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青少年文化教育研讨会在京圆满举行!
11月13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德青少年文化教育研讨会”在京开幕,此次大会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德国墨卡托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与德国对外关系研究所承办。本届研讨会为中德相关机构和专家提供了能够交流有关教育的思考、分享经验与研究成功的平台。大家齐聚一堂,共同以“‘文化教育’中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为主题进行交流探索。
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在开幕式上致辞,表示了创新在现阶段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确认了中国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的目标,“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加快建成“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这之后,国墨卡托基金会执行董事温弗里德·克奈普发表致辞,同样表达了对大会圆满举办的美好祝愿。
这之后,陆士桢女士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创新》为题,分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和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之间的关系,以及有关如何将文化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的思考。来自德国的本杰明•约里森先生以《创造性、主体和教养:三条途径(再次还有对强迫创造的批判)》为题,介绍了在德国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力与创新性之间的矛盾,和数字化与创造性之间的联系。约里森讲述了在历史上各位学者对与创造性的定义后,指出培养创造力其实是培养人们内心的发展和表达过程,通过美学教育来培养道德水平,进而使技术性的发明成为创新性的体现,并介绍了多个在德国数字化与艺术教育结合的事例。
此次大会共设立三个分议题,11月14日,来自中德两国的专家学者就三个议题共给予7个演讲。
1.学校教育中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培养
首先,马库斯•考尔先生以《学校作为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场所》为主题,介绍了德国课程改革中部分学校实行的新课程设计制度。考尔先生表示,传统的课程安排密集,各个类型的课程混在一起,很难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发现自己的兴趣。所以,在新的课程安排中,位于德国黑森州的一所学校实行了学分制,而学生可以自由定制自己的课程安排,甚至一周完成某一个科目的学习也是可以实现的,以保持课程的连贯性。
考尔先生认为,不打破原先的课程设计是不可能实现创新文化教育的。此外,这所学校将课堂也设计成充满艺术元素的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校内实验室也是也会对所有学生开放。而这有助于让学生发现自我,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并且根据兴趣去发展自己的特长。
之后,芭芭拉•夏洛特•舒伯特女士以《中国课堂中的创造性:政策与实践》为题,从一位西方教育家的视角,根据多年在中国地区学校进行研究的经验,就素质教育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研讨。舒伯特女士认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需求极大,所以我们还需付出很多努力在这个方面进行排羊。这其中最主要的在于培养批判性思维,以及持续推动素质教育和多样化的教育方案。
比如说,组织学生们在一起并且同时讨论一件事,给学生机会去表达自己并且倾听别人的看法。目前一些学校的班级讨论仍然在老师设定的框架内进行,而这其实是浮于表面的,需要打破这些框架,让学生真正发散思维。
最后,罗劲教授以《创造性思维要素的认知神经科学解析》为题,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创造性与新颖性和有效性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罗劲教授首先明确了创造性必须同时具备新颖性和有效性的定义,然后通过介绍新颖性和有效性的心理表征方式以及两种实现顿悟表征转换的途径(组块破解、约束放松),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与我们分享了关于创造性背后科学理论。
2.校外教育中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下午有关分议题二的讨论中,首先由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郭新保先生给予了题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科技艺术育人》为题的演讲。在演讲内容中,郭新保先生分享了关于科技育人的有关思考和中心在科技艺术育人方面的探索。
郭新保先生认为,科技艺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德国在科技教育与艺术教育上一直以来都在持续性地进行探索,在中国,陶行知与宋庆龄也一直鼓励科技艺术育人。中心秉承宋庆龄女士的思想,通过互动的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想法和学习兴趣,努力打造示范性、试验性平台和开放性、实践性平台。中心将致力于在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的同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艺术审美,并促进世界青少年交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立德树人”。
这之后,米利亚姆•施密特•韦策尔女士以《合作与创造-艺术与教学中的合作方法》为题,与我们分享了了艺术课程对于启发学生创造力的补偿性作用。韦策尔女士具体介绍了合作教育中团体作画的事例,比如一个艺术家小组在同一张白纸上分别作画,在开放式的环境里的功能性创造,表现了艺术家们多样化的艺术观点。
这种协作艺术作品,是通过组合强化学生学习艺术的能力的有效途径。而协同能力的锻炼,对于未来学生创造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社会化的准备都将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文化教育中的科技手段介入
在最后一个分议题中,首先尤利娅•敏茨女士与马提亚斯•安彤先生以《框架、规则与信任——关于文化教育,我们要做什么》为题为我们介绍了一所德国文化公司实行的文化艺术教育项目。两位主张文化教育需要一个框架和既定的规则,而在框架内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发挥。
敏茨女士和安彤先生为我们介绍了在学校内设立竞猜游戏的事例,在这个项目中,学校提供了一个空间让学生们展示自己的长项,学生可以去与老师进行各种方面比拼,比如谁的声音大、题目竞猜等,展示日常中没有机会展现、老师可能也没有发现的特长。
最后,李艳燕教授以《兴趣驱动创造者:技术支持与学习设计》,与我们分享了有关兴趣驱动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能给学生传递兴趣、培养创造的习惯,他们最终将成为终身兴趣驱动的创造者。”所以,兴趣、创造、习惯是此理论中的三个核心概念,而根据此概念设计的活动,也获得了学生的欢迎。学生利用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设计出了全唐诗知识图谱的资料库和游戏,将传统文化以数字化技术的形式实现了创新。
除了研讨会外,在11月13日至15日期间,德国专家学者还将参观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内部设施,并且访问和实地调研北京、天津两地的学校及课外文化机构,实现对中国青少年文化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状况的进一步了解。
京领排名
京领资源
专家学者资源库
海外大学资源库
海外中学资源库
行业人才资源库
国际学校资源库
国内大学资源库
京领传媒
京领说
京领专访
京领周刊
京领数据
京领报告
京领大会
京领服务
企业教育咨询
政府教育规划
行业人才猎聘
高端留学咨询
大学国际化办学
K12国际化学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