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荒奇迹/吃饱、吃好!种稻、得道! ~2

环球龙视 全球华人视频 2019-08-10

环球龙视


四大主题:中华文化 | 健康养生 | 文化旅游 | 龙视教育 

  

海外用户扫码观看《全球华人频道》所有节目

正文

北大荒奇迹~吃饱、吃好!种稻、得道!“北大荒精神”游学  之二

色文化兴隆北大荒  

 

 ▲去年12月底“北大荒”改制,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让国人吃饱又吃好是国家交付的使命也是他们的社会责任。“要健康就用北大荒”成为他们参加展会不变的口号。 

 

端正中国饭碗 吃饱还要吃好


去年12月底黑龙江垦区从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整建制地转入集团化企业化经营管理体制,北大荒以垦区集团化、农场企业化为主线,成立黑龙江北大荒农垦集团总公司。体制改了,作为“北大仓”的任务也更重了。根据习主席去年9月考察七星农场时的指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北大荒的土质要不断优化,不能退化;绿色发展要有可持续性,农业生产不能竭泽而渔。”在保证让国人吃饱的既有任务上,积极加大让国人吃好的力度。

目前农耕已全面机械化的北大荒其商品粮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400亿斤以上,约占全国各省粮食总和的四分之一,每年调出的粮食可满足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港澳台三大特别行政区和解放军三军等一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供应,北大荒稳居中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最大的粮食战略储备基地。 

 

▲北大荒集团团委书记唐浩(右)用博物馆的收藏向我们阐述北大荒精神的精髓。 


参观在哈尔滨的北大荒博物馆时,特地请教身旁的北大荒集团团委书记兼信息产业组负责人唐浩,有关北大荒旗下的食品安全问题。唐书记斩钉截铁地告诉我,北大荒不种转基因作物。为了保证收成,还用农药、化肥。因飞机智能喷药十分精准,剂量比国家订定的标准低很多。另外,他们会逐年扩大绿色有机庄稼的面积,目前已近200万亩。

为了能够更专注、更有效的实现新时代国人的健康梦,北大荒整合旗下的绿色有机食品资源,推出了北大荒乐福绿色有机食品连锁品牌。北大荒乐福拥有绿色食品/产品有效期认证287个,认证面积17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达567个,产地认证面积3951万亩;绿色有机食品农作物面积超过耕地总面积的70%。为了让国人吃地放心、安全,北大荒集团已在路上。

 上右:北大荒的农用机队。上左:“蟹稻共作”将小螃蟹放养在稻田里。螃蟹吃虫代替了农药,螃蟹啄食、走动替代了除草剂,下:梧桐河劳改农场在无一望无边的稻田里辟建车道,供游客搭乘观光车饱览风光。

 

以友谊农场种植的生态水稻为例,已实现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控,将传统农业升级为“智慧农业”“可追溯农业”“订制农业”。有些种植生态有机水稻的职工自己安装了物联网监测设备,水稻生产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进行,从春种到秋收稻田里不施一点农药和化肥,监控设备每天都上传数据到互联网云端,消费者都可以随时查看水稻的种植、病虫草害防治、植保、水质、雨量、风速、收获等全部数据,让消费者吃下了定心丸。

 

     另外,类似肇源农场推行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也越来越多;“蟹稻共作”、“鸭稻共作”让以蟹群、鸭群为主导的生物与水稻、昆虫、水生物、杂草等构成食物生态圈。“蟹稻共作”用蟹粪取代了化肥,螃蟹在水中的爬动防止了病害的发生,螃蟹吃虫代替杀虫剂,螃蟹啄食、走动替代了除草剂,由于蟹群的田间活动,更有助于稻作吸收土壤营养。既可让消费者享受安全放心、美味可口的蟹稻米,也保护珍贵的黑土地。

  

▲先到哈尔滨的北大荒博物馆参观,北大荒精神就有概念了。



博物馆里忆苦思甜


      北大荒地域辽阔,各种风格的景点既多又分散,走马观花应卯,十天半月也逛不完。我倒觉得重点突破的精致旅游较适合。这次从北京参加6天5夜的“北大荒精神传统教育研学培训班”行程,除了北大荒博物馆在哈尔滨市区里,其他行程都穿梭在红兴隆管理局辖区里。红兴隆值得当作初次邂逅的地方;王震将军率领转业的铁道兵在此地点燃开荒的第一把火,因而此地被誉为北大荒精神的发祥地。扣除北京来往哈尔滨的车程,真正和北大荒腻在一起,只有5天4夜,但对北大荒的认识,在红兴隆足以管窥全貌,虽不中亦不远矣! 

