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应该给国产邮轮一些耐心

theodore熙少 旅界 2023-10-22

骂完了,也看到了国产邮轮的坎坷与进步。


栏目 | 文旅商业观察

领域 | 邮轮业


01


10月6日,有个朋友准备上天津母港始发的爱达邮轮地中海号去日韩玩一圈。


登船前她看到首航客人铺天盖地的吐槽与口水,心理感受是“哇凉哇凉的”,一开始还考虑通过各种渠道试着退款,“因为不想花钱买罪受。”


前两天,爱达邮轮地中海号这个航次客人下船了。


和上船前的惴惴不安不同,朋友说,大家心态普遍比较平稳,可能经过首航这一轮折腾,船方的不少服务能看出是努力做出改进的。


登船时,看见首航客人客房矿泉水短缺且售价高,她和老公背了一箱矿泉水,可前两天每个房间给了一桶1.5L的水,后几天每天房间里也有两瓶水供应,“不够就拿着水瓶去餐厅接满。”


首航的餐饮在社交媒体上被一些网友群嘲,但朋友吃过后的感受是早上中午纯自助,晚上套餐制,羊排、牛排、海参、网纹哈密瓜全天大概有16小时都是开着,“和之前歌诗达的没啥区别,可能还好一些。”


 关于用餐,她唯一的槽点就是“用餐高峰时间排队时间确实比较长。”


首航被疯狂diss的陆地游“上下船排队”也是不存在的,朋友回忆在日本、韩国母港上船、下船比较丝滑,都可以跑出来自己玩。


翻翻船上的照片,朋友对娱乐团队工作人员热情卖力,女美男帅记忆深刻,她庆幸有些事情还是需要自己亲身经历才能了解得更透彻。



算算总花费,朋友说这趟邮轮日韩之旅包括服务费也就3000到4000元的人均消费而已。


“非要较真一些细枝末节的,那明年多花点钱去坐皇家加勒比的海洋量子号和超量子系列就好了。”


作为央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和嘉年华的合资公司,6月15日,中船邮轮旗下全能力邮轮运营公司正式宣布将公司名变更为“爱达邮轮有限公司”,在今年中秋国庆期间重启天津母港赴日韩旅游航线。


在此之前,天津母港沉寂了三年,由于国内母港出发邮轮较少,爱达邮轮地中海号在中秋国庆启动航次本来备受关注,盼了三年的国内邮轮爱好者却因为首航期间餐食、管理、服务等状况频发,而频频吐槽,引发不满。


彼时,据网友爆料,爱达邮轮地中海号给出了减免乘客船上每日近千元服务费、赠气泡酒、客房饮品等一系列操作试图挽回首航乘客的心。


但想挽回声誉显然需要游客良好体验后的真实反馈,经历了首航的教训,爱达邮轮地中海等来了重新证明自己的时刻。


02


首航的波折对于爱达邮轮这家公司只是过往风高浪急三年中的一个小小插曲。


2020年11月,爱达邮轮前身——中船嘉年华邮轮有限公司宣布成立全新的邮轮运营团队,为适时恢复中国母港邮轮运营做好准备。



世事难料,这一等就是三年。


疫情三年,是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历史上受到重创的一个阶段,邮轮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如邮轮停航、疫情防控、游客风险感知、突发事件处理。


出于养护的需要,中船嘉年华专为中国市场购置的两艘豪华邮轮“歌诗达大西洋”号和“歌诗达地中海”号先是在中东闲置两年,后来停泊在塞浦路斯的利马索尔港,几经辗转今年回到天津港。


天津复航方案大致确定后,爱达邮轮地中海号船方开航的新闻还没正式公布,大小代理们已经提前在抖音/OTA上开启了预售。


有接近爱达邮轮的人士向旅界披露,彼时,官宣已经箭在弦上,但政府部门迟迟未最后拍板,就连首航仪式都是改之又改。


再从同行的节奏上来看,皇家加勒比今年5月宣布明年4月上海复航,MSC地中海邮轮今年7月宣布明年3月复航,复航准备期都有近一年时间,爱达邮轮从宣布到复航,用时仅仅一个月,不得不说确实过于仓促。


从爱达邮轮的一系列快马加鞭的操作上看,这一切确实太快了。


作为中国本土最大的邮轮公司,中船嘉年华曾对这两艘邮轮寄予厚望。


这两条船采用相同设计,均建于2000年,总吨位85619吨,最大航速24节,其中爱达邮轮“大西洋”号载客量2210人,爱达邮轮“地中海”号载客量2114人。



乘客服务员比历来是衡量邮轮公司服务水平的一杆重要标尺。


一般大众化邮轮的乘客空间比是30%-40%,乘客船员比在3左右,也就是一位船员服务三位乘客,相对应的是,某些小型奢华邮轮可以达到奢侈的1比1,即一位船员服务一名乘客。


由此,若服务满员的爱达邮轮地中海号乘客,至少需要七百名有经验的员工,但停航三年的邮轮业人才流失相当严重,希望短时间内招募到适合邮轮的人才谈话容易?


