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国演义》卷尾诗之误——钟教授答疑信箱(十六)

钟振振教授古典诗词解读答疑信箱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4-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钟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古文献整理研究所所长。兼任国家留学基金委“外国学者中华文化研究奖学金”指导教授,中国韵文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总顾问、国家图书馆文津讲坛特聘教授等。曾应邀在美国耶鲁、斯坦福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讲学。





《三国演义》卷尾诗之误

钟教授答疑信箱(十六)

   


   诗友雷焱雄问:《三国演义》卷尾诗里说“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有的版本作“张邈张鲁霸南郑”,请问钟老师,到底应作“张燕”还是“张邈”呢?
   钟振振答:焱雄诗友,您读书真细心!为了解决您提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先重温一下《三国演义》卷尾文字。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自此三国归于晋帝司马炎,为一统之基矣。……后人有古风一篇,以叙其事曰:高祖提剑入咸阳,炎炎红日升扶桑。光武龙兴成大统,金乌飞上天中央。哀哉献帝绍海宇,红轮西坠咸池旁。何进无谋中贵乱,凉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计诛逆党,李傕郭汜兴刀枪。四方盗贼如蚁聚,六合奸雄皆鹰扬。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专权居相府,牢笼英俊用文武。威挟天子令诸侯,总领貔貅镇中土。楼桑玄德本皇孙,义结关张愿扶主。东西奔走恨无家,将寡兵微作羁旅。南阳三顾情何深,卧龙一见分寰宇。先取荆州后取川,霸业图王在天府。呜呼三载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将天补。何期历数到此终,长星半夜落山坞。姜维独凭气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劳。钟会邓艾分兵进,汉室江山尽属曹。丕睿芳髦才及奂,司马又将天下交。受禅台前云雾起,石头城下无波涛。陈留归命与安乐,王侯公爵从根苗。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其中“孙坚孙策起江左,袁绍袁术兴河梁。刘焉父子据巴蜀,刘表军旅屯荆襄。张燕张鲁霸南郑,马腾韩遂守西凉。陶谦张绣公孙瓒,各逞雄才占一方”等八句,是交代王允等诛董卓,引发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之乱后,曹操迎汉献帝并迁都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时,所面临的各地军阀割据的局面,兼及各地军阀的来龙去脉。
   具体到“张燕张鲁霸南郑”一句,说的是割据南郑(即汉中,今属陕西)一带的军阀。但无论我们查考《三国演义》小说本身,还是汉末三国的“正史”如《后汉书》《三国志》的记载,都会发现,“张燕”或“张邈”与“南郑”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详见【附录】,这里从略,以免枝蔓。
   既然“张燕”和“张邈”都与“南郑”挨不上边,那么到底是谁与张鲁“霸南郑”呢?还得从《三国演义》以及其历史依据《后汉书》和《三国志》中去寻找。
   (1)《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问韩遂》:“这消息播入汉中,早惊动了汉宁太守张鲁。原来张鲁乃沛国丰人。其祖张陵在西川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人。……陵死之后,其子张衡行之。……张衡死,张鲁行之。……如此雄据汉中之地已三十年。国家以为地远不能征伐,就命鲁为镇南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通进贡而已。当年闻(曹)操破西凉之众,威震天下,乃聚众商议曰:西凉马腾遭戮,马超新败,曹操必将侵我汉中。我欲自称汉宁王,督兵拒曹操,诸君以为何如?阎圃曰:汉川之民,户出十万余众,财富粮足,四面险固。今马超新败,西凉之民从子午谷奔入汉中者,不下数万。愚意益州刘璋昏弱,不如先取西川四十一州为本,然后称王未迟。张鲁大喜,遂与弟张卫商议起兵。
   又,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却说曹操兴师西征……早有细作报入汉中来。张鲁与弟张卫,商议退敌之策。”又:“曹操三面竖立云梯,飞炮攻打。张鲁见其势已极,与弟张卫商议。卫曰:放火尽烧仓廪府库,出奔南山,去守巴中可也。杨松曰:不如开门投降。张鲁犹豫不定。卫曰:只是烧了便行。张鲁曰:我向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得达。今不得已而出奔,仓廪府库,国家之有,不可废也。遂尽封锁。是夜二更,张鲁引全家老小,开南门杀出。曹操教休追赶,提兵入南郑,见鲁封闭库藏,心甚怜之,遂差人往巴中,劝使投降。张鲁欲降,张卫不肯。杨松以密书报操,便教进兵,松为内应。操得书,亲自引兵往巴中。张鲁使弟卫领兵出敌,与许褚交锋,被褚斩于马下。败军回报张鲁,鲁欲坚守。杨松曰:今若不出,坐而待毙矣。某守城,主公当亲与决一死战。鲁从之。……遂引军出迎。未及交锋,后军已走。张鲁急退,背后曹兵赶来。鲁到城下,杨松闭门不开。张鲁无路可走,操从后追至,大叫:何不早降!鲁乃下马投拜。操大喜,念其封仓库之心,优礼相待,封鲁为镇南将军。”

