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河姆渡遗址位于今浙江余姚市河姆渡镇庙村,乃我华夏新石器时代最早文化遗迹之一,距今约五千至七千年,足证我中华古文明不仅起源于北方之黄河流域,亦肇兴于南方之。史前考古乃现代科学,古人未尝梦见,故诗咏阙如。当代诗词自有古人所不能涵括者,题材之与时俱进,亦其一也。此诗首联点题,是常规做法。次句似提问而实叹嗟,调动读者进入诗境。颔联点其业经测定之年代,点其水稻耕作之特色,皆精切不移。颈联出彩,上句一笔双绾河姆渡人之制陶及纺织技术,下句以其文化娱乐与其生产劳动作对仗。陶器有饰,惊人心目;骨笛无声,引人遐想。以典型器物为艺术概括,且兼顾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颇具张力。尾联愈加出彩。五千至七千年前之河姆渡文化精神,是我中华民族勤劳、智慧之表征,至今生生不息,前行不已,一如此地之姚江,日夜奔流。末句即“姚江不舍昼夜行”,本为调平仄而颠倒语序,然如此更动,句法愈见奇崛,是为积极修辞。此本化用《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却变其时光流逝之哀叹为时代前行之赞颂,可谓化腐朽为神奇。以景收束,不发议论,曳情韵以行,馀音袅袅,尤使读者含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