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树喜之诗词风采——林峰

2016-07-10 温馨123整理 小楼听雨诗刊

李树喜之诗词风采

   林  峰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林   峰    1967年生,浙江龙游人。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社副主编。诗词、楹联、文章等散见于海内外数十种报刊杂志和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获“诗词中国”组委会“公众影响力”大奖和国内诗词大奖赛一二等奖。多次作客央视并接受“诗行天下”栏目和《诗词中国》百集电视记录片访谈。著有《一三居诗词》《花日松风》《古韵新风》(与人合作)等诗集。


李 树 喜

     树喜先生乃我国当代著名之历史学家、文化学者,是我国人才学之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同时亦为风格独具,誉享中外之诗坛名家。他的诗或清新淡雅,轻巧空灵;或风流典丽,铺叙尽致;或厚重沉着,感慨万端。或喜或悲,或嗔或怒;一花一石,一草一木;世上风云,人间万象皆信手拈来,笔随心至。率性之极,亦潇洒之极。故读树喜先生诗亦每有会心之乐,赏心之喜。其间妙处,自难以言表。而余亦不愿独享其天然佳趣,无边风雅也。故管中窥豹,聊举数则,冀能略见树喜先生之诗中风采也。 



最后一枝荷

独立水中央,

残红对晚阳。

为知冬不远,

分外惜流光。


诗中清水泱泱,斜阳脉脉;而一朵残荷独立其中,何其冷艳又何其凄美。秋风萧瑟,秋气肃杀,百花零乱,霜荷残败。此时此刻,画面中只余一点残红摇曳其间,那种凄清况味,便不说人也自能体悟得了。而作者此时并未一味着眼于怜香惜玉,而是借花之口,道出秋光虽老而余红犹在,流光如电而花心未泯。借以告诫世人怜取流金岁月,珍爱目下光阴。此诗明为写花,意在写人。借花喻人,入木三分。



双枪老太塑像

远离烽火久,

世理乱成堆。

老太双枪在,

不知该打谁。



远离烽火则远离困顿、远离灾变,而造清平世界,繁华盛景也。殊不知在诸多浮华眩光之下,社会公德沦丧,官场贪腐成风,良知泯灭,几无伦理。“老太双枪在,不知该打谁。”面对尘嚣浊世,人间狼狈,诗人一声呐喊,惊世骇俗。直如晴空霹雳,催人猛醒。如此为诗,焉能不酣畅淋漓,大呼痛快。诗人之道心风骨,机智胆识,由此可以概见也!


无题

岁老春浓紫气薰,

此身尚有未招魂。

心中旧事还新事,

梦里山深与海深。

怯酒有时还醉酒,

惜春多半是伤春。

落红簇簇真如昨,

人不送花花送人。


除却侠骨刚肠,诗人亦有真情万种。花气袭人,岁晚春浓,极易唤醒诗人内心深处之悸动。旧事连着新事,山深共着海深,这是何等的铭心刻骨,又是何等的摇荡心旌。感事伤春,借酒浇愁。古今之骚人雅士莫不沉湎于此,借以安顿春愁。又怎料“借酒浇愁愁更愁”,由此诗人生发出“落红簇簇真如昨,人不送花花送人”之伤心一叹。此间有对往事之追忆,有对亲朋之怀想,其追忆之深,怀想之切,皆令我动容,而结句之落寞和伤感更是令人不忍卒读。


钱塘潮
醒狮振起恃风雷,

卷地冲天何壮哉。

海事未平边未靖,

明朝更起大潮来。



此诗写钱江潮水,气势磅礴。每逢八月十八,一年一度之钱江大潮,汹涌彭湃,裂岸惊天。来如万马奔腾,去似席卷千军。“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苏东坡《催试官考校戏作》中的诗句。而树喜先生此诗较之坡老名句,亦有异曲同工之妙。其由观潮而联想到边疆狼烟未净,南海纷争又起。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已跃然纸上也。而诗人更寄希望于祖国之未来——繁荣昌盛,大梦成真。“明朝更起大潮来”这是诗人由衷之祝愿,亦是亿众国人之心声。震聋发聩,大音镗錔,何其伟岸哉。


菩萨蛮·虞姬墓

英雄末路谁曾鉴?秋风骏马青霜剑。盖世气凌云,楚歌不忍闻。  乌江无觅处,剩有虞姬墓。何事最伤神,战争和美人!


然最妙者犹不在此,而在于树喜先生之咏史诸作。先生遍览史书,精研史学,于考据之余时有体悟付之吟咏。西楚覇王威振三军,所向披靡。有拔山气势,冲天豪迈。然英雄虽有盖世之勇,亦必有末路之时也。垓下被围,楚歌四面,兵败山倒,亲离众叛。此时英雄便纵有骏马乌骓,青霜利剑,亦难挽狂澜于即倒,难免溃败于须臾也。且莫说大江东去,江山不保,便眼前之如花美人,君又如何保全得了。“何事最伤神,战争和美人”。结拍如此发问,即有诗人对兵家胜负之洞晓,亦有对英雄落莫之惋惜。战争无情,美人多情,而美人之多情亦必困于战火之无情也。词中并未用浓墨重彩渲染虞姬,而是将旷代美眷置于楚汉争覇之乱世风云之中,摇曳开来,令读者唏嘘不已。树喜先生对历史深度之拷问和对历史钩沉之剖解,有赖其浸淫史海数十年之功力,故点化成诗,便能给读者以拔云见日,了然顿悟之感。

树喜先生学识渊博,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马可待。所到之处,皆诗情荡漾,诗囊饱满。其所歌所咏,所思所忆,皆有所寄、有所感、有所悟。或托物言志,或借景抒情。或疏朗,或缜密。或见一叶而知秋,或登泰山而小天下。性之所至,挥洒自如;情之所系,蕴藉有致也。故读其诗时有“美在酸咸之外,可以一唱而三叹也(东语)”之感。树喜先生著述丰宏,名满天下。然其披卷之勤勉,味道之潜心,只今犹罕见其匹也。其佳作数千,琳琅满眼;诗花竞放,芬芳无比。清风白雪自不能一一评析。只好试举一二,当能从中窥见一般也。今应《诗刊》社之邀,略撰数语,是与诸君共赏也。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专供大商超毛巾批发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