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冬天不冷,夏天不热,非洲避暑圣地了解一下?

环行星球 环行星球 2020-01-19

“如今是气候宜人,椰林树影,水清沙白,

坐落在印度洋的世外桃源。”


—  环行星球 • 第028期  —



环行星球是一个成员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神秘组织,每周都会邀请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小伙伴跟我们分享他在当地的经历和知识。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大海跟我们分享他的桑给巴尔岛之旅。



点击音频收听本期节目



讲述者-大海 / 音频制作-大绿

 制图-孙绿 / 编辑-橙子&大绿 





—  以下为文字版本,配合音频食用  —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非洲是酷暑之地、终年炎热,但事实上非洲有约一半地区还是会有“冬季”的。不过,更准确的说应把它称之为“凉季”,在这个季节,当地气温会在20度左右,相当于我们清凉的秋天。


我们的季节刚好与赤道以南的非洲地区的季节相反,所以,每年夏天我国许多城市挂上高温预警的时候,人们就开始纷纷转发报导着黑哥哥说要回非洲避暑的微博,并表示要一同前往。



当然,现在天气凉凉,都已经喊着要上线秋裤的你们,肯定都已经忘记当初被高温支配的恐惧。但是你们别忘了,我们即将被秋裤支配之时,南半球正是夏天!所以,今天的环行,要带大家逃离秋裤,到非洲去避寒。


可能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今天要讲到的这座不存在秋裤的岛屿会相对陌生一些。


她位于赤道以南,坐落在浩瀚的印度洋之上,是东非国家坦桑尼亚的半自治区,她叫——桑给巴尔


印度洋上的桑给巴尔


她被誉为非洲最美的岛屿之一,有着延绵的白色沙滩与绿松石般的海水,欧美人喜欢这里的绚烂阳光,喜欢到这里冲浪、潜水、追寻海豚。



宜人的自然环境之外,这里还有着不少讲述过往的历史遗迹


接下来我们就与今天的讲述者——大海

一起探访桑给巴尔的历史遗迹吧

下为桑给巴尔石头城中的斑驳的木门




刚到桑给巴尔的时候,发现他们的机场又小又旧,有人说像中国小县城的旧汽车站,我倒是觉得连我们县里的汽车站都不如。虽然机场建得一般,但飞往桑给巴尔的班机上还是坐满了人。


很多人还会在坦桑最大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落地

然后乘坐渡轮到岛上


桑给巴尔位于南纬6°左右,理论上7月份是这里的“冬季”,但实际上气温也只是在20℃到30℃之间


清晨抵达时只是感觉凉飕飕的,这里全年的气温相差都不到5℃,相对于会有滚滚热浪或者冰天雪地的中国和欧美大部分地区,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度假天堂。



接待我的Verde Hotel是当地最大的度假酒店,是当地商人引进的南非品牌,仍在扩建中,号称要建成当地最绿色环保的现代化酒店。工作人员告诉我, 到了旺季这里的客房都会住满。


处理完公事后也跟酒店大堂的客服经理Khadija熟络起来,她主动要做向导带我参观桑给巴尔石头城


于是周五她下班后邀我坐上她同事的车来到石头城,钻进一个迷宫一样弯弯扭扭的窄巷子。



与中国那些崭新的“古城”不同,这里的房子看上去好像比实际上的年纪更大,在石板街道两边,是早已斑驳的墙壁,只翻新了一两扇装饰华丽的大门,上面布满尖尖的狰狞的铜钉。


这些房子仍然有人居住。


虽然被辟为画廊、理发室和纪念品店

街头巷尾仍然有很多男男女女在聊天

很多儿童在奔跑打闹

照片@大海


早在中世纪时桑给巴尔岛便是环印度洋贸易的中转站,波斯人、阿拉伯人和印度人都在此停留。


而后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达伽马为寻香料途径此处又带来了欧洲人,往后的几个世纪,岛上被欧洲人与阿拉伯人交替控制。1963年,其从英国人手中独立后又并入坦桑尼亚。



石头城内的房子大都建于18 ~ 19世纪,是那个时候香料和奴隶贸易兴盛时期的见证。那时候汇集于此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和欧洲人,融合非洲本地的建筑风格,建起了一座座华丽的大宅子。


其中尤以黑木制作,雕刻精美的“桑给巴尔门”闻名于世,仅大门上的木雕就有500多种,有四到五排铜钉,与中国古代宫门上的铜钉不同的是,中国宫门上的铜钉是圆的,而这里门上的铜钉是尖的,不同民族的性格瞬间展现出来。



除此之外,印度人和阿拉伯人房子的大门装饰风格也截然不同,印度人的门被称作“古吉拉特门”是方形的,上面装饰着印度风格的雕刻,而阿拉伯门是拱形的,装饰着阿拉伯文的经文刻字和花纹。


