利用函数关系除外)
(1)已知⊙O半径为r,AO=d,P是⊙O上一点,求AP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AP≤AO+PO,AO≤AP+PO,得d-r≤AP≤d+r,AP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可用“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实质也是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推得)
(2)已知⊙M半径为R,⊙N半径为r,MN=d,P是⊙M上一点,Q是⊙N上一点,求PQ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PQ≤PM+MN+QN,MN≤PM+PQ+QN,得d-R-r≤PQ≤d+R+r,AP最小时点P、Q在A、B处,最大时点P、Q在C、D处。
(3)已知⊙O半径为r,直线l到圆心O的距离AO=d,P是⊙O上一点,Q是直线l上一点,且PQ⊥l,求PQ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由“垂线段最短”得AO≤PQ+PO,PQ≤PO+AO,得d-r≤PQ≤d+r,PQ最小时点P在B处,最大时点P在C处。
我们从“点到点”线段最短,“点到线”垂线段最短,推出“点到圆”、“线到圆”、“圆到圆”的最短路径,因此“点到点”、“点到线”的最短路径是最基本的原理,其它问题都可以由此生发。
(4)如图,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D、E是AC、AB上的点,DE=2√2,以DE为边向外作正方形DEFG,则AF的最大值为 。
分析:DE的长一定,∠BAC=45°一定,知动点A在以DE为弦的圆上,因此转化为定点F到圆上各点的最长路径,当AF过圆心时(或A点位于FO与圆的交点)AF最长为FO+AO。
(5)再看经典问题“将军饮马”,一位将军在A处巡视,欲到小河l饮马后回大营B处,问他在何处饮马路程最短。
分析:此题做法很多同学都知道,具体做法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第一次面对这个陌生问题时,应该如何进行思考?如何找到正确的做法?
①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我们知道若P点在线段AB上,则PA+PB最小。
②直线l不在AB之间,考虑如何能够把直线l置于A、B之间,且保证PA+PB的长度保持不变。
③把B(或A)沿直线l翻折至B',由对称的性质可保证PB'=PB,此时显然P、A、B'共线时,PA+PB'最小,问题得解。
(6)如图,菱形ABCD中,∠A=60°,AB=3,⊙A、⊙B的半径为2和1,P、E、F分别是CD、⊙A、⊙B上的动点,则PE+PF的最小值为 。
分析:本题的思维方式和第(5)题“将军饮马”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只不过“将军饮马”是“点到点”,本题是“圆到圆”,圆与圆的最短路径是过两圆心的直线与圆的交点之间的线段。上题中,A、B的连线与动点所在直线l没有交点,因此需要翻折其中一个点,以使A、B两点位于直线l的异侧;同样的,因为CD位于两圆心的同侧,导致过⊙A、⊙B圆心的直线与CD不相交,因此需要翻折其中一个圆,以使⊙A、⊙B位于CD的异侧,从而出现连心线与CD相交。
如下图,通过翻折把PE+PF转化为PE+PF',问题转化为“圆到圆”的最短路径问题,连接圆心AB与CD交于D点,与两圆交于E、F',EF'的长即为最小值。
(7)如图,A地在公路BC旁的沙漠里,A到BC的距离AH=2√3,AB=2√19,从B点出发经公路在P处转弯行驶至A处,在公路BC上行驶的速度是在沙漠里行驶速度的2倍,求从B至A怎样行驶能最快到达,并求此时的行驶路程。
分析:BP段行驶速度是AP段的2倍,要求时间最短即求BP/2+AP最小,从而考虑BP/2如何转化,可以构造含30°角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把BP/2转化为另一条线段。如下图,作∠CBD=30°,PQ⊥BD,得PQ=1/2BP,由“垂线段最短”知当A、P、Q共线时AP+PQ=AQ‘最小。
可见,本题也是通过构造图形把BP/2+AP转化为“点到线”的路径:PQ+AP,与“将军饮马”有异曲同工之妙。
总结例2的几个问题,从本源视角来看,它们的实质只是运用了2个基本模型:“点到点”线段最短,“点到线”垂线段最短;一种变换方式:翻折(原理是改变图形位置而不改变对应线段的长度)。
(8)如图,点A、B位于直线l两侧,在直线l上求作一点P使直线l平分∠APB。
如何寻找作图方法?
作图的基本原理是“两线相交确定一个点”,“两点确定一条线”。
假设符合要求的图形画好如下图,确定一个点应先确定两条线,首先直线l已确定一条线,再确定直线AP的位置即可,但直线AP上只有点A是确定的,你能找出直线AP还经过哪个点吗?
显然,当直线l平分∠APB时,B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一定在直线AP上,这样只要把B点的对称点确定就能确定直线AP,直线AP与直线l的交点即为点P的位置。
(9)如图,AB、BC是两块互相垂直的平面镜,从点M处射出一条光线,经AB反射到BC上再次反射经过点N,作出光线反射图。
分析:假设满足条件的图形已画好如下,我们来反推一下,P、Q是要求作的点,当P、Q所在直线确定时就可以确定点P、Q,从而寻求直线PQ上能不能找到确定的两个点。
延长PQ观察,根据反射规律∠APM=∠BPQ=∠APC、∠NQC=∠PQB=∠CQD,由角的对称性知M、N分别关于AB、BC的对称点一定在直线PQ上。
于是分别作M、N关于AB、BC的对称点M'、N',过M'、N'作直线与AB、BC的交点即为所求的P、Q点。
以上(8)(9)两例与(5)(6)两题构造方法及思路是一致的,(5)(6)是利用翻折改变图形位置、构造等线;(8)(9)是利用翻折改变图形位置、构造等角。只要我们对轴对称(翻折变换)的相关概念、性质及构造方法理解透彻,便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了。
追本溯源方可融会贯通,以道驭术自能化繁为简,同学们学习和解题时做到这一点,就不会迷失在层出不穷的技巧和套路之中,弄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学习应该越学越简单、越学越清晰,越学越自由,而不是相反。
【扫描二维码,关注《生长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