 

▲1956年6月1日,王震将军率领铁道兵八五O二部队的全体官兵,在蛤蟆通河畔燃起第一把荒火,正式宣告了八五二农场的成立。

 

北大荒博物馆以及红兴隆博物馆,都别错过。同样让你忆昔苦思今甜,同样在弘扬北大荒精神,但手法各有千秋。北大荒博物馆馆藏较丰富、全面,偏重“前世”变脸的垦荒历程用10个展区,垦荒重大转折事件与时间点分段细述这块黑土地的前世今生;像严肃的历史老师讲课,以文物、工具、生活用品、照片、雕塑、绘画、境教装饰明晰你的想象,情挑我们对三代北大荒人用汗水、泪水、血水搏命向天地要粮的敬佩和感动。当我们走出博物馆,想象原始的北大荒现在的风貌,会感恩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北大荒人为中国富强的付出,珍惜目前拥有的一切。 

 

▲红兴隆博物馆建筑物原为黑龙江建设兵团第三师的司令部。


离哈尔滨460公里,车程6小时的红兴隆博物馆馆藏偏重红兴隆管理局辖区有关北大荒的文物,对“今生”着墨多点。建筑物本身就是文物,前身为黑龙江建设兵团第三师的司令部。博物馆记述了国家探索农业现代化的试验区——友谊农场的辉煌轨迹。也展示了农垦红兴隆管理局作为黑龙江垦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区的风采。

 

 ▲同为第二代北大荒人的红兴隆商务旅游局副局长于光华(上图右一)和协办研习班担任领队的北大荒旅行社高管李伯英(下图左一)在红兴隆博物馆为同学们现身说法,解说许多展品的幕后点滴。

 

由于最初由王震将军率领铁道兵开荒奠基,他本人又前后莅临红兴隆视察19次,因而与王震将军有关的文物不少。另外在这里有个让红兴隆骄傲的区块,展示从红兴隆走出的名人;如担任着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周小川、苏宁、王光亚、张志军。作家李凖、陈明、林予、钟涛、作曲家王黎光、剧作家吴祖光、诗人艾青、版画家晁楣、张朝阳,画家陈宜明、尤劲东、摄影家黄成江、以及徐小懿、黎叶梅等文化名人的作品,也在博物馆里用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形式展出,成为北大荒文化的瑰宝。 

 

 ▲右:红兴隆博物馆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北大荒知青参观,缅怀那段峥嵘岁月。左:入口的主题雕塑《大荒脊梁》。

 

用北大荒精神创作出来的第一部大型话剧《北大荒人》,第一部大型电影纪录片《英雄战胜北大荒》,第一部电影《老兵新传》,第一部长篇小说《雁飞塞北》、第一幅版画《荒原春夜》,是他们以特殊方式回报红兴隆这个第二故乡。 

 

▲红兴隆鸟瞰图,老外肯定不相信这只是中国一个农场群的“管理单位”。摄影/李季秀


魅力红兴隆 度假好地方


     巴士进入红兴隆城区,浏览窗外,十分惊讶;看起来人口并不多,学校、医院、银行、酒店、餐厅、大型超市、商业区、住宅区、……等等与生活、教育、医疗有关的机构一应俱全,甚至还有法院、公安局。和认知中的农场相去太远,比普通城镇现代化、有序、干净。

 

 ▲上:红兴隆湿地鸟瞰图。下:红兴隆广场。   摄影/李季秀

 