在古城的中央,是王宫博物馆、神奇宫、古堡和剧场,这些都是阿曼苏丹国和桑给巴尔苏丹国时期的建筑。


神奇宫是当时第一座装有电灯甚至有电梯的建筑,后来成为坦桑尼亚革命党的党校和博物馆,现在成为斯瓦希里文化博物馆。王宫博物馆和神奇宫当时正在整修,没能进去。


神奇宫


还好看到古堡和剧场,古堡大致呈方形,全部由石头砌成,十几米高,非常壮观,现在里面是草坪和一排小商铺,还是桑给巴尔国际电影节的主场。旁边的大剧院颇有欧洲古典大剧院的风范,一排排石凳阶梯状向外延伸,今天仍有戏剧在这里上演。



而所有的这些繁荣都建立在不计其数的黑奴的血泪之上。东非黑奴贸易纪念馆位于石头城的边缘,这里以前就是一个黑奴市场。


在废除黑奴贸易后,英国主教将它改建成一座天主教堂,旁边是那座著名的黑奴群雕,还能看到一个大概不到20平方的地下室,Khadija告诉我这里以前需要容纳80到100名奴隶。


教堂


黑奴群雕


展厅的几十块展板详细介绍了东非黑奴贸易的历史,东非黑奴贸易是阿拉伯黑奴贸易的一部分,这种“生意”从9世纪到19世纪,至少持续了10个世纪之久。


黑奴来源主要是东非肯尼亚,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等地的班图人,经过沿海这些贸易节点被贩卖到阿拉伯国家及波斯,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


展板穿插介绍了一些亲历者的讲述和回忆录

其中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尤其让人动容:

他的名字叫Cypriani Asmani

他只有6岁的时候试图逃跑

奴隶贩子惩罚他用铁链拴着这根重达32英镑(14.5公斤)的木头

他一直头顶着这根原木生活了长达6年

直到1895年被一位传教士救下

照片@大海




古城里有两家紧邻的中餐馆,一家叫做“非洲之家中餐厅”是新开的,“桑给巴尔门”边摆着两座大炮模型,说不出的怪异;另一家“佰宝塔海鲜酒楼”开得有些年头了,Khadija还吃过。


为了答谢她这个向导,我邀请她在这里一起吃晚餐。我们点了海鲜炒饭,蟹肉汤和烤鸭,炒饭还可以,蟹肉汤就有些当地风格了,而烤鸭大概就按非洲方式烤的,鸭子很瘦很干,跟国内的烤鸭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边吃边聊,Khadija见多识广,去过肯尼亚,南非和美国,乐于接受学习新鲜事物。我说她非常好学,她说她从小成绩都很好,可诡异的是每逢大考她就会生病,否则的话她应该已经实现当飞行员的梦想了。


她说现在这岛上妇女基本都戴头巾,以前可不是这样。她以前就不戴头巾的,可是那时候用了太多了发蜡(因为她们头发卷曲),结果给头皮造成了伤害,现在有时疼得厉害。


结账时我付了账单后(42000坦桑尼亚先令,不到20美元),她豪气地掏出10000先令给服务生作小费。


“非洲之家中餐厅”和Khadija的背影

照片@大海




第二天是这次旅程的最后一天了,想去早有耳闻的“监狱岛”(Prison Island)去看看,正愁没有旅伴,在酒店吃当地特色的早餐的时候遇到了红怪怪Tommy俩,听到他们也要去那里,刚好约定一起去。


他们常驻埃塞俄比亚,在那里建造纸厂,总面积11万平方米,是近年在非洲建工业园区的一员。据他们说埃塞俄比亚近年发展很快,工业园区的兴建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不过问题也很多,当地人大都工资较低,罢工和游行不断,当地人显然没有中国人那么听话。



我们从酒店的码头乘坐快艇前往监狱岛(50美元),监狱岛原名昌古岛(Changuu Island)在奴隶贸易时代曾用来关押反复逃跑的桀骜不驯的奴隶,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小岛上,没有人能够逃走。


到19世纪末桑给巴尔成为英国的保护国后,英国人在岛上修建了一座监狱,准备用来关押坦桑尼亚的惯犯和重犯,不过实际上并没有关押过。后来英国人将它作为预防流行病的隔离病院,现在改建为宾馆招待游客。


1919年从塞舌尔引进四只亚达伯拉象龟,随后繁殖迅速,现在已经有数百只,到岛上亲自喂养象龟成为一项重要的旅游项目。



象龟身形巨大,体长一米有余,背着巨大的龟壳缓缓挪动,有时还会跟同住的孔雀打个照面。


通过数龟壳上的纹路可以了解他的年龄,工作人员直接将数字写在龟背上,长寿的已经一百有余,也有刚刚孵化出来的小龟。只要拿一支树叶靠近,它们都会毫不客气的将树叶吃掉。


这个94岁了

照片@大海


大龟和小龟

照片@大海


乌龟王八蛋?

照片@大海


岛上修建了栈桥伸到海里,可以吹着海风看海浪拍打着礁石,慢慢侵蚀着海岸线。坐上快艇回去酒店,这次旅程也将结束了,告别了这个曾经因香料贸易和奴隶贸易而兴盛的小岛,如今是气候宜人,椰林树影,水清沙白,坐落在印度洋的世外桃源。




- end -



点击图片可查看环行的往期



羊驼可以吃么


英国,德文郡之旅




长按二维码关注环行星球吧~

我们下礼拜见 (⊙v⊙)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