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联盟快讯丨于意云何——孙文科作品展即将在佛山市文化馆开幕!


于意云何——孙文科作品展


指导单位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

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画院

李可染画院

佛山市美术家协会


协办单位

佛山市文化馆燃灯山房

厚德轩明文化艺术株式会社


总策划

夏金旺


策展人

王永才


开幕时间

2019年11月2日15:58


展览日期

2019年11月1日~19日


展览地址

佛山市文化馆(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华康道15号)




艺术家简介


孙文科,1981年出生于山东临朐,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同年开始创建北京个人工作室,并担任《中国画艺术年鉴》、《中国艺术家年鉴》副主编。2015年调入佛山市艺术创作院,现为佛山画院专业画家。


生趣尽在笔墨中 ——读孙文科绘画 

陆虹


看惯了院体的样式,院体样的清新、中和已经让我们的视觉适应。而即使院体画,一样有着化蝶般涌动的力量,呈现着个人的逸趣,在一片中和中渐渐呈现出文人画苍古意淡的风貌,如果再幸运,再有时日,已经走在“我之为我”的路途上的青年画家孙文科便真的怡然自处、笔力彰显了。


在当代青年山水画家中,孙文科是少数传承文人画意趣、得中国画文脉精神的画家,是位在朝的在野派。他以老拙强劲的笔力,静悄悄地将山水画萧散幽淡的文人意趣放置在“有我之境”的追求里,虽无笔墨之大变,但金石辣味下整体意境的展现别有风致。



应该说在追求“个人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孙文科不知不觉地将文人情趣加入金石的笔意,呈现出浑厚老劲的笔力风貌。在对传统的学习中,文科更加关注书法在绘画中的作用,特别是碑刻对绘画用笔所呈现的影响。有了这样的关注,必然有了不同于他人的绘画风格。


笔墨是中国画的血肉,所谓骨法用笔,必是气血运转旺盛相通,才有可能面貌俊逸超然。而书法用笔则是笔毫入纸,敏感中的控制力准确有度。以书入画成为近代书画家对于绘画用笔空间探索的一种方法。


吴昌硕将石鼓文的金石气灌入花卉,齐白石将书法中的纵横大气引入大写意花鸟,而黄宾虹老笔纷披,深得钟鼎篆籀笔意,他下笔如刀切玉,苍劲古朴。他的书画用笔得益于他对钟鼎、金石及器物纹样的研究。在碑学开始影响中国画的清早期,尤其是山水、写意花鸟的用笔,不同程度出现了与历代面貌不同的老辣、苍劲风格,使文人画的审美拓宽了更深的层次。


孙文科从碑学中看到更多的是一种笔意夸张自由带来的精神的自由,笔意磊落坦荡带来的人本性的坦荡磊落,这是一种让人放松而深入的方法,大巧若拙,大朴若拙这样的中国哲学深层的含义在这里有所体现,对于那样的体会,只有在更深的用笔中得到,只要去看从孙文科题跋的字体上流露出碑学帖学相互交映的笔意,就能知道他的用心,这样的笔意从书法一直延展到到画面的角角落落。 


孙文科是山东临朐人。他的本科是在“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杭州上的。这里的山色水光与齐鲁土地的生活不同。在中国美术学院所受到的传统中国画训练,让他在一开始的画面中也是一片烟雨江南,细腻温婉,疏朗悠然。很学院的中国画的表现方式,很亲切的中国美院的学人,一切似乎让他以为他要成为一个江南人了,与他在齐鲁土地上生活完全不同的江南的生活方式就要来临。而命运又让他回到北方,回到一切的中心北京,读研究生。


中央美术学院,又是他另外求学的学术之地。


一路的求学经历,使得他对中国画山水有了更加深层的理解,有所谓“南北宗”之分别,也有南方北方创作之不同,有所谓氤氲、烟雨、萧散的静谧,也有宏伟、刚劲、雄沉的阔远,孙文科在山水画基础的训练上开始选择适合自我心性的那一个方向。



