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打破袁隆平神话
悼念袁隆平,其实也是因为他和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个国家终于在制度层面选择了一条整体上不再挨饿的道路。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易之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今天上午更早些时候,也曾传出袁隆平去世的消息(后被证实为虚假信息)。当时,互联网上已是一片哀悼。微信群、朋友圈,无论什么学历、职业、所在地方,几乎都在谈论这位科学家的消息。
在社交平台上,大量的人对那则“虚假消息”表示不满。这说明,人们不愿接受这一事实,尽管那时已经有病危的消息传来。
随后,湖南日报发布正式消息。哀悼之声铺天盖地而来。
天下谁人不识君。作为科学家,袁隆平的公众认知度是无可企及的,是中国人对科学家认识的“最大公约数”。
01
在互联网上,袁隆平其实一直是位“顶流”,流传着很多他的表情包。
其中最常见的是,画面是他的照片,文字写着“我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让你们吃得太饱了”。
这不是他的原话。虽然是个调侃的玩笑,但至少说明民众对他最基础的认知:吃饱饭,靠他。
▲图/视觉中国
袁隆平被成为“杂交水稻之父”,于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杂交水稻的成果自1976年起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应用。
随后他的研究不断突破记录,直至2020,他依然在刷新着亩产记录。他的研究不仅造福中国人,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国,杂交水稻均已大面积种植。
“我一直有两个梦,一个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从研究成果的看,袁隆平无愧于一位卓越的科学家,他的梦想正在实现。
02
在公共视野里的袁隆平,是将优雅和朴实结合得很完满的知识分子形象。
在媒体报道中,袁隆平会拉小提琴,有几张流传很广的照片是他在稻田里拉小提琴。“生活”和“诗意”,被有象征意味地记录了下来。
袁隆平英文水平也相当了得,他每次飙英文,几乎都能得到舆论的猛烈点赞。
同时,他又很朴实。他的镜头前形象,几乎都是简单的格子衬衫和西装。而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标杆级的科学家,他的舆论表达,从无口号、说教与派头,却是天生而来的淳朴自然。
他说自己不带博士生,是因为“麻烦得很”,“要死脑细胞的”;
被问及是否队伍好不好带,他叹口气“哎呀”,随后还是挠头捂脸;
他说自己爱运动,“70岁以前每天游泳”,“不要吃太多肥肉,变成一个胖子”……
袁隆平之所以广为人知并广泛喜爱,与他风光看尽又回归自然的洒脱与通透分不开。他是两种知识分子形象的叠加:既有一种传统的精英感,同时又有一种符合民间审美的泥土气。
03
作为科学家,袁隆平的人气是无可比拟的。无论是其他科学技术领域,抑或是人文社科领域,几乎都难以找到可以与之匹敌的人物。
袁隆平的影响力,部分是在学术贡献以外的,而这也能理解。他之所以所获得超高认可度,也来自于一种特殊的民族心理结构:对饥饿的记忆。
中国整体摆脱饥饿史,也就是这几十年的事情。而在更漫长的古代史上,饥饿的记载既令人心惊肉跳,也多如牛毛。
袁隆平形象的丰满,是与中国整体摆脱饥饿的历史进程相一致的。袁隆平构成了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袁隆平,就是我们告别饥饿的一个人格符号。
对于很多人来说,术语重叠的高精尖研究有什么用,不好理解;一个研究文化史的重大论述与自己有什么关系,也不太好懂。
但袁隆平的意义非常好懂:解决吃的问题,让我们吃饱。
从这个角度说,袁隆平的意义是非凡的。袁隆平收获山呼海啸的礼赞,背后是一个民族从饥饿中走出来的艰辛历程。
袁隆平值得我们最深沉的哀悼。他是一个代表,代表着千千万万为解决粮食问题而攻关钻研的科学家。
其实,饥饿的产生,不只是粮食产量。阿马蒂亚•森在《赤贫与饥荒》中说,“饥饿不是一个粮食的问题,而是粮食与人的联络问题。”粮食如何分配,同样至关重要。
悼念袁隆平,其实也是因为他和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个国家终于在制度层面选择了一条整体上不再挨饿的道路。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