经红兴隆商务旅游局副局长于光华解说,才知此地还顶着“全球百座避暑旅游名城榜”第68位、“2015中国深呼吸小城100佳”第5位、“世界农都”等3个大光环。2007年他们开始启动每年10项的城建民生工程,一年过后,局直城镇固定人口总量就由1.6万人激增至3万人。决心和执行效率让红兴隆在短短几年从丑小鸭变天鹅。例如将巨大的垃圾场改造成扁石河公园,前后仅用150天。红兴隆分局中心医院目前是垦区分局中唯一的三级甲等医院,承担着红兴隆分局12个农场及周边市县近80万人口的医疗救援和保健任务。

 

▲ 此行无缘一亲芳泽的雁窝岛美景。

 

夏天到这里休闲、度假、养老应该是个好主意。这个想法很快就被于局否定;2010年以来,他们先后打造出友谊北大荒农机博览园、红旗岭千鸟湖湿地旅游度假区、八五三农场雁窝岛旅游度假区等3个国家4A级景区,八五二农场蛤蟆通景区是目前唯一的3A级景区1个,还有6个2A级景区。现在景区的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基本完备。这里四季各有风貌,魅力不同。即使景区外同一块广袤的田野,望眼无际的春翠夏绿秋黄冬白,都是视觉享受。机械化农忙的翻地、播种、收割、储粮,那种气势也能让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大开眼界。 

 

 ▲研习班一行特地带礼品到红兴隆老年公寓慰问第一代垦荒英雄王芳(上前排中)、刘德智(上前排左)、崔桂芝(上前排右),听他们讲故事。博物馆里刚好有刘德智年轻时的照片,对照今天的夕阳红风采,向他们的50年荣光敬礼!

 

拜访红兴隆老年公寓,参观设施,聆听3位第一代北大荒人讲述他们的故事后,心中兴起未来在这里作候鸟式养老的念头。于局透露老年公寓的第2期建筑有一室一厅厨卫俱全的房子,常住、短租都可以。自己不想做饭,也可到这里的餐厅解决。出门过马路就是个郁郁葱葱的大公园,每天享受天然氧吧。看来,还得加个养老名城的光环。

 

▲美轮美奂的红兴隆局直第二幼儿园,有没有惊艳的感觉?

 

于局对红兴隆的未来发展很乐观,他们要再努力5至10年,依托现代农业、生态湿地等旅游资源,打响红兴隆的旅游品牌,把红兴隆打造成为中国最美的现代化大农业旅游体验基地和游客体验北大荒风情、感受北大荒文化的旅游窗口以及中国知名的生态湿地旅游胜地。

 

鸟瞰国家4A级景区友谊农机博览园全貌。

 

农机博览园 机械化农耕教科书


    北大荒农机博览园是中国惟一的农机博览园,在红兴隆市区50公里外的友谊县境内,友谊农场场部西侧。属于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占地525亩。由我国最大的、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营农场--友谊农场于2009年投资辟建。运用农场60多年来所使用过的100余台农机及当今世界上最先进且还在使用的农业机械,向来宾讲述中国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历史,同时科普农机世界。

 

▲农机博览园的文化广场夏绿冬白。不同梳妆,一样壮观。

 

    园区共有四部分。刚下车走入第一部分的文化广场,就被入口矗立着20米高,用三面体的钢柱托起现代化农机吸睛,导览员介绍那是收获机。农机那么多种,为何抬高收获机?该是友谊农场在昭示完成国家交付的任务吧。

 

▲逛完了农机博览园,你才会明白北大荒广袤的良田是怎么变出来的。

 

第二部分旁边一栋像农用飞机翅膀的建筑,是极具现代建筑艺术的农机博览中心。展厅内展示着21世纪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机械,绝大部分是舶来品。导览员说这个厅里的农机会不定期更换,那是别人家农闲不用时放在这里当展品的。轮到它下田时就会被开走,换上“轮休”的。聪明!一方免于露宿生锈,一方多个免费展品,皆大欢喜。


▲上:博览园中展示的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当年驾驶的拖拉机。下:梁军向媒体展示以她为原型的一元纸币放大图像。