   (2)《后汉书》卷一〇五《刘焉传》:“曹操破张鲁,定汉中。鲁字公旗。初,祖父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造作符书,以惑百姓。……陵传子衡,衡传于鲁。……朝廷不能讨,遂就拜鲁镇夷中郎将,领汉宁太守。……鲁自在汉川垂三十年,闻曹操征之,至阳平,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听,率众数万,拒关固守。操破卫,斩之。鲁……于是乃奔南山。左右欲悉焚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其意未遂。今日之走,以避锋锐,非有恶意。遂封藏而去。操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尉安(钟按:即安慰)之。鲁即与家属出逆,拜镇南将军,封阆中侯,邑万户。”
   (3)《三国志·魏书》八《张鲁传》:“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脩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脩杀之,夺其众。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雄据巴、汉垂三十年。汉末,力不能征,遂就宠鲁为镇民中郎将,领汉宁太守。……建安二十年,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钟按:曹操)攻破之,遂入蜀。鲁……于是乃奔南山入巴中。左右欲悉烧宝货仓库,鲁曰:本欲归命国家,而意未达。今之走,避锐锋,非有恶意。宝货仓库,国家之有。遂封藏而去。太祖入南郑,甚嘉之。又以鲁本有善意,遣人慰喻。鲁尽将家出,太祖逆拜鲁镇南将军,待以客礼,封阆中侯,邑万户。”
   以上三书,叙张鲁“霸南郑”始末,大体上是一致的,并没有原则性的分歧。
   因此,我的结论是:《三国演义》卷尾诗“张燕张鲁霸南郑”或“张邈张鲁霸南郑”一句,当作“张衡张鲁霸南郑”或“张鲁张卫霸南郑”。前者,是“张衡张鲁”父子;后者,是“张鲁张卫”兄弟。其中,说“张衡”“霸南郑”稍微有点牵强,因为严格说来,张衡在世时,只是宗教领袖,道徒众多,为其子张鲁后来“霸南郑”奠定了基础;而真正做到了“霸南郑”的,还是张鲁继任该教领袖时。有鉴于此,我认为说“张鲁张卫霸南郑”,似乎更切合历史事实。
   最后,顺便说一句题外话。罗贯中作为著名小说家,《三国演义》是写得相当精彩的,但其诗才却实在令人不敢恭维。这首《三国演义》卷尾诗,只是押韵之文,全无文采可言。比起曹雪芹《红楼梦》里的诗词曲来,真不可同日而语,要差若干个量级。   
   【附录】
    〇关于“张燕”,《三国演义》里除最后一回外,提到他的有四回:    (1)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吕布自遭李、郭之乱,逃出武关,去投袁术;术怪吕布反覆不定,拒而不纳。投袁绍,绍纳之,与布共破张燕于常山。”按,“常山”,今石家庄一带。
   (2)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公孙)瓒与(袁)绍战不利,筑城围圈,圈上建楼,高十丈,名曰易京楼,积粟三十万以自守。……瓒又遗书张燕,暗约举火为号,里应外合。下书人又被袁绍擒住,却来城外放火诱敌。”按,当时公孙瓒困守之地为易京,今河北雄县西北。而张燕军的大本营在黑山,今河南浚县西北。
   (3)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黑山贼张燕,引军十万来降,(曹)操封为平北将军。”按,“黑山贼”谓河北农民起义军黑山军,张燕为其首领。“黑山”,见上条。
   又:“(曹操)使李典、乐进会合张燕,打并州,攻高干。”按,“并州”,今太原一带。
   又:“乐进、李典、张燕攻打并州,高干守住壶关口,不能下。”
   (4)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曹操)留曹植与曹丕在邺郡造台,使张燕守北寨。操将所得袁绍之兵,共五六十万,班师回许都。”按,“邺郡”,今河北临漳一带。
   以上所涉及的地域,不出今河北、河南、山西等三省。
   记载东汉历史的“正史”——《后汉书》里,提到张燕的有五卷,并录唐章怀太子李贤为《后汉书》所作的《注》如下:    (5)卷九《献帝纪》:“(建安)十年春正月,曹操破袁谭于青州,斩之。夏四月,黑山贼张燕率众降。”唐李贤《注》:“《魏志》曰:燕本姓褚,常山真定人也。黄巾起,燕合聚少年为群盗万余人,博陵人张牛角为主。牛角死,燕代为主,故改姓张。燕剽勇,军中号曰张飞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按,“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
  (6)卷一〇一《朱㑺传》:“贼帅常山人张燕,轻勇趫捷,故军中号曰飞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河北诸郡县并被其害,朝廷不能讨。燕乃遣使至京师,奏书乞降,遂拜燕平难中郎将,使领河北诸山谷事。……燕后渐寇河内,逼近京师。”按,“河内”,今河南焦作一带。“京师”,今西安。
   (7)卷一〇三《公孙瓒传》:“(建安)四年春,黑山贼帅张燕与(公孙)续率兵十万,三道来救(公孙)瓒。未及至,瓒乃密使行人赍书告续曰:……汝当碎首于张燕,驰骤以告急。”
   又:“张燕既为(袁)绍所败,人众稍散。曹操将定冀州,乃率众诣邺降,拜平北将军,封安国亭侯。”按,“邺”即“邺郡”,今河北临漳县一带。
  (8)卷一〇四《袁绍传》:“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唐李贤《注》:“黑山在今卫州卫县西北。《九州春秋》曰:燕本姓褚。黄巾贼起,燕聚少年为群盗。博陵张牛角亦起,与燕合。燕推牛角为帅,俱攻瘿陶。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大会其众,告曰:必以燕为帅。牛角死,众奉燕,故改姓张。性剽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其后人众浸广,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号曰黑山也。”按,“卫州卫县”,今河南浚县一带。“瘿陶”,今河北邢台一带。“赵郡”,今河北邯郸一带。“中山”,今石家庄。“上党”,今山西长治一带。
