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遇见 · 主播:一凡
来源: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
愿所有孩子能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充实而愉快的假期。
♬点击上方可收听主播一凡朗读音频
经历了漫长的学期后,孩子们终于迎来了暑假,他们渴望着能在假期好好休息,放纵一把。
然而更多家长想的却是,怎么抓住这段时间,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寒暑假有自己的功能,是为了在这段时间促进孩子的社会认知,自然认知和自我认知,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01
图书馆,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毕淑敏曾说:“让孩子爱上阅读,必将成为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教育。”
话虽如此,但对于天性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想要他们安静的待着实属不易,这时就比较需要外部环境对他们产生影响。
而图书馆,无疑是培养他们阅读兴趣最合适的地方。
首先,馆内藏书众多,孩子总能找到他们喜欢的书籍类型;
其次,图书馆里安静、舒适,还都是爱读书的人,无形中会带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使他们可以融入进去,专心看书。
时间久了,自然会形成一个比较好的阅读习惯,这将使他们受益一生。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02
运动场,塑造孩子强健体魄
中国儿童中心曾发布过一份《中国城市儿童户外活动蓝皮书》,调查显示:
25%的孩子每天户外活动不足1小时,12.45%每天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的时间超过2小时。
不愿与人交流、不爱出门活动,已成为当今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
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他们可能会变得肥胖、身体素质差、容易生病。
再加上繁重的课业压力,心理上可能也会出现问题,变得敏感、暴躁甚至抑郁。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运动。
无论是跑步、游泳,还是打球、骑行,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喜欢的运动并坚持下去,对他们的身心都有着巨大的帮助。
在运动中,孩子们的学习烦恼、心态失衡等问题,都伴随着汗水蒸发、消散,头脑变得清明,记忆力和专注力有所提高,人生态度也会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你想得到健康吗?就去跑步吧。你想得到聪明吗?就去跑步吧。”
03
博物馆,拓宽孩子认知视野
艺术家陈丹青曾说:我上过世界上最好的大学,就是博物馆。
博物馆种类繁多,是能最大程度上满足孩子探索欲和求知欲的地方。
如果孩子喜欢历史人文,那就带他去北京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等;
如果孩子对自然科学感兴趣,那就带他去中国地质博物馆、自贡恐龙博物馆、台湾昆虫科学博物馆等;
如果孩子想了解军事知识,那就带他去中国航空博物馆、中国海军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
带孩子逛博物馆,既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也可以帮助孩子发掘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热爱。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参观时必然会有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是孩子深入思考的表现。
家长可以提前查找资料做好准备,或者跟随专业的讲解员一同参观。
在参观完成后,可以鼓励孩子将所闻所感讲给其他人,既能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在得到来自他人的积极反馈后,孩子的分享欲得到满足,也会更加乐于了解更多的知识,形成一个获取知识的正向循坏。
04
烈士陵园,培养孩子爱国情怀
前段时间,听一个老师朋友说,竟然有孩子在课堂上用慰安妇开玩笑。
她非常生气,用了很长时间来科普那段屈辱的历史,告诫他们:
“经历过惨烈战争的受害者们,不应该成为被调笑的对象。”
一个不懂得铭记历史、尊重他人的孩子,是担不起民族希望、国家未来的。
家长可以在假期带孩子参观烈士陵园或者战争纪念馆,给他们讲讲英烈的故事,让他们记住那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尊重每一个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奋斗过、拼搏过的普通人。
告诉他们:我们能有现在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无数人在背后负重前行。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05
父母的工作岗位,教会孩子感恩
蒙台梭利说过:“人天生就是用亲身体验来填满生命的物种。”
家庭教育最大的悲哀,就是父母付出了一切,却养出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
若是条件允许,家长不妨带着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岗位体验一天。
带孩子挤挤早高峰拥挤的公交、地铁,体验动辄数小时的通勤;
陪孩子参观自己工作的工厂、办公室,看看那些忙碌而专注的背影;
与孩子行走在深夜依然灯火通明的城市街头,看看那些为生计奔波、疲惫不堪的普通人......
在亲身经历后,孩子们才会真切地体会到工作辛苦、赚钱不易,更加珍惜学习机会,也会懂得心疼和体谅父母,缓和亲子间的关系。
“天下的父母,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让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你和周围的人。这绝非成人的自私,而是为孩子一世着想的远见。”
06
大学校园,帮孩子确立目标
2009年7月,唐楚玥的妈妈带着孩子们去武汉大学参观。
年仅7岁的小楚玥好奇地问妈妈:“考武汉大学要多少分?”
妈妈回答:“至少要600分!”
在追问了高考满分是多少后,小楚玥立下豪言壮语:
“我以后最高分可能会考720,最低600分,不,最低590分。”
本以为这只是孩子的玩笑话,没想到的是11年后的夏天,唐楚玥真的在高考中取得了725分的高分,成为当年湖北高考的理科状元。
作家詹姆斯·爱伦说过:“梦想这种动机是现实的籽苗,是最伟大的成就。”
人无目标不立,事无目标不成。
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依靠别人的催促与监督得来的,只有发自内心的向往才是梦想实现的最大动力。
所以,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带孩子多去大学校园转转,让孩子亲眼看看自己未来可能去到的地方。
在孩子的心里点燃一颗属于梦想的小火苗,将努力的信念深根在孩子身体的每个角落,促使他锲而不舍地不断前进。
07
大自然,激发孩子好奇心
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林间最后的小孩》中曾经提出过一个术语——自然缺失症,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
造成这一症状的原因,无外乎三点:父母的阻止,场地的减少,以及电子产品的盛行。
现在的孩子,被困在钢筋水泥的城市牢笼里,闻不到雨后草木的芳香,看不见星空下萤火虫飞舞的美景,甚至分不清田间生长的各种作物。
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社会现象,对孩子来说,大自然是最能开拓他们想象力、激发他们好奇心的天然课堂。
“如果以宇宙为学校,则我们不必在教室中求知识,四处都可以找知识,四处都有相当的材料。”
“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他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作者:遇见。本文首发中学生听书(ID:tingshu2018),中小学免费有声平台,听海量必读名著、必背古诗词。百万父母的教育宝典,更多教育干货文章,欢迎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