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旷世风流:自由情人美薛涛

唐局不甜 唐都浪子 2021-10-04

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

一一薛涛:池上双凫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一一薛涛:送友人

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

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

一一薛涛:题竹郎庙


锦江滑腻峨嵋秀,幻出文君与薛涛。

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凰毛。

纷纷词客多停笔,个个公侯欲梦刀。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一一元 稹:寄赠薛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一一元稹:离思之四

峨眉山势接云霓,欲逐刘郎此路迷。

若似剡中容易到,春风犹隔武陵溪。

一一白居易:与薛涛

玉儿已逐金镮葬,翠羽先随秋草萎。

唯见芙蓉含晓露,数行红泪滴清池。

一一刘禹锡:伤孔雀及薛涛

一、乐籍制度溯源

中晚唐时代,自由风流才女薛涛,和元稹展开了一场影响中国文学史的姐弟恋。如果没有这场姐弟恋,元稹就不会有《莺莺传》;没有《莺莺传》,就不会有元明时代的《西厢记》和《牡丹亭》。而如果没有《西厢记》和《牡丹亭》,更不会有清初的《桃花扇》和《红楼梦》。


欲说薛涛,要先从乐籍制度说起。乐籍制度,始于北魏时代。北魏,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的第一个小王朝,鲜卑族拓跋氏建立。不久,北魏分化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小王国。这一历史时段,史称北朝


后来,杨坚禅受北周皇帝,并统一南朝,建立隋朝,南北朝时代结束。再后来,李渊父子统一隋末乱世,建立唐朝。


北魏时期,拓跋氏当局推行极端民族歧视政策。其中一项,就是把战俘、罪犯、贫民的妻女登记造册,强迫她们从事声乐活动,向贵族阶级提供声乐或大宝剑服务;并把她们和后代全都编入贱民户籍。故称乐籍。乐籍制度在此后各朝,均被纳入礼教范畴,一直延续到清初。


乐籍人员大多数为女性,社会地位低贱,形同奴隶或商品。直白的说:乐籍女性,就是为贵族阶级提供声色服务的综艺娱乐群体。所以直到如今,传统意识仍然残存歧视乐人和戏子的杂乱观念。


通过北朝、隋唐几代历史性的民族融合和社会文化发展,鲜卑族几乎消失,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唐朝建立后,乐籍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简明地说:大唐社会倡导的自由意识,使乐籍人员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大唐朝廷,设有掌管礼乐的太常寺。太常寺之下,有专门为皇家提供声乐服务的太乐署。前面说过:王维仕初担任的职务,即为太乐署的太乐丞。各地府县,还设有掌管音乐和舞蹈艺术的机构,称作教坊。以至宋元明及清初时代,朝廷中央礼部,均设有类似职能的专职机构。


唐宋元明时代的文化领域,诗词戏曲和说唱艺术的演化与发展,均与教坊有关。各朝乐籍制度的发展演化,使基层教坊更像文化艺术的传媒机构。客观的说:北魏鲜卑族统治者发明的乐籍制度,为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一定贡献。大唐武周时代及后来很长一段时期,女性地位的迅速提高,使基层的民间教坊,于文化传播的作用更显突出。


二、乐女步入府衙

大唐诗人的作品,乐籍和乐人信息都很丰富。为此做出重大贡献并影响后世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唐诗人,正是元稹和薛涛。薛涛,大约生于770年,即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薛涛原是长安人,随父亲薛郧在巴蜀任职,迁居成都。


一般认为:薛氏一家,是因安史之乱避居成都;也有一说,薛父是因为贪腐问题而被贬到四川服刑。无论如何,身为地方小吏的薛郧,并没有因为官方身份为薛涛带来任何好处。


薛郧逝世之后,身处异乡的薛涛和母亲,很快陷入贫困境地。生活所迫,薛涛不幸堕入乐籍,成为一名歌妓。不幸之中也有微幸。薛涛才艺品貌具佳,为东川节度使韦皋所宠。生活问题,先有了着落。


在巴蜀接任的节度使官员,著名的如高崇文、武元衡、元稹、李夷简、段文昌、杜元颖、郭钊、李德裕等人,都与薛涛相厚;她以歌女清客的身份出入府衙。川中地方大员,譬如武元衡、元稹、段文昌、杜元颖、李德裕等等,后来都成为中晚唐宰相,余者亦为皇戚贵胄。


薛涛与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也有诗作答酬。段文昌,即段成式的父亲;薛涛逝世后,由他亲自撰写墓志铭。貌若天仙、才艺俱佳的美薛涛,似如大唐文坛公民情人,真是风流绝代哈。


