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道 | 第十八届国际陀思妥耶夫斯基协会研讨会
第十八届国际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会研讨会于2023年8月24日至8月27日在日本名古屋市名古屋外国语大学举行。8月24日,来自世界各国(俄罗斯、美国、英国、中国、加拿大、法国、意大利、日本、巴西等)的约八十多名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专家、学者、博士等齐聚名古屋外国语大学(名古屋站校区),参加会议开幕式。
国际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会(以下简称“国际陀学”)主席卡罗尔·阿波罗尼奥教授,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校长及日本陀氏研究专家龟山郁夫教授,京都大学俄罗斯文学研究专家中村唯史教授,俄罗斯陀氏研究专家伊戈尔·沃尔金教授和弗拉基米尔·扎哈罗夫教授,意大利维罗纳大学陀氏研究专家斯特凡诺·阿洛埃教授和中国浙江大学周启超教授,北美陀协主席凯特·霍兰德副教授,副主席凯瑟琳·鲍尔斯副教授和北美陀协理事会成员罗宾·福尔·米勒教授都莅临该会议。
当日下午,国际陀学主席卡罗尔·阿波罗尼奥教授致第十八届国际陀学研讨会开幕词,龟山郁夫教授和中村唯史教授分别致欢迎辞。
圆桌会议
8月24日下午,第一场圆桌会议为“北美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卡罗尔·阿波罗尼奥、凯特·霍兰德、凯瑟琳·鲍尔斯和罗宾·福尔·米勒对北美陀氏研究综述进行报告。其中,罗宾教授提及在美国及全球的流行病和不稳定的形势下读者通过陀氏的作品又获得新的力量,并追忆已逝的三位北美重要的陀氏研究者罗伯特.L.贝尔纳普(2014),黛博拉.A.马丁森(2021)和罗伯特·路易斯·杰克逊(2022)。
从这场会议看,英美学者最初的研究主要介绍陀氏的生平和作品介绍(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纪初,英美的陀氏传记书写的集大成者为约瑟夫·弗兰克,他花费二十五年左右写成五卷本陀氏评传),并且强调陀氏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即后来从精神分析角度阐述陀氏的作品。另外一个主要研究角度是从叙事学层面对陀氏的作品进行解读。这两方面是英美陀氏研究的基础。此外,英美也从主题学、伦理学、文化研究、宗教、哲学等方面对陀氏的创作展开研究。
近几年来,凯特和凯瑟琳两位副教授正进行一项数字陀氏的研究,它是基于俄罗斯社科院主持的三十三卷陀氏全集中的五部长篇小说和两个中篇小说(《双重人格》和《地下室手记》)使用计算软件的文本分析项目。她们利用TEI编码、机器阅读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式解决陀氏小说的深层结构问题,涉及言语、人物、空间、时间性、情感和虚构性等内容。
在整场会议中,英美学者侧重研究作为艺术家的陀氏,细读文本等方面内容。
第二场圆桌会议在8月27日举行,由龟山郁夫教授主持,邀请了三位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中村文则、绵矢莉莎发表关于他们阅读陀氏作品的演讲,氛围十分热烈。
全体会议
除了圆桌会议外,大会还设置了两场全体会议。第一场于8月26日上午举行。组委会安排浙江大学周启超教授在第一场全体会议上作主旨报告,他的报告题目是《当代中国译者与学者对<群魔>的解读》。周启超教授在报告中梳理了北京人文版,上海译文版,南京译林版与石家庄教育版(即陈燊先生主编的中文22卷本《陀思妥耶夫斯基文集》收入的译本)不同年代的译者对《群魔》的不同解读,分析了在俄文系与中文系执教,在世界文学教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视域中从事陀学的不同类型的陀学论著的基本观点与解读路径,论述了当代中国学者对《群魔》从“政治小说”——“政治小说+宗教探索”——“政治小说+反恐怖小说”——“悲剧小说”——“多声部小说”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阐释进程。这个报告在本次研讨会上受到国际陀学界的普遍关注,已有好几个国家的陀学专家在会后表达了要刊发该文的意向。
多伦多大学凯特·霍兰德副教授讲述了《<群魔>中的现实主义时间的危机》。凯特老师运用叙事学理论阐述在《群魔》中的中心事件的时间问题,例如事件发生的时间长度,何时发生,其他事件在当下的发生情况等。她试图通过时间的变化来论证俄国现代性的多样化,《群魔》打破了传统小说形式,一方面是小说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的毁灭,另一方面是传统情节和人物的时间经历的失败。
从两位老师的报告中,在座的研究者们熟悉了中国学者对《群魔》的研究情况,也认识到英美学者对陀氏作品进行研究时细致的文本阅读。在提问环节中,学者们就小说《群魔》中的情节、人物和事件进行讨论。北二外张变革老师指出叙事学是阅读小说文本的基础,把该理论转化为阅读实践,读透小说字里行间细微的和容易被忽略的内容,以此可以更细致地谈论该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和事件等问题。
