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张子军:我对老年观的理解③
我始终认为,至今未能攻克的人类死敌——癌症,其病因虽然多种多样,但最关键的因素是情志,也就是说,除了高强度污染这个外因外,中医常说的致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其主要内因,其中怒忧思悲尤甚,即人的情绪因素影响最大。
我这话是有一定根据的。大家可以回想,有癌症潜质的人一般都多愁善感,遇事想不开的多;有的人表面看着大咧咧,实质外粗内细,有点事就不断在心里纠结,很难忘掉。中医认为,忧思郁结。这个“结”,这个积累不化的“结”,就是患癌的重要因素。
有人调侃,癌症患者有三分之一是病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三分之一是吓死的。那两个三分之一不在我们评论之列,但听说得了癌症,恐惊忧虑促使病情加快发展的,确不在少数。
而且这个由情志致病的癌症,特别钟情于年龄偏大,情绪郁积偏多的人,当然也不排除虽然年龄不太大,但郁结偏重的人。
书里探讨了他患癌症的病因:“第一就是长期郁闷会得癌。生病初期,这样不平的情绪确实有段时间一直缠绕着我。我很难平静接受的,是生病前一年我所遭遇的种种不堪的中伤与攻击,令我情绪低落,郁闷至极,或许才种下了我的病因。早有研究证明,抑郁导致情绪低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系统。”
杨育正的这段话,是一个当代医学家在不幸患了不治之症后,反复思考得出的一个清醒结论,也印证了我多年对此病的观察和所思。 进入老年期,除了癌症的威胁,还有心脑血管及血糖高等常见的老年病,因为较普遍,所以更会令人上心。
老年人绝大多数患有传统“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新“高”,即高血尿酸症,如果严重,外在症状会出现疼痛难忍的“痛风”病。
因为人老有个渐进过程,但也有个量变到质变过程。有的人很奇怪,去年体检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今年怎么突然就有那么几项不正常了呢?是不是吃的有问题?运动量不够?休息的不好?等等,于是就胡思乱想,焦虑不安,有病乱求医,没病瞎折腾,恨不得一时就想恢复正常。
实际上,一些生理性指标的改变,不一定完全属于疾病范畴,是随着年龄增长,长寿之人增加引发的必然结果。说穿了,是身体老化的体现。
也有的人得了老年病不是和自己纵着比,而是横着比,为何某某年龄和我差不多,他就不得这个老年病呢?这涉及到基因、家庭、工作生活环境、医疗条件等一系列问题,不是几句话就能够说清的。
有的人腿疼胳膊疼就感到痛不欲生,你怎么不想想,有的人心肝脾肺肾都非常健康,为何单单脑袋出了问题,得老年痴呆了呢?
临床表现该病起病缓慢或隐匿,病人及家人常说不清何时起病。多见于70岁以上老人,女性较男性多。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日常生活能力的逐渐下降。根据认知能力和身体机能的恶化程度分成三个时期。
第一阶段(1~3年)为轻度痴呆期。表现为记忆减退,对近事遗忘突出;判断能力下降,病人不能对事件进行分析、思考、判断,难以处理复杂的问题;工作或家务劳动漫不经心,不能独立进行购物、经济事务等,社交困难;尽管仍能做些已熟悉的日常工作,但对新的事物却表现出茫然难解,情感淡漠,常有多疑;出现时间定向障碍,对所处的场所和人物能做出定向,对所处地理位置定向困难;言语词汇少,命名困难。
第二阶段(2~10年)为中度痴呆期。表现为远近记忆严重受损,简单结构的视空间能力下降,时间、地点定向障碍;在处理问题、辨别事物的相似点和差异点方面有严重损害;不能独立进行室外活动,在穿衣、个人卫生以及保持个人仪表方面需要帮助;计算不能;出现各种神经症状,可见失语、失用和失认;情感由淡漠变为急躁不安,常走动不停,可见尿失禁。
第三阶段(8~12年)为重度痴呆期。患者完全依赖照护者,严重记忆力丧失;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呈现缄默、肢体僵直,最终昏迷,一般死于感染等并发症。
这种病初期一定要高度重视,要确诊预治。但随着年龄增长,有的老年人可能表现出一些记忆力减退,动作缺乏协调等症状,但不一定是这种病,不要谈虎色变,抑郁不乐。
心脑血管病现在已成为威胁老年人最大、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有两种:
二是冠心病。按程度分为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短暂的冠脉狭窄阻塞引起的胸痛,就是心绞痛,患者可能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或紧绷,通常发生在胸部的中间或左侧。一般由劳累或情绪激动引发。通常在停止活动,平静休息几分钟,或含服扩张血管药后疼痛会消失。
作者简介:张子军,网名元亨利贞。1954年出生于赤峰,先后工作于赤峰市建委,红山区委、区政府,市委办公厅,2012年在赤峰市教育局退休。现任赤峰市文史馆员。 |
原创作品 感谢阅读 欢迎转发
长按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