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关!开!关!强迫症有救了

2016-10-24 大话精神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强迫症的病因复杂、尚无定论,目前认为主要与心理社会、个性、遗传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本文为大家盘点有关强迫症的研究进展及如何自我调理。 

1Nat Commun:最新研究帮助开发强迫症疗法 

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韩国延世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突触粘附分子的三维结构,突触粘附分子可以调节突触的发生,该研究同时也揭示了突触起始阶段形成的分子机理。

某些大脑疾病,比如强迫症(OCD)或双极神经元障碍都是由突触的功能异常所引发,研究人员开展这项研究,目的在于揭示诸如这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并且开发新型治疗该类疾病的疗法。 

文章中,研究者Kee Hun Kim表示,一种存在于神经元膜间名为Slitrk的蛋白,可以突触前白细胞常见的抗原相关受体蛋白蛋白酪氨酸磷酸酶(LAR-RPTPs)相互作用,并且产生一种蛋白复合物,而且Slitrk也参与突触形成的起始阶段,可以平衡神经元的兴奋信号及抑制信号。(文章详见参考文献1 

2】医学生与强迫症:患病率、严重度及相关因素 

一项625日发表于《学术精神病学》(Academic Psychiatry)的研究中,3.8%的受试医学生可能罹患强迫障碍(OCD),这一比例高于一般人群,而大一新生尤其值得关注,相关干预势在必行。

该研究由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的Albina R. Torres等开展,旨在评估医学生存在OCD强迫症状(OCS)的比例及其相关因素,以及这一群体特定维度OCD的严重度及相关因素。研究采用横断面设计,共纳入了471名巴西医学生,所使用的评估工具为强迫问卷修订版(OCI-R),该量表包括18个自评条目,涉及6个维度的症状,包括核对、囤积、抵消、强迫思维、排列及洗涤,得分采用0-4分制。研究主要转归为“可能罹患OCD”(OCI-R得分>27)以及OCI-R总分/各维度得分。研究者同时采集了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抑郁症状(使用Beck抑郁量表评定)及学术生活若干个方面的信息,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双变量分析。

受试医学生中,58.4%为女性,41.6%为男性,98.9%未婚。结果显示:18名(3.8%95 % CI 2.1-5.5 %)受试者可能罹患OCD,且这一状况与抑郁相关;②受试者OCI-R平均得分为8.9,更高的总分与大一新生、适应困难及抑郁症状独立相关;“核对”及“洗涤”症状与大一新生相关,“抵消”与“排列”症状与适应困难相关,“囤积”症状则与适应困难及抑郁相关;④“强迫思维”维度与大一新生、难以交朋友、抑郁症状及心理/精神治疗相关。 

研究者认为,医学生“可能罹患OCD”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人们需要采取措施,针对这一人群尤其是大一新生及时发现OCS,必要时加以干预。团体性项目可接纳大一新生,增强他们与其他同学的凝聚力及对城市的适应程度,此举或可降低应激水平,进而降低OCD的严重程度。(文章详见参考文献2 

3PLoS One:“工作狂”容易出现强迫症、焦虑症?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与具有较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能力的人群相比,工作狂可能容易产生精神健康障碍。这些精神健康障碍可能包括:焦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强迫症(OCD)和抑郁症等。 

该项研究对15,000多名挪威人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极端的工作状态,可能会引起人们更深层次的精神问题”。三分之一的工作狂表现出多动症,非工作狂的多动症比例则为13%。工作狂中,26%的人群表现出强迫症迹象;对于那些能够较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人群来说,9%的人表现出强迫症迹象。 

此外,与那些能够较好地平衡生活与工作的人群相比,工作狂的焦虑症风险是前者的近三倍,分别为12%34%。研究人员表示,工作狂的抑郁症风险也是正常工作者的三倍,工作狂和正常组的患病概率分别为9%3%。(文章详见参考文献3 

4Int Clin Psychopharmacol:苯二氮䓬治疗强迫症——现状调查 

一项92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临床精神药理学杂志》的横断面研究中,来自澳 42 35623 42 15264 0 0 2825 0 0:00:12 0:00:05 0:00:07 2825利亚和巴西的研究者首次系统地探讨了OCD患者中BDZs的使用情况,旨在了解使用频率、所使用的特定药物种类及使用预测因素。结果显示,近40%OCD患者在发病后的某个时间点使用过BDZs;使用频率最高的BDZ是氯硝西泮;而使用与未使用BDZs的受试者在OCD严重度方面并无显著差异。 