第二场于8月27日上午举行,日本学者望月哲男教授和俄罗斯学者康斯坦丁·巴尔什特教授分别作了《道歉与宽恕的形式:阿库里卡和娜斯塔霞·菲利波芙娜》和《论陀氏原手稿确定日期和出版的新方法》的演讲。
分会场概况
大会还设置了分会场,主要包含“《群魔》在其时代及150年后”,“陀氏与音乐/电影/戏剧”,“陀氏和‘灾难’的想象”,“亚洲的陀氏接受及他对亚洲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和“与陀氏相关的主题”等五大板块。
与小说《群魔》相关的报告主要谈及的内容有,从《群魔》中追溯陀氏笔下的革命者们的西伯利亚起源;小说人物基里洛夫从社会道德沦丧、自我中心和利他主义追寻过程展现了自我的毁灭;斯塔夫罗金的忏悔中关于玛特廖莎从无助到反抗的解读;《群魔》中的阅读与书写行动;《群魔》的圣经暗指;作为基督对照的斯捷潘·维尔霍汶斯基;论季洪的驱魔和陀氏失败的静修等。
在“陀氏与音乐/电影/戏剧”会场中,日本学者讲述了日本漫画家对《罪与罚》的改编,漫画改编会削弱一些思想观念,但它会聚焦两点,一是拉斯科尔尼科夫的思想和成为超人的挣扎,一是拉斯科尔尼科夫与索尼娅的爱情故事;此外,二十一世纪的漫画改编逐步还原原著内容,同时会涉及与日本社会相关的社会议题。另外有学者论及俄国戏剧家康斯坦丁·博戈莫洛夫对《群魔》的现代改编;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认为对陀氏作品的电影改编相当有难度,许多导演通过削弱陀氏作品中复杂的复调特色把其作品搬上荧幕,并以伊万·佩列夫改编的《卡拉马佐夫兄弟》为例作了阐释。
在“陀氏与‘灾难’想象”中,莫妮卡·普戈利亚讲述陀氏在小说《群魔》中的希加廖夫理论,认为该理论需要人们反思。町田幸大(Machida Kodai)通过伊万的“魔鬼”和《约伯书》中的“撒旦”重思《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邪恶二元论形象的变迁。
在“亚洲的陀氏接受及他对亚洲文化和文学的影响”里,中国学者俞航老师讲述了陀氏在二十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接受情况;日本学者艾丽丝(エリス)俊子教授通过日本“近代诗之父”荻原朔太郎的随笔文章挖掘他阅读陀氏的《罪与罚》和《卡拉马佐夫兄弟》时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的强烈影响,指出荻原朔太郎时常深思陀氏的罪感意识和存在主义观念,于是他在其诗歌里塑造了孤独个体黑暗的内心世界,形成他独有的诗学空间。
在“与陀氏相关的主题”的讨论中,相关内容有陀氏、勃朗特和女性主体创造;陀氏与无感情的小说;陀氏《群魔》中的老鼠、蜘蛛和人的关系;从陀氏与夏目漱石作品中的异化和身份危机看现代性的五个层面;陀氏与无能;重思陀氏小说里的恶与意志等。
中国学者发言
除周启超教授的演讲外,参会的中国学者还有首都师范大学王宗琥教授、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张变革教授、温州大学侯朝阳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姜训禄副教授、香港恒生大学冯启阳副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后(兼天津师范大学)刘娜老师、广西师范大学俞航老师、浙江外国语学院宫清清老师、独立学者糜绪洋和上海大学在读博士陈天祥。他们在研讨会的各分会场作了精彩的发言,并与其他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王宗琥教授在《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研究》中从四个方面论证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鲁迅的创作关系:1)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阅读、收藏和评述;2)鲁迅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内容和艺术才华的高度评价;3)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创作内容、思想和艺术手法上的异同;4)鲁迅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对“超人”观念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及其原因。
张变革教授在《对抗沉沦: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永远的丈夫>中的隐性叙事进程》中,认为陀氏的中篇小说《永远的丈夫》存在显性情节(复仇主题)和两条隐性叙事进程(情夫和丈夫曲折的精神上升运动)。三条叙事运动既有互补,又形成张力,揭示小说的多重主题,显示小说文本丰富多层的内涵。
侯朝阳副教授在《<群魔>中的阅读与书写行动》中认为,《群魔》中的人物与阅读和行动紧密相连的原因在于,首先陀氏的创作意图体现作为思想者的人的本质,其次陀氏利用文本材料的不同形式构建不同的视野和意识,以形成复调世界,最后这种行动与陀氏的亲身经历融合。