自 由 风 流 美 薛 涛

三、薛涛才思敏捷

薛涛决心进入乐籍,除了解决生计问题,应该是把人生交给文艺事业的策略。据说,她自幼颇具文艺天赋,性情聪慧,才思敏捷,通晓音律。八岁时,薛郧吟诗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刚吟出口,薛涛便续道: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堪称神童才女。


文前所列之《送友人》,引典精辟、情感浑厚、意境幽深;实为史女性诗作典范。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前两句典出诗经之蒹葭,是先秦人民描述爱情的绝唱;薛涛引用此典自比,伊人与月光山色共舞,真是吸粉。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后两句笔锋一转,出人意外,绝无半点情色颓废之调;朱唇微启,弱弱反问;因闺怨而念及塞外征人之苦;转得高雅气魄,令须眉皆服。薛涛真是美人美心美意,难怪友人无不甘愿拜倒石榴裙下,死而后已。


另一首《题竹郎庙》,几乎完成生命时空的超越。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她把女儿高雅情怀,寄托大自然和上苍,又回归女儿本来面目: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如此自然、明确又大胆的自由情怀,于皇帝儒家治下的男权社会,十分罕见难得。谁说古中国没有爱情?读罢薛涛诗作,立马崩溃。


薛涛许多寓意简明的诗作,都以不同方式倾诉心中可贵的自由情结。与当朝权贵和文坛泰斗的诗作答酬,都有体现。从白居易和刘禹锡为薛涛写下的诗作推断,他们与薛涛并无交情。但做为大唐文坛饱经沧桑的思想家,为之感动和感慨的,正是薛涛诗作广泛被赞誉的自由意识


不由的令人惊奇:大唐文坛公民情人美薛涛,究竟是怎样一个多才多艺、美艳聪慧、玲珑可人的优秀女子。


四、姐弟恋的精髓

薛涛终生未嫁,她比元稹年长十岁。薛涛和元稹展开了一场影响后世文坛的姐弟恋;其中蕴涵的自由爱情意识,通过文字逐代表达传递;一千三百年间,经过王实甫、汤显祖、孔尚任、曹雪芹等多个文化大师的重新审视和主题升华,竟然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精髓。


说得更明白一些:皇帝治下儒家的等级文化,对民众压制、残害的症结,正是人类天性之中那份与生俱来的自由情结自由爱情意识。正因为如此,其毒副作用又影响到其它领域,使中国社会几千年几乎停滞不前。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这是薛涛发自女儿内心憧憬的自然幸福天簌。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无形被许多魔咒控制。当女性的灵与肉和情感都变成商品,就很难拥有双栖双飞这种自由浪漫的爱情体验。薛涛从自己堕入乐籍的经历中,洞察社会问题的症结;奴性文化对自由爱情意识的毒害,更是痛中之痛。


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做为人尤其做为女人,生命的精华和人生的归宿,在于夫妻之间的同心和恩爱。这种高尚风格和文明意识,竟然存在于一千三百年前的薛涛诗作之中并且明确表露,不由得令人钦佩敬仰。


大唐才子元稹,具有鲜卑血统。他少年得志,并得到当朝权贵韦氏家族眷顾,把姑娘韦丛下嫁于他。元稹十分重情,爱妻韦丛不幸早逝,为他的人生带来致命打击。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发誓要为韦丛守节。


但他在东川节度使任上邂逅薛涛,再次堕入情网。对于重情又多情的元稹来说,薛涛与韦丛一样,都是他爱情生命中那滴胜过沧海之水的纯美甘露,也是那抹胜过巫山之云的绚丽彩霞


薛元姐弟恋发生不久,元稹并末对爱妻的亡灵食言;他很快结束与薛涛这场迟来的爱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但元稹没有忘记薛涛,这场体现高尚自由意识的旷世爱恋,为元稹创作《莺莺传》,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正是薛涛人格魅力展露的自由意识,于《莺莺传》主题折射的思想光辉,被千年之后关汉卿、王实甫、汤显祖和曹雪芹等文化大师不断审视、不断借鉴、不断升华,才成就了文化史上一部接一部的文学神话。


如上文学经典的女主角,向极权礼教抗争的同时,所体现的自由爱情意识、自主婚姻意识、以及朦胧人权意识朦胧民主意识,依然是如今追求向往的、至高至美的文明境界。一代风流诗人、自由思想家和践行者薛涛女士千秋。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薛涛的自由情结

  延伸阅读

  旷世绝恋:从容赴死鱼玄机

  旷世美人:秦淮皇妃杜秋娘

  末世情种:绮靡放荡温庭筠

  末世莺啼:牡牧风骚燕舞迟

  大唐情歌:崔护元稹桃花恋

  大唐闺秘:王建朱庆馀妙趣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