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21年10月1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诗中看史:诗及功用杂论(代序)

唐局不甜 唐都浪子 2021-10-04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一一唐.章碣:焚书坑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一一唐.李商隐:贾生

一击车中胆气豪,祖龙社稷已惊摇。

如何十二金人外,犹有人间铁未销。

一一元.陈孚:博浪沙

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

论功若准平吴例,合着黄金铸子昂。

一一元.元好问:论诗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一一元.元好问:雁丘词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元.唐温如:题青草湖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清.曹雪芹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

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两百枝。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竞润花。

一一清.郑板桥妙联

楚宫慵扫眉黛新,只自无言对暮春。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息夫人。

一一清.邓汉仪:题息庙

一、作诗能当官亦能送命

诗词话题近年特别火。火了,好像得感谢央视,感谢董卿;当然也得感谢党和政府。但这句台词不该由我说。我没看节目,只在凯迪论坛浏览帖子才知道消息,打开电视回放了几集。所以,我感谢凯迪网站。对于诗词爱好者,好歹有个对胃口的节目。看罢有感,我得说说。


读诗读经很有意思,国人基本都知道。诗经、诗经;诗和经,历来又不分家。中国早期的诗歌赋经典,汇有三部总集。两部在先秦时代,《诗经》最早;记录西周到春秋时代的诗歌,主要以民歌形式流传。


第二部是《楚辞》,主要由屈原和宋玉编辑创作,以楚地歌赋的形式表达。前两部诗集内涵,多以民间的风俗爱情和仕人的美政理想为主题。


第三部诗集《玉台新咏》,记录秦汉魏晋时代的经典诗歌。玉台,代指女子闺房;所谓新咏,就是对女性新概念的歌颂。


秦汉以来的等级制度,对民众、尤其对女性多有残害。诗人借女子的闺怨闺愁闺情表达对自由情爱、自主婚姻和平等人权的渴望;同时,是对强权和礼教的抗争与鞭挞。故被后世道德家评为淫辞浪调。


远古的昭穆制度和魏晋的门阀制度,决定读诗读经之类的高雅活动,只有高门富家子弟才能参与。而寒门子弟和穷苦人家放牛、放猪、种韭菜的孩子,只能爬在教室的窗外偷听偷学。


但于富家子弟较为不幸,据励志故事说:牧童忽然化作文豪;爬在教室窗外偷听的寒门子弟,一不小心成材;成为写诗著经的学问家。


古代学问家都会写诗,写诗是必修课;古代学问家,一般也都能做官,因为朝廷需要他们牧民。牧民,是的内容的核心。而寒门子弟做了官,于所牧之民心有不忍;故,他们会写和牧民之旨相违的诗。再后来结局不妙;他们莫名其妙地被疯了、贬了或杀了。


结局归结局。一旦说做官,读经著经、读诗写诗,就有了另样的意思:与人生命运有直接相关。如此一边读一边写,内容好点意思的诗,如闺阁的情愁怨恨之类;从西周到魏晋、经过几千年,共编下三部诗集。


再到隋唐两宋时代,读诗写诗,更是正经事;想做官,就必须写诗。久而久之到今天,读诗写诗,便成为中华文化的代称。


二、诗词内涵乾坤大

早先汇编的三部诗集,并不流行。一是因为语言风格古久,二是因为内涵苦涩隐晦;都不大容易明白。现在所说的诗词,一般是指隋唐两宋的诗词,也叫近体诗;格律较为工整,文字通俗易懂,诗句朗朗上口。


唐诗宋词的普及与流行,使中国成为诗词的国度,中国文明的伟大,貌似在此:几句精炼的诗词,能诉尽人间情理,能说透红尘道理。节日或祭日,乡村白丁都会说:每逢佳节倍思亲。农家少年也都说: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目下的少年儿童,又开始背诗念经。他们大约都知道如下三句最简单的唐宋古诗: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这三句诗了不得:区区三十个字,如果真能悟,就能搞懂社会生活的本质,参透人世的经济学问。但中国的少年儿童,恐怕只会背这三句古诗。可能悟不透。如果真能悟透因缘,何苦要读近三十年的书,才能混个博士后的文凭?这种疑问,还是留给中文系的教授解答。


关于诗词功用,先举一个例:骆宾王的《讨武檄文》是骈骊文。骈骊文,是唐宋诗词的祖先。讨武檄文,是文坛史上最有力量的诗文,迅速聚兵十余万。而最后得到的,仅仅是它讨伐的一个女人的微微一笑。