   又:“(献帝初平四年六月,袁绍军)遂与黑山贼张燕及四营屠各、雁门乌桓战于常山。燕精兵数万,骑数千匹,连战十余日,燕兵死伤虽多,绍军亦疲,遂各退。”
   (9)卷一〇五《吕布传》:“(袁)绍与(吕)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余,骑数千匹。布常御良马,号曰赤菟,能驰城飞堑,与其健将成廉、魏越等数十骑驰突燕阵,一日或至三四,皆斩首而出。连战十余日,遂破燕军。”
   记载三国历史的“正史”——《三国志》里,提到张燕的有四卷:    (11)《魏书》一《武帝纪》:“(汉献帝建安十年)夏四月,黑山贼张燕率其众十馀万降,封为列侯。”
   (12)《魏书》六《袁绍传》:“还讨黑山,则张燕可灭。
   (13)《魏书》七《吕布传》:“(袁)绍与(吕)布击张燕于常山。燕精兵万馀,骑数千。布有良马曰赤兔。常与其亲近成廉、魏越等陷锋突阵,遂破燕军。”
   (14)《魏书》八《张燕传》:“张燕,常山真定人也,本姓褚。黄巾起,燕合聚少年为群盗,在山泽间转攻,还真定,众万馀人。博陵张牛角亦起众,自号将兵从事,与燕合。燕推牛角为帅,俱攻癭陶。牛角为飞矢所中。被创且死,令众奉燕,告曰:必以燕为帅。牛角死,众奉燕,故改姓张。燕剽捍捷速过人,故军中号曰飞燕。其后人众寝广,常山、赵郡、中山、上党、河内诸山谷皆相通,其小帅孙轻、王当等,各以部众从燕,众至百万,号曰黑山。灵帝不能征,河北诸郡被其害。燕遣人至京都乞降,拜燕平难中郎将。是后,董卓迁天子于长安,天下兵数起,燕遂以其众与豪杰相结。袁绍与公孙瓒争冀州,燕遣将杜长等助瓒,与绍战,为绍所败,人众稍散。太祖将定冀州,燕遣使求佐王师,拜平北将军。率众诣邺,封安国亭侯,邑五百户。燕薨,子方嗣。”
   以上所涉及的地域,亦不出今河北、河南、山西等三省,与《三国演义》相同。
    〇关于“张邈”,《三国演义》里除最后一回外,提到他的有五回:    (1)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按,“陈留”,今河南开封境内。
   (2)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韩)馥懊悔无及,遂弃下家小,匹马往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3)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此乃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旧跟张邈。”
   又:“陈宫辞出,叹曰:吾亦无面目见陶谦也。遂驰马投陈留太守张邈去了。”
   (4)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吕)布因弃张杨去投张邈。……张邈大喜,便令吕布袭破兖州,随据濮阳。”按,“兖州”,今山东菏泽一带。“濮阳”,今属河南。
   (5)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曹)操令刘晔等守濮阳,自己引军赶至定陶。时吕布与张邈、张超尽在城中。……曹操将得胜之兵,杀入城中,势如劈竹。张超自刎,张邈投袁术去了。山东一境,尽被曹操所得。”按,“定陶”,今山东菏泽境内。
   以上所涉及的地域,不出今河南、山东两省。
   《后汉书》里,提到张邈的有五卷:    (6)卷九七《党锢传》:“度尚、张邈、王考、刘儒、胡母班、秦周、蕃向、王章为八厨。厨者,言能以财救人者也。……张邈附《吕布传》。”
   (7)卷一〇〇《荀彧传》:“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使(荀)彧守甄城,任以留事。会张邈、陈宫以兖州反操,而潜迎吕布。布即至,诸城悉应之。邈乃使人谲彧曰:吕将军来助曹使君击陶谦,宜亟供军实。彧知邈有变,即勒兵设备,故邈计不行。”
   (8)卷一〇三《陶谦传》:“兴平元年,曹操复击(陶)谦。……会张邈迎吕布据兖州,操还击布。”
   (9)卷一〇四《袁绍传》:“初平元年,(袁)绍遂以勃海起兵,以从弟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等同时俱起,众各数万,以讨(董)卓为名。”又:“(韩)馥自怀猜惧,辞(袁)绍索去,往依张邈。后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因共耳语。馥时在坐,谓见图谋,无何,如厕自杀。”
   (10)卷一〇五《吕布传》:“(吕布)道经陈留,太守张邈遣使迎之。……邈字孟卓,东平人,少以侠闻。初辟公府,稍迁陈留太守。董卓之乱,与曹操共举义兵。及袁绍为盟主,有骄色,邈正义责之。绍既怨邈,且闻与布厚,乃令曹操杀邈。操不听,然邈心不自安。兴平元年,曹操东击陶谦,令其将武阳人陈宫屯东郡。宫因说邈曰:今天下分崩,雄桀并起。君拥十万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受制,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迎之共据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变通,此亦从横一时也。邈从之,遂与弟超及宫等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之。曹操闻而引军击布,累战,相持百余日。是时旱蝗少谷,百姓相食,布移屯山阳。二年间,操复尽收诸城,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邈诣袁术求救,留超将家属屯雍丘。操围超数月,屠之,灭其三族。邈未至寿春,为其兵所害。”按,“东平”,今属山东。“雍丘”,今河南杞县。“寿春”,今安徽寿县。
   以上所涉及的地域,不出今河南、山东、安徽等三省。    《三国志》里,提到张邈的有十卷:    (11)《魏书》一《武帝纪》:“陈留太守张邈。”又:“(兴平元年)张邈与陈宫叛迎吕布,郡县皆应。”又:“(二年)张邈从布,使其弟(张)超将家属保雍丘。……十二月,雍丘溃,超自杀。夷邈三族。邈诣袁术请救,为其众所杀。”又:“(曹)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
   (12)《魏书》六《董卓传》:“(董)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资、张邈等出宰州郡。”又《袁绍传》:“(韩)馥怀惧,从(袁)绍索去,往依张邈。后绍遣使诣邈,有所计议,与邈耳语。馥在坐上,谓见图构,无何起至溷自杀。”