本项研究的受试者来自巴西OCD谱系障碍联盟所开展的一项横断面研究,955名年龄≥18岁的OCD患者来自7所大学附属三级专科医院。研究核心入组标准为OCD诊断,排除标准包括存在精神分裂症、痴呆、精神发育迟滞及影响评估过程的疾病。研究者获取了这些受试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DSM-IVI诊断、病史及用药情况、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得分、Beck焦虑/抑郁量表得分等资料,进而分析出了这一人群中BDZs的使用情况及相关因素。(文章详见参考文献4

5JAMA Psychiatry:暂未发现D-环丝氨酸增强CBT对强迫症青少年的额外益处 

根据最近的研究结果,对于强迫症青少年,D-环丝氨酸增强的认知行为治疗(CBT)并不优于安慰剂。 

南佛罗里达州大学的Eric A. Storch博士对142名年龄在7-17岁的强迫症青少年进行了一项安慰剂对照的随机临床试验,评估权重调整环丝氨酸增强的认知行为疗法(CBT)的疗效。患者被分为10个期间的环丝氨酸+CBT或安慰剂+CBT治疗。

混合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儿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总分和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显著下降。治疗组和儿童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的总评分、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的变化之间没有显着的相互作用,这表明这两个治疗组的评估点在以一个类似的速度下降。此外研究人员没有观察到包括临床全球印象严重度或临床整体印象改善、缓解状态、儿童抑郁评定量表、儿童多维焦虑量表、儿童强迫性影响量表等方面的组间差异。(文章详见参考文献5 

6Lancet Psychiatry:强迫症药物及心理治疗:网络荟萃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各种治疗手段的有效性,以指导临床决策,英国伦敦大学医院等机构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网络荟萃分析,旨在基于直接及间接数据同时比较OCD所有可用的治疗方法。研究于615日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 

研究者最终筛选出53篇文献(54项研究,n=6,652,时间范围为1980-2012年),从中提取数据进行了网络meta分析。本次分析以YBOCS得分变化为主要转归,以治疗组与对照组得分的平均差表示。心理研究中,安慰剂为含非特异性成分的治疗,如一般压力管理或放松训练。 

分析表明,很多药物及心理干预措施均对OCD有效,但在分析其相对有效性时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及局限性。综合考虑所有证据,至少对于严重OCD,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可能比单一心理治疗更加有效。药物治疗方面,各种SSRIs疗效相当,并无证据显示某一种药优于其他。整体上看,氯米帕明相比于SSRIs的优势并无统计学意义,这也与先前一些分析的结果有所不同。(文章详见参考文献6

附:FDA批准的治疗强迫症的药物

7JAMA Psychiatry:剖宫产还会增加强迫症风险?

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孕期每天吸烟至少10支或以上、臀位、剖宫产、早产和其他围产期因素,与强迫性神经症(OCD)风险的增加有关。 

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Gustaf Brander为了评估OCD的潜在围产期危险因素,进行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队列研究,纳入了2421284名于19731996年之间,出生在瑞典的儿童;随访到2013年。

OCD风险增加的相关因素包括:孕期每天吸烟至少10支或以上(HR=1.27; 95%CI, 1.02-1.58)、臀位(HR=1.35; 95%CI,1.06-1.71)、剖宫产(HR=1.17; 95%CI, 1.01-1.34)、早产(HR=1.24; 95%CI, 1.07-1.43)、出生体重在1501克和2500克之间(HR=1.3; 95%CI, 1.05-1.62)、出生体重在2501克至3500克之间(HR=1.08; 95%CI, 1.01-1.16)、胎龄大(HR=1.23; 95%CI, 1.05-1.45)、出生后5分钟阿普加评分提示新生儿窘迫(HR=1.5; 95%CI, 1.07-2.09)。更小的胎龄(HR=1.61; 95%CI, 1.35-1.91)和更低的出生体重(HR=1.1; 95%CI, 1-1.21) 

研究人员发现,围产期事件数量与OCD的风险之间还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事件数为1时,OCDHR值为1.11 (95%CI, 1.07-1.15);事件数≥5时,OCDHR值为1.51 (95%CI, 1.18-1.94)。(文章详见参考文献7


除了专业治疗外,强迫症患者自己能做些什么呢?

