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非精神类药物也可导致精神症状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精神方面的不良反应常常出乎意料,它会损害患者的精神和行为症状。精神药物和精神活性物质此方面的副作用已被研究并识别,但很多用于不同医疗状况下的非精神药物也会引起类似的不良精神影响。
据Physicians’DeskReference(www.pdr.net)记录,将近2/3的药物具有潜在精神副作用,且在治疗剂量和毒性剂量下均会发生。这些精神症状涉及范围广,包括非特异性的行为改变、焦虑、抑郁、明确的精神症状、强迫性赌博和自杀。这些症状只有在很严重或干扰治疗的情况下才会引起注意。临床上,精神症状的识别、诊断、管理对内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都是挑战,对这些不良副作用的早期识别和快速干预会显著减少医疗负担和心理痛苦。
不良精神影响具有危害性后果,会给部分患者带来痛苦,增加住院时间、医疗服务及资源的使用。医疗期间不良精神副作用的出现还会增加致残风险、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严重症状,比如激动、精神症状、抑郁,还会对患者本身和他人带来严重的伤害和攻击风险。此类攻击性和自杀行为有时需要紧急精神科住院治疗。无法耐受和难以管理的副作用可能会导致不得不终止主要治疗,使病情复杂化。未经治疗的精神症状还会导致长期治疗中药物依从性差。
精神副作用风险因素可能与治疗方案或患者的具体特征有关(见Box1)。治疗指数窄的药物更倾向于发生副作用。复杂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不同类的多种药物,由于潜在的协同作用或药代动力学相互作用,会增加精神副作用的风险。多药疗法很常见,尤其是在老年人中,并可能会涉及一些不必要的药物,从而增加了精神副作用和其他副作用风险。静脉注射或鞘内途径给药、高剂量给药、给药速度过快也会增加精神副作用。
Box1 精神副作用发生的风险因素
·治疗相关因素;
·多药疗法或复杂的治疗方案;
·高剂量;
·用药途径(比如静脉注射或鞘内途径给药);
·快速用药;
·药物治疗指数窄;
·患者相关因素;
·当前或精神疾病史;
·代谢状态差;
·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比如脑膜炎);
·患者很年轻或年龄很大;
·产后状态;
·其它应激情况(比如重症监护室)。
当前患有精神疾病或有精神疾病史是药物治疗过程中,精神副作用高发生率的重要风险因素。特殊的患者人群,比如患者很年轻或年龄很大或产后妇女,其面临的风险也增加。血脑屏障渗透性增加以及较差的代谢状态(比如肝脏、肾功能不全、新陈代谢缓慢或其他代谢障碍)也会导致药物浓度过高,并导致随后的副作用。医疗过程中,了解这些风险因素对医生识别、管理这些常见或可预测的精神症状非常重要。
评估精神不良影响的第一步是建立药物和不良影响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一些混杂因素可能会使因果关系建立不那么容易。世界卫生组织和WHO乌普萨拉监测中心对药物监测制定了标准化因果关系评估体系,该体系是评估药物不良影响的实用工具。确定药物和不良影响之间因果关系的强度有几个重要的因素(见Box2)。已存在内科疾病患者,需要对其首次出现的精神症状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调查。评估应包括询问、检测并调查精神和医疗病史。在给定的个体中,所有生物和社会心理风险因素对精神症状的发展都应被识别和考虑。为确定“一定”或“可能”的致病药物,应特别注意制定详细的时序型治疗访谈。
Box2 决定药物和精神副作用之间因果关系的因素
·药物暴露和精神副作用之间的短暂关系;
·特定精神副作用明确的药理证据和现象证据;
·有无症状替代解释(比如疾病或其他药物);
·药物戒断响应;
·同一药物激发试验影响。
精神科医生应仔细区分主要症状不同的可能原因。鉴别诊断应包括伴有精神症状的身体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症、新陈代谢紊乱、电解质紊乱)、已有的精神疾病加剧、无明显易感性的首个精神代偿失调、常用剂量下的不良精神副作用、与中毒或戒断有关的不良影响(比如抗帕金森药物、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蛋白同化雄性类固醇的戒断)。
下表列出了临床实践中有精神副作用的主要非精神药物。
非精神药物的副作用管理涉及与其他医学专业的密切配合,制定结构化的管理方案(见Box3)。管理的一般原则主要是减少精神副作用的风险因素,优化主要医疗疾病的药物疗法。对于疾病严重的患者,诸如维持肝肾功能、调节电解质紊乱、控制重复感染、增加感觉刺激、减少在危急监护病房的压力(如定期家属探望、疼痛控制)等措施可能会有助于减少症状。通过改变时间控制或降低有副作用药物的剂量、停止不需要或没必要的药物以避免相互作用,能够优化主要医疗疾病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或有生命危险的症状,可能需要停药或更换药物,这种做法要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定。一般而言,如果存在等效但更安全的替代药物,就可以将“不受欢迎”的药物更换掉。如果没有安全的替代药物,且必须要对主要疾病采取药物疗法,此时可以使用精神类药物。具有持续严重副作用的情况,如果精神类药物也没有较好的耐受性且疗效欠佳,可以考虑更换为疗效稍次的替代药物。
Box3 药物诱发精神副作用的管理原则
·建立药物诱发精神症状的概率;
·与主要治疗团队密切协调,有效的沟通管理计划;
·进行全面的心理、医疗评估(特别是风险因素);
·密切监测副作用的发展和维持,减少可变风险因素;
·优化主要医疗疾病,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
·使用非药理学方法安抚患者并管理轻度或短暂症状;
·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终止用药还是更换药物;
·理性开具精神药物,并定期监测出现的任何副作用;
·关于精神症状的病因和管理计划,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教育。
应该与医学治疗专家有效的沟通精神疾病管理计划。此类情况下应该谨慎管理精神类药物,逐渐增加剂量,锁定最小有效剂量。除常见因素外,对此类患者选择精神类药物,取决于精神类药物与主要医疗疾病和非精神类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监测精神类药物的副作也非常重要。全面的心理教育计划有助于避免患者产生耻辱感、痛苦,以及避免长期精神病治疗中其他的不合理费用。
很多非精神药物具有精神方面的不良影响,对于精神疾病专家而言,识别这些副作用并区分病因非常重要。对于大多数的这些药物,精神副作用相对不常见,一般不会干扰治疗。但一些药物,包括类固醇、多巴胺激动剂、干扰素、依法韦仑、异烟肼,常会导致临床上显著的副作用,从而导致治疗复杂化。了解这些副作用就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高风险易感个体的管理。最好的办法是通过询问病史、治疗后复查和识别危险因素,建立与药物有关的因果关系。管理主要集中于消除风险因素,优化药物疗法,并采取支持性措施。更换/终止治疗或精神药物干预措施仅用于严重的无响应副作用情况下,要谨慎使用精神类药物,并进行常规监测。
Gupta A, Chadda R K. Adverse psychiatric effects of non-psychotropic medications[J]. BJPsych Advances, 2016, 22(5): 325-334.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