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么勤奋的孩子!或许还是天才

制作团队 鲸鱼艺术生活 2019-07-16

图:Alexandra Bochkareva



本期为 6岁的小读诗人 读诗

配乐:G大调小步舞曲



| 四月的最后一个清晨

—— 献给HH



一只小蜘蛛

在我临睡之前

在窗沿织网

忽上忽下

忽左忽右

多么勤奋的孩子

或许还是天才


除此之外

一只小蜘蛛在阴雨天

放着鸟鸣的轻音乐

背景是一团团迷雾

织生活的网

我想

不该让四月的懒汉们逃避命运的惩罚



诗人 | 方闲海



××



「 现今的生活,只剩下工作日和节假日的区分 」



在杭州,四月是最美的季节。没有三月的冷,也没有五月的热。到处草长莺飞,嫩嫩的绿。作为一个外乡人,我很珍惜。


从来没有像在浙江时这样,重视着节气的变化。从前采访《茶人三部曲》的作者、茅盾文学奖得主王旭峰时,她说:在这儿,即使是外出开会,从房间去会场的路上,我也会看看那些花朵,它们昨天还含苞待放,今天可能就已经开了。那时觉得,江南女子真矫情,那么多景致不看,却要看在哪里都司空见惯的花朵。现在才感到,有这般闲情逸致,观节气、赏花开的,是何等福气!


我们的上一代,似乎就有着这等福气。接妈妈去瑞士玩儿,她见教堂不进,对博物馆敬而远之,只愿意拍一拍那些花开。无独有偶,同时期也把母亲接过去的高姐,她的妈妈也只愿意赏花。看到湖边繁花渐次盛开,妈妈们从春天痴迷到夏日。回到中国,先是玉兰,再就海棠,然后是李花、桃花,妈妈们也紧跟着节气的步伐。


然而换到我们这一代,大部分人,尤其是北方的,就常常会忽略这些了。因为曾经“冬季的代表”—— 西红柿、大白菜,现在在任何一个季节都可以找到了;曾经“夏天的代表”—— 西瓜、冰棍儿,已是四季皆有。反季节蔬菜、大棚蔬菜、进口水果,让我们混淆了春夏秋冬。而无论清明还是端午,过滤掉所谓的文化底蕴,剩下的无非就是小长假的喜悦。大家的脑子里,似乎只剩下了工作日和节假日的区分,而充满诗意的惊蛰、谷雨、芒种……基本只存在于黄历中了。


四季不分,何以分 “月历”,有多少人会突然惊觉,如今已是又一月。“四月的最后一个清晨”,大概是春末吧。如果把人生比作是从春天开始,那么四月的最后一天,是不是就像是 “十九岁的最后一天” 呢?就像伊能静所唱:“十九岁的年龄,本来就该挥霍,忽然之间就走过”,“十九岁的最后一天,阳光似乎也被带走,那一年我们正迷惑,日子在无知中滑过”。



撰文 | 宋婷




诗人:方闲海,1971 年生于浙江舟山。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诗人,艺术家,黑哨诗歌出版计划主编。


撰文:宋婷,多年担任瑞士国际广播电台编译记者;曾在北京广播电台创作、主持《文坛名人坊》等栏目;欧洲华文作家协会会员。


读诗人:张一悠,现六岁,爱好画画、跳舞、配音。“我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喜欢挑战新鲜事物的小朋友!”



2019-06-14  鲸鱼手记:



时间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有很多艺术作品与时间概念有关,甚至可以覆盖全年的每一个月。最近经常有意无意间看到的 “七月与安生”,且不论内容,光看名字就会让人感觉不错。另外一部想起来的,是“早春二月”。这是一本小说,熟悉 “左联” 文学的应该都不会陌生。还有根据这本书改变的连环画、舞台剧、电影什么的,算得上是一代人的记忆了。


本期的诗叫“四月的最后一个清晨”,任何事情(物)只要跟 “最后” 两个字放在一起,似乎就莫名有了某种紧迫感。比如欧·亨利的 “最后一片叶子” 讲的正是一个垂死之人,把生的希望寄托在一片叶子上,如果到了某个时间那片叶子还在,他就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就连商家促销也热衷于说 “最后一天(件)” 之类的话,告诉你机会难得。


许许多多的“最后”,未必真的就是最后,就像这首“四月的最后一个清晨”。这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假设。相对于人生命的短暂,时间本身几乎算得上无始无终。年、月、日、时也无非人为划分出来的时间节点。但也正是这些时间节点的存在,使我们能更真实、真切的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自身的存在。一段时间过去了,一段时间重又开始,于是敏感的人,便有了重生的感觉。


本期诗人方闲海是一位艺术家,集画家、诗人、出版人于一身,与声音艺术也有很深的联系,或者说各种艺术形式在方闲海身上本来不分。即使是在这首小诗里,也同时可以感受到语言、画面与声音的存在。方闲海作为一位艺术家,这一诗人杨黎眼中神仙一样的人物,长期生活在杭州。巧合的是读这首诗的小朋友悠悠、以及本期撰文的宋婷也在杭州。杭州确实是一个好地方,这么多有趣的人都在这里。


关于杭州,或其他人居环境,以及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留言分享。



- 艺术生活 · 第 155 期  完 -



广告

@西楠:出版各类作品近十部,鲸鱼主创 | 英国特许语言学会 CIOL 认证笔译 | 伦敦政经学院硕士 | 十余年英国生活经验


承接各类 中-英 互译「笔译」翻译工作。中译英 300元 /千字 起,英译中 160元 /千字 起。请扫码详谈。




回顾上期 · 李思琳 & 光头李进 读诗《日子》「双语」:



诗人的心思是细腻的,日子是那么的金贵,有时却又使人迷茫。有人在耕耘,有人在蹉跎,不管如何,日子给了你一切,终究也会带走一切……我想,日子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应该是用来珍惜的。


—— @帆



非常有意思的诗歌吟诵,中文是李进同学读的,英文是李思琳同学读的,隔着太平洋的诵诗,却天衣无缝,平淡中包含着深情。如同这日子,平淡而有味道,平庸却也有崇高的梦想。活着不仅仅是活着,一定还有些别的意义。


—— @李广平



日子,本像一张白纸。而人,则需要自己去上面画画写写,写写画画……


—— @沉墨



钟道然的文章,让我们感受到相同的时间里、不同的日子。


—— @婷婷



* @方闲海 照片来自网络,作者未知


* 副版广告由广告商提供,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请自行辨别


本平台作品及采用作品均受著作权法保护;版权相关事宜请联系 polar.culture@vip.163.com


监制:西楠,鲁鱼 | 音频人:李叶俊 | 行政:麦子 | 法律顾问:广东天胜律师事务所 |

出品:鲸鱼 · 艺术生活


点击 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至「我们的网站」查看往期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我什么都不是,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 Wisława Szymborska | 艺术生活 · 总第 155 期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