自我治疗方法一:“观息法”

观息法是消除心结、净化心灵的有效、正统方法,属于“心灵重塑疗法”其中之一。对强迫症而言,可有效止熄强迫的症状表现,真正做到“顺其自然、无为而为”。

练习要点:

⑴选择一处安静且不被打扰的环境。

⑵以盘腿姿态端坐,挺胸抬头,闭上双眼。

⑶将注意力专注在鼻孔的呼吸进出上,就只是观察鼻孔处的一呼一吸,保持“平等心”即“不判断、不分析、不思考、不寻找”。

注意事项:

⑴不论头脑出现什么念头,就只是保持觉知(知道),不去评判、思考、解决、纠缠,继续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上。

⑵身体不要依靠任何东西,保持抬头挺胸。

⑶观息法练习中,不要寻找任何效果及感受,只是观察呼吸的进出,除此,没有别的。

⑷初试者每次以20分钟基础,至少保持早、晚各一次。

自我治疗方法二:亦止法—“亦是如此”

“亦”是“就是”的意思,“止”是你“不动、不变、停住、平静”的意思。简单来说“亦止法”,就是老子所倡导的“顺其自然、无为而为”的思想。

“亦是如此”,是心灵重塑疗法体系中观息法的延伸练习。旨在帮助强迫症患者在生活中,能随时随地应用以达到顺其自然即平常心,从而改变强迫的习性心理,达到治愈。

练习要点:

对你所经验到任何想法、意念、感受的后面都加上“亦是如此”,也就是说对你的身体感官(耳、眼、鼻、舌、身、意)与外界的接触都要加上“亦是如此”。

如(耳朵听到的):外面的喇叭声很刺耳“亦是如此”,让我感到很烦“亦是如此”,怎么总是会有这些噪音被我听到“亦是如此”,嗨!没办法“亦是如此”……

如(眼睛看到的):这栋楼真高啊“亦是如此”,站在最顶层往下看会是什么感觉呢“亦是如此”,如果掉下来肯定也会粉身碎骨“亦是如此”……

如(舌头接触的):这个米饭有点硬“亦是如此”,不会迟到肚子里消化不良吧“亦是如此”,消化不良就会肚子痛啊“亦是如此”,如果有没嚼碎的米到胃里会不会把胃粘膜给弄坏了“亦是如此”,胃粘膜坏了会不会感染;会不会在发展成胃癌那可太可怕了“亦是如此”……

我刚才有没有锁好门“亦是如此”,记不清楚了“亦是如此”,不放心“亦是如此”,想回去检查一下“亦是如此”,感觉好像锁上了“亦是如此”,不放心“亦是如此”,不行得回去检查一下“亦是如此”,我记得是锁上了“亦是如此”,不用想了“亦是如此”······。

注意事项:

⑴此练习不做任何改变、控制、寻找、消除,只是停留在当下产生的状况中。

⑵对你每一个所经验到的、引起你注意的都要不加选择的、同等的加上亦是如此。

⑶亦是如此就是在当下、平等心,就是顺其自然、无为的过程。

⑷亦是如此练习时间不限,最好是随时随地。

⑸亦是如此练习可以在心中描述,也可以说出来,但绝不能有口无心,变成概念。

自我治疗方法三:“阅读书籍”

常言道:“开卷有益”,阅读一些心理学、道家、佛学方面的书籍是非常有益的。其中像《淡定是修炼出来的》、《当下的力量》、《如实观照》等书,对强迫症的康复来说是值得去看的。

参考文献: 

 

1Um J W, Kim K H, ParkB S, et al. Structural basis for LAR-RPTP/Slitrk complex-mediated synapticadhesion[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4, 5.

2Torres A R, Cruz B L,Vicentini H C, et al. 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in Medical Students:Prevalence, Severity, and Correlates[J]. Academic Psychiatry, 2016, 40(1):46-54.

3Andreassen C S,Griffiths M D, Sinha R, et al.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Workaholism andSymptoms of Psychiatric Disorders: A Large-Scale Cross-Sectional Study[J]. PloSone, 2016, 11(5): e0152978.

4Starcevic V, Berle D,do Rosário M C, et al. Use of benzodiazepines in 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J].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sychopharmacology, 2016, 31(1): 27-33.

5Hofmann S G.Schrödinger's Cat and d-Cycloserine to Augment Exposure Therapy-Both Are Aliveand Dead[J]. JAMA psychiatry, 2016, 73(8): 771.

6Skapinakis P, CaldwellD M, Hollingworth W, et al. Pharmacological and psycho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for manage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and network meta-analysis[J]. The Lancet Psychiatry, 2016, 3(8): 730-739.

7Brander G, Rydell M,Kuja-Halkola R, et al. Association of Perinatal Risk Factors With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 Population-Based Birth Cohort, Sibling ControlStudy[J]. JAMA psychiatry, 2016.

8http://www.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6b83e958842

9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63171/answer/31652361

推荐阅读

What?抗抑郁药竟然还有这种作用?!

人体趣闻数字,小伙伴都惊呆了!

小编:李红玲

新功能

回复“推荐”可查看往期好文;

回复关键词如“抑郁”可查看与此相关的资讯

更多精彩,尽在大话精神。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