事实上,从首航来看,据多名乘客反馈,并不是所有船员都很有经验,为一些不愉快埋下了隐患。


此外,从首航吐槽来看,爱达邮轮无论是上下船拖沓,还是用餐时间没有错峰,都属于国际邮轮公司多年前就踩过的坑,也已经有充足的方案足以应对。


对于刚刚起步的爱达邮轮来说,这一切都需要磨合,这或许也是10月6日地中海号次航口碑远胜首航的原因,服务业的经验历来都是源自实战。


03


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无法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从爱达邮轮近期表现来看,被首航市场一番“毒打”教育后,开始对“上帝们”——乘客多了一丝敬畏之心。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爱达邮轮称正在针对客人提出的问题逐一处理解决,后续将以此为鉴从调整管理流程、优化运营机制、加强员工培训等角度着手,全面改善餐饮、服务、岸上游、Wi-Fi网速等邮轮体验。


无可否认的是,中国邮轮产业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果从泰坦尼克号时代算起,欧美邮轮产业发展至今已经逾百年,而国内邮轮产业发展至今不过十余年。


从引进到模仿,再到自主建造邮轮,爱达邮轮地中海号只是“前菜”,接下来,万众瞩目的是该公司自主建造的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于2024年1月1日在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起航。


如果说C919实现了国产“大飞机”的多年梦想,爱达·魔都号将全面检测中国自行生产、制造大型邮轮的水准是否已经与国际接轨。
与从外资邮轮公司购买的大西洋号、地中海号不同,建造邮轮不管是对国家经济实力还是建造技术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公开资料显示,爱达·魔都号是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全长323.6米,总吨位为13.55万总吨,拥有2826间舱室,可容纳6500余人。


作为设计建造难度最高的船型之一,大型邮轮是我国目前唯一没有攻克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


有邮轮业内人士指出,“关于首艘国产邮轮,光它的设计图纸和建造的管理文件就达到了15万页,重2吨左右。我们从拿到这些资料,开始学习再到建造,本身就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


今年9月,经过六天五夜1630海里的海上航行,爱达·魔都号的所有验证项目全部达标,顺利凯旋。这标志着距离中国邮轮企业摘取造船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已遥遥在望。



目前,该公司旗下第二艘国产新造大型邮轮也已在中国船舶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工建造。


未来,包括首艘、第二艘国产新造大型邮轮以及大西洋号和地中海号,中船嘉年华旗下的4艘大型邮轮将构成中国最大邮轮船队之一。


自主建造的国产大型邮轮即将问世背后,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国际邮轮出发地和目的地市场。


疫情爆发前十年中国邮轮行业的爆发式成长,证明了邮轮作为一种崭新的度假方式,对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的数据,2019年国际邮轮对中国的直接经济贡献为140亿元, 其中船供、港务税费和船舶维修占27%,总部经济占40%,游客和船员境内消费占33%,加上间接经济贡献,国际邮轮对中国的总体经济贡献达358亿元。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


十余年前,笔者曾经搭乘中国内地首艘邮轮——海娜号首航前往济州岛,无独有偶,这艘船也是彼时海航从嘉年华邮轮购买得来。


2013年9月,“海娜”号驶离韩国济州港时遭当地一家法院扣押,令人不胜唏嘘。


此后,携程与皇家加勒比合资的天海邮轮于2018年秋天结业,出售了唯一一艘邮轮,国内邮轮产业方兴未艾,一度陷入低谷。


但后疫情时代,随着民营的东方国际邮轮公司、蓝梦邮轮,合资的招商维京邮轮,以及爱达邮轮相继推出新的航线,引入、建造船只,国产邮轮并未因一度跌入尘埃而自暴自弃,新的海上故事还在继续。


作为旁观者,我们需要的是一些耐心。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国产邮轮的未来?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   END   ————

如果您还希望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在看和给旅界添加一个“星标”哦!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
广交天下英雄,共议文旅天下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