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个出生于佛山的当代艺术大咖和他笔下的“三魂七魄”



近日,展览“杨诘苍:三魂七魄”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正式开幕。“三魂七魄”出自艺术家在该展览中呈现的最具代表性的书写作品,旨在描述道家理念中关于人类灵魂本质的探索。“三魂七魄”在作为杨诘苍个展及书写作品标题的同时,影射出艺术家所珍视的普世性及其在创作过程中贯穿的两个基本概念:毛笔运用的功能性及精神价值的强调。杨诘苍一直在追求务实的精神性,它倚存于此时此刻,与中国文人文化中一种显而易见的沉思与自我陶冶相似,并影响着全球事件中所发生的参与行为本身。


展览现场


作为杨诘苍在国内迄今为止的最大个展,展览“三魂七魄”共展现了艺术家的20组作品,包括来自艺术家不同创作时期的2组装置、4组影像和14组绘画及书写性作品。策展人杨天娜通过十个展厅各自聚焦不同的主题,包括自我升华、生死、残缺美、记忆、姿态、权利与和谐,使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逐一浮现出来,展现了杨诘苍创作生涯和艺术个性的多个方面,对我们身处的当下世界提供了主流之外的另类视角和态度。


展览现场


作品“三千针”(1991)是本次展览中艺术家较为早期的作品,是杨诘苍移民欧洲不久后为波兰罗兹艺术家博物馆现场创作的作品——6幅被生石灰处理过的布,扎满针,艺术家以自己的血液将他的头发粘在每一根的针头上。灵感来自该城市二战时期纳粹政权统治下最大的犹太社区之一的状况。此极简的作品既不在审美层面也不在观念陈述上多加修饰,设身处地于解体后的东欧阵营,这一现场创作充分表达了艺术家的怜悯之心和对不公及残酷现实的抵抗。


展览现场


作品“Oh My God”(2002-2005)是一组由两大幅书写与影像构成的作品,艺术家采用了边书写边讲述的两种表达方式对“911”事件做出回应。让全世界直面这一恐怖全过程,对杨诘苍来说,事件最真实的表达是一个年轻人灰头垢脸地从轰然倒塌的双塔下逃出时喊出的一句“oh, my god”。杨诘苍以他对图像的敏锐叙述“911”是一个巨大的谎言。作品“复数十字”(2014)、“生命线1”和“生命线2”(1999)、“跑”(2014)属于同一创作阶段,展现了艺术家苍劲有力的书写线条、简练的语言,以及分层与重叠的图像。当然,这些抽象作品也是对当代现实的评论。


展览现场


“我仍然记得”(1997-2019)是展览中最为近期的作品。此巨幅十八屏书写性作品含括了杨诘苍生活中认识过并仍记得的人的名字,由他朗读这些名字的声音成了这一书写性作品的组成部分。作品中运用的书写风格是杨诘苍的习惯手法,他称之为“暗书”。与他的其它书写性作品相同,意图通过“败笔”,也就是书法中的错误来进行创作。一直以来艺术家使用“倒行逆施”、“笔划颠倒”的方式,书写时的颠倒使墨水或散开,或流动,或滴落,或使用非常粗糙的方式来展开,如同作品“Oh My God”同步播放的影像中呈现的那样。


 “人人都是齐白石”活动现场


作品“人人都是齐白石”(2017-2019)是杨诘苍在过去两年中发起的艺术互动体验活动,先后在佛山顺德盒子美术馆、茗山居艺术生活馆等地举办,活动现场以“芥子园林”为主题,布置了25套旧书桌,邀请观众用毛笔来经营心中的园林。


据杨诘苍介绍,所有的旧桌椅都是从湖南一所乡村小学找来的,经重新打磨后,呈现出私塾的氛围,而私塾体现的就是“师承”关系。在每张桌子上都摆了一套笔墨纸砚,给来参加活动的人使用。

无论是稚嫩的笔触还是质朴的线条,在杨诘苍眼中,都是一个个自由而纯真的艺术呈现。
杨诘苍希望借此活动重拾中国文人所推崇的重“意”轻“形”,重精神轻物质,以小见大的价值观,提倡在纷繁的诱惑中守住孤独,和自己相处,和自然相处,达到一种清明的境界。


