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2020翻译学高端论坛 | 新时代翻译研究的多元探索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北外英院翻译研究中心 Author 英院翻译研究中心
“新时代翻译研究的多元探索”
高端论坛
会议时间:2020年11月14日(周六)
会议平台:腾讯会议、bilibili直播(会议号与直播链接请见下方)
主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
承办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
一、会议简介
“新时代翻译研究的多元探索”高端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举办。14日上午将邀请查明建教授、罗选民教授、傅敬民教授三位知名学者做主旨学术报告,下午设有三场平行论坛及自由问答。论坛由英语学院院长张剑教授致开幕辞,由副院长彭萍教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王洪涛教授主持。
热忱欢迎各位专家学者与师生拨冗参会,云端相聚,共同推进新时代翻译研究的多元发展。
二、日程安排(2020年11月14日•周六)
(可点击上图放大查看)
主旨发言
(直播阶段09:00-11:30;腾讯会议/b站)
腾讯会议号:712 139 558
腾讯会议密码:202020
bilibili直播:https://live.bilibili.com/22594001
平行论坛(腾讯会议)
平行论坛(一)会议号:470 606 210
平行论坛(二)会议号:862 304 135
平行论坛(三)会议号:400 620 811
自由问答环节(腾讯会议)
会议号:590 904 436
三、主旨报告发言嘉宾
主旨报告发言人:查明建教授
发言题目:翻译研究的问题意识与问题意义意识
摘要:目前翻译研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在研究内容上,课题重复雷同;在研究方法上,简单套用翻译理论话语对翻译现象进行大而化之、空洞浮泛的“论述”。要突破目前翻译研究的瓶颈,需要增强翻译研究的问题意识,发掘富有新意的问题。同时,还要增强问题意义的意识,注重问题的学术价值和思想意义,提高翻译研究的学术立意,从而提升翻译研究的学术性和思想性品格。
简介:查明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美国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研究学者,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浦江人才计划”学者,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获得者,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师德标兵”、“‘四有’好教师”,上海市高校精品课程“比较文学”主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理论、翻译文学研究、中外文学关系研究。著作有《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1898—2000》(上、下卷)、《一苇杭之:查明建教授讲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等,译著有《比较文学批评导论》《什么是世界文学?》《非洲短篇小说选集》等。
主旨报告发言人:罗选民教授
发言题目: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Functions and Performances
摘要:Unlike translation proper,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is a rewriting or paraphrasing within the same language system. However, it is not a mere linguistic transfer. Sharing the same function as interlingual translation, its performances can be ideological, historical and educational. It has been used and practic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vernacular. The paper takes The Analects, The San Tzu Ching, otherwise called the Three- Character- Classic or Trimetric Classic, and 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 to explore the intralingual texture and see its performanc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ity.
简介:罗选民,清华大学教授,广西大学君武学者讲席教授、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云山领军学者、墨尔本大学亚洲学者讲座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ARC)外籍委员,(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人文学部委员;第三、四届中国图书政府奖评委,第六、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委;英国劳特里奇出版社英文学术期刊Asia Pacific Translation and Intercultural Studies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与跨文化传播、话语分析、英汉对比研究、比较文学。主要学术著作有Translating China,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话语分析的英汉语比较研究》《翻译与中国现代性》(被列入国家社科学术基金外译项目,外译语种为英语、俄语、西班牙语、韩语)等20余部;译著10部,逾百万字;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典籍英译的传播与评价机制研究”,主持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曾获湖南省首届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89)、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1)、第三届全国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006)、第八届全国高校优秀科学研究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2020);从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1月被评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主旨报告发言人:傅敬民教授
发言题目:开疆拓土还是背井离乡?——跨学科视野下的应用翻译研究思考
摘要:跨学科是应用翻译研究的基本属性。但对于应用翻译研究的跨学科性,我们需要清醒地明确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跨学科?如何跨学科?作为第一个问题的延伸,我们必须首先回答:跨学科是为了应用翻译研究学科自身的发展需要还是为了其他学科的发展需要?而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应,我们又必须思考一系列问题,跨学科的目的何在?跨学科研究究竟是开疆拓土还是背井离乡? 我们在跨学科之际究竟应该向其他学科借鉴和吸收什么?澄清这些问题无疑对于翻译研究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简介:傅敬民,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应用翻译研究中心主任,CSSCI来源期刊《上海翻译》执行主编,上海市科技翻译学会副会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教学和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学术兴趣还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圣经汉译研究等。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翻译出版译著《翻译与规范》、《柏林一一座城市的肖像》、《面包》、《年轻的狮子》、《亚当·比德》等16余部,编著、主编翻译教材《英汉翻译辨析》、《实用商务英语翻译教程》等4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得“上海市育才奖”等荣誉称号。
四、平行论坛点评专家
平行论坛(一)
文军教授
简介:文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全国翻译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及北京市社科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上海翻译》编委、《外国语文》特约编委、《外语教育研究》编委、《翻译界》编委、《翻译教学与研究》特约编委、《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特约主编;西南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等。研究方向为翻译学、词典学、英语课程与教学。已在国内外各类外语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编著及主编《翻译批评论》《翻译标准论》《比较翻译学导论》《科学翻译批评导论》等20余部,出版译著13部。迄今已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北京市及其他省部级课题7项,现正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古诗英译策略体系构建及运作机制研究》。
