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阅读家 | 我读遍全镇所有的书,才能和你一起喝咖啡
特约撰稿 | 张丰
近日《南方周末》一篇题为《小镇阅读家:打开隐秘的快乐》的报道,讲述了出版社从业者陈密的小镇阅读故事。她的那段隐秘的阅读时光,以及阅读带给她的震撼与快乐,如同复刻一般,也发生在我身上。
我的老家河南省郸城县,崛起了一所超级高中,那里的孩子,现在被称为“小镇做题家”。
二十多年前,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升学率低得可怜。我们那一年文科班,几乎全军覆没。几个要好的朋友,都选择了到外地复读,最终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学校。
其中有一位现在已经是有名的经济学教授,他到哈佛大学访学后,刚出了一本《大侦探经济学》寄给我。这让我想起当初一起读书的时光。
这里的“读书”是真正的阅读,而不是学习课本或者做题。我们读高中时的县城,只有一家小书店,距离学校一公里,我们常去那里转悠,就和书店老板成为了朋友。
那时根本没钱购买书籍,开始是站在书店看。或许老板被感动了,就允许我们把书店的书带走,还把我们带到他家吃饭。大家就这样成了朋友。
我从书店先后带走了小仲马、大仲马和托尔斯泰的著作,这为我打开了一个世界。这是支撑我读高中的核心力量,语文成绩居高不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些阅读强化了我要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的狂妄。
就这样,大概有四五个同学,组成了一个隐秘的读书圈子——我们都是“小镇阅读家”,直到现在也保持着阅读习惯,现在都已经“人到中年”,但是阅读有时候仍然让人感到年轻。
老家是贫困县,直到现在镇上都没有书店。我读初中的时候,几乎读遍了全镇所有的书(加起来可能有几十本)。全镇居民也有四五万,没有一家拥有藏书。
一些流传的为数不多的书籍,也都是武侠和言情,初中生会带到学校里看,有很大概率会落到我的手中。我父亲和伯父都是学校老师,分别教数学和语文,有人带课外书到课堂,肯定会被没收。
我会想办法偷走,然后带到教室,又可能被其他老师没收,这就是小镇的图书流通路径。我爸可能注意到这是一个困境,他弄了一个木箱子,把没收的书都锁进去。接下来,如何从他手中搞到钥匙,就是我经常思考的事。
一个常用的套路是,我会在我爸在邻居家打牌的时候,把我家的门锁上,把钥匙“忘”在房间,他会把一串钥匙都给我。我打开箱子,把看完的书放进去,再取一本出来,这个箱子就是我一个人的图书馆。有时候书带到课堂被没收,我就非常忐忑,很怕我爸破案。
但是他从来没有追查过。很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我爸对他箱子里的书不断减少可能心知肚明,但是有什么能比有一个偷偷读书的儿子更让人开心呢。绝对的匮乏,再加上我爸的调控,反而培养了我阅读的兴趣。
▲创意图(图/图虫创意)
前些年有一个讽刺农村出身大学生的说法,“我努力那么多年,不是为了和你一起喝咖啡”,农村孩子到大城市,即便是在生活方式上也很自卑。对我来说,读书在很大程度上治愈了我。读大学之前,我没见过咖啡,但是却在书中很多次读到过。读书所能给予我们的,远比我们想象得大。
这种早年阅读饥渴,给我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最明显的症状是,我相信读书能够解决所有问题。读本科和硕士时,都感觉自己没什么知识,疯狂阅读,而且专门读那些最艰涩的,来“占领制高点”。
还有一个症状,从读大学开始,一旦有点钱就去买书,辗转多地,书成为一个负担,后来不得不专门弄一套房子放书。有很多书买了没有读,但是却都舍不得扔掉。自己内心清楚,最难的时候书会陪着我,也不止一次靠书得救。
前两年回老家,发现鄙县已经成了教育大县,连省城的孩子都要到郸城一高复读。很多人嘲笑这种应试教育,我从来都能体谅,一个贫困县,到处都在讨论985、211,无论如何都是感人的事。
但是我在县城蹓跶也发现,二十多年过去,县城仍然没有像样的书店。那些像衡水中学学生一样打拼的年轻人,数量庞大,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刷题——做题家太多,“阅读家”太少。
著名的方所书店在河南省焦作修武县大南坡村开了一个分店,那是一个乡建项目的一部分。我去那个书店参观过,有几个孩子从一排排的书架前走过,不断驻足,他们的脸黑黑的,眼睛很亮。这让我有一种心痛的感觉,我也有点羡慕他们,好歹可以逛一下书店,在我老家的镇上,还是一家书店都没有。
信息时代,很多农村少年也都拥有手机,可以和远方的父母联系,但是如果没有书读,阅读的“城乡壁垒”就会越来越深。有相当多的研究都证明,父母陪伴不够,孩子沉迷电子产品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没有足够的阅读,处在底层的孩子,很有可能“复制父母的命运”。
很多到外地打工的人,已经买了汽车,春节时镇上会堵得一塌糊涂。但是他们还没有养成给孩子买书的习惯。他们需要“观念更新”,也需要“路径更新”。他们未必是真的“不舍得”,而是还没有真正认识到阅读的重要,也没有一个可以容易获得图书的办法。
▲图/网络
新的变化可能正在发生。《2020多多阅读报告》也显示,去年有超过4亿人次的读者通过拼多多“拼”知识。2021年拼多多两度发起“多多读书月”,两季均建立5000万读书基金,联合权威出版社补贴超1000款、200万册经典书目。
我老家的人,通过拼多多卖红薯,买国产手机,现在也开始通过这个平台“拼书”了。据说在刚刚结束的“多多读书月”第二季活动里,有两成订单收件地址写下“村、镇、乡”——两成,占比还不够,但已经是很好的开始。
数据显示,《浮生六记》《万古江河》《小径分岔的花园》等都市热门书籍,同样受到小镇青年的喜爱。这真是让人欣慰的事,他们不再像我过去那样,读了一本书,下集需要等好几年。
这让乡村少年获得了平等的可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不再需要像衡水中学的学生那样,每天花十几个小时在做题上。阅读将引领他们到一个更大的、更有整体性的世界。
*投稿邮箱:bcsxk2016@163.com*商务微信:weiyingjie1974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