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姐妹们 快来了解这些与你密切相关的事儿…

2017-01-13 重庆女性


 1月13日,重庆市妇联四届八次执委(扩大)会议在重庆巾帼园召开。市妇联四届执委出席会议,市直机关妇工委负责人、市级机关妇委会(妇工委)负责人、民主党派妇委会负责人、“两新组织”妇委会负责人;市妇联团体会员及主管社会组织负责人;市妇联机关干部、各直属单位负责人;市妇联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拟替补执委等列席会议。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丁中平作了《深化改革锐意创新 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巾帼力量》工作报告,全面总结2016年全市妇联工作,部署2017年重点任务。


会上,替补执委9名。江北区妇联、秀山县妇联、璧山区大兴镇妇联、开州区竹溪镇春秋村妇联、市卫计委妇工委、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作了交流发言。


2016年大家都蛮拼的


创新思想政治引领,带领妇女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为灵魂,切实发挥组织宣传、教育引导作用,筑牢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一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精神和市委决策部署。市妇联坚持把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视察重庆重要讲话、关于群团改革指示精神和市委的决策部署要求,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第一时间召开党组会、机关办公会、干部职工大会学习传达。将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纳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多次召开党组(扩大)会议、组织中心组学习,党组成员带头上党课、作辅导13次,开办专题讲座、组织支部集中学习74场次,深刻领会精神实质。举办区县妇联主席工作座谈会,及时下发通知,组织全市妇联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各区县妇联组织迅速落实,通过举办培训班、报告会、专题宣讲等形式,分级分类对妇联干部开展轮训,在妇联系统中掀起学习热潮,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建立妇联组织四级联动宣传机制,依托“妇女之家”和妇联系统“新媒体矩阵”,通过报刊宣传、张贴海报、发放资料、网上解读、妇女热议等多种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宣传、贯彻、落实到妇女群众中去。深入开展“巾帼心向党”“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等主题宣传教育活动1232场次,在55个村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艺宣传”项目,让党的重大决策部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转化为妇女群众的思想行动,团结引领广大妇女坚定不移地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

改革妇联组织设置,基层基础建设全面加强

着力改变“倒金字塔”组织结构,构建起小机关、大网络、强基层、全覆盖的妇联组织网络体系。一是打造精简高效市妇联机关。按照大部制、扁平化、强服务的原则,市妇联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由214名精简为171名,机关内设机构从11个精简为7个;主动剥离联系不紧密的职责,直属事业单位由6个精简为2个。减少中间层次,扁平化管理,将工作直接延伸到妇女群众中去。二是大力改革基层组织设置。深入调研,下发工作通知,出台指导意见,专题部署基层组织改建工作。村改建妇联工作充分发扬民主,依托村民小组协商成立妇女小组,各小组推荐产生妇女代表,召开妇女代表大会选举执委、副主席和主席,打破了行政体制框框,真正把愿做、能做、会做妇联工作的同志吸纳到队伍中来,极大调动了群众积极性。在镇街建区域性妇联组织,推动女性党政领导兼任妇联主席,配齐配强专兼职副主席,妇联执委由镇街机关拓展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各行各业,实现了“机关妇联”向“群众妇联”的转变。建立执委工作制度,构建“主席、副主席及常委—执委—妇女代表—妇女群众”联系网络,执委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工作十分活跃。目前,全市村改建妇联、镇街建区域性妇联基本实现全覆盖,妇女工作者来源更加广泛,基层组织神经末梢更加敏感,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大幅提升。三是着力拓展横向组织网络。在女性集中的行业协会、工业园区、商务楼宇等新建170个妇委会、221个妇女小组,延伸工作触角;在机关事业单位新建妇委会886个、妇女小组373个、妇工委109个,完善组织网络。四是有效夯实基层阵地建设。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区县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作用的意见》,完善服务功能,突出公益属性;加强区县群团活动中心阵地共享、活动共融、工作共推,为妇女儿童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开展妇女之家“巾帼桥”家庭服务项目,评选优秀及十佳“妇女之家”,推进“妇女之家”建设。 

