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二) 意境与意象【谭汝为】

关注并转发 小楼听雨诗刊 2023-04-08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小楼听雨诗刊」


(读诗心解之二)

意境与意象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1.意境生成

意境是我国传统美学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从诗歌创作角度上看,意境包含着“意”和“境”两个方面。“意”,指诗人主观情意;“境”,指客观自然和社会生活。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现实浑然相契而在作品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艺术境界。从诗歌欣赏角度上看,意境又是读者在审美观照中,借以感受诗作的言外意、境外味、弦外音,从而受到感染与陶冶的诱导物。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言:“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

请看杜甫在夔州写的一曲悲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写登高感慨之情。诗的前四句景色壮阔:风声、猿声、落叶声,浪涛声汇合一气;落叶飞扬,江鸟盘旋,江水奔流。声音、景物、色彩都在动态中表现出壮伟的韵律感,而这样纵横万里的壮阔景色,才足以展现与表达诗人的宽大胸襟与悲壮情怀。



古典诗歌的意境生成大致有以下四种方式。

1.1 意境随生

诗人因外物的感触,忽有所悟,思绪盈怀,于是借对外物的描写把内在情意表达出来,从而达到意与境的交融。譬如唐人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位少妇原本是无忧无虑的,她们打扮得漂漂亮亮地登上翠楼去观赏春光。忽然路旁杨柳的一片新绿却触动了她的情怀,使她蓦然回想到去年(抑或前年)春天给丈夫送行时折柳相赠的往事,顿觉孤寂冷落,辜负了美好的春光与自己的青春年华,因此为当年鼓励丈夫觅求功名出门奔波而后悔不已。这首诗的意境属于“意境随生”的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

1.2 移情入境

诗人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当他接触外物时,将主观情志注入其中,使客观物象融入诗人的感情色彩。如: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刘禹锡《杨柳枝》)

这类诗作在艺术表现方式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所描摹的客观景物都已不是纯客观的存在,而带上强烈的主观情感。这种意境生成方式又称“移情入景”或“借景抒情”。

1.3 即景见意

诗人将内在的情志隐蔽起来,在诗作中只示人以境,似乎纯然摹写他人外物,而诗人隐藏在作品之外。这种意在境外的隐匿“意境”,作者采用的是启发读者自己去领悟的方法。如柳宗元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天寒雪大,人际杳然,而渔翁却不畏严寒,不顾得失,专心垂钓,显然这是一个被幻化的理想境界。但诗人借此情景旨在曲折隐含地抒发孤傲不羁的性格和遗世独立、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1.4 意境相生

即内情与外物相感相生,天然合一。又称为“思与境偕”“意与境浑”。情与景相和谐,相吻合,是诗家所崇尚的典型意境。例如屈原《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后两句的景物描写:秋风、水波、落叶都点染并烘托了愁情,形成感人的意境。

苏轼《新城道中》: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洋溢着一种物我相得,情融景洽的欢快情绪。

与此相对的是诗人黯淡的心境与所描摹的衰飒景物相互对应,也可称为意与境的相契相谐,例如:

王之涣《登鹳雀楼》: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总之,“意”是“境”的灵魂。只有经过锤炼的、富于独创的艺术构思,才能培育出芬芳艳丽的意境之花。


2、意象组合

“意象”是我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在创作过程中相互融合的有机统一体,是“物我相融”而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具象。一首诗从字面上看,那是词语的联缀;但从艺术构思的角度看,则是意象的组合。

古典诗歌讲求言简意繁,辞约义丰,诗句中成分的省略,句子的紧缩,句与句之间的跳跃与空白,都是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意象的物质外壳是语言。在诗歌创作中,诗人将其脑海里孕育的意象借助词语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时则需运用艺术想象,把这些词语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并进而把握全诗的意境。

例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由四个意象构成:广袤无垠的大漠、冉冉上升的孤烟、横亘的长河和西沉的落日。这四个意象构成一幅雄浑寥廓的立体画面,大漠与长河纵横交叉,孤烟与落日在形状与方向上形成对照,而这平面与立面的立体构画又与落日余晖的点染相映成画,显示出大自然的伟力。意象之间似乎松弛的不确定的关系,却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充分余地。



