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逸明评诗小札(9-1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杨逸明   1948年8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当过工人、教师、干部。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上海诗词》主编。已出版诗词选集有《飞瀑集》、《新风集》、《古韵新风》《路石集》等。




遊峴山

染素衣


山巅崔崒出云表,仙驭浮丘极眺临。

回曲汀洲涵日迥,绵延烽堠蔽烟喑。

断碑墮泪苔斑蚀,古寺疏钟天籁沉。

行至鹿门栖隐处,徂辉樵唱滤空林。


杨逸明点评:

旅游诗往往写景抒情,景中含情,情在景中,或者情景交融,或者是情景分写,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皆可。但是也有纯写景的,例如刘禹锡的《松滋渡望峡中》:“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竟然八句全写景。这首七律也是如此。首联极言山高,颔联极言山广,颈联写人文古迹,尾联极言山中之空灵,超尘脱俗。虽皆景语,而作者对于眼前山景之美的向往之情亦包含其中。诗无定法,无法即法。王夫之说过:“古人绝唱多景语,如‘高台多悲风’,‘蝴蝶飞南园’,‘池塘生春草’,‘亭皋木叶下’,‘芙蓉露下落’,皆是也,而情寓其中矣。以写景之心理言情,则身心中独喻之微,轻安拈出。”读此首诗深觉此种说法在理。



客路渝州

金锐


暮下渝州道,停车坐翠微。

山花劝饮酒,云气湿行衣。

月出诸峰近,风摇乱竹飞。

连江灯火起,扶醉听涛归。


杨逸明点评:

小诗写了作者重庆旅次时的一段小经历。在山城喝酒,从黄昏喝到夜里,山城的风景很好,云雾湿衣,月挂山峰,风摇竹影,江上华灯初放,最后作者喝醉了,还要让人扶着,听着江涛的声音回家了。全诗的语言是清新流畅的,写景也很到位,但是读完觉得没有多少新鲜的意思。如果将此诗放置在唐人的诗中,似乎也能乱真。为什么当代人还要写这样的场景?诗中还看得见古人的似曾相识的意境:“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随月出山去,寻云相伴归。”“家家扶得醉人归。”等等。当然,这样的诗也可以写,但是毕竟应该加进一点当代的元素才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类似的诗的意境确实已经被古人写完了。我们当代的诗人真的要想想办法翻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否则孙大圣还真是没有希望了。当代诗词创作也就只能成为制造假古董的一种行业了。



(选自作家出版社《诗歌点亮生活——中国诗歌网优秀作品选》)

作者:杨逸明  编辑:章雪芳

审核:刘鲁宁

戳它会是什么样.......

小楼周刊(104)

每周试玉(98):嘉宾【刘鲁宁  江合友  廖国华】

【小楼听雨】2018年(7-9)月专辑目录

杨逸明评诗小札(1-2)

杨逸明评诗小札(3-4)

杨逸明评诗小札(5-6)

杨逸明评诗小札(7-8)

长按二维码关注,留言或转发


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今日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网】【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等平台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小编由于精力有限,不再一一转发。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