 

农机博览中心外头沿着月亮湾湖畔是第三部分科普园,由三个不同时期的农机展览园组成,用实物讲述北大荒人日新月异的成绩和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第一代女拖拉机手梁军开过的拖拉机,站在放大的一元纸币前,告诉你人民币上图案是它的主人,是北大荒人的骄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全国著名劳模郝焕文驾驶过的德特—54—82号拖拉机傲立在花圃里,解说主人创造的机车“五净、四不漏”经验。

  

▲著名劳模郝焕文(右)驾驶过的德特—54—82号拖拉机傲立在博览园花圃里。

 

     第四部分是散落在整个博览园中的艺术建筑和栽植的乡土树种以及各类植物,结合月亮湾湖,巧妙地连接起了三个农机展览园。柔化农机的刚性视觉。沿着湖堤可乘观光游车,尽览北大荒农机发展史和未来的现代化大农业的胜景。 

 

▲期盼国产的农机快快飞上农机领域的蓝天。

 

告别前,尽管正飘着柳絮飞雪,大家纷纷用淘汰的农用飞机创作的景观装饰做背景留影。看着机头拉升的飞机,期盼国产的农机也能学学华为,快快飞上农机领域的蓝天。  

  

▲勇闯将军林,体会垦荒路。


两道将军林 一颗环保心


在八五二农场场部西南、虎林至宝清公路有段路,两旁各有一片夹杂白桦的落叶松林,枝头还挂着稀疏的黄叶,夏天就成茂密的绿色长廊。巴士弯进小路几十米,没想到林里还藏着依林傍水的“农家乐”。导游说,名闻北大荒的将军林到了。

  

▲入口处的将军林石碑(上左)。附近有棵王震将军亲手种下的将军树。(下)旁边的小木屋里还摆着早年知青用的缝纫机。(上右)

 

按计划大家先越过大水塘上的曲桥,进入没路的林里,踩着冰雪浅尝北大荒人严冬出行的艰辛。只不过,时空不同,感受的都是新鲜、欢乐。停车场边有辆军用的跨斗车吸引大家争先恐后骑上留影,旁边敞开的茅房摆架破旧的缝纫机,不少女同志上前踩两下,过过瘾。


和"将军林"名称有关的不止入口处三米多高的石碑和专为王震将军脾胃调制,在此地特供数十年口味不变的将军馒头。这里的一房一水一草一木皆拜将军所赐而生。

 

 ▲将军林中这两个摆设最受同学欢迎,摆摆pose显英姿。

 

1956年7000名复转铁道兵在宝清县南横林子地区创建852农场后,1958年又有大批转业官兵及山东等省的支边青年进场。就地取材盖房、做饭、取暖,大片林地砍伐殆尽。1964年王震将军至此慰问袍泽,一看树倒林秃,用美化公路、造福子孙两个理由,感召大家种树还林。清理杂草、挖坑、栽苗、培土、浇水,简直干得热火朝天。王震将军也挽袖融入植树大军。600多人起早贪黑,奋战4天,终于在虎宝公路中段两侧近乎光秃的白桦林中栽下了长3公里、宽50米的绿带,总计十万余株落叶松。

  

▲我们穿梭在满地白雪的将军林中,浅尝早期北大荒人冬天披荆斩棘的滋味。

 

    王震将军的远见早于中国的环保意识,北大荒成北大仓后开始开花结果;1999年北大荒开始退耕还林、还草地、还湿地,2008年三江平原获选中国十大“新天府”。

 

 ▲上图右边的“蛤蟆通赋”描述八五二农场地理历史及1956年建场后辟建水库的辉煌历程。到此一游的人不免要在被王震将军变成“花果山,打鱼湾,米粮川”的蛤蟆通水库的“招牌”下留影。