在意象组合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缺乏动词谓语,只由若干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诗句。如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三句由九个名词组成,一句一景,似不相涉,诗句之间有很强的跳跃感。但对其几个意象的组合细加寻绎,会发现其中贯串着一条无形的意脉,使各句的内在情感似断实连,貌离神合。这三句妙在以景物去点染情思,意象的组合形成流动的画面,画面的迭现组成一幅立体的深秋晚景图。萧瑟凄冷的画面却渗透着抒情主人公鲜明的抒情色彩,表达出天涯游子浓烈的羁旅愁思。

诗人常用对偶的方式把时间相异、空间相迥的意象巧妙地拼加组合,启发读者去寻思体味。如: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怀李白》)

思妇楼头月,征人马上霜。(章美中《初秋感怀》)

——“渭北”“江东”相距甚远,“思妇”“征人”远隔天涯,两种意象是靠对偶连接起来的。

再如黄庭坚《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上句回忆少年时与黄几复游宴之乐,下句摹写阔别后思念之深,时间跨度很大,但用对偶把这两种意象组合起来,意味深长,语言健劲,耐人咀嚼。

又如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空间相隔:一是东南瓜洲,一是西北散关;时间相迥:一为冬雪之夜,一为金风秋日。但两句的意象通过对偶联结起来,不用一个动词,但雪夜渡江、战船森列,金戈铁马、秋日杀敌的激战场面在读者面前如画地展示出来。

这类对偶式的意象组合诗句殊为常见,如:

床前磨镜客,林里灌园人。(王维)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韦应物)

风尘三尺剑,社稷一戎衣。(杜甫)

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李商隐)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杜牧)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

——这些由若干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的两个诗句贯串在一起,意象迭加组合,在调动读者发挥想象力上更具有独特的引发力。

元人张可久《梧叶儿·次韵》:鸳鸯浦,鹦鹉洲,竹叶小渔舟。烟中树,山外楼,水边鸥。扇面儿潇湘暮秋。

——全曲无一动词,运用排比铺陈去穷形尽相地描摹扇面儿上的景物风情。

 古典诗歌意象组合句法的成功运用,丰富了诗歌艺术的表现手法,具有“尺水兴波”、“咫尺有万里之势”的概括力和扩散力。另外,它含蓄隽永,词断意属,往往给读者留下充分驰骋艺术想象的余地。再次,这种句法要求精当的修辞艺术与锤炼语言的功力,讲究鲜明的节奏和音乐美感。读者在阅读欣赏中,应在把握全篇作品内在情感脉搏的基础上,透过字面表象尽可能向深处开掘,含英咀华,深思默悟,才能感受到涵咏不尽的余味。



谭汝为 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从事汉语修辞学、诗歌美学及天津城市文化研究,兼任教育部汉语能力测试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等学术职务。编辑/章雪芳  审核/武 阳  校对/冯 晓

点击回顾

小楼周刊(211):2020年第四十五期

每周试玉(205)|嘉宾【王震宇 王海亮 孟祥荣】

【小楼听雨诗刊】2020年(7-9)月目录

首届【人间要好诗】诗词有奖活动完美结束(朗诵视频纪念版)

“人间要好诗”第二届诗词大赛结果公示

《小楼听雨诗刊》2020庚子新春大拜年

今日关注|第三届【人间要好诗】大赛获奖作品

今日关注|诗境泰斗,旧体巨擘 ——读聂绀弩诗札记【谭汝为】

今日关注|汉语诗歌六言句式简论【谭汝为】

小楼谭诗|(读诗心解之一) 比兴与象征【谭汝为】

书 讯


韩倚云教授所赠的《当代诗词百首点评》,雷海基老师所著的《古今名家论诗词语录》《诗词快速入门指导》《好诗创作谈》 这四本书在《巾生今世》微店所售的书款,全部捐赠小楼的公益活动,请有需要的诗友长按下图二维码入店购买。或者联系微信号15021309959,附上:名字+手机号+收件地址+邮编等信息,以便安排邮寄。谢谢支持!!



小楼周刊投稿格式,例:


重游盖竹山

章雪芳(浙江)

山盖青青竹,风描水墨图。

孤身随细雨,踩痛落花无。

声明:部分图片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都市头条】【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


关于投稿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


今天,您点在看了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