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妇联工作活力充分激发

以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为标准,建设符合妇女群众组织特点的妇联干部队伍体系。一是妇联组织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妇联班子配备挂职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4名,班子专职比例由75%下降为40%。区县妇联配备专职副主席67人、挂职副主席47人、兼职副主席85人;乡镇街道妇联兼职副主席2507人,班子成员专挂兼合理搭配,充分发挥作用。二是干部队伍力量切实加强。采取专、挂、兼、购买岗位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充实力量,让干部队伍真正成为一池活水。市妇联选拔16名基层女干部到机关挂(兼)职;采取购买岗位方式,聘请专业人员,负责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网络宣传中心工作。通过市级群团机关编制“减上补下”、区县调剂等方式,区县妇联增加编制90个;村妇代会改建妇联、镇街建区域性妇联、社区妇联换届,选举基层妇联执委16.4万名,基层工作力量实现倍增。三是工作作风有效转变。践行“三严三实”,抓好“两学一做”,建立妇联干部村(社区)联系点制度,每名干部坚持“联系三个一、担任四个员”(联系1个村社区、1名留守妇女和1名困境儿童;担任政策宣传员、留守妇女互助组工作联络员、家庭教育流动学校宣讲员和妇女信访代理员),做到平时家访和节日慰问、业务工作和下基层“两个结合”,常态化走访联系困难群众。四是广泛性代表性明显增强。克服重精英轻草根倾向,通过换届改选、增补等方式,镇街妇联执委中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人员占70%,区县妇联执委中基层一线妇女比例提高为51.2%,市妇联执委和常委中基层妇女占比分别为51.2%和46.4%,群众性、广泛性、代表性切实增强。

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开放共享格局基本形成

突出需求导向,凸显群众主角,增强社会动员,不断提升妇联群众工作水平。一是创新妇女群众参与机制。建立妇女群众全程参与制度,细化“部署工作请群众一起设计、组织活动请群众一起参与、表彰先进请群众一起评议”等8条具体举措,切实落实到每项工作和活动中,真正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设立“三八红旗手”评选、巾帼文明岗创建等社会推荐窗口,拿出15%的名额比例,由群众直接推荐;通过人民网直播“三八”节106周年纪念表彰大会和“最美家庭”揭晓仪式,64.9万人次点击收看;公开发布10项工作目录,问需问计群众,根据群众意见,调整工作重点;委托中国电信、冬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面向改革试点区县进行民意调查,让群众满意度成为妇联工作的“指挥棒”“风向标”。二是构建项目化工作运行机制。出台项目化运行办法,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将活动和工作更多交于社会力量承办。安排300万专项资金,公开发布13个直接服务妇女群众的项目,其中半数涉及“三留守”等困难群体,市内外百余家社会组织和专业团队踊跃参与,项目实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引导优秀女企业家出资200万元,成立几和妇女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发动社会各界力量,关心帮助困难妇女儿童。三是建立群团联手工作机制。联合工会、共青团印发协同推进“四个联手”工作意见,联手开展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牵头联手工会、共青团和科协打造留守儿童“爱心童享 筑梦行动”,开通微信公众号,搭建起线上线下供需对接的社会化服务平台,精准服务留守儿童需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牵头在女性集中领域,建群团服务站56个;联合工会、共青团等进入公共服务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进驻12371党建信息平台,积极整合资源,服务妇女儿童。

拓展新兴工作领域,最大限度实现广泛联系覆盖

顺应时代发展,延伸手臂触角,不断强化网上工作和社会组织联系引导,实现对妇女群众的广泛覆盖和有效联系。一是网上工作水平明显提升。成立市妇联网络宣传中心,开通“重庆女性”微信、微博,编发信息1100余条,点击量近110万人次,“重庆女性”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数持续位于全国省级妇联前列。召开网上妇女工作推进会,推动全市妇女工作线上线下深度整合、创新发展。改版重庆妇女网,市妇联“网上妇女之家”初步建成,推出“维权咨询、志愿公益、创业商城”等七大项目,依托互联网推动妇联各项工作与妇女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实现妇联“内循环”向社会“外循环”转变,上线仪式微信直播,页面浏览量30万次。邀请北京大学等一线学者,开展网络及新媒体宣传专题培训,提升网上工作水平。凝聚妇联系统、团体会员、社会组织力量,组建62个网站微信“新媒体矩阵”,发展微信、QQ等网络集群380余个,覆盖移动用户近200万,形成网上工作合力。二是社会组织联系引导有效强化。创建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下发四级联动联系引导服务女性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女性社会组织实施方案,构建社会组织分级备案主管和团体会员传帮带机制,紧密联系引导女性社会组织142家,成为妇联工作的二传手、三传手、四传手。举办女性社会组织创新驱动培训班,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公益智库首批顾问,通过公益对话、名师授课、模拟路演等方式开展立体式培训,全方位提升社会组织参与妇女工作、服务妇女儿童的能力。建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公众开放周制度,开通微信公众号,举办“爱心童享”公益性项目分享、社会组织如何承接政府项目等主题讲座,组织团体会员单位开展沙龙活动,把信息及时传递出去,让社会组织广泛参与进来,实现社会组织由“工作对象”向“工作力量”的有效转变。