   (13)《魏书》七《吕布传》:“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辟公府,以高第拜骑都尉,迁陈留太守。董卓之乱,太祖与邈首举义兵。汴水之战,邈遣卫兹将兵随太祖。袁绍既为盟主,有骄矜色,邈正议责绍。绍使太祖杀邈,太祖不听,责绍曰:孟卓,亲友也,是非当容之。今天下未定,不宜自相危也。邈知之,益德太祖。太祖之征陶谦,敕家曰:我若不还,往依孟卓。后还见邈,垂泣相对,其亲如此。吕布之舍袁绍从张杨也,过邈临别,把手共誓。绍闻之,大恨。邈畏太祖终为绍击己也,心不自安。兴平元年,太祖复征谦,邈弟超,与太祖将陈宫、从事中郎许汜、王楷共谋叛太祖。宫说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众,当四战之地,抚剑顾眄,亦足以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军东征,其处空虚,吕布壮士,善战无前,若权迎之,共牧兖州,观天下形势,俟时事之变通,此亦纵横之一时也。邈从之。太祖初使宫将兵留屯东郡,遂以其众东迎布为兖州牧,据濮阳。郡县皆应,唯鄄城、东阿、范为太祖守。太祖引军还,与布战于濮阳,太祖军不利,相持百余日。是时岁旱虫蝗少谷,百姓相食,布东屯山阳。二年间,太祖乃尽复收诸城,击破布于钜野。布东奔刘备。邈从布,留超将家属屯雍丘。太祖攻围数月,屠之,斩超及其家。邈诣袁术请救未至,自为其兵所杀。”又:“昔汉光武谬于庞萌,近魏太祖亦蔽于张邈。”按,“东平寿张”,今山东阳谷境内。