他的山水里有着大面积的泼墨氤氲,同时书写的笔意一点不曾减弱。写意性的用笔始终贯穿在他的绘画里,即使积墨到很深,那种笔意倚着苍润、刚劲延伸到皴染、勾勒中。作为一个向往古代士人生活的现代文人画家,孙文科总是在绘画里给予着自我的梦想。那是与五柳先生相同的“采菊东篱下”的情怀。一如他到更南边的粤中地区的佛山画院,孙文科似乎如鱼得水般地爱上了这块土地。


除了温度的变化,似乎广东也有着与北方相似的雄浑大气。那种爽利豁达、那种雄强坚毅其实在黎雄才这样的广东山水大家的绘画中都曾有过。在广东定居下来的孙文科更为坚定地将北方的堂正、苍润、雄阔保持下来,而毕竟在江南烟雨里体会过的水声、清光、廊桥、雅舍,他也难舍难弃,不管是在北地还是南方,不论是怎样的九万里悟道,孙文科终是要回归诗酒田园的生活。在中国画的广袤的创作天地中,和山水一起把酒纵歌;和山水一起闻道听禅,与山在一起,与树在一起,静静地,静静地聆听着彼此的喜悦,不会放弃,只是彼此间,默默地,寂静的交谈。


从碑学入手的用笔深深地改变了中国画以往清新平和的气质,墨色浓重,用笔古拙,将书法的笔意渗透到山水中,那浓墨的意境中富含中国文化的深邃。那种人与自然的深情,在以笔墨为主角的画面中,尽情挥洒。对于墨色的把握始终是孙文科山水的重要元素,不论是淡墨、积墨、破墨,都使得他的绘画显示出一种不事张扬的内美,一切都在用笔用墨间显示出本质的自然美,那种气韵从墨色的深处升起,仿佛观者与绘者一同置身于苍茫浑厚的深境中,在书写的笔意的中,在干湿笔墨的相交中,一片的新的化境油然而生。


在今天的山水语境中,锤炼千年的笔墨经验不只是古人程式和精神的延续,当历经绘者思考有着现代审美的笔墨,与新时代绘者看造化的角度结合,便会生出今天的意境。


在这样的意境中既有着现世的感怀又有古人的意趣。无论前生还是今世,在中国的山水画里最高的境界就是王维诗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依然是天、地、人之间最感动的故事。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


冰雪净聪明  纸本设色  68cmX34cm  2017

不知鱼之乐 纸本设色 68cmX34cm 2007

峨眉牛心亭  172cm×50cm

换回春光  纸本设色 68cmX34cm 2007

进士在此处  纸本设色  68cmX34cm  2018

南田诗意  纸本设色  136cmX23cm  2016

山水清音  纸本水墨  70cmX47cm  2015

松塘翰林门  纸本设色   68cmX34cm  2016

初夏-雨  42cmx69cm 2015

云水谣小景  纸本设色 130cmX33cm 2018

自采而来 纸本设色 68cmX34cm 2017

松林清话  纸本设色  68cmX34cm  2017

寒江独钓  纸本设色  34cmX68cm 2019

空山雨过  纸本设色  18cmX39.8cm 2019

南田诗意  纸本设色 136cmX68cm  2019

清心无着处  纸本设色  78cmX34cm  2017

清月在隐  纸本设色  68cmX136cm  2017

三十六湾明月  纸本设色  144cmX37cm  2017

大岳风云  纸本设色  68cmX136cm  2016

烟剩一亭遥   纸本设色  34cmX68cm  2019




往期精彩:
联盟快讯丨妙机其微——十二位中国画家作品26日亮相佛山
联盟快讯|中国当代工笔画家陈湘波80幅精品于佛山展出
推荐|龙美术馆举办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
FMU展讯丨洞见——胡石全 朱广贺书画小品展
FMU行业丨佛山再添陶塑艺术殿堂!百余件作品邀你共赏
FMU展讯丨“有机城市”里的别样生活!江山艺术展智园开幕
FMU展讯丨如繁花盛开般美好!袁晓娜首个工笔画展8月30日开幕
FMU探文丨15件大师级木雕作品,颠覆你的眼界!
FMU展讯丨大漆为媒——张温帙漆画艺术展


——END——来源:佛山市艺术创作院佛山美术馆联盟(微信ID:fsartmu)整理发布
更多优质内容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微信ID:fsartm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