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头婚”毁了什么?这就是年轻人越来越听话的真相!

张3丰 冰川思享号 2021-01-27
独生子女一代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但是解决方案是生两个孩子。在这个方案中感到满意的,并不是结婚的两个当事人,而是双方家长。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张丰


“两头婚”这个词,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它是指年轻人结婚,男的不叫“娶”,女的不叫“嫁”,据说开始在浙江流行起来。


网上有不少人在吹捧,也有学者在关注,甚至有人专门写了论文,认为这有利于改善代际关系,是一种更看重沟通的婚姻模式,因而也能促进和谐。


据浙江外国语学院老师赵春兰介绍,在浙江农村流行的两头婚,应该包括两个核心要素。第一,夫妻双方在两边都有婚房,可以选择住在丈夫家,也可以选择住妻子家;第二,这样的夫妻一般会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图/图虫创意


赵春兰的研究显示,两头婚“并不全是拆迁户家庭”,这个解释,其实也等于承认了有相当多的两头婚属于拆迁户。


在浙江一些城市的城乡结合部,由于拆迁,很多家庭会补偿不少房子,婚房当然多多的。对于那些在城市打拼还为房子苦恼的年轻人来说,就别想着两头婚了,恐怕只有“两头昏”。



01

是两个家庭的联姻,而不是两个人


赞美两头婚的人,认为这样的婚姻更科学,至少它解决了孩子到底是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的问题。方案并不是“两头”,而是“两个”,生两个孩子,分别姓。据说,孩子以后就不用喊“外公外婆”,都喊“爷爷奶奶”,看上去更平等了。


这种看法的荒谬之处就在于,它首先就承认了“爷爷奶奶”更优先,提升了外公外婆的权益。两头婚并不是法律概念,只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描述而已,事实上,采纳两头婚的人,结婚证和以前一模一样,具体到某一个晚上,仍然只能选择在“一头”进行夫妻生活。


图/图虫创意


它的精髓,是生且只生两个孩子。如果不小心生了三个,就会面临新的问题,多出的那一个,到底算哪头?解决办法,似乎是再生一个,这样就达到了新的平衡。


独生子女一代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但是解决方案是生两个孩子。在这个方案中感到满意的,并不是结婚的两个当事人,而是双方家长。


十几年前,一部电视剧《新结婚时代》走红,有一句台词是“结婚不是嫁给一个人,而是嫁给一种社会关系”,两头婚的本质也是如此。它可能是指拆迁户的联合,也可能是“拥有两套或以上住房”的家庭的联合。


两边都有婚房,骄傲感是不言而喻的,它强调的是“肥水不流外人田”,或者是“把上一代的财产锁定”。这当然是门当户对,而且是更标准的,看的不是笼统的阶层,而是房产。


这样的算计非常精确,对保障家庭财产规模也有积极意义,但是,我们在这种模式中没有看到婚姻中最核心的东西:两个年轻人的选择自由在哪里?新家庭的独立性在哪里?(住房和生孩子都由上一代决定)



02

女性权利得到提升了吗?


有些人认为这种婚姻,提升了女性地位,理由大概是“有一个孩子可以随母姓了”。


这种看法让人感到悲哀。就如同以前在农村墙上看到的计生标语,“女儿也是传后人”——这是安慰那些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不要自卑,女儿也算后代呢。这句口号的精髓,就在那个“也”字。它并没有提升女性权利,相反,它只是强调了那个固有的权利格局。


图/图虫创意


其实,不管是在法律规定还是在实践中,关于孩子应该随父姓还是母姓,都有更好的解决方案,那就是“自由选择”。现在的学校里,已经有不少四个字名字的孩子,父母的姓都在其中,甚至可以发明一个“第三姓”。


两头婚要求生两个孩子,这和之前的“计划生育”其实是一个逻辑,都否认了夫妻双方的生育自主权(自主决定生几个),对女性来说,除了必须多生一个孩子,看不出两头婚有任何进步可言。


要求新婚夫妇多生一个孩子,以满足上一代的权力平衡,这不仅是对新婚女性的“限制”,也是对新家庭的一种粗暴干涉。它背后发挥作用的,其实仍然是赤裸裸的“父权”,只不过满足的是外公的父权而已。



03

年轻一代婚姻观趋向保守


这样的婚姻模式,如果夫妻是自愿的,当然也无可厚非。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它在“文化意义”上,是一种保守,而不是进步。 


实际上,90后或者95后的婚姻观,普遍存在一种更保守的婚姻观。在我们身边,能够看到更多“父母说了算”的婚姻,两头婚只是其中的一种罢了,它碰巧满足的条件是“双方家庭都有两套房”。 


图/图虫创意


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一种新的“包办婚姻”。对年轻一代来说,这种选择有苦涩的一面。房价这么高,一个年轻人纯粹依靠自己的努力买房建立家庭,已经越来越艰难。


同时,很多城市长大的90后,父母一代却是房地产大繁荣的受益者,不管是拆迁户还是别的中产家庭,拥有两套房或者帮子女出首付甚至还房贷的也大有人在。


这些父母的逻辑可能是这样的:既然你的房子是我给你的,那我就应该对你的生活事务拥有一定的决定权,我可以决定谁住在这个房子里,帮你选定伴侣,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就是很多年轻人变得越来越听话的真相。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冰川思想库】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

*商务微信:bingchuanxiaobian



冰川精华


那个最了解邓小平的美国人走了


上海放下身段参加抢人大战,胜算几何?


今天,我们仍然有太多理由向贝多芬致敬!


离开胡玮炜的摩拜单车,为何只配消失?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