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酒精依赖和精神疾病共享遗传基因

大话精神 大话精神 2019-06-30

在对与酒精依赖有关的遗传因素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研究中,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确定了一种已知影响风险的基因,并且他们确定,许多其他基因也会在较小程度上导致酒精依赖的风险。此外,该研究还将与酒精依赖有关的遗传因素与其他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联系起来,并表明与典型饮酒有关的遗传因素,有时与酒精依赖有关的遗传因素不同。

 


1


酒精依赖是一种复杂的疾病,受基因、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来自精神病学基因组学联盟物质使用障碍工作组的新分析,进一步加深了目前对酒精依赖的理解。该研究于11月2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基因是如何导致酒精问题的,从而开发出更好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法。


与酒精依赖风险相关的基因控制着人体代谢酒精的速度。该研究涉及5万多人,结果发现,其他基因的影响并不大,不足以达到个体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但它们的综合影响是显著的。

 

“目前约有八分之一的美国人患有酒精依赖,”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Medicine)的精神病学教授Arpana Agrawal博士说。“我们发现的基因具有保护作用,但绝不是影响酒精依赖风险的唯一因素。我们知道环境因素也起作用。我们还认为,对酒精依赖的遗传易感性源于基因组中大量微小的、累积变异效应。

 

这项分析比较了近15000名被诊断为酒精依赖的人与近38000名没有被诊断为酒精依赖的人之间的基因变异。为了收集如此庞大的样本,Agrawal和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布罗德研究所以及世界各地其他中心的同事们分析了来自八个国家的28个酗酒基因研究的数据。但研究人员认为,未来还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因为对其他精神疾病的遗传学研究需要40000至100000名患者的DNA,才能让研究人员分离出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病症相关的几十种基因变体。


2

 

研究发现,一个突出的基因,称做ADH1B,它控制着人体如何将酒精转化为乙醛。这种基因的变异会加速乙醛的转化,乙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化合物,具有保护作用,使人们不太可能大量饮酒或酗酒。目前的一种药物Disulfuram(Antabuse),在与本研究中鉴定的基因变体相同的代谢过程中起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与酒精依赖有关的遗传风险因素也与其他精神疾病的风险有关,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以及吸烟和吸食大麻。他们计划继续研究酒精依赖遗传易感性与其他类型精神疾病风险之间的联系。

 

耶鲁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Joel Gelernter说:“基因与抑郁症等其他精神疾病以及吸烟和大麻等毒品的使用都有关联。随着我们对更多的人进行研究,我们希望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定这种相关性(或共同风险)在多大程度上可归因于酗酒,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能导致这些疾病。”

 

3


这项新研究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它包含了来自欧洲(46,568)和非洲(6,280)血统的基因数据。尽管同样的ADH1B基因与欧洲和非洲血统的酗酒风险有关,但研究人员发现,该基因的不同变异改变了这两个人群的酗酒风险。另一项研究显示,与欧洲人相同基因的相同变异,也会影响亚洲人后裔的风险,但该数据没有包括在这项研究中。

 

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Indiana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Howard J. Edenberg博士说,“欧洲人的遗传学研究非常多,但在非洲人群中,试图了解酗酒风险背后的遗传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少。未来,我们需要研究更多来自非欧洲人群的人,因为我们对影响他们患病风险的遗传因素知之甚少。正如我们的研究所显示的,这些因素因人而异。”

 

4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单纯饮酒有关的遗传因素与导致酒精依赖的遗传因素略有不同。换句话说,至少在基因层面上,单纯饮酒,甚至大量饮酒,与酒精依赖是有区别的。

 

Agrawal解释说:“患有酒精依赖症的人通常会喝很多酒,但他们也会遇到与饮酒有关的其他问题,比如无法控制自己饮酒的时间和数量。随着我们研究样本量的增加,我们可能会发现新的DNA变异与酒精依赖的这些问题有关,但可能与典型饮酒无关。”这些更大的个体样本,无论是否被诊断为酒精依赖,将是未来发现酒精中毒遗传因素的关键。

 

ADH1B基因所带来的风险是精神疾病患者最强的单基因效应之一,但总的来说,它只能解释一小部分风险。许多其他的基因变异对酗酒风险的影响不大,但要找到它们,需要研究更多的人。

 

参考文献

Walters, Raymond K., et al. "Trans-ancestral GWAS of alcohol dependence reveals common genetic underpinnings with psychiatric disorders." NatureNeuroscience (2018). DOI: 10.1038/s41593-018-0275-1

推荐阅读

以阿片类系统为靶点的联合用药,可能有助于缓解重度抑郁症的症状

到底该不该选择电休克治疗(ECT)?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授权。

投稿及医学服务请联系微信:dahuajingshen

或邮箱:dahuajingshen@126.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大话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