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李白有多成功,高适就有多失败
电影打破了李白的神话,塑造了一个更有张力,更真实的李白;却又莫名立起了新的一尊高大全偶像:高适。
《长安三万里》强行给了高适无数光环。
比如,所谓李白年轻时救过郭子仪,本就更接近传说,电影里直接把功劳分给高适一大半。
在历史上,永王之乱后,高适没有积极营救李白,这固然可以说高适冷酷无情,毕竟他担心被李白逆案牵连也是人之常情,但在电影里,高适被描绘成苦心孤诣的大爱者,表面冷峻,暗地里却为营救李白操碎了心。
更夸张的是,历史上的高适并不以军功闻名,在与吐蕃作战时,“师出无功,而松、维等州寻为蕃兵所陷”(《旧唐书》),“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新唐书》),但在电影里却被塑造为运筹帷幄、大败吐蕃之“军神”。
▲《长安三万里》剧照(图/豆瓣)
这又有什么必要呢?
我不是说电影不能虚构。事实上,我很反感那些但凡看电影就扯史实的人,没有必要的虚构,电影也好,历史小说也好,根本就称不上作品。
但虚构也有高下之分。最理想的状态是,历史里没有提到过的空白,小说和电影可以尽力“补白”和想象,比如马伯庸就是这方面的顶级高手,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塑造了张小敬这个精彩的人物形象;但史书中有明确说法和定论的,小说和电影尽量不去推翻。
《长安三万里》就高适的塑造,显然没有达到这个最理想的标准。
但这毕竟是高标准。《长安三万里》的问题是,用虚构把高适这个人物弄得过于不接地气了,不仅缺乏了张力,更绝缘于人性的幽深。
这不是高适高三十五,这是从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叔叔。
如果史书上的高适过于单向度和高大全,文艺创作中反倒应该以必要的虚构和补白,把这个人物塑造得更有生气一些;但人家史书里的高适挺多元的,按照这个方向虚构补白些情节即可,为何要反其道行之,把高适强行变成了高大全?
高适不愿营救李白一事,反倒是体现人性复杂和幽深的一个好题材,友情与仕途的矛盾本就构成了张力,更何况,高适与李白的政治性格本就不同,前者严肃冷峻,后者浪漫操切。为什么一定要让高适救李白,还救得这么内敛博大?
还有云山城之战,既然真实历史中是战败的,就不太适合强扭成大胜仗了。在失败的前提下,难道高适的故事就不能够展开么?在大时代中,个人的渺小,英雄人物努力的无济于事,不更能体现盛唐终结时代的时代气氛与英雄失路?
当然,我也理解,电影也要面向孩子这个群体,不能拍得过于“成人化”。在处理友情时,要尽量简单点,主角最好是熠熠生辉,没有遭遇任何人性挣扎的;战争戏,特别是以一场酣畅淋漓大胜结束的战争戏,是票房的保证。
但这样想,是不是也牺牲了这部电影的“全民性”和成人观众。更何况,就如电影几近完美地处理了李白充满冲突的人设一样,为什么就一定要让高适变得扁平无味?
▼
这里推荐冰川思想库研究员张明扬作品
《弃长安》
本书是一部讲述唐朝安史之乱的通俗作品
以多位关键历史人物
包括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哥舒翰、杨玉环等人
的“弃长安”经历为线索
聚焦唐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重要议题
以乱离亲历之人的经历解释
变乱何以爆发与盛世何以崩陷
以此重新刻画安史之乱时期的完整历史图景
点击小程序,立即购买
在网上找不到思想交流的对象?想和冰川思想库的专业撰稿人讨论?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cereview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今日头条·财经头条号百强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新浪财经·深度思想财经新媒体
虎嗅2020年十大年度作者·实力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