蛤蟆通水库 将军的杰作


    已被列为黑龙江省自然保护区的“蛤蟆通水库”位于完达山脚下宝清县东部的852农场境内,三面环山,一面傍水,像一个躺在群山怀抱里的大葫芦。1958年王震将军三次视察蛤蟆通甸子,并决心变水患为水利,提出让蛤蟆通河变成“花果山,打鱼湾,米粮川”,亲自制定了拦河筑坝建水库的方案。将这里变成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鱼的综合功能水库。历经15个年,水库才竣工。 

 

▲蛤蟆通水库的夏日风情(上)深秋浓妆(中)与严冬的暮色(下)。

 

从停车场边爬上水库边的山崖,要上100级雅名"曲级百登"的台阶。石崖顶端有面积约半亩的花岗岩平台,崖边有个最佳观景点的亭子,水库风光尽收眼底。王震将军每回过来,总要在这里呆半天。库区中有一座小岛,名曰"月亮岛",岛上山林隽秀。 

 

▲我们走在"曲级百登",上去上王震将军献花。身后那个亭子是将军最爱的眺望点。

 

石崖顶端还有王震将军的纪念碑,我们人手一株列队献花,追思他的丰功伟业,感恩他留给我们的一切。

 

经过40多年的修葺,蛤蟆通水库不仅完成既有的任务,还成为旅游、疗养胜地。听说每到冬季可以滑雪橇,冰面上有时会打出许多冰洞,并调动推土机推冰面上积雪。远远望去,推出的一条条长长的冰道,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映出耀眼的银光。可能我们来的不是时候,失之交臂。

   

 ▲蛤蟆通水库冬季可以滑雪橇,夏天是钓鱼的好去处。

 

    库边斜坡有一片建筑群,水畔有游艇码头,夏天肯定热闹。水库当然产鱼;环水垂钩,斤把重的鲤鱼、鲫鱼轻易上钩。水库管理处还专门设鱼宴餐馆两处,聘请名厨,专做各种鲜鱼。坝区有一片画格子的水池,据说曾是国际钓鱼竞技的赛场,水库还专门为游人准备了游览的小船和垂钩的鱼杆。 

 

 ▲拜访青年庄,作客农民家。全村热烈欢迎,没想到这么大阵仗。

青年庄品味北大荒的“地气”


    1955年9月 28 日上午,224位山东莱阳青年扛着“山东省青年志愿垦荒建设第一队”红旗”,踏上火车一路北上。颠簸5天后,抵达黑龙江省集贤县友邻乡。到达目的地,全傻了;荒原一望无边,杂草有一人多高,地上临时搭建的大帐篷就是他们的新家。 

 

 ▲上图这种房舍在建场初期已算“豪宅”。现在虽然还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让图中的主人入住,恐怕他的幸福指数要升天了。下图是青年庄书记(右一)向同学们说明他们用图画、标语等境教传承北大荒精神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面对这种困境,没人退却。反而用热血和激情战胜寒冷,两个多月,就打了 15 万斤柴,割了5 万斤草,盖了36 间宿舍,还修建俱乐部、伙房、木匠铺、马棚、文化室和篮球场。“山东青年集体农庄”正式成立!简称青年庄。由于都是莱阳人,大家也叫这里莱阳庄。

    问几个第三代村民是否也有遗传祖辈的勇气,都笑着回答有这种基因吧!

 

▲尾随青年庄热情的秧歌队欢迎队伍,我们也一路扭进村里。

 

    这是我们学习北大荒精神最接地气的地方,沿着狭窄的乡道拜访一个被茫茫雪原包围的小村落。远远就听到锣鼓的声音,是当地的村干部率领几十位穿着鲜艳衣服的秧歌队迎接我们。大家跟着大部分已上年纪的秧歌队后面邯郸学步,这节目怎一个乐字了得。几乎都是头一次学干冬天铲雪、剥玉米的农活,也有模有样。到大队见识他们先辈用过的农具,不禁联想起农机博览园里的大家伙,真敬佩莱阳村的第一代垦荒人。

 

▲青年庄玉米大丰收,躺在玉米堆上好有幸福感。


那天是冬至,晚上在村民家上炕吃饺子宴。包饺子、放烟火、点鞭炮热身,然后进屋上炕。满满一桌菜,材料多是自家的,吃得放心。就连酒也是自己酿的粮食酒。品质如何?我不喝酒不敢乱说,但身旁北京来的的于老师当场拜托主人帮他酿10斤。