加大精准服务力度,有效帮扶困难妇女儿童

更多把注意力放在困难群众身上,打造精准对路、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切实解决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一是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取得实效。发挥村改建妇联后基层力量倍增的优势,推行“1+1+N”帮扶模式,组织1万余名村(社区)妇联主席、执委担任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做实“六个一”(每周与孩子见一次面了解情况、每半个月与孩子谈一次心、每月与监护人交流一次、每季度与班主任进行一次沟通、每学期陪伴参加一次亲子活动、每年陪孩子过一次节)日常关爱,让每一名困境儿童都得到 “爱心妈妈”的亲情关怀;拓展社会帮扶N力量,开展“困境儿童假期培养” 活动,推动家庭、学校、社会关爱无缝链接。市妇联面向社会公开遴选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等5个专业机构,组建心理咨询师团队,全覆盖完成了38个区县和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困境儿童的心理团体辅导;各区县妇联开展心理团辅20次,举办各类关爱活动570余次,巩固延续关爱成果。根据团辅及心理测评筛查情况,为100名困境儿童开展了个案辅导,促进健康成长。二是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常态长效。市妇联下拨资金77.5万元,依托留守妇女互助组,实施技能提升、关爱帮扶及心理疏导三大类关爱服务项目。通过“市妇联支持一点,区县妇联配套一点,社会各界捐资一点,留守妇女自筹一点”方式,在30个村设立留守妇女互助基金,为突遇困难的留守妇女“雪中送炭”。组织开展“双学双比”技能竞赛等活动5977场次,覆盖农村留守妇女22.2万人。举办2期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组长市级示范专题培训,做好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民生实事,1.2万名留守妇女受益,任务完成率达123.8%。三是扎实开展巾帼精准脱贫工作。大力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及救助民生实事,制发宣传资料25.5万份,举办健康讲座及活动126场次,组织85万人参检;积极争取贫困母亲“两癌”救助中央彩票专项救助资金、市级民生专项资金、区县资金2163万元,救助患者2163人,任务完成率为216.3%。承办全国妇联新型职业女农民、妇女手工编织培训班,举办巾帼科技特派员培训班,创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巾帼科技特派员创业示范基地等46个,带动妇女脱贫。投放“母亲创业循环金”“三峡库区妇女创业循环金”等扶持资金405万元,支持贫困地区293户妇女创业发展。完成首批 “渝大嫂”生态养殖扶贫循环项目,帮扶1900余户贫困家庭养殖增收。四是其他关爱项目活动有序推进。实施“巾帼爱心呼唤服务站”项目,组织1.8万名巾帼志愿者深入社区,为留守老人、社区困难妇女等做好关爱服务。多渠道筹集资金2843万元,实施“春蕾圆梦行动”“母亲邮包”“恒爱行动”等系列关爱项目,开展元旦、中秋等重大节日“送温暖”活动,为广大困难妇女儿童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组织的关爱。

发挥妇女独特作用,创新开展家庭建设工作

以家庭为主阵地,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动员广大妇女和家庭积极参与家庭文明建设,推动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一是深入广泛寻找“最美家庭”。发放宣传海报10万份,举办并通过人民网直播“最美家庭”揭晓仪式,运用全媒体宣传平台分享“最美家庭”感人事迹,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参与度。评选出2016年重庆“十大最美家庭”、“最美家庭”及提名奖210户,其中60户家庭荣获全国“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称号、8户当选全国文明家庭,杨兴明家庭作为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在全国表彰大会上发言。二是积极开展各类家庭主题活动。举办“树廉洁家风 建文明家庭”“好家风好家训”“我爱我家·同悦书香”亲子阅读等各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在106个人防纳凉点开展“节能度夏·低碳纳凉·全家总动员”行动,倡导树立文明新风。三是切实做好家庭教育服务。推动首个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出台;务实推动《条例》贯彻实施,建立协调推进机制,开展宣传进社区活动,发放海报、资料手册25万份。举办2期全市家庭教育指导者专业能力培训班,开展家庭教育流动学校百场讲座进万家项目,受益人数3万多人次,群众总体满意度达99.9%。

