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宝藏历史书单,越读越上瘾
书单推荐
HISTORY
历史是一本永远读不完,而且常读常新的书。从唐朝的开放包容中,我们可以学到如何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去拥抱世界;从宋朝的科技发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从近代的民族独立斗争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团结与坚持的力量。
多读历史会给予我们智慧与启示。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本容易被忽略的宝藏历史书,这几套(本)书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的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他们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角,为我们重新讲述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历史,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历
史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窦德士的代表作。作品以翔实的史料为基础,讲述了大明王朝的边防战史,并从战争史的视角,对明代的政治制度、地方管理、军事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书将明朝北部边境防御历史划分为14个时期,论述明朝皇帝、官员和将领在实际处理边境防御问题时,是如何思考、争论、做出决策的,探究明朝是如何在长达276年的统治中确保领土完整的。本书为审视大明王朝的兴衰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有助于全面认识明朝北部边境的防御体系,有助于了解明朝军事决策机制和军事防御思想的变迁过程,有助于思考北部边防对明朝政治、经济的影响。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本丛书是由著名学者李学勤和出版家郭志坤联合主编,由12位新生代中国历史学者联袂撰写的可信又通俗的中国历史。从夏商周三代写起,一直到清朝覆亡为止,以十二分册完整展现古代中国的发展历程,系统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全貌:分别是《中华王朝的开端:夏》《镌刻在甲骨上的史诗:殷商》《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大国争霸与士的崛起:春秋》《百家争鸣的大变革时代:战国》《大一统王朝的确立:秦汉》《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魏晋南北朝》《灿烂辉煌的开放世界:隋唐五代》《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从游牧部落到世界性帝国:元》《沉暮与新生:明》《从康乾盛世到惊天巨变:清》。全书语言浅显流畅,通俗易懂,除了以政治史的书写为主,还将相关的文化史、艺术史、文学史、思想史、科技史、风俗史、外交史等逐一介绍,努力做到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备。整套书共配有图片两千余幅,包括甲骨、青铜、石刻、金银、丝帛、陶瓷等各种古代文物,以及许多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与绘画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观赏性,还能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惠通桥之战》豆瓣:8.9分作者:余戈出版时间:2024年5月页 数:352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的抗战,是全民族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战事吃紧时期,滇缅公路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交通运输生命线,而天堑怒江之上能够承载汽车通行的桥梁只有一座——惠通桥。在第一次入缅作战期间,惠通桥维系着十万远征军的兵力输送和物资补给;战事失利后及时爆破惠通桥,为避免形势危殆构筑起一道战略防火墙。在滇西反攻阶段,修复惠通桥、夺控滇缅公路,惠通桥又成为扭转战局、赢得胜利的战略枢纽。惠通桥不仅支撑着缅北和滇西两个战场,也是从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战略焦点。从此种意义上讲,惠通桥不仅关乎滇缅战场的成败,更关乎着民族抗战的命运。作品以“微观战史”的写作方式,以惠通桥这一战略节点为着眼点,借助最新发现的原始档案,冷静客观地叙述了1942年中国远征军与日军围绕惠通桥展开的攻守较量,对围绕惠通桥的战事和人物细节进行了细致还原,生动再现了抗战史上这一段命运转折之战。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巨变与突围:碰撞中的清帝国(1644—1840)》
豆瓣:7.4分
作者:李晓鹏
出版时间:2024年2月
页数:356页
自嘉庆继位开始,清帝国的财政连年亏空,官僚日益腐败,百姓民不聊生,白莲教起义声势浩大。自此,帝制的荣光渐趋暗淡,清帝国由盛转衰,中国也逐渐落后于西方。直至1840年,英军陈兵珠江口,中国开始了积贫积弱的近代历史。
但是,近代的危机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早已潜伏于清帝国的统治之中。自定鼎中原,到覆灭南明,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治理,清廷逐渐稳固了统治基础,终于将帝制推向巅峰,却未料世界形势已悄然巨变。清帝国的统治面临哪些挑战?从“康雍乾盛世”到“嘉道中衰”,清帝国的盛世基于哪些治理之道,又为何骤然而衰?在近代的前夜,清帝国为何落后于西方?本书作者李晓鹏,运用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从生产技术、组织能力、思想观念、地缘战略等角度,审视帝制时代最后的巅峰,带我们重新走过这段转折之路。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食色与性情息息相关,古人早已领悟到这一点。他们深谙吃的艺术与哲学,将自己的精神气质与文化追求融入食材、厨艺、风味之中,发微人生理趣,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描绘为一幅至味人生的历史画卷。本书不仅仅是美食的历史,更是由人物贯穿而起的文化史和精神史。伊尹的调和之道,孔子的乐天知命,屈原的爱国情怀,刘彻的进取气象,刘安的黄老之貌,曹操的治世雄心,杜甫的心系苍生,玄宗的兼蓄包容,苏轼的通透达观,徽宗的排场品味,张岱的遗民之泪,李渔的闲情平淡,板桥的耿介坦荡,袁枚的知音知味。每位历史人物都有不同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境遇。历史淘洗而下的,不只有大理论,还有具体的人生。在饮食中发现人,在共情中理解人,才能体味历史的永恒魅力:古今一理,我不孤独。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荷兰共和国:崛起、兴盛与衰落 1477-1806》豆瓣:8.0分作者:【英】乔纳森·伊斯雷尔译者:朱莹琳出版时间:2023年11月页 数:1568页
本书是一部全新角度的300年荷兰共和国史,首度全方位解析荷兰共和国从酝酿到衰落的全过程。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分述各时代荷兰地区的发展历程。1477—1588年的共和国奋力摆脱勃艮第的控制,在唤醒自我民族意识与国家意识的过程中掀起一片宗教改革与大起义狂潮。1588—1647年,处于黄金时代早期的共和国不断寻求抗争西班牙统治的道路,在意识形态上陷入大辩论,在权力的对峙中磨合出宗教宽容政策。1647—1702年,航海贸易的大发展,让八十年战争后的共和国在诸多思想的裹挟下陷入内部不倦的斗争,这种斗争既包含内部意识形态的对抗,也包含共和国与外部英、法间的竞争与厮杀。1702—1806年,四次英荷战争的摧折,爱国者党运动的席卷,即使有尼德兰新共和国的垂死挣扎,衰落的时代也必然来临。最终,在拿破仑政权下,共和国正式落下帷幕。本书避免了过去以1649年为界的共和国历史研究角度,将时间追溯到1572年之前以及延伸到取代荷兰共和国的巴达维亚共和国时代,同时将地域从单一的北部地区拓展至南部及德意志诸国辖区。本书从思想史角度揭露尼德兰南北分裂的真相,是突破传统荷兰史研究角度,打破欧洲史陈旧观念的力作。
*本文为广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