姜训禄副教授在《康·博戈莫洛夫戏剧舞台上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中认为俄罗斯当代戏剧导演博戈莫洛夫用他的“文本重置”技巧的现代“舞台沉默”打破并重组陀氏的经典作品。博戈莫洛夫把小说人物置于现代语境里,通过陀氏的世界直指当代人的精神生活,描述当代精神的神秘感。
冯启阳副教授在《恶的反语:重思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的恶与意志》中,通过意大利哲学家西莫娜•福尔蒂的著作《新的群魔》的观点,认为恶的意志是拒绝他人,拒绝爱,结果就是对人的无异议的法则的无序的选择。他认为这种恶的特征可用于反语概念中,这指涉一种自我反思的持续不断的状态,即无法实现完整的生活。他还认为恶与作为驱向无序和特殊的生存模式的反语高度相似,这种生存模式存在于陀氏的主要小说里。陀氏使这些人物回应了与恶和反语相联系的痛苦的自由。
刘娜老师在《大数据视野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中把数据分析和人文研究结合,对俄中英三语的陀氏研究的发展轨迹、研究热点和代表学者的研究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勾勒三语陀学发展的历程和面貌、特点和规律,并对陀学大数据分析的方法与成果进行整理与分析。
俞航老师在《二十世纪前半期陀氏在中国的接受》中从三个方面呈现,陀氏作品中译从英语译本到俄语原文的转变过程;因中国社会和文化因素,陀氏在中国受到误读;中国作家对陀氏创作价值的认可和接受。
宫清清老师在《爱德华·蒙克绘画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情绪”分析》中陈述陀氏对挪威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影响和两位艺术家创作中共同的主题。蒙克一生都着迷陀氏的作品。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当小说《群魔》刚被翻译成挪威语时,随即在挪威的年轻人中引起巨大的轰动。在蒙克去世时,他床上摆放着的正是陀氏的《群魔》。值得注意的是,两位天才艺术家的作品都是从自身的生活印象中自发创作的。在他们的作品中,都贯穿着生命、爱情、激情、疾病、死亡等主题。蒙克的创作可以被看作是对陀氏作品的独特阐释,他的作品中弥漫着陀氏“情绪”。
糜绪洋在《<群魔>中国历险记:政治小说与其他》中讲述陀氏的小说《群魔》在中国的戏剧性命运。由于在苏联被禁,小说在中国也长期受到冷落。80年代苏联学者用当代历史为小说“平反”的努力在中国也引起了学界激烈争论。此外,文中谈及海峡两岸的华语作家都把《群魔》作为政治小说来接受,与之相关的创作有姜贵的《旋风》,阎连科的《坚硬如水》和周恺的《苔》。最后,文中还提到中国当代哲学家感兴趣的小说人物是基里洛夫,该人物已成为重要的思想之源,尤其可见刘小枫教授的哲学论著《拯救与逍遥》。
陈天祥在《资本盛景下的“偶合家庭”与“罗特希尔德思想”》中,以小说《少年》为例,从社会、家庭和个人三方面论述西欧资本文明对俄国的影响。彼得堡社会沦陷资本的漩涡里,“偶合家庭”随之产生,俄国传统家庭关系遭到破坏,阿尔卡季在象征资本力量的“罗特希尔德”思想的影响下被引诱至虚无的世界。
这些研究专题体现国际陀学广泛的研究范围,不仅从文本再次发现陀氏的创作,还借助一些理论和技术对陀氏的作品进行新的阐释,以及在音乐、电影和戏剧领域研究这些领域与陀氏作品的关系。
绘画和著作展览
此外,大会设置了两个展览,分别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艺术家对小说《群魔》所作的插图展和与陀氏相关的研究著作展。从插图展中,俄罗斯艺术家对小说《群魔》中的人物描绘透露他们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每个角色展现各自的特色。
研究著作展不仅有俄罗斯学者在陀氏两百周年诞辰所出的研究书系,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推荐的书籍,如西班牙学者塔玛拉·杰尔马诺维奇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加拿大学者凯特·霍兰德等编的《陀氏诞辰两百周年:现代性小说》,日本学者井桁贞义和伊东一郎编的《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对话》,法国学者克里斯蒂安·弗格森的《荧幕上的陀氏》,意大利学者朱莉娅·吉甘特的《陀氏与孤独的英雄》等。
在第十八届国际陀思妥耶夫斯基学会研讨会上,世界各地学者表现出对陀氏研究的热情,提供新颖的研究视角。研讨会于8月27日晚圆满结束。
其他合影
NUFS:名古屋外国语大学
参会报道
中国学者与国际陀协主席卡罗尔·阿波罗尼奥教授合影
中国学者在国际陀学研讨会开幕式会场合影
告别宴上
张变革教授与各位陀氏研究学者合影,(从左至右)前:伊戈尔·沃尔金教授、龟山郁夫教授,后:叶卡捷琳娜·沃尔金娜、帕维尔·福金教授
周启超教授、张变革教授与庆应义塾大学越野刚教授合影
王宗琥教授与来土耳其学者奥尔罕·阿斯兰合影
姜训禄副教授与日本作家平野启一郎、
名古屋外国语大学斋须直人老师合影
国际陀学学者们在告别宴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