展览现场


该作品以模拟真实教室的状态展开。参与该内容的人不需具备绘画基础知识与理论,只要你坐得住,拿起毛笔,对范本创作即可,一如“芥子园画谱”内容。许多富有盛名的艺术家如齐白石,学习绘画时都是从毛笔的训练开始。展览中与杨诘苍作品一起互动的还有许多孩童创作的写写画画。
 

展览现场


杨诘苍的艺术总是深植于现实土壤之中,以不断恢复生活本身的活力,展现现实生活原貌并将其作为作品的自然组成部分加以吸收,他的艺术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调制的鸡尾酒,是一个实用的乌托邦。

 


艺术家简介



杨诘苍,1956年出生于广东佛山市,成长于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时期,20世纪70至80年代师承传统美学并开始其艺术创作生涯。1989年,杨诘苍首次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大地魔术师”展览现场创作的参展艺术家身份出现在欧洲,此展也影响了他移民欧洲的决定。1978年至1982年,杨诘苍入读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之后留校任教至1988年。1989年后,杨诘苍居住在德国海德堡和法国巴黎并参加了大量的全球性展览:“中国前卫艺术大展”(1989年,北京中国美术馆), “大地魔术师”(1989年 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为了昨天的中国明天”(1990年 法国),“沉默的力量”(1993年 英国牛津现代艺术博物馆),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6/ 2018 年中国),上海双年展 (1999/2015年,上海),“停”(2002年 韩国光州双年展),“紧急地带”(2003年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广州三年展(2002 / 2005/2008 年 广州),“艺术的力量”(2006年 巴黎大皇宫首届巴黎三年展),利物浦双年展(2007年 英国),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年 土耳其),里昂双年展(2009法国),莫斯科双年展(2009年 俄罗斯),“法国五月”(2001 / 2015年 香港),“古往今来“(2013年,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连续撞击”(2017年 法国巴黎大皇宫), “街道” (2018年 意大利罗马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1989年后的中国艺术:世界剧场”(2017-2018年 美国纽约 / 西班牙毕尔巴鄂 古根海姆博物馆、美国 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


策展人简介



杨天娜,独立艺术史学者、策展人。杨氏和当代艺术的渊源始于八十年代中期,当时她撰写和发表了大量的相关文章。她的博士论文《符号的较量:对1979-1989中国前卫艺术创作的符号学分析》(香港 timezone8, 2003)是一本关于中国 80 年代艺术的重要参考著作。杨天娜策划的展览包括:"租借的遺產-香港1997”(法蘭克福工藝美術博物館,德國,1997),“渗:移景与幻想”(广东美术馆,广州,2006),“剩余价值、积累 - 广东快车”(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06),水墨、生活、趣味第五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2006),“街道是我的心”(博尔赫斯书店,广州,2007),Onda Anomala - 第七届 Manifesta 双年展(特伦托,意大利,2008),“成为激烈、成为动物、成为......”(海德堡大学,2009),“以退为进”(上海外滩美术馆,2014),“7+1-你们来了就好”(北京GIGE博览会,2015),“窗内外:萧开愚的诗画”(本来画廊,广州,2017),原乡-第一届光安田野双年展(光安,2018),“六二禅-杨诘苍”(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北京,2018),“有可能的园林-田德喜”(Cherimus 撒丁岛,2019),“岭南意象”(巴黎中国文化中心,2019)。




往期精彩:

华南地区最大的民营美术馆即将于佛山顺德开馆

联盟推荐|“科技艺术四十年——从林茨到深圳”暨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四十年文献展

联盟快讯丨妙机其微——十二位中国画家作品26日亮相佛山

联盟快讯|中国当代工笔画家陈湘波80幅精品于佛山展出

推荐|龙美术馆举办陆俨少诞辰110周年专题展

FMU展讯丨洞见——胡石全 朱广贺书画小品展

FMU行业丨佛山再添陶塑艺术殿堂!百余件作品邀你共赏

FMU展讯丨“有机城市”里的别样生活!江山艺术展智园开幕

FMU展讯丨如繁花盛开般美好!袁晓娜首个工笔画展8月30日开幕

FMU探文丨15件大师级木雕作品,颠覆你的眼界!

FMU展讯丨大漆为媒——张温帙漆画艺术展



——END——来源:佛山电视台、金投网、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佛山美术馆联盟(微信ID:fsartmu)整理发布
  • 更多优质内容

  • 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 微信ID:fsartmu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