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穗槐,又叫棉槐、紫花槐,老家在美国东北部和东南部,上世纪20年代引种入我国。由于它自带“经济价值高”的光环,1977年,国家计委甚至还下达文件要求在国内推广种植。其他地区不知现在的栽种状况如何,北京目前算是极为常见。记得多年前在西山森林公园初见紫穗槐时,我还处于遇到什么没见过的植物都莫名激动的阶段,同行的静之姐不屑地说,这紫穗槐,我老家那边漫山遍野都是,小时候我们割它的枝条回家编筐子。我依旧没见识地拍来拍过,也在心里记下了:编筐子这个业务,不是柳树家族的专利,豆科家族也有涉足。后来一些年,陆续又在榆树庄公园对面的河沟旁,千灵山的山脚下,永定河休闲森林公园的火车道两侧坡地上……见到过成片的紫穗槐。查了资料得知,紫穗槐简直每个毛孔都有优点:
果实含芳香油,种子含油率10%,可作油漆、甘油和润滑油之原料我偶遇它的河岸、河堤、沙地、山坡及铁路沿线,这些环境艰苦、土壤贫瘠之处,恰是它发挥优势的所在。前些年迷恋汪曾祺的文字时,读到过他在西山挖坑栽紫穗槐的经历,还想着得空约了同迷他的好友一起去西山“朝圣”。2017年8月,在汪老逝世二十周年纪念日时,约成了去首图听汪朗回忆父亲的分享,却一直没能约好去西山的行程。现在上班的地方,出了牡丹园地铁站,过一座红色的木桥,在小月河南岸的林子里听一会儿老年合唱团的吟唱,从珍珠梅的“螃蟹味”香气里穿行一段,便能在干涸的沟边与连绵的紫穗槐灌丛相遇。五月上旬初见时,紫穗槐还未到盛花期。一个月的疫情阻隔,六月再见时,枝头已密密麻麻挂满“小香蕉”。错过盛花,其实,也没有太遗憾,因为我心里一直觉得紫穗槐的花没有颜值。作为豆科的植物,它竟然偷懒只长了旗瓣,翼瓣和龙骨瓣一概省略。花密密匝匝,单个儿却小到需要尖头镊子才能夹起;想数清楚花蕊有没有如数生长,还得请放大镜出场。看到花友阳光姐姐把它比作撒着花生脆的甜筒时,我自愧弗如,只能反刍那句经典名言——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最近决定认真拍一拍紫穗槐,一是因为突然感觉果实可爱,枝梢低垂时,倒挂的串串荚果像迷你版的香蕉;二是因为猛地想起来,初春时学习芽鳞的各种知识,看到刺槐和紫穗槐是有副芽的。大多数植物的叶腋内有一个腋芽,但也有的植物叶腋内可以生长两个以上的芽。一般将中间先生的一个芽称为腋芽,其他的芽称为副芽。如:洋槐、紫穗槐有一个副芽;桃和皂荚树有两个副芽。
这俩芽谁正谁副呢?下面那个跟叶腋关系紧密,但上面那个明显发育更好啊查了一番,也没弄明白紫穗槐两个芽谁正谁副。中国农业出版社在网上的一个答疑说,碧桃的主芽在中间,副手在两侧;重叠生长的,既有主芽在上款,也有主芽在下款……实在无法类推。不过,倒是知道了“副芽常潜伏为隐芽”,主芽殁,它们才有机会上位。本来还在琢磨箭头所指的那根枝条,是否为副芽抽条,后来想想应该是植物志里说的“穗状花序常1至数个顶生和枝端腋生”拍完果实和副芽,又觉得拍都拍了,干脆按照植物志,把紫穗槐的每个细节都认真观察和琢磨一下,也不枉它作为我每日的“上班花”~▽叶序:叶互生,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11-25片↓▽基部有线形托叶,早落
▽小叶多数,小,全缘,对生或近对生;小叶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圆形,锐尖或微凹,有一短而弯曲的尖刺▽小叶上面无毛或被疏毛,下面有白色短柔毛,具黑色腺点在阳光下,叶子正面有明显可见的腺点,背面倒没看出来黑色腺点▽穗状花序常1至数个顶生和枝端腋生,密被短柔毛;花有短梗▽花萼长2-3毫米,被疏毛或几无毛,萼齿三角形,较萼筒短↓
▽旗瓣心形,紫色,无翼瓣和龙骨瓣;雄蕊10,下部合生成鞘,上部分裂,包于旗瓣之中,伸出花冠外照片拍齐了,地铁站跟前进公园的桥也因疫情防控被封了。我的“上班花”要暂别一段时间了。最后,但也最重要的是,非要赶在今天发这个“豆味儿”的植物,是为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