 

 ▲巧逢冬至吃饺子,以前北大荒放在雪地上保鲜又干净(如上右)。现在讲究,得拿板子盛。(下右)主人家的饺子宴(左下)大家“各司其职”。于局下厨帮忙煮,我们上炕使劲吃。

 

若要挑毛病,只有让人方便的地方有点不方便。还好,带领我们“学习、体会”北大荒精神的商务旅游局于局透露,有计划在村里改善环境,择址发展农家乐。或许今年夏天来此重逰,会有惊喜等着我们。

 

▲北大荒用农田画表达他们要让国人吃饱又吃好的决心。


北大荒已在我们心底 


研习“北大荒精神”的课程安排,我给80分。满意的是参观行程和拜访的对象,确实能激发内心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恩和对北大荒人的敬仰。接触此行前后,发现不少人为弘扬“北大荒精神”加强民族自信在自己岗位上全心全力付出;组织活动的北京国际青年研修学院李士龙副院长、在北大荒博物馆协助导览的唐浩书记、一路同行解说答疑的于光华副局长、为我们细述北大荒精神的红兴隆党校副校长杨金昌、领队的北大荒驻京办事处的负责人李伯英和徐老师、担任班主任在最后一天不幸闪了腰的李珅老师……还有许多来自不同行业、城市,一路同行的“同学”,从他们身上接收一波波正能量。

  

 ▲想当年,垦荒前辈们埋锅做饭是那么“黑白”,现在我们每餐都“色彩缤纷”。还经常浪费,自我检讨,今后改进!

 

美中不足的是在红兴隆的食品展售中心看到琳琅满目的安全食品,却不能当场下单快递回北京,希望下回这种服务能跟上,加上电商功能,满足我这种吃货的虚荣。没见识到闻名的雁窝岛那坑掉多少北大荒人和农机具的“大酱缸”以及候鸟天堂的千鸟湖(时间太短,可以理解。);还有每一餐不仅菜色丰富,菜量也太多,饭后看到那么多剩菜,好心疼。要在北京,我们肯定打包。虽说东北有量大、好客的习俗,少点量,不够可以加嘛。

“北大荒人的歌”,那是我们在巴士上的必修课,合唱、轮唱、独唱反复来。回北京的路上,多次听到几个驴友不经意就哼上了。看来“爱你那广袤的沃野,爱你那豪放的风姿……”北大荒,已烙在我们心底。


 

▲利用良田当画布,似乎在北大荒已成时尚。在八五六农场的稻田里种出“北大荒”的标志,站在观景台上忒吸睛。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

本文作者: 陈正圭

编审:陈茵

排版:向荣

有机姜丸 对付感冒寒湿 给力无后患

姜丸250克¥40元 超值特惠

往期热文推荐:

1. 北大荒奇迹 / 吃饱、吃好!种稻、得道! ~1

2. 11岁男孩的惊世一问:您愿意付钱给农民还是给医院?

3. “神”气“牛”人李土生

4. 《时代楷模》荣获者冯理达教授十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

5. 回忆杀!献给奋斗中的70、80、90后

6. 天安门升旗仪式的秘密:为什么是36人?走138步。。。

7. 怀着“马桶”忙救人 范丽娟华丽转身

果菜秘方 每篇文章送一个

   每篇文章末尾,都有一个不同的民间果菜小秘方,肯定有一个适合您,小小的果菜方,也许就能解决您多年的困扰。

20.春天时节咳嗽之秘方

药方:(1)杨桃、柑皮、梅子,三者煎茶饮,在上午十一点喝下。

作法:杨桃两粒切横片、柑皮一个、梅子五粒,下锅放下两碗半水,煎到剩下两碗水时,加些白糖,此时喝下一碗。

(2)下午两点,上方剩下的一碗,再热一热,就可再服用,连续服用三天,功效如神。


点击阅读原文观看更多精彩节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