坚持做好依法维权,服务妇女全面发展进步

切实履行维权职能,促进妇女创业创新,积极为妇女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一是扎实推动纲要(规划)实施。推动妇女儿童发展目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总体规划,建立政策法规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完成国务院妇儿工委“两纲”中期评估督导组对重庆市贯彻落实“两纲”情况的督导,纲要(规划)指标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二是全面加强妇女维权工作。联手市综治办创新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试点工作。联合市高法院出台工作纪要,推进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及诉调对接、《反家庭暴力法》贯彻落实。加强与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协作,打造维权特色品牌,为妇女开启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妇女儿童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和重大典型侵权案件应急预案。购买专业服务,成立心理咨询室,开通12338维权和心理咨询24小时服务热线,实现咨询服务无缝链接。开展“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三八”妇女维权活动。推进女性素质提升工程,邀请敬一丹等开展“巾帼大讲堂”专题讲座,全年依托巾帼园、红岩网等阵地,培训妇女约20.7万人次。三是大力引领女性创业创新。命名重庆市巾帼文明岗266个、巾帼建功标兵133名,激励妇女立足岗位创新创优。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24.8亿元,帮助2.06万名妇女实现创业梦想。成立重庆市女性电商联盟,开展农村妇女“山城网姐”育苗项目,服务妇女创新创业。充分发挥市巾帼创业服务中心、市手工编织协会交流展示中心作用,孵化初创企业50家,进社区、进学校开展技能培训151场,带动妇女创业就业。 


【2016年成果满满】

2016年是全市妇女工作改革创新,成果丰硕的一年。全市妇联对外交流交往不断加强,市妇联全年开展外事活动、接待港澳台、省区市妇联考察57场次。市妇联制定出台改革系列工作制度23项,在全国性会议上交流13次,上报信息被市委办公厅和全国妇联采用315篇,在市级以上媒体刊发稿件1616条,其中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刊发37条,中国妇女报126条、头版头条17次,重庆日报317条。市委书记孙政才专题调研群团改革时,充分肯定了群团改革取得的成绩,认为我市群团改革试点工作有特色、有亮点,打造了一批联系服务群众的品牌,群团组织吸引力影响力凝聚力不断增强,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来渝调研妇联改革工作,指出重庆妇联在关爱困境儿童、帮扶农村留守妇女、改建村妇联、健全基层组织、增强基层工作力量等方面,做出了成绩,积累了经验。全国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宋秀岩来渝调研妇联改革试点工作,认为重庆妇联改革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突破口,大胆探索、务实创新,妇联改革有序有力推进、成效明显,让人备受鼓舞。



2017年,我们要撸起袖子干这十件事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把妇女群众更加广泛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

坚持把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更好的承担起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一是切实用全会精神统一思想行动。引导各级妇联干部深刻领会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和重大深远意义,深入学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全面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大力开展全会精神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加强四级妇联联动宣传,深入持久开展“巾帼心向党 扬帆新征程”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宣传教育方式,不断激发妇女群众对全会精神的内心认同,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三是培育典型带动全会精神落实。将政治意识作为选树妇女典型的重要条件,创新妇女典型培育和评选表彰工作机制,进一步发动群众参与,共同征集评选2017年度重庆市三八红旗手(集体),提升优秀妇女典型示范效果。举办重庆市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7周年纪念大会,开展“优秀女性先进事迹”进村社、进机关、进企业活动,引导广大女性在实现“中国梦”中筑牢理想信念。 

不断深化“三大行动”,组织妇女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半边天”力量

围绕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持续深化“三大行动”,组织动员妇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一是深化巾帼建功行动。以巾帼建功活动开展2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提升巾帼建功品牌影响,开展十佳巾帼文明岗、十佳巾帼建功标兵评选工作,创新发挥岗组作用,达到“建岗、树旗、带人、聚力”的效果。开展“助力创新驱动发展、展示巾帼建功风采”主题活动,示范引领女性以更高昂的热情立足岗位建功立业。二是深化巾帼兴业行动。深化妇女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继续发挥好市巾帼创业服务中心、市手工编织协会交流展示中心作用。着力打造“山城网姐”巾帼电商、“山城大姐”巾帼家政及“指尖话语”手工编织三大女性创新创业品牌,推动妇女创业发展。依托女性电商联盟,促进女性电商联动发展。开展重庆市巾帼创新创业大赛,激发女性创业热情。三是深化巾帼促农行动。加大新型女农民培育力度,广泛整合资源,大力开展农业政策、实用技术、电子商务、科学管理等示范性培训,提升农村女性能力素质。推进巾帼家庭农场和巾帼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命名一批市级巾帼家庭农场示范点,带动妇女发展特色农业,助推农业现代化建设。 