战斗诗文尚且如此,更别说情意绵绵、倚门回首且把梅花嗅、为伊消得人喘气等等那些轻飘飘的唐诗宋词。


关于背诗,还有一例。网络曾流有一段某电视台剪辑的视频:灯光旖旎,色调豪华;只见台下高朋满座,名家云集;据说,是在观看京都某大学文科精英聚集一起比赛背诗。只听台上一学霸喊:啊!看我中华文化,春色满园;云云。前面加个啊字,骊六骈四,排比句式一长串;啊啊啊,喊一阵,又见台下名人,纷纷流露感动之状,微颔之。


如此念经背诗,不像是品,应该叫吼诗。别的不想说,全当看花边。而必须要说的是:能从古诗词品出我中华文化春色满园,得多么高深的功夫,才能达到的啊啊啊境界。不愧京都名校学霸。不知是教授之功,还是自学成材。


举以上两例的意思是:诗词并不能当饭吃。拿诗词当饭吃,只有混饭的教授。即便想要提高国民修养素质,仍是一条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曲折险途。因为如此灿烂智慧的唐宋诗词,在蒙古铁骑狼牙棒之下,竟是那么脆弱无助。


据说,背诗开始流行。却不知诗族还有奇怪的一类,叫反诗。骆宾王的檄文,是文坛上榜的反诗。读水浒,见宋江也题有反诗曰: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写反诗的诗人,果然都造了反。导致血流成河,天下大乱。


貌似诗词罪大恶极。而其实导致天下大乱的根源,与反诗写反诗的诗人,都没多大关系。比如有一类并不见得要造反的诗,也被定为反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看看这两句,多么自然风趣的天籁。


结果,不识字成为面子的界限;两句诗被害羞的读者,打入反诗同党,也导致血流成河。天下倒并未大乱,但诗人却被诛灭九族。看来,诗词中的乾坤,并不浪漫有趣,更不像春色满园。


三、诗词普及的效应

即便不写反诗的优秀诗人,请翻开历史查看,莫名其妙也要被杀。至于贬的、疯的、关的、流放的更是不计其数。总之,我在古诗词里听到的几乎全是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悲歌。:在此使用通感,不是错别字。


所以疑惑:京都名校的文科学霸,是如何吼出:啊,看我中华文化,春色满园。你们的情怀,我永远不懂。


纵向观照,唐诗宋词并不算好;诗词真正的精华,是元明清诗词,是红楼诗词。早先文坛遗留的诗作,多为感性思维之作;随着中国文化和中国诗人的成熟,元明清时代的诗词作品,思辩性思辨性明显增强;诞生大量具有理性思维的作品,内涵更加尖锐深刻。


即便写景,都比早先的诗词更有思想。比如元好问、杨升庵、李攀龙、唐伯虎、曹雪芹、郑板桥、邓汉仪等等的诗词或对联。


文学批评领域,也涌现许多思想高深的诗词批评家;他们系统性的选择、编辑、刊印各朝各代优秀诗作。比如王夫之、金圣叹;还有许多佚名学者。是他们,让后世读者从诗词中看到历史更为真实的一面。


目下念经背诗,又开始流行。见网友对董卿采办的节目颇有微词。尤其悲观的网友说:小孩子背诗并不可取,似如马戏团训狗;找个乐子而已。这话有几分道理,本意是积极的:反对强迫孩子死记硬背,而不去悟诗词中的道理。


但各朝的优秀诗作,悟起来很难;一旦悟透又很痛苦。如何是好呢。余以为:先有选择地读一些,好歹有点意义。人生好多道理,不是一下就能搞懂;国民的素质修养,也不是忽然就能提高。


民族文化复兴,更不是假大空的口号誓言,只是说说喊喊而已。总得见些行动才好。背诗念经,解决不了实质问题;如能用心去读,或许有益。


对董卿采办的背诗节目,有人问:诗词普及,究竟有没有意义?这个问题很特色,如辩证法式的考问。那么,只好以其道还答其问:价值肯定是有;看起来比飙跑车、晒美食、打麻将、养狼狗总显得有些文化。


还有网友说得更好:不是诗词有用无用,而是我们距离诗词的语境已太久太远。自口号文化以降,再也不见诗词的境界。


如今,京都名校学霸都在吼诗,还能期待谁用诗词提高修养;谁又能进入诗词境界发展素质。从这个角度期待,普及一下或许还有大用吧?


 唐都浪子《诗解大唐》代序:诗及功用杂论

  延伸阅读

  旷世妩媚:少女情怀武则天(下)

  旷世妩媚:少女情怀武则天(上)

  旷世初恋:上官婉儿真国色

  旷世风流:自由情人美薛涛

  旷世绝恋:从容赴死鱼玄机

  旷世美人:秦淮皇妃杜秋娘

  浪说红楼:目录汇总及链接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