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PI Atmosphere | 2021 新增中国编委介绍
点击左上角"MDPI开放数字出版"关注我们,为您推送更多最新资讯。
期刊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各位学者的支持,尤其是期刊学术编委团队的贡献。在过去的2021年,Atmosphere迎来了多位优秀中国学者的加入,相信在他们的支持和帮助下,期刊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同时,Atmosphere也期待着今后与更多学者达成合作。
部分新增编委团队介绍
安俊岭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1月起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空气质量模式发展及污染物演化机理数值模拟研究、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研究。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全耦合多尺度空气质量预报模式系统”(2017YFC02098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基于数值模式的二次有机气溶胶形成机制研究及其在京津冀地区的应用”(91544221)、国家863课题“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模拟与风险控制技术”(2008AA06A408) 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余篇。
常运华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2021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要从事大气活性氮同位素组成、来源及大气过程方面研究。从气态活性氮的源排放出发,应用同位素方法探究其在城市大气中来源、转化和传输等物理化学过程及对颗粒物污染的影响。近5年来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共16篇,量化了城市大气氨的非农业源排放,系统构建了城市大气氨的综合溯源方法体系,揭示了活性氮在大气过程中的同位素分馏机制,阐明了气溶胶和云雾水中活性氮的来源和形成机制。
韩永明 研究员
中科院地球环境所研究员,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2016年)、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关中平原国家野外站站长,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际人类世工作组委员。主要研究兴趣在气溶胶和沉积物黑碳、气候变化和人类世等,尤其关注自然火、黑碳、烟炱与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联系。提出并从测量方法上区分了两种不同类型黑碳-焦炭和烟炱,明确二者不同理化和光学性质;建立区分明燃和焖烧野火方法,首次明确第四纪自然火具清晰冰期-间冰期旋回变化特点,阐明自然火通过溶解铁影响海洋生产力和大气二氧化碳机制。发表SCI论文130余篇,引用10000余次,H-index 46。
韩志伟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大气化学理论;大气气溶胶的理化特性、产生机制和演变规律;气溶胶-辐射-云-天气相互作用;气溶胶的辐射和气候效应;空气质量模式和大气化学-气候耦合模式研发等。现任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Atmosphere期刊编委。主持和承担国家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发表SCI论文90余篇,SCI引用3000余次。
刘丹彤 研究员
浙江大学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学者。研究领域为大气化学和大气颗粒物。在碳质气溶胶光学性质,云粒子活化,及其在大气中演化和移除过程等方面做出独创性研究。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一作/通讯三十余篇包括Nature Geoscience,GRL,JGR,ES&T,ACP等),总引用4000余次,其中多项研究被EGU和AGU亮点报道。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担任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云降水物理研究和云水资源开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担任期刊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编辑、Atmosphere部门编辑和Environmental Research专刊编辑。曾获曼彻斯特大学杰出研究员 (2017),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2019)。
李煜斌 教授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气边界层。于2010年研发的高精度非迭代湍流通量算法已被国家气候中心大气环流谱模式 (BCC-AGCM2)、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天气研究和预报模式 (WRF) 和日本近海模式 (JCOPE-T) 采用。曾获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江苏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计划子课题2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
李正强 研究员
中科院特聘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兼任Atmospheric Environment副主编、国际气候变化空间观测台 (SCO) 执委、国际偏振观测进展研讨会 (APOLO) 共同主席、大气环境遥感与协同分析学术论坛主席、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信息系统与遥感专委会秘书长等职务。主要从事环境遥感、大气探测和大气辐射研究,在利用地球观测手段研究大气气溶胶的科学前沿发展了新的观测手段和创新性方法,面向大气污染、气候变化、对地观测等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开展了系统性基础和应用研究。
熊建银 研究员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室内车内环境、能源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项)、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子课题等。发表第一/通讯作者论文40余篇,8篇发表在自然指数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IF=9.028) 上,3篇发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IF=10.588) 上,并且1篇入选ES&T封面文章。获室内环境与健康何兴舟青年学术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一等奖,担任中国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理事,国际SCI期刊Atmosphere编委等。
杨汉波 博士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长聘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蒸发机理及模型,变化环境下的流域生态水文响应,水文预测预报,干旱区绿洲水资源消耗及配置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被SCI引用3000余次;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项。担任Journal of Hydrology副编辑。
叶代启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院长,学院学术与学位委员会主席,大气环境与污染控制学术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大气污染控制领域,主要是挥发性有机物 (VOCs) 减排控制政策研究;VOCs排放特征、排放清单及其反应活性研究;VOCs、机动车排气、室内空气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与开发;VOCs的非热等离子体及催化净化技术研发等。
Atmosphere期刊介绍
期刊研究内容涉及气溶胶、空气质量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空气污染控制、气象学、气候学、生物气象学、生物圈/水圈/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大气技术、仪器和建模的研究,以及高层大气和行星大气等。目前期刊已被SCIE、Ei Compendex、Scopus等数据库收录。
2020 Impact Factor | 2.686 |
CiteScore | 2.9 |
Time to First Decision | 16 Days |
Time to Publication | 39 Days |
识别二维码,
订阅Atmosphere 期刊最新资讯。
往期回顾
MDPI化学材料
汇集MDPI 化学材料领域前沿研究成果。
MDPI工程科学
MDPI 工程科学类学科平台,分享前沿科学进展。
MDPI生物及生命科学
聚焦前沿学术,探索生物及生命科学的奥秘。
视频号
扫码关注
MDPI开放数字出版视频号
版权声明:
*本文内容由MDPI中国办公室编辑编写,一切内容请以英文原版为准。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wechat@mdpi.com
由于微信订阅号推送规则更新,您可以将“MDPI开放数字出版”设为星标,便可在消息栏中便捷地找到我们,及时了解最新开放出版动态资讯!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进入期刊主页。
喜欢今天的内容?给我们点个【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