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诗赏析】杨逸明《谒阮籍墓》

2017-11-06 陈衍亮 小楼听雨诗刊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谒阮籍墓

 杨逸明

 傲然杨树插云高, 吊客穿田踩麦苗。

 碑上模糊文可辨, 墓前湿漉酒谁浇? 

咏怀竟至穷途哭, 轻礼何妨俗世嘲。 

多少诗人皆入土, 难埋依旧是牢骚。





赏析: 

在七律中,如果得一联警句,则会为该诗大增辉色。但是,也有诗,天然浑成,看似无突出者,整体却让人扼腕不已。赏者以为,此首是。


 阮藉是魏晋名士,在那个天下动荡已久,儒家信仰涣散的年代,许多文人笃信老庄,疏狂不羁,佯疯避世,多少年来,让历代有风骨的文士追慕不已。


此诗抒怀,情深意切直达灵魂深处。 诗以兴起,高拔的杨树是品格的象征,开句相当响亮。而踏麦田看似平淡,实际暗怀了名士墓的偏远寂寞。 


此诗前两联写景,第一联安排远景,第二联安排近景。铺陈有致。第二联看似平常,碑上字迹模糊说明年代的久远,而新浇酒,则给人很多的想象空间。或许和作者一样的诗人先来过,说明了名士并不落寞孤独,依然有许多真雅士来此寄托崇敬之思。每个安排都有用意。 后两联进入议论,暗用了两个典,高度概括了阮步兵的形象。阮藉每每黄昏爱驾车而行,直行到前方无路,洒泪而回。而他还有个习惯,对世人长以青白眼区别视人。贤士视以青眼,俗人视以白眼。被简练的归纳在了颈联中。 尾联的议论有诗人个人的影子在里面,为什么会这样呢?牢骚岂止先贤有之,所有超尘脱俗之士共有之。把牢骚讲的如此委婉,借前人之口,实高明之处。


 这样一首诗便完成了诗人与前人一次隔时空的对话与交流。而不是为泛泛的去完成一次旅游记忆,整个过程自然绾合,一点也不刻意。 或许,在诗人拜别先贤,又踩在麦地中的时候,恍惚中会远远的听到满山遍野的呼哨声吧?那是先贤对知己者致以的最知心的回应。




部分专辑回顾:

小楼听雨周刊 (53)

每周试玉(49):重阳同题(上)【点评嘉宾:抱朴书生,白石簃主人】

【五绝荐读】历代诗人惊落叶

晚风荐诗(28-30)

【五绝荐读】前人笔下鬼妖娆

龙榆生先生词学:第一讲 唐宋歌词的特殊形式和发展规律

【海派诗人】陈衍亮:何时摘得金光灿,作我车间几颗钉。





1.投稿邮箱:844418467@qq.com.

2.入选要求:精选绝句20首,律诗或词10-15首,文章类一至数篇。

3.关于打赏:群内诗友集作品归平台,个人专辑全部归作者安排。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刊发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小楼听雨诗轩和【搜狐】小楼听雨诗刊同步刊发,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