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大唐伤逝:悲秋长恨白居易

唐局不甜 唐都浪子 2021-10-04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一白居易:古原草送别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一白居易:长恨歌名句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一一白居易:卖炭翁选句

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一一白居易:秦中吟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一一白居易:琵琶行

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白居易其实居不易

秋之意,近寒、归藏、凋落、死灭、肃杀之气。人类悲秋情结的渊源,一是时令气候因素所致。二是源于第二次大分工的农耕文明之初:秋天收获季节,因生产力低下而导致的粮食缺乏和生存艰难,会使已经进入初级文明阶段的人类,自然而然地产生悲伤情绪;抢夺暴乱的机率增加。故而秋季又主剿杀主刑狱。俗语所谓秋后算账,大约也有此意。


由此可见:时令和生存两大因素,应该是悲秋之情的根本。文学史上的早期作品,因生存艰难多体现悲悯意识和善良情怀。贴近底层百姓具有良知的文化人,天生伴有浓郁的悲秋情结。大唐诗人白居易是代表之一。


白居易,出身于中唐小官僚家庭,祖籍并州今之山西太原人。祖父和父亲在河南宋州即今之商丘做官,举家迁往新郑。前面说过:安史之乱最为严重的后果,一是地方藩镇割据形成,二是后宫阉党势力壮大。代宗末年,白居易出生不久,恰逢地方诸侯李正己割据河南


李正己与朝廷发生战争,白居易一家又迁入下邽,即今之陕西渭南。唐德宗贞元十六年,二十九岁的白居易进士及第。白居易高中,是向当朝著作佐郎顾况行卷才得如意。这个故事脍炙人口:说白居易久考不中,就把他的古原草送别诗托人带进昭文馆;当见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赢得顾况和众人赞赏。


入仕之后,白居易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周至县尉、翰林学士等职。任周至县尉期间,他写下著名长篇叙事抒情诗《长恨歌》。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迁右拾遗。拾遗为朝廷谏官,因此有了出外考察、调研民情的机会。期间,写下《卖炭翁》、《秦中吟》等著名怜民讽政的诗歌。


二、白居易的僭越之罪

白居易因母亲病故回乡守孝三年孝满升迁赞善大夫;主管东宫教学诸务,职责是向太子和其他郡王传授礼仪、经籍等学问,顺便代皇帝向他们行令讽谏。恰于此时朝廷出了一件大事:宰相武元衡被刺身亡。这事需从头详说,它与白居易后半生的思想转变和人生态度有关。


唐宪宗时期,藩镇割据已经形成,地方藩王势力和亲信遍及朝野。地方割据势力与后宫宦官势力暗中勾结,致使民生凋零,国步维艰。早在宪宗他爹顺宗朝之初,柳宗元参与永贞革新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打击地方割据势力。那时白居易刚刚入朝为官,人微言轻,尚无资格参与决策。


永贞革新失败后,李唐朝廷并未甘心。宪宗上位后任用武元衡为相,对各地藩王开战。武元衡,女皇武则天武氏家族的侄系曾孙。早年贫困,于唐德宗建中年间进士及第,文武皆通,颇具韬略。


武元衡力主对藩王用兵,因此得罪不少地方大员。终被李正己的孙子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暗遣刺客杀害。附注:李正己、李师道家族的李氏,与大唐李氏并无干系;而是东北高丽族一支;应与如今大韩民族李氏的同祖。


闲言少叙。李正己、李师道祖孙经营淮北、山东多年,权倾一方;与后宫宦官势力多有勾结,朝堂广置亲信党羽。李师道派遣刺客暗杀武元衡的同时,重伤御史中丞斐度。长安京城一时民心惶惶,朝堂上下人人自危。白居易出于法度公义,本着主持正义的宗旨,力谏朝廷彻查主谋元凶。


本来,他早期写诗揭露政治腐败,就被权贵暗忌。这次力谏查凶,又触动藩镇亲信和后宫庵党的既得利益,更为他们所恨。白居易很快被政敌参了一本,称其:僭越之罪;就是越权参议政务。


白居易身为东宫谏官,出于大义力主追查刺杀当朝宰相、谋害御史中丞的主谋元凶,究竟算不算越权妄议?不得而知;或许能沾点边。结果他被贬为江州司马,下放九江一带。期间,写下著名叙事抒情诗《琵琶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三、白居易的思想转变

