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题一世界(4)—来自学生的奇思妙想

谈志国 数学大思维 2022-07-17

本次周练试卷一道压轴题难住了所有同学,题目如下:

对于某一函数给出如下定义:若存在实数p,当其自变量的值为p时,其函数值等于p,则称p为这个函数的不变值.在函数存在不变值时,该函数的最大不变值与最小不变值之差q称为这个函数的不变长度.特别地,当函数只有一个不变值时,其不变长度q为零.例如,下图中的函数有0,1两个不变值,其不变长度q等于1.

(1)分别判断函数,,有没有不变值?如果有,直接写出其不变长度;
(2)函数
.
①若其不变长度为零,求b的值;
②若
,求其不变长度q的取值范围;
(3)记函数
的图象为,将沿翻折后得到的函数图象记为.函数G的图象由两部分组成,若其不变长度q满足,则m的取值范围为          .

此题总体完成较差,特别是最后一问全军覆没,在评讲时我重申了阅读理解“新概念”型的问题的总体原则——”以旧解新“及函数相关问题的思考策略——“数形结合”。

首先要把题目中的新概念用旧知识去解释,p就是函数值等于自变量时方程的解,q就是方程的解的差的绝对值。

然后用相关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若函数y=f(x)满足f(x)=x,解为x=x1,x2,则p=x1,x2;q=|x1-x2|。

再把后面的问题用数学模型解决。

(1)问是简单应用。

(2)问①即q=|x1-x2|=0,x1=x2,解方程2x2-bx=x得x1=0,x2=0.5b+0.5,因此0.5b+0.5=0,得b=-1。

②即根据的b取值范围确定q的取值范围,由q==|x1-x2|=0.5b+0.5得b=2q-1,建立q的不等式1≤2q-1≤3,解得1≤q≤2。

(3)问查看了一些参考答案发现都是用纯代数方法,比较冗长繁琐,且抽象难懂。下面是网上给的解答:

在解决函数问题时,数形结合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我们结合函数图象来看,就会发现问题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可以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从图象的角度来看,p是f(x)=x的解,因此p可以看成函数y=f(x)和图象与直线y=x的交点坐标,q就可以看成交点之间的最大垂直或水平距离,这样转化成看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y=x的交点之间垂直或水平距离是否满足0≤q≤3。

先以直线x=m的不同位置为标准画图,观察如何进行分类(解题时在纸上画图或借助透明纸板进行平移操作,强调一定要多画图):

第1类:直线x=m在x=3的右侧,即m>3,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y=x无交点,即q不存在。

第2类:直线x=m与x=3重合,即m=3,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y=x有唯一交点,即q=0。

第3类:直线x=m在x=3与x=1之间,即1<m<3,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y=x有两个交点,且0<q<3。

第4类:直线x=m与x=1重合,即m=1,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y=x有两个交点,且q=3。

第5类:直线x=m在x=1与x=-1/8之间,即-1/8<m<1,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y=x有二三或四个交点,且q>3。

第6类:直线x=m与x=-1/8重合,即m=-1/8,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有三个交点,且q>3。(这里的分界点值如何求是难点,一是函数G2的函数关系式的求法,二是函数G2的图象与直线y=x的交点唯一时m值的求法,解法如下)

第7类:直线x=m在x=-1/8左侧,即m<-1/8,函数G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交点,且q=3。

上面的分类中,临界点可以合并,即分为四个区间:(1)m>3; (2)1≤m≤3; (3)-1/8≤m<1; (4)m<-1/8。由图形易得满足条件的为(2)(4)两个区间。

二次函数关于某直线对称的函数关系式的求法属于拓展内容,课标不作要求,用上述求法稍显复杂。在课堂讲解时,我班的李天尧同学迫不及待地贡献了一种巧妙而独特的方法,可以避免利用对称性求函数关系式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这种方法巧妙地避开了求函数G2的函数关系式,比较简洁地求出了当直线y=x与函数G2的图象有唯一交点时m的取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