深入推进家庭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切实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常态化推进寻找“最美家庭”活动。进一步创新动员手段,注重“寻找”活动向重要时间节点延伸,“寻找”范围向机关、企事业、部队拓展,线上“寻找”与线下“寻找”相结合,推出各类“最美家庭”典型。制作“最美家庭”故事系列微剧、形象宣传片、公益广告等,依托各种媒介广泛宣传,带动更多家庭向善向上。二是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切实做好《重庆市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贯彻实施工作,广泛宣传、倡导执行,确保《条例》真正落到实处。贯彻落实重庆市家庭教育“十三五”规划,推动出台《重庆市家庭教育大纲》。充实三级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引导家庭教育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与村社对接,实施“百场家庭教育讲座进万家”项目,开办家庭教育精品课程,提升家庭科学教子水平。三是大力弘扬良好家风。广泛征集展示家风家训,打造“家风教育基地”,持续开展家风故事巡讲、“节能度夏·低碳纳凉·全家总动员”活动,弘扬传统家庭美德。推进“平安家庭”创建试点工作,加强指导推动,总结推广经验,表彰先进典型,以好的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大力推进巾帼脱贫,在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彰显更大作为

围绕“五个精准到家庭”,深入扎实地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努力激发贫困妇女内在动力,全力助推打赢脱贫攻坚战。一是加大统筹推进力度。联合市扶贫办等相关部门深入开展巾帼脱贫行动。召开全市巾帼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研究部署工作任务,指导各级妇联组织深入推进巾帼脱贫工作。加强组织动员,扩大宣传引导,注重示范引领,从思想源头上坚定贫困妇女脱贫信心,夯实扶贫工作基础。二是加强资金项目帮扶。推动发放妇女创业担保贷款,重点向贫困地区贫困妇女倾斜,继续投放“母亲创业循环金”“三峡库区妇女创业循环金”等扶持资金,为更多贫困地区妇女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加大争取力度,广泛整合资源,持续做好“消除婴幼儿贫血行动”“恒爱行动”“春蕾圆梦行动”“母亲邮包”等公益项目,让困难妇女儿童得实惠、普受惠、长受惠。三是做好重点民生实事。密切与卫计委合作,做好宣传组织工作,完成80万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及1000名困难患病妇女救助任务,提升妇女健康水平。深入实施留守妇女就业技能培训重点民生实事,帮助贫困留守妇女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脱贫致富。 

积极促进民生改善,让广大妇女儿童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强化需求导向,做亮服务品牌,提升社会影响,让困难妇女儿童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一是推进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持续开展“情暖童心 相伴成长”困境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加大对1万余名“爱心妈妈”的培训力度,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六个一”关爱服务,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到困境儿童关爱队伍当中。深入开展困境儿童心理团辅及个案心理辅导项目,培训骨干队伍,落实三级督导,强化上下联动,保障困境儿童健康成长。二是深化留守妇女互助组服务品牌。加大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引导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并逐步将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的关爱服务对象拓宽至困难农村妇女,扩大群众受益范围。做好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组长市、区县分级培训。广泛开展农村留守妇女“双学双比”技能竞赛,做好农村留守妇女互助品牌集中展示,引导留守妇女互帮互助常态长效。三是推进留守儿童“爱心童享 筑梦行动”。进一步加强与工会、共青团、科协等单位的协作,推进留守儿童关爱示范项目,广泛组织开展留守儿童监护人素质提升、结对帮扶和心灵关爱等活动,特别注重对困难留守儿童提供精准扶助,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创新推进网上工作,积极构建“妇联工作+互联网”新格局

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把互联网全方位渗透到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权益等各个环节,使互联网运用成为妇联工作常态。一是加强网上工作平台建设。出台进一步深化网上妇女工作意见。加强“网上妇女之家”建设,主动将业务工作与平台融合,将更多的活动品牌、服务项目、工作资源纳入“网上妇女之家”,形成实体“妇女之家”和“网上妇女之家”,线上线下联动开展妇女工作新局面。开通“重庆女性”APP移动客户端,成立妇联新媒体联盟,强化妇联组织微博、微信矩阵和圈群建设,打造妇女群众愿关注、乐分享的新媒体平台。二是加强网络联系服务互动。创新载体,丰富内容,进一步加大网上服务,提升联系水平,强化与妇女群众的粘性互动。开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设计制作视频、动漫、微电影等新媒体宣传文化产品,让广大妇女群众更多的参与到妇联网上工作中来。三是加强新媒体工作队伍建设。积极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壮大网宣网评员、巾帼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主动开展网上舆论引导。开展妇联干部新媒体专题培训,不断提升运用网络及新媒体开展妇女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社会组织联系引导,凝聚更多社会力量服务妇女儿童