经历宫廷政变牵连,被政敌打击,白居易的思想情操和人生观念发生巨大转变。此后虽然颇有作为,但基本持以明哲保身的处世态度。但仕途却十分顺利,屡屡升迁。因疲于朝堂朋党之争,又主动要求下放。再后来又回朝。


司马青衫何必湿,留将泪眼哭苍生。这是白居易人生后期的写照。他后半生历任忠州刺史、中书舍人、杭州刺史、苏州刺史、河南尹、秘书监、刑部侍郎、太子宾客、太子少傅等职,终至刑部尚书


白居易晚年生活腐化堕落,借尚佛为名,终日狎妓歌舞。家中养有歌伎小蛮和樊素,一边享乐一边舞文弄墨;诗文多带无聊颓堕之调。文坛传说,白居易是间接杀死关盼盼的元凶。他拟诗行文,怂恿才女关盼盼为徐州刺史张建封殉节,以求千古扬名。并且在临终口谕侍妾蛮素二女,仿效关盼盼殉节。用心鄙劣,荒唐之极。死后葬于洛阳香山,七十五岁高寿。


白居易自幼饱受战火之苦,随家人移徙漂泊。人生前期,出于热血学子的良知和胸怀天下的大义,写下大量怜民讽政的优秀诗作:语言优美,通俗易懂;形象鲜明,风格高尚。他与当代韩愈、柳宗元、元稹等文坛领军人物,主导中晚唐古文运动,为中国文化文学贡献颇大。


他于仕途眼见频繁的改元换制,亲历纷乱残酷的藩镇战争,目睹繁多沉重的苛捐杂税,为晚唐百姓带来沉重灾难;使他在职任上同情百姓疾苦,颇得民心。他一生经历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九朝皇帝。于庙堂之上,于官宦之间,直视大唐的腐朽没落。并因自己主持正义而遭受打击迫害,因此,形成了复杂的思想观念和人生态度。


四、白居易的诗文风格

白居易大量诗作,充满中国良知文人浓郁的悲秋情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该诗虽然描写春天新生,但却透露世事轮回的内涵,暗隐悲凉之情。


他出身于小官僚家庭,自幼饱读诗书,研经明典;更容易领悟大唐朝野上下潜伏的重重危机。《长恨歌》虽然描述大唐鼎盛时期的爱情故事,而在开篇即发出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怨叹。这是堂堂热血男儿的悲愤和自嘲。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做为朝廷谏官,人生前期大量怜民讽政诗作,更有他对民生疾苦的重视和同情,对苛政的鞭挞。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即使遭受迫害,他依然从琵琶女的不幸遭遇,洞察世间人情的冷暖和民风的凋落。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但似乎无能为力,他心底十分清楚:民间一切疾苦、穷困和灾难,都是皇帝治下腐朽落后的制度因素所致;他只能以泪水默默抱以同情。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为人生仕途的特殊际遇,以后在地方职任上,他下决心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任苏杭刺史期间,他做出令当世和后世敬仰的政绩。西湖白堤,是当地民众对他的表彰和纪念。


晚年白居易昏庸无道,但从大量诗作包含浓郁的悲秋情结观照,他仍然不失是一位颇具悲悯情怀的文化仕人和诗坛巨匠。经过前朝王叔文、柳宗元等人悲壮的失败;再经过他和韩愈、刘禹锡、元稹等文坛仕人后几朝的共同努力,没落的大唐王朝,出现了些许光明转机,政风国力均有所回升。


春潮带雨晚来急。但晚唐表面的中兴局面,正如韦应物所寓的春潮带雨一样,只是暂时惹人心醉的晚景,并不能阻挡历史的洪流。韦应物能看到,白居易身居高位,自然能够体会。这可能是他晚年颓堕的真正缘由。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后来的李商隐,看的更为清楚。白居易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一代诗坛精英,于洛阳废都借修佛的名义,在蛮素丰乳肥臀温柔乡纵情地堕落。如此放纵,正是他大量诗作悲秋情结的另一种消极反弹,更是对大唐王朝临死之前无药可救的最好诠释。


此恨绵绵无绝期。中国历史特色的王朝兴替依然轮回。白居易辞世之后,大唐王朝在凄凄风雨的晚景中苦撑了五十来年,彻底灭亡。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白居易的悲秋情结

  延伸阅读

  大唐诗豪:安贫乐道刘禹锡

  大唐儒风:韩愈缘道近中庸

  大唐情歌:崔护元稹桃花恋

  大唐闺秘:王建朱庆馀妙趣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