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幻剂的精神治疗史
致幻剂(Hallucinogen)在很多地方被视为洪水猛兽。致幻剂其实是药理上对迷幻药物(Pschedelics)、拟精神药物(Pschotomimetricscs)、致精神病药物(Psychotogenic)等的统称。这类药物产生的作用主要是改变人的知觉、思维、情绪以及意识。
根据定义,致幻剂包括了很多种。根据其结构组成,大体上可分为麦角衍生物(如麦角二乙胺LSD)、吲哚烷胺类(如西洛西宾)、苯烷胺类(如麦色卡林)和其他类(如苯环己哌啶PCP)。
从药物作用特点可划分为两大类,即与LSD作用相似者为一类,与PCP作用类似者为另一类。前者包括麦色卡林、西洛西宾(Psilocybine)、二甲基色胺(Dimethyltrypta-mine,DMT)等;后者包括麻醉药氯胺酮(Ketamine)、右啡烷(Dextrorphan)等。
1951年8月15日,法国南部小镇Pont-Saint-Esprit,数十位居民突然感到幻觉、恐慌和精神异常,最终5人死亡。医生解释是当地的一个面包店的面包被麦角(一种有毒真菌)污染。但同样有调查记者爆料,这些面包是被美国中央情报局下了药,药物名称是D-麦角酸二乙胺(LSD),一种典型致幻剂,目的是为了进行精神控制的研究。
没有更多证据放出之前,对这段历史已经无从考据。而这个事件似乎预示了致幻剂研究的一个短暂时代来临,这是用致幻剂去治疗精神疾病的开始。
早期的致幻剂研究前沿人物是英国精神病学家HumphryOsmond,他和同事发现,仙人球毒碱(mescaline)能引起正常人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进一步研究发现,仙人球毒碱的结构与肾上腺素类似,因此他们认为精神分裂症也有可能是由过量的肾上腺素引起的。
虽然现在看这个结论有点草率,但在那个年代,有可能是第一次用生化理论来解释精神疾病,而不是用传统的精神分析。
1951年HumphryOsmond搬到加拿大,在那里遇到另一位精神病学家Abram Hoffer,拿到政府和基金会的基金,开始进一步生化研究。
他们用容易得到的LSD)代替了仙人球毒碱,并发现LSD引发的震颤性谵妄效果,与酗酒的人在戒酒期间的感受类似,于是开始研究LSD是不是能够治疗酗酒行为。他们给酗酒患者注射了大剂量的LSD,希望用可怕的精神错乱效果,来改变患者的酗酒行为。
结果有一个人实验后马上就不再喝酒,并保持了6个月,其他人还继续喝酒,但在6个月后停止。随后他们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实验都表明,LSD在治疗酗酒方面,确实有很大的作用。
HumphryOsmond把仙人球毒碱这个药物介绍给小说家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这个药物的灵感激发下,奥尔德斯·赫胥黎写出了他的经典之作《奥尔德斯·赫胥黎》。
部分好莱坞影星同样在使用LSD做治疗。当时北美偏向大剂量的致幻剂进行清醒迷幻治疗(Psychedelic therapy),用于提高自我意识;而欧洲更多的使用低剂量的放松迷幻治疗(Psycholytic therapy),与精神分析相结合,用于释放记忆、揭示潜意识。
现在对致幻药物的看法是,它们把精神病学带入了现代世界,逐渐抛开精神分析,并支持了精神疾病是由于脑内化学物质不平衡的说法,也同样向大家表明,精神疾病是可以用药物来治疗的。
然而,到了60年代,致幻剂用于治疗的研究被终止。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一些研究人员指出方法有缺陷,多数实验没有使用对照的安慰剂组;二是由于社会上致幻剂的滥用,在当时嬉皮、反战的社会背景下,药物滥用问题尤其突出,加上传媒的大肆渲染,美英加拿大分别禁止了致幻剂的使用,把相关文件全部锁起来,这一锁就是40年。
90年代中期,人们重新发现了致幻药物的好处。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的文章阐述了致幻剂与行为疗法结合,可以更有效减轻精神症状。而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出现,也给致幻剂如何影响大脑,提供了更多证据。
目前,很多研究都发现了致幻剂的疗效,例如氯胺酮(K粉)缓解抑郁症,MDMA(摇头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裸盖菇碱缓解焦虑等等。虽然更多的剂量探索和机制有待研究,但最起码这些研究不会像几十年前那样被尘封了。
致幻剂的研究历史也给政策的实施敲响了警钟。政策的制定是否要立即符合民众和媒体的要求,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前段时间,英国颁布精神药品的全面禁令,意图打击模仿大麻和摇头丸的药品,但很多人认为这会是最愚蠢的禁令之一。美国和爱尔兰的例子证明,缺少合法购买渠道后,很多人会和犯罪分子交易,但犯罪分子并不会保证真货、纯度,也不会拒绝向未成年人出售,使用精神药品的青少年数量也不会下降。同时,这些禁令可能会给科学研究的进展造成相当大的阻碍。
Mo Costandi .The secret history ofpsychedelic psychiatry. Neuroscience, Psychiatry. Neuro Times,Feb,1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