进一步加强对女性社会组织的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整合社会资源,为妇女儿童提供有效服务。一是拓宽社会组织联系渠道。推广四级联动联系试点工作,推进团体会员与女性社会组织传帮带,扩大联系覆盖范围。完善女性社会组织联系制度,通过举办座谈会、联席会、分享沙龙等方式,进行长效性沟通联系。二是加大社会组织服务力度。依托妇女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阵地,创新培训手段,优化服务内容,培育先进典型,引导女性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动建立群团组织资源整合、协同发力的服务新格局,凝聚群团联手服务社会组织合力。三是引导社会组织发挥积极作用。创新方法,搭建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妇联工作。将更多涉及妇女儿童家庭需求的工作纳入项目设计,引导社会组织深度参与、有效对接妇女儿童服务项目,运用“四两拨千斤”的放大效应,为妇女群众提供多元服务,延伸妇联手臂,形成工作链条。


深化维权工作改革,切实代表好维护好妇女合法权益

抓住源头,整合资源,创新手段,切实做好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一是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妇女儿童工作会议精神。筹备召开重庆市妇女儿童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五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绩,谋划部署未来妇女儿童工作。强化工作调研,组织协调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加大力度推进纲要(规划)实施,推动解决妇女儿童发展重点难点问题。二是提升维权工作水平。进一步密切与司法部门合作,促进家庭纠纷多元调解,建设妇女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强法治宣教、志愿服务、重点帮教,切实强化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积极预防妇女儿童社会矛盾和应对重大典型侵权案件,深入推进妇女信访代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建立社会化维权机制,创建律师、心理专家、妇联工作者“三位一体”的妇女信访接待、调解制度,加强12338妇女维权服务热线规范化建设,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全方位维权服务。三是强化巾帼志愿服务。完善巾帼志愿者登记、培训、激励等管理制度,提升志愿服务者能力素质。整合巾帼志愿者、法律援助志愿者等队伍力量,深入打造“巾帼爱心呼唤”等品牌,创新开展法律咨询、扶贫济困、心理抚慰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维权服务送到基层妇女群众身边。

切实夯实基层基础,建设更加坚强有力的妇联组织

巩固扩大组织改革成果,纵深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最大限度提升基层活力,夯实妇联工作基础。一是纵向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巩固村妇代会改建妇联、镇街区域性妇联组织建设和社区妇联换届工作成果,尤其在切实发挥好16.4万基层妇联执委作用上下功夫。着力加大培训力度,结合实际多举措、多方式组织基层执委开展培训,力争实现基层妇联执委培训全覆盖。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妇联执委发挥作用机制,落实挂牌上岗、联系群众、主席信箱等制度,做好情况公示,让妇女群众找得到妇联干部;进一步加大工作保障力度,为基层执委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激发基层工作活力。二是拓宽横向组织覆盖。鼓励引导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新领域新阶层中,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建组织;加强机关妇委会建设,着力在市、区县直属单位较多的机关建立妇工委,真正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组织体系。三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干部素质,按照分级培训原则,对全市妇联干部开展轮训。鼓励支持干部参加社会工作师、心理咨询师、家庭婚姻咨询师等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筹落实妇联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妇女需求月调研制度、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创新联系方式,细化举措内容,强化督导考核,确保落到实处。四是强化基层阵地建设。优化“妇女之家”建设,增强服务功能,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救助帮扶等工作。发挥好巾帼园、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公益阵地作用,推进群团服务站建设,促进基层阵地共建共享,提升服务效果。

扎实做好市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筹备召开工作

重庆市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将于2017年年底召开,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全市妇女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扎扎实实地做好会议筹备召开各项工作,全面总结、大力宣传好在党的领导下,过去五年我市妇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的新贡献、实现的新进步,妇联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新经验,科学谋划好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奋力开创妇联工作和妇女事业发展新局面。





【精彩阅读】

“娘家人”的关爱, 且绵且长……

请尊重孩子的磨蹭,99%的家长不知道的秘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