张保红教授
简介:张保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兼MTI研究中心主任,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本科高校翻译专业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翻译界》杂志编委。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汉诗歌翻译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目前主持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在《外国语》、《中国翻译》、《翻译季刊》等学刊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古诗英译中西翻译流派比较研究》等3部,译著《文学》(汉译英)等3部,编著《文学翻译》1部。
马会娟教授
简介:马会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江西理工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界》主编。南开大学博士,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后,美国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入选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长江学者”青年项目。担任国际期刊PERSPECTIVES(A&HCI)和国内多家期刊的编委。在国际期刊BABEL (SSCI), META(A&HCI), PERSPECTIVES (A&HCI, SSCI)及CSSCI期刊等发表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专著、教程、学术译著十余部。专著《汉译英翻译能力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平行论坛(二)
张政教授
简介:张政,北京大学英语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师大比较文化与翻译研究所所长。在《外语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界》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国训》《计算机翻译研究》、北京市精品教材、国家十一五教材等50余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等20余项。
孙会军教授
简介:孙会军,上外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美国乔治城大学、俄克拉荷马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翻译协会专家会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译协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海外汉学学会理事、上海市外文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研究。学术著作包括《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视域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的英美文学翻译(1949-2008)》、《语言学与翻译研究导引》及《葛浩文和他的中国文学译介》,另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翻译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50余篇,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成功申报中国翻译研究院重点课题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
张威教授
简介:张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兴趣:功能语言学、翻译(口、笔)理论与教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2009),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0),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2019)。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语料库研究与应用联盟副理事长、语料库翻译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翻译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理事、新疆大学“天山学者”学科带头人、多所高校客座教授、国内外诸多核心期刊匿名审稿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北京市社科项目等8项,出版专著4部、教材2部、译著1部,在SSCI、A&HCI、CSSCI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
平行论坛(三)
吴贇教授
简介:吴贇,同济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青年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三届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翻译协会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翻译史研究,出版专著3部,译著4部,主编及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2部,在SSCI及CSSCI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在英语世界的译介与传播研究(1949—2019)”。已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点项目、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重点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
马士奎教授
简介:马士奎,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文学翻译、翻译史、典籍英译等。
王洪涛教授
简介:王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研究中心主任,英国牛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研究生院HDR Examiner。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翻译学、理论翻译学、翻译批评、中西文学与文化经典翻译研究,兼及西方汉学、中西比较诗学与世界文学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学术专著《翻译学的学科建构与文化转向》、《文学翻译研究:从文本批评到理论思考》,学术编著《社会翻译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英文译著The Tiger of Majesty and Power等。代表性论文主要见于《中国翻译》、《上海翻译》、《外语教学》、《国际汉学》等外语类及相关文史类CSSCI期刊。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典文论在西方的英译与传播研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学视阈下翻译的文化建构功能研究》等多项。曾获“中国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
五、主旨报告主持人
彭萍教授
简介:彭萍,获北京大学博士学位,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英语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化研究、商务英语、英语教学。已出版专著《社会叙述理论与京剧英译和传播》、《翻译伦理学》、《实用英汉对比与翻译》、《伦理视角下的中国传统翻译活动研究》等8部,独立完成译著《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8)》(英译)、《二十世纪视觉艺术》(汉译)等10余部,发表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科研和教学项目10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商务英语阅读(上)》(第二版)和《商务英语阅读(下)》(第二版)等教材多部。曾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译员,现兼任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员、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海外汉学研究分会理事、西藏大学客座教授等,荣获“文明之光·2019中国文化交流年度人物”称号。
编辑:邱月
美编:肖祥、罗晚晴
审校:程鑫
扫码关注我们
北外英院翻译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