   (14)《魏书》八《陶谦传》:“(兴平元年)张邈叛迎吕布,太祖还击布。”
   (15)《魏书》九《夏侯惇传》:“太祖征陶谦,留(夏侯)惇守濮阳。张邈叛迎吕布。”
   (16)《魏书》一〇《曹洪传》:“太祖征徐州,张邈举兖州叛迎吕布。”
   (17)《魏书》一四《程昱传》:“太祖征徐州,使(程)昱与荀彧留守鄄城。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又《董昭传》:“(董)昭弟(董)访,在张邈军中。邈与(袁)绍有隙,绍受谗,将致罪于昭。”
   (18)《魏书》一八《典韦传》:“初平中,张邈举义兵。”
   (19)《魏书》二四《高柔传》:“(高)柔留乡里,谓邑中曰:今者英雄并起,陈留,四战之地也。曹将军(操)虽据兖州,本有四方之图,未得安坐守也。而张府君(邈)先得志于陈留,吾恐变乘间作也,欲与诸君避之。众人皆以张邈与太祖善,柔又年少,不然其言。”
   (20)《蜀书》八《许靖传》:“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按,“东郡”,今河南濮阳一带。
   以上所涉及的地域,亦不出今河南、山东两省。



编后语:

欢迎楼友们继续在公众号专辑后面,留言您想请教钟教授的有关诗词方面所有问题。答案会在本刊陆续公布。


另,此是属于钟教授的个人专辑,如您觉得内容不错,点赞红包会入钟教授专辑专用帐户。钟教授语,读者关注阅读就是支持,赞赏的红包,都用于赠书(钢笔字诗词,书,刊……)。投桃报李,非以为报也,永以为好也!请赞赏钟教授专辑的诗友们加小编微信号15021309959,小窗赐知地址,以便邮寄。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190):2020年第二十四期

每周试玉(184)|嘉宾【梦烟霏 楚家冲 潘泓】

【小楼听雨诗刊】2020年(1-3)月目录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人间要好诗”第二届诗词大赛结果公示

李树喜:“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代序

“山大王杯”临海蜜橘全国征诗大赛颁奖典礼现场视频完整版

《小楼听雨诗刊》2020庚子新春大拜年

荐读(五)|当代女诗人

岁改青阳犹建子,月书周正再逢寅——钟教